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装甲防护技术体系

2.1 概述

自古至今,战争的状态就是有矛就有盾,二者之间此起彼伏、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从冷兵器时代的刀、枪、弓、弩等“矛”,以及由兽皮、藤条和后来的青铜、铁为主要材料结构的甲、盾和胄(盔),再到热兵器时代的装甲与反装甲武器,构成了一部内容丰富的矛与盾相互竞争的历史。

装甲防护技术是在武器发展过程中和战场环境不断改变的条件下逐步发展起来的一项技术。20世纪以来,现代装甲防护技术融汇了大量现代科学技术的新成就,发展成为一门新的工程应用技术。它是武器装备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领域。此项技术涉及技术专业面宽,内涵丰富,应用范围广,因而已经形成一个技术系统。

按照系统工程的观点,装甲防护属于坦克装甲车辆的分系统之一。坦克装甲车辆的四大分系统分别为火力、防护、动力、电子信息(图2-1)。坦克装甲车辆的这四大性能综合起来代表着坦克的综合性能,决定了坦克的作战能力和战场生存力。这四大性能孰重孰轻,无一定论,却是缺一不可。但是我们认为防护性能是基础,否则就不能称其为“坦克”。

图2-1 坦克的四大分系统

随着现代反装甲武器的发展以及战场环境的变化,尤其是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装甲防护技术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陆军车辆战场生存力的需求。于是采取系统防护的方法被认为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图2-2为陆军车辆综合防护系统示意图。

图2-2 陆军车辆综合防护系统示意图

坦克装甲车辆综合防护系统是一个系统的防护,主要包括6个层次:不被遭遇;不被发现;不被捕获;不被命中;不被击穿;不被击毁。

(1)不被遭遇

未来战斗系统的核心是网络,通过网络信息情报系统使每个战斗系统共享信息,一起行动。在今天的战场上,能否接收到实时信息对取得胜利至关重要。要做到先敌发现、先敌获悉。这样就可能避免被遭遇,做到先敌攻击,先发制人。

(2)不被发现

通过伪装和技术屏蔽手段降低车辆明显的外形和辐射特征,降低热辐射、雷达辐射、天线电信号辐射等信号特征,减少被发现的概率。

(3)不被捕获

利用多光谱烟幕、光学干扰、雷达波干扰、激光干扰等,让敌方抓不到目标。

(4)不被命中

利用主动防护技术,探测并毁伤敌方弹药;干扰敌方观瞄系统,削弱精确制导武器导引头工作效率,使其失效,致使敌方弹药无法命中。

(5)不被击穿

利用传统的装甲防护技术,被动装甲,如复合装甲、模块化装甲、反应装甲,使敌方弹药无法击穿。

(6)不被击毁

加装装甲抗剥落内衬、自动灭火抑爆设备,隔舱化设计等,避免中弹后二次效应,使车辆即使被击穿后,也不被击毁。

只有利用系统的防护,层层把关,提高坦克的总体防护能力,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坦克的战场生存力。上述6个环节中第5个环节不被击穿是最重要的环节。也就是说,传统的装甲防护技术仍然是保证坦克装甲车辆战场生存力的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