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篇 孩子发热应该首选物理降温吗

我们都发过热,可能也有过这样的体会:开始发热时,觉得怕冷,甚至一边发热一边寒战,恨不得用几层被子把自己捂住才舒服,这时量体温却并不太高。
孩子其实也一样,开始发热时会寒战、手脚冰凉,体温却还没达到要吃退热药的程度,很多医生都说39℃以上可以考虑吃退热药,39℃以下以温水擦浴这样的物理降温为主。一边是孩子冷得发抖,一边却说应该物理降温,有没有觉得哪里不对?

从发热的机制谈起

要正确地理解该怎么退热,首先要先明白发热的原理。
人体的体温受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调控。如果把人体比作一间房间,体温调节中枢就像房间里空调的遥控器,在身体健康的时候,遥控器会把室温控制在37℃左右,所以体温是相对恒定的。
当细菌、病毒或其他病原体入侵身体时,它们会被人体的免疫系统发现,并做出反应来清除这些“敌人”,发现和清除这些“敌人”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致热源。这些致热源会通过一连串的信号传递,最终通过一些介质,比如前列腺素E2,将“敌人”入侵的信号传递给位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体温调节中枢调高体温设定点做出应对,就好像本来室温设定为37℃,这时遥控器会将温度调成39℃,就导致了发热。
为什么有炎症时会调高体温设定点?这可能是人体长期进化出来的一种保护机制。把体温调高后,一方面,可以抑制入侵人体的病原体的活性;另一方面,可以促进人体免疫细胞的产生,增强免疫细胞活性,有助于清除入侵的“敌人”。
体温调节中枢一旦把体温设定点提高了,就会给身体发出信号,通过神经、激素的调节来提高身体的代谢水平,加速产热并减少散热,比如通过肌肉的颤动来增加产热,通过收缩皮肤的血管来减少散热,就像把房间的门窗关闭,同时空调压缩机开始加速运转来产生暖气以提高房间的温度一样。这就是为什么在开始发热的时候,孩子寒战,手脚摸起来冰凉。有经验的家长都知道,这时候孩子体温还会上升。
在体温上升阶段,温度往往不会太高,按照一些医生的意见,在39℃以下物理降温,用温水擦浴,这就像房间内一边在开空调制暖,一边却给房间里泼水降温,结果就是让空调白白耗费更多能量去产热。
退热药和温水擦浴的降温机制完全不同,它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中断或减弱发热信号的传递,让体温调节中枢收不到信号或者收到比较弱的信号,导致本该上调的温度设定点调不动或者调得没那么好,相当于控制空调的遥控器,让房间的制暖失灵。
所以,退热药控制体温的方式比温水擦浴等方式要高效得多,这一点也被很多研究所证实。和药物降温相比,温水擦浴的降温幅度小,而且持续时间短,过30分钟左右就会回升。退热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退热效果可以持续4~8小时。
更重要的是,发热本来就是身体应对疾病的一个正常反应,所以应对发热不是以退热为目的,而是让孩子尽量舒服。在体温上升阶段,孩子本来还畏寒,这时再用比体温还低的水去刺激他,只会让他寒战得更厉害。
温水擦浴即便能够带走一些热量,使体温在短期内降低一点,如果感染没改变,体温调节中枢温度设定点不下调,孩子只能靠更高的代谢、更多的寒战来升温,等于丢失的热量要靠孩子自己的能量消耗来补偿。退热药除了能退热,它还有止痛效果,可以同时缓解发热带来的头痛、肌肉酸痛等不适,可以改善孩子的舒适度。
体温上升阶段是这样,那高温持续和体温下降阶段呢?当房间的温度达到了空调设定的温度,空调压缩机会停止运转。人体体温控制机制也类似,当体温达到了体温调节中枢的温度设定点,这时身体达到了产热和散热的平衡状态,就不需要通过肌肉的寒战来产生额外的热量来提高体温了,也不需要通过收缩皮肤血管来保温了。
此时,如果体温调节中枢还没有将温度设定点下调,采用温水擦浴这样的降温方式,每降低一点温度,就等于破坏了产热和散热的平衡,多损失的热量就要靠身体产热来弥补。就像在房间内通过空调的运转使室温达到了设定的温度,但这时你在房间里泼水降温,结果就是空调压缩机又要开始运转了。
如果免疫系统将入侵的病毒、细菌等病原体“镇压”住了,致热源就会逐渐减少,体温调节中枢收到的调高体温的信号会越来越弱,或者这个时候你给孩子吃了退热药,体温设定点就会逐渐向正常体温回归。
当体温高于温度设定点的水平,身体会减少产热,并增加散热,具体的表现是停止寒战,增加出汗以带走热量,扩张皮肤血管增加热量的散发。很多人会发现孩子出了一身汗之后,体温就正常了或没那么高了,所以喜欢给孩子捂汗。事实上不是出汗把病治好了,而是身体的炎症减轻了,大脑调低了体温设定点,加强了出汗这样的散热方式,使体温恢复正常。
在体温下降阶段,关键还是温度设定点下调了,身体降低代谢水平,减少产热,增强散热。当然,这个时候给孩子一个更低的环境温度,比如温水擦浴,可以进一步增强散热,这就是吃退热药配合温水擦浴降温效果会更好的原因。但其实孩子本来体温已经在自然下降了,如果不是父母自己焦虑得不行,并不是非要加速这个过程用擦浴来折腾孩子。
所以,无论是在体温上升、高热持续,还是体温下降阶段,都没有必要温水擦浴,这也是所有的权威医学机构都首选退热药退热,而不是温水擦浴的原因,《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第6版删除了温水擦浴的内容,中国最新的发热指南也明确建议不要温水擦浴退热了。
感染是引起儿童发热的主要原因,但不是唯一原因,肿瘤、炎症、药物等也可以引起发热。原因不同,针对病因的治疗也不同,但是如果发热的机制是一样的,那么对症退热的方式也就没什么区别。
环境温度过高引起身体无法散热导致的中暑则是另外一回事了,这种高热和体温调节中枢无关而和不能散热有关,所以应该用物理方式来降温。
发热是身体应对感染的一种保护机制,药物降温是首选,但不等于说发热就一定要吃退热药。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都是相对安全的退热药,过量使用会有肝肾损害的风险,对于没有其他基础疾病的孩子,除非是体温超过39℃或有明显的不舒服表现,也不要随意给孩子吃退热药。
还需要指出的是,在体温上升阶段,孩子畏寒、寒战时可以给他适当保暖,但不等于要给孩子捂汗,出汗是人体启动了散热机制的一个表现,不是疾病痊愈的标志,捂汗可能让孩子热量无法散发,导致超高热、中暑等危险,尤其是那些还不会诉说的孩子。
应对发热,还是要记住那个原则: 孩子怎么舒服怎么来

