前言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是一门实践性强、适用范围广的课程。在人类劳动实践过程中,不同国家受其自然条件、政治制度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影响,形成了劳动管理实践的客观差异性。因此,相应的,不同国家的劳动关系与劳动法律制度就有不同的基本特征。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了解和学习国外劳动关系的发展历史与制度背景,对促进我国企业更好地适应国际竞争和实现跨国经营,持续改善国内企业劳动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992年,党的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劳动人事领域需要进行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改革,其标志性事件就是我国于1994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简称《劳动法》,下同)。此后,我国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劳动人事领域的法律法规。

随着我国持续深化企业和事业单位劳动人事制度改革,以及民办非企业单位和民间组织的快速发展,适用于《劳动法》的用人单位渐趋多样化和复杂化,与之相适应的劳动关系呈现出形式多样和纷繁复杂的特点。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从原有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由此形成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转轨时期。在此时期,我国劳动关系的宏观管理从过去以集体利益为基础、行政控制为手段的利益一体型的劳动关系,逐渐转变为以法律权利为基础、市场调节为手段的利益协调型的劳动关系;我国劳动关系的用工方式从过去的单一固定工和人员身份管理,逐渐转向“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及以岗位动态管理为主的新方式。

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转轨时期,我国要建立与之相对应的劳动关系。这种劳动关系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主要有主体利益复杂化、运行市场化、利益协调化、地位均衡化和调整法治化等发展趋势。

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转轨时期,虽然我国在一定范围、程度上会出现劳动关系紧张的情况,但是我国事实上没有出现结构性、全局性和长期性的劳动关系冲突,这说明了我国政治制度的优势和劳动领域改革的价值取向的正确性。我国劳动关系有以下两个基本发展趋势:

一是劳动关系类型从单一化转向多元化和复杂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产资料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其中,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一的公有制劳动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我国劳动关系的类型从单一化逐步转向多元化。今后,我国劳动关系不仅面临越来越复杂的用人单位类型,而且在同一用人单位内部还可能存在全日制用工和非全日制用工、单位员工和劳务派遣员工。劳动者的价值追求与用人单位的目标既有一致性,也有明显的差异性。还有一些劳动者会选择独立就业或项目就业的方式。总之,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以及政府劳动行政部门的劳动监察将面临更加多元化和复杂化的局面。这就要求树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劳动关系理念,强调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

二是劳动领域的冲突从隐性化转向显性化。《劳动法》作为我国企业(含参照实施的事业单位)劳动领域的基本法律,对构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劳动法律框架发挥了重要作用。整体来讲,我国企业劳动关系市场化运行的制度基础已经建立,已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简称《劳动合同法》,下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简称《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下同)等法律及配套制度。但是,劳动领域的细分子法和法律条文的可操作性仍然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法制体系建设滞后和社会契约基础的缺失,同社会主义法治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由于行业差异和劳动者在劳动关系中事实上的弱势地位,一些就业相对困难的劳动者在短期内迫于就业压力而没有将被侵权行为公开化。

党的十八大实施全面依法治国以来,在劳动者维权意识进一步觉醒的情形下,过去劳动关系体制中的深层次矛盾、在企业和事业单位改革过程中产生的利益冲突和被侵权现象,以及因此所导致的我国劳动领域的冲突从隐性化状态快速转向显性化。因此,我国需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劳动关系的法律法规,提高劳动关系的法治化水平;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需要进一步加强劳动法律意识,提高守法的自觉性和维护劳动过程的合法权益。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课程对于培养管理人才而言,具有构建管理知识体系和提高适应未来职业需要的能力的双重作用。在全面依法治国的社会环境中,法律知识对大学生来讲是必不可少的,劳动法律法规知识则是管理类人才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大学生或研究生在校期间,比较系统地学习和掌握劳动关系与劳动法的基本内容,可以更好地做好职业规划,主动适应未来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这对其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书由西南民族大学刘晓红、张彩娟、罗霞、刘成高等教师编写完成。其中,第一章至第四章由刘晓红教授执笔完成,第五章和第六章由罗霞副教授执笔完成,第七章至第十章由张彩娟博士执笔完成,全书由刘晓红教授、刘成高教授统稿。本书获得西南民族大学出版资助,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冯卫东社长、李特军主任和金欣蕾编辑为此书出版付出了辛苦劳动,特致谢资助方和出版社。本书中引用和参考了国内外相关学者的观点和资料,在此一并表示谢意。限于作者水平原因,书中难免有不足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刘晓红

2019年10月于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