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装甲防护技术的发展

2.2.1 国外发展概况

1915年,装甲钢在世界第一辆坦克上得到应用,标志着现代装甲防护体系开始建立。当时采用的装甲钢板厚度为5~10mm,只能防枪弹及弹片。20世纪30年代中期,坦克装甲厚度增加到了50~60mm,可以防御当时的炮弹。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坦克均质装甲的最大厚度达到100mm,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可以防御当时的大口径穿甲弹。1940年后,聚能装药破甲弹在战场上用于对付坦克,使坦克装甲的防护能力相形见绌。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破甲弹的威力不断提高,于是屏蔽装甲和间隙装甲应运而生。另外,各国普遍在坦克车辆的侧面安装裙板,用以防御破甲弹对车辆履带的攻击。

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首先在飞机、小型舰艇和轻型车辆上采用了复合装甲,后又将陶瓷薄复合装甲用于飞机。

20世纪70年代初,联邦德国首先在“豹”Ⅰ A3坦克炮塔上安装间隙装甲和其他改进的结构装甲。

20世纪70年代中期,苏联主战坦克(T-72)前装甲上首先采用了金属与非金属厚复合装甲。1972—1976年间英国为伊朗生产的主战坦克“伊朗狮”(Shir Iran),即“奇伏坦”坦克改进型,在炮塔和车体上装备了自称为划时代的、坚不可摧的“乔巴姆”(Chobham)间隙复合装甲。同期,美国XM1主战坦克还采用乘员与易燃易爆物分隔的间隔防护技术。

20世纪80年代初,以色列坦克在中东战场上首次装备了防破甲弹的爆炸式反应装甲。这是装甲防护技术中除了采用金属、非金属材料外,首次使用了含能材料,是装甲从被动的静态防护转变为反应式动态防护的一项技术突破。此后,不少国家竞相开始研制既能防御破甲弹,又能防御动能穿甲弹以及串联战斗部的反应装甲。

20世纪80年代末期,美国宣布M1 A1坦克以新研制成功的贫轴装甲替换了“乔巴姆”装甲,并称贫铀装甲为改进M1 A1坦克的全面防护能力作出了重大贡献,其防破甲弹性能至少与“乔巴姆”相当,而抗长杆形穿甲弹能力则较高。此后,英国又宣布了“乔巴姆”装甲也有了改进型,具有防破甲与防穿甲同等有效的特点。

进入21世纪,反装甲武器的破甲性能已超过1500mm均质装甲钢板,穿甲性能已接近900mm均质装甲钢板。现有的装甲防护技术在这样威力强大的反装甲武器威胁下,正酝酿着新概念防护技术的生成。装甲向着模块化发展,采用组合装甲方式将不同结构和抗弹作用的装甲单元组合应用共同完成对不同弹药的防护功能。此外,应用先进的探测及毁伤技术的主动防护技术大量装备于主战坦克。如俄罗斯T80 U坦克装备了“竞技场”主动防护系统,以色列“梅卡瓦”坦克装备了“战利品”(Trophy)主动防护系统和“铁拳”(Iron Fist)主动防护系统。现有的主动防护技术对速度小于1000m/s的破甲弹和反坦克导弹有很好的防护效果,但是对高速的动能穿甲弹尚不能提供有效的防护。

这些新的防护技术的出现给装甲车辆采用轻质材料、实现车辆轻量化提供了有力保证。

前述的综合防护系统的各种防护技术被认为是有效的防御反坦克弹药的应对措施。但是在电子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仅仅依靠传统的装甲防护技术已经不能满足坦克战场生存力的要求。不过应当强调的是,装甲防护技术永远是坦克生存力的基础。

2.2.2 国内发展概况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伊始,我国就开始开展现代装甲的研究与生产。在材料工业和有关部门合作之下,从无到有,取得了巨大进展。1957年,国内试制成功轧制的厚装甲钢板。1958年,试制成功重型装甲钢铸件。此后,装甲科研和生产走上不断发展的道路。

20世纪60年代相继研究成功多个适合我国资源情况和开发新型产品所需的装甲钢种,70年代至今相继研制了适合坦克及轻型装甲车辆应用的薄、中、厚不同系列的装甲钢种。

半个多世纪以来,随着反装甲弹药技术的发展,我国现代装甲防护技术的研究从均质装甲、复合装甲、惰性反应装甲、爆炸反应装甲、特种装甲一路走来,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同时,有关装甲防护理论以及抗弹机理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形成了一支强大的从事装甲科研和生产的技术队伍,并且配备了相应的技术装备。相信在未来的装甲防护技术科研与生产中将会取得更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