听听权威机构的意见

几年前翻阅《尼尔森儿科学》,我第一次看到物理降温措施对退热没用的观点,当时我的第一反应是书可能写错了,毕竟在我的长久认知里,发热首选物理降温,物理降温不行再进行药物降温。于是我检索了医学信息搜索引擎“PubMed”,查证的结果颠覆了我之前的观点。然后,就有了《孩子发热应该首选物理降温吗》这篇文章。
文章刚写完时,自己还有点不踏实,于是请了两位儿科医生朋友一起帮忙审阅,他们读完觉得文章说得有道理,但观点太超前,让我再谨慎一点。我又反复核查,觉得结论已经够清楚了,就在网络上发布了。
文章反响很大,有人赞同,也招来很多非议,说我标新立异、哗众取宠,但我对自己的查证有信心,所以并没有退缩。几年下来,接受这个观点的人越来越多,包括家长,也包括很多儿科医生。现在,我在网络上再说这个观点的时候,已经很少听到骂声了,我以为这个观点已经被大部分人接受了。
前不久有媒体再次转载了这篇文章,结果评论里全是惨不忍睹的讨伐声,很像几年前文章刚发布时的样子,让人感觉存在平行空间,大家各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这也让我意识到,了解这个观点的人不是已经很多,而是太少了。我真的希望这篇文章能让更多人看到,让平行空间发生一点交叉和同步,让更多的孩子少被折腾。
目前,没有任何一家权威医学机构把物理降温作为退热的首选方式,这是为什么呢?
在美国儿科学会关于发热的最新指南里,反复强调的一点是,除非是超高热,发热本身不会对孩子造成伤害,相反,发热有利于对抗感染。一些引起发热的疾病,比如严重的细菌感染,是需要针对病因进行抗感染治疗的。但除非是发热导致孩子出现明显的不适,否则并不需要进行退热。发热的治疗目标是改善孩子的舒适度,而不是退热。
孩子的舒适度很难用客观的指标去衡量,一般认为体温在39℃以上孩子会比较难受。如果孩子没有明显的不舒服,也没有其他基础疾病,那么体温在39℃以下通常不需要退热,自然也不需要温水擦浴和冰袋。
如果体温超过39℃或孩子感觉明显不舒服时,又该如何应对呢?
有些措施不能退热,但可以让孩子更舒服一点,比如当孩子感觉热得难受时,可以给他适当减少衣物、开空调,自然可以采用。有些治疗措施可以退热,也可以改善孩子的舒适度,比如服用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这样的退热药,不但退热效果好,还可以缓解疼痛,改善孩子的舒适度,当然也可以采用。
物理降温的方式很多,包括泡澡、温水擦浴、酒精擦浴、冰袋冰敷、退热贴、吹风扇等。它们退热的原理是通过皮肤和外界环境接触,借助流动的水或空气将人体的热量带走,达到退热的目的。但它们退热的效果并不好,反而可能让孩子更难受。
其中,温水擦浴是用得比较多,也是研究得比较多的方式。
早在1970年,就有研究对两组发热的孩子分别采用温水擦浴和吃安慰剂的方法进行对比治疗。结果发现,1小时后退热的孩子数量在两组之间没有明显差别。当然,这个研究的样本量很小,还不足以得出明确的结论。其他大部分研究认为,擦浴在短时间内是可以降低体温的,但效果主要是体现在30分钟内,之后体温就会逐渐回升。
