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章

必于道理皆无所疑,方可谓之“知”。如《大学》“致知之至”,乃“知之正”也。若此章以“不自欺”为“知”,自不是正言之“知”。故《大注》于上用一“但”字,下又云“虽不能尽知,亦不害其为知”,可见非“知之正”。但如此亦不失为“知”耳。“不害”句承上,对正言之“知”说,却是正贴“是知”也。末二句虽似稍出,然亦在“是知也”之内。盖以“不自欺”为“知”,则自不甘于不知矣。

“所以是知”处,却不在中间四“知”字内讨出,却全从两“为”字讨出。

“是知也”“知”字,不必如《大全》单贴“心”说。盖能“不自欺”,则于理自不甘于不知。原有可知之极,可知之势,故曰“是知也”。此是预透一层之“知”,不是别一种之“知”。若贴“心”说,便是别一种之“知”矣。终于“知”字难说,俟再详之。

吕晚村说尤是,当以彼为正说(见改本)。“不知为不知”,《蒙引》主“自屈”说,《存疑》主“自知”说。今合“是知也”来看,似《存疑》为是。盖此是言于“知不知”上明白,故为“知”。如《蒙引》说是于自认、自屈上明白。因以为知了,殊觉说出一步,便于由此而求意不贯矣。且自己晓得不知,而饰为已知,此只是欺人,亦不为自欺了。二“为”字,似是己心得,如此,非只向人说话也。《说统》《翼注》俱甚是,吕、陆二公不知何以亦从《蒙引》说(陆公兼用二说),再详可也。

中二句,《精言》(106)分两事两境、一事一境看,甚好。

“强其所不知”有二义:一如事理之不知者,自己并不觉其为不知,凭己之所见,强谓此理必是如此,此一惑也。一于不知者,亦自觉得不甚知,但少有所见,便强谓此理自是如此,遂将那自觉处亦都胡涂过了,此又一惑也。一惑在心不自觉,一惑在虽觉,而亦归于不觉。“不知为不知”,是于不知底自觉其为不知,于自觉不知底更不凭意见混过,便到底认真为不知。可见“为”字,兼“不知底明白”“不知底到底明白”二意。此即兼用《蒙存》自知、自屈二意。但所谓“自屈”者,乃从晚村之说,当改作自认,与《蒙引》有辨。“自知”意与《存疑》《说统》亦少不同。《存疑》“自知”似单主内说;《蒙引》“自屈”似单主外说。今用自知、自认二意俱主在内,特就那在外者说出。盖本文二“为”字,自是以在外者言,故朱子连用“说”字贴之,但所主则在内。知之则说是知,不知则说是不知,此便是指心里明白,无自欺之蔽说。内外原自一串,故《蒙存》《说统》似俱少误。知其为不知又混作知,固是自欺也;不知其为不知竟以为知,亦自欺也。盖不肯深求,而有此蒙蔽,即是自欺之蔽。故《存疑》与晚村说自可并用,但须知晚村为正说耳。

《蒙引》之说毕竟不妥,晚村所驳者正其说也。若《存疑》之说晚村亦置之,看来兼用自可。

前二意总是不自欺,总见不安于不知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