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对话与证悟

伟大的书写都是反概念的,自古如此。

可是,伟大的书写者又要制造概念,以表达人类雄心勃勃的某种观念内涵。

在制造概念与反概念之间,有一种暖流在风春万物,有一种生命的激情在蒸腾,这就是漂移着、摧枯拉朽般漂移着的人类精神中的诗意。

心灵节奏的诗意要寻找倾听,寻找对话者。不过,不是所有人的对话方式都是诗意的。多数学者,尤其是那些“概念控”的学院派学者对话的方式、对话的路径是概念式的,说到底,这类人是可怜的人,他们的心灵结构中被死亡的概念所填充,垒石千重而不见草木。

世人多以为哲人与人对话靠的是概念,因为他们以创造概念为乐事,其实那是普通知识人的观点和做法。圣哲的书写,实质上都是诗的书写,柏拉图如此,被誉为道德天尊的李聃如此,孔孟的书写亦如此。圣哲制造概念,是要将概念当作铺路石,以开掘遐迩通途,领略锦绣千帆,赋得万壑辞章。《道德经》是心灵史的组诗,这组诗可以用任何方式断开重组,其诗思仍然饱满如初,犹如撒豆成兵之势;《理想国》是心灵史的诗剧,它的表现方式是一阕阕文学修辞,洞喻、线喻、床喻、日喻,为哲学史(亦文学史)的著名比喻。

圣哲的心灵史,是文藻漂移、不断磨砺、不断激活的精神史。

《心经》的作者在思-想上与佛陀对话,他是显在的作者。佛陀是第一个隐在的作者,观自在菩萨是第二个隐在的作者,舍利子是第三个隐在的作者,所有人(三世诸佛)都是隐在作者。显在作者与所有的隐在作者进行对话。这种对话使《心经》成为一个绝对开放的文本。所有伟大的文本,都有一种绝对开放的纯粹真诚,有一种自在直观的绝对纯洁。文字,是初心的文字,生发于初心而漂移于初心。

初心不是一颗本体的心,不是价值观的心,也不是佛法的心。

初心是瞬间敞亮的蕴,是心灵结构中蕴的自我澄明、自我确证。

初心的显露是难的,自认为初心之心并非初心。

初心既不负载语言或物事下沉,也不孤芳自赏般飞翔。

在空-明中,初心般若花开为初心。

语言出现就是为了对话。所有古老的语言,其流传的文本要么是对话体,要么是寓言体。而寓言体,实质上也是对话文体。对话体与人对话,寓言体与动物或事物对话。一言以蔽之,均是与人和世界对话。

所有佛经,都是对话书写。无对话即无书写。

对话书写以使心灵在-场。所谓心灵,就是一个场域。以佛法的哲学观和我的哲学观而言之,对话不是为了寻找“本质”,而是为了敞开“本现”。借用马丁·海德格尔的说法,对话使在-场者“驶入本现之中”。海德格尔说:“本质(Wesen)只是被表-象,即idea[相、理念]。而本现(Wesung)不光是‘什么〈存在〉’与‘如何存在’的结合,因而是一种更丰富的表象;而不如说,〈本现〉乃是这两者的更原始的统一体。”1 在我看来,本现,也是一种蕴,这种蕴亦在漂移时刻获得本现自显的在-场。没有同一不变的本现。本现可能在对话中瞬间生成,瞬间寂灭。

《心经》有“大本”和“小本”之分。大本《心经》在书写形式上更符合佛经的对话书写格式。前有“序分”缘起,后有“流通分”赞颂。或说大本《心经》的“序分”和“流通分”是后人所加,添加书写内容的目的之一,即是为了营造佛陀在-场的对话现场,使《心经》的思-想得到佛陀的认可。可我们今天来看,这个对话现场中的观自在菩萨,与我们通常理解的观自在菩萨“内涵”是不同的。观自在菩萨的身份和语义总是处于漂移之状,为不同时代和文化语境中的阐释者所塑造。此录罽宾国三藏般若和利言等所译大本《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高丽藏》No. 1383)如下: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及菩萨众俱。

时佛世尊即入三昧,名广大甚深。尔时众中有菩萨摩诃萨,名观自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离诸苦厄。即时舍利弗承佛威力,合掌恭敬白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若有欲学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行者,云何修行?”如是问已。

尔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吿具寿舍利弗言:

舍利子,若善男子善女人,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行时,应观五蕴性空。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如是舍利弗,诸菩萨摩诃萨于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行,应如是行。