擦浴的方式有很大的变数,持续时间、水温都可能影响其退热效果。极端一点,假如让孩子直接泡冷水,我相信只要时间足够长,体温总是能下降的,甚至可以让孩子丧失体温。但是,这样做就和我们“提高孩子舒适度”的目的背道而驰了。
擦浴利用水和身体的温差以及水的蒸发带走热量,温差小了没有效果,温差大了会引起身体的不适。很多研究都证实,擦浴会导致不少孩子哭闹、寒战。我们自己也体会过发热,昏昏沉沉想睡觉时,谁会乐意被人用凉毛巾擦来擦去?
针对发热的治疗目的是让孩子不难受,温水擦浴却可能让孩子更难受,而且这种方式的降温效果差、持续时间短,自然不是一个好的治疗方式。你也许会觉得上面引用的研究不全面,但专业指南和各个权威机构对物理降温的评价是业内专家们在全面评估当前的研究后做出的建议,我们可以看看这些专业指南和权威机构是怎么说的:
大多数情况下,让发热的孩子更舒服且最方便的方式是口服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然而,有时候你可能想结合温水擦浴或只想温水擦浴。比如知道孩子对退热药过敏,或者不能耐受(罕见),可以优先选用擦浴。如果发热让你的孩子极度不适,或者孩子呕吐,建议配合退热药使用擦浴。
温水浴并不能帮助宝宝退热,但若宝宝有以下情况,很多人都会给宝宝泡温水浴来令他舒服一点:①不能服用口服药物;②服药后呕吐;③表现烦躁或非常不适。
温水擦浴不推荐用于治疗发热。
不推荐给孩子进行温水擦浴、酒精浴或擦浴。
不认为温水浴和冷毯这样的物理方式对退热有效。
把体温降到正常是不是就改善了孩子的舒适度,我们并不清楚,外部降温方式,比如温水擦浴,可以降低体温,但提高不了舒适度。
2008年11月版:物理降温效果不及退热剂,可作为辅助退热方法。物理降温与退热剂联合应用时,体温下降快于单用退热剂,高热时推荐使用退热剂同时联合温热擦身的物理降温方法。
2016年2月版:虽然在对乙酰氨基酚退热基础上联合温水擦浴短时间内退热效果更好些,但会明显增加患儿不适感,不推荐使用温水擦浴退热,更不推荐冰水或乙醇擦浴方法退热。
对于温水擦浴,专业机构的意见要么明确说没用,不推荐;要么说在退热药不能用的时候才可以考虑,或者在体温过高孩子非常难受的时候配合退热药用一下。中国的指南也由原来的物理降温可以作为辅助退热方法,转变为明确不推荐温水擦浴了。
至于冰袋冰敷、退热贴、湿毛巾裹腿这样的小面积接触皮肤的降温方式,既降不了温,又让孩子不舒服,自然应该放弃。酒精擦浴可以短时间降温,但可能导致孩子酒精中毒,应该禁止。
所以,对于没有其他健康问题的孩子,当体温在39℃以下或没有明显不舒服时,不需要退热;当体温在39℃以上或者孩子感觉明显不舒服时,首选服用退热药而不是温水擦浴这样的物理降温方式。只有当孩子不能吃退热药时,才可考虑选用,或者当孩子非常难受,也就是发热所带来的不适已经大大超过了温水擦浴所引起的不适,才应该考虑加用。
当然,接受上面的观点,首先要接受退热的治疗目标是提高孩子的舒适度这个医学界的主流观点,这其实牵涉价值观的判断,也并不是所有人(包括部分医生)都认同。作为家长,如果你非常担心退热药的副作用,情愿孩子忍受那些不适去获得擦浴所带来的那点降温效果,那也是你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