如是说已,即时世尊从广大甚深三摩地起,赞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说,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行,应如是行,如是行时一切如来皆悉随喜。”尔时世尊说是语已,具寿舍利弗大喜充遍,观自在菩萨摩诃萨亦大欢喜。时彼众会天人阿修罗乾达婆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担当,《如读陶诗》之十一,山水诗文册页,纸本墨笔,27.8×37cm

担当,《如读陶诗》之十一,局部


大本《心经》的正文(正宗分)庶几抄录了玄奘译本。对话的现场和不同的言辞,时而飘散,时而凝聚,犹如一树摇曳而满山动荡,一影随形而众影随形。

对话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心灵与心灵的对话。此种对话是两种心灵结构的碰触与会通。对话的目的,是要打开情感蕴、生命蕴和语义蕴的通途,以最大的真诚使不同的本现相互映照。第二种,是理性或观念层面上的对话。此等对话不一定需要具体心灵的彼此呼唤或呼应,它只力求在方法论和目的论之间架设桥梁、打通隧道,以使存在的墙壁得以破开、深渊得以泅渡。第三种,是伪对话。概念、观念系统、逻辑结构处于孤立的、自言自语的状态,形成语言表达的无对话模式。简而言之,三种对话即:生命对话——生活与艺术的对话;存在对话——哲学与思想的对话;无对话——学院派死亡学术将语言固体化的“对话”。

包括《心经》《金刚经》在内的佛经的对话属于第一种,或者说是基于第一种对话而对第二种对话的领纳。精神和诗意的对话都是蕴的对话,只有蕴与蕴云卷云舒式地迷离迁流互化,对话才能实现。在对话中,物物相合,心心相许,孤心照彻孤心。我有一首《雷开门》,是在听“音乐佛”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的《无伴奏大提琴曲》时,对窗外晴空雷鸣、风云聚散的吟诵:

开门

子出

骄阳艳艳

米熟

到渠

在树

青青

子来

山凹不语

无主

与万物对话,万物即我心中之蕴;与古往今来的人对话,人即我心中之蕴。对话,是将人性、心性、道性、行为诸相转化为蕴。人之内涵,是蕴之相生。人不能直接与人或物对话,只能与转化了的蕴对话。在对话中,抽象的人和物是不存在的。在抽象的人与人、人与物之间,对话没有通途。印度哲人、当代精神导师克里希那穆提有一篇短文,名曰《转化是我们的责任》:“若想转化这个世界,就必须从我们自身开始做起,从自身做起指的就是了解自己的动机。我们的动机必须放在了解自己,而不是要求别人改变,或是透过左翼、右翼的革命来稍微修正这个世界。转化是我们的责任,不论我们的世界有多么渺小,只要能转化自己,在日常生活里真的产生顿悟,或许就能影响整个世界,改变人与人的关系。2

对话,本真之义,是自我转化,自我证悟。般若日月,在我心阙。

就佛法而言,证悟是心灵自参为无相真如的一种虚静境界;就文学艺术而言则恰恰相反,达此证悟之虚静迷离境界,则只取物事诸相而风标,不取诸相背后的隐喻而说教。

《心经》的书写对话与证悟结合得天衣无缝。它在生成纯粹直观的对话时,将不得不蕴发的概念和概念的隐喻全部破开,使蕴在破立中穿行无碍。作为动词的“无”(空蕴),就是破冰的无形利器。

所谓“无蕴”之破冰利器,实则是“妙有之蕴”和“妙无之蕴”的相互吸吮。

《维摩诘经》记载,维摩诘问众菩萨,什么是“入不二法门”,菩萨们各有说道。比如净解菩萨说:“有为、无为为二,若离一切数,则心如虚空,以清净慧,无所碍者,是为入不二法门。”又比如文殊师利菩萨说:“如我意者,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入不二法门。”文殊菩萨反问维摩诘,“维摩诘默然无言”3

对话与证悟,有时如鼓钹争鸣;有时如桃和梨,相忘于枝头。

有一次,我坐在一座木屋的门槛上,听见四只陶罐在自我拯救,故以《门口》一阕记之:

人去屋空。事物争吵着瓜分空寂。锈迹瓜分一个铁锤

门口的四只陶罐,无人认领,还未长出尾巴

一只在屋檐外接满了雨水,为逃跑准备好了眼睛

另一只在屋檐下,挺着弧形的肚子,假装早春的音箱

第三只饥渴,等待长出脚板,去井里舀水

第四只扬言,抱着门框浪迹天涯,去寻找烧制它的窑口

人去屋空。潮湿的钝,在瓜分一筐凿子


1 [德]马丁·海德格尔:《哲学论稿(从本有而来)》,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307页。

2 [印度]克里希那穆提:《生命之书》,第390页。

3 故事引自赖永海、高永旺译注:《维摩诘经》,中华书局,2013年,第140—15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