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结语

在经历了以年鉴学派为代表的新史学的洗礼,接受了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的理论滋养之后,政治史终于度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寒冬,以“新政治史”的面目得以复兴。本文结合西方史学的发展脉络和研究现状,对新政治史的理论视野和研究方法作了初步探讨,其中既有对新政治史已有成就的梳理和总结,也有笔者对新政治史如何深入的建议和展望。

政治事件、政治行为、政治制度、政治文化等研究领域的全面创新,使新政治史得以超越传统政治史的种种弊端,在跨学科的基础上焕发新的生机。就政治事件而言,克服了传统政治史仅仅关注重大政治事件的“事件主义”倾向,并把短时段的政治事件当作透视社会结构及其变迁的窗口,努力挖掘出事件背后潜藏的长时段因素,从而使事件研究具有了方法论的意义;就政治行为而言,将关注点从政治精英人物转向普通社会民众,吸收了行为主义政治学的计量分析方法,并对理性选择、集体行动等社会科学理论加以借鉴和修正;就政治制度而言,西方政治学中的政治过程理论、新制度主义学派和政治社会学路径,为克服传统政治史研究将制度表达与制度实践相等同、政治制度与社会因素相割裂的弊端提供了理论支持;就政治文化而言,借助文化史的研究取向和社会科学的概念和理论,对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政治观念、政治态度、政治情绪以及与政治相关的象征符号进行了题材广泛、视角新颖、方法多样的深入探讨。

作为一名政治史研究者,笔者为新政治史取得的巨大成就而欢欣鼓舞,与此同时,又对新政治史向何处去的问题感到一丝迷惘。新政治史无疑是与社会史、经济史、文化史等其他研究取向交叉融合,与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其他学科门类持续互动的产物。若非走科际整合的道路,政治史研究或许至今还躺在新史学的“垃圾箱”里乏人问津。范围的扩展、视域的敞开给政治史研究带来了无限活力,却也意味着其界限的消融、面目的模糊。已有学者指出,新政治史正在失去政治史的“政治特征”,如果一切与权力相关者皆可作为政治现象来研究,政治史便会包罗万象而失却本来面目,因而发出了“让政治回归政治史”的呼吁。(51)在政治史研究中过多地强调文化和象征层面的问题,似乎也有矫枉过正之嫌。一位学者针对两篇“节日政治”研究论文表达了这样的看法:“节日庆典的政治到底在社会上能产生多大的凝聚力量,从而巩固统治者的权力,确立其政治合法性,恐怕不能作过高的估量”,“政治节日毕竟只能上演节日的政治,而非节日的政治可能具有更广阔的施展空间,也更具有常态的意义”。因此,政治文化史虽能扩展政治史的研究领域,却终究不能取代传统的政治史研究。(52)对于新政治史家来说,不妨把这段话当作一针温和的清醒剂,在不断拓展研究视野、更新研究方法的同时,也能对政治史的本色和边界保持一种理性自觉。


(1) 本文原载《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第80-88页。

(2) 杨念群:《为什么要重提“政治史”研究》,《历史研究》2004年第4期。

(3)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史学理论和史学史研究者开始关注、介绍西方的新政治史研究。一些著作和教材列有专章或专节对其进行评述,如庞卓恒主编:《西方新史学述评》,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徐浩、侯建新:《当代西方史学流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陈启能主编:《二战后欧美史学的新发展》,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姜芃主编:《西方史学的理论和流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专题论文为数甚少,笔者仅见到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刘军先生撰写的几篇:《政治史复兴的启示——当前美国政治史学发展述评》,《史学理论研究》1997年第2期;《20世纪西方政治史学的沉浮》,《学海》2001年第4期;《现代西方政治史学的发展与展望》,《光明日报》2001年1月23日。

(4) 转引自庞卓恒主编:《西方新史学述评》,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258页。

(5) [美]鲁滨逊:《新史学》,齐思和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年,第3页。

(6) [法]勒高夫:《新史学》,载蔡少卿主编:《再现过去:社会史的理论视野》,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97、112、109页。

(7) [美]希梅尔法布:《新旧历史学》,余伟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年,第47、35页。

(8) 参见《历史分支学科论坛:什么是政治史》,《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86年第8期。

(9) 参见刘军:《政治史复兴的启示——当前美国政治史学发展述评》,《史学理论研究》1997年第2期;姜芃主编:《西方史学的理论和流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八章“美国新政治史”。

(10) 参见沈坚:《法国史学的新发展》,《史学理论研究》2000年第3期。

(11) 参见《历史分支学科论坛:什么是政治史》,《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86年第8期。

(12) 参见沈坚:《法国史学的新发展》,《史学理论研究》2000年第3期。

(13) 转引自何兆武、陈启能主编:《当代西方史学理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521页。

(14) [法]傅勒:《反思法国大革命》,孟明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中译本序”,第15页。

(15) 《历史分支学科论坛:什么是政治史》,《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86年第8期。

(16) 孙立平:《“过程—事件分析”与当代中国国家—农民关系的实践形态》,载《清华社会学评论》(特辑1),福州:鹭江出版社,2000年。

(17) 李里峰:《从“事件史”到“事件路径”的历史》,《历史研究》2003年第4期。

(18) [法]布罗代尔:《历史和社会科学:长时段》,载《再现过去:社会史的理论视野》,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76页。

(19) [美]柯文:《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杜继东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

(20) 程歗:《社区精英群的联合和行动——对梨园屯一段口述史料的解说》,《历史研究》2001年第1期。

(21) [英]斯通:《历史叙述的复兴:对一种新的老历史的反省》,载《新史学》第四辑《新文化史》,郑州:大象出版社,2005年,第8-9页。

(22) 张国刚:《独立与包容:历史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略说》,《历史研究》2004年第4期。

(23) [英]斯通:《历史叙述的复兴:对一种新的老历史的反省》,载《新史学》第四辑《新文化史》,郑州:大象出版社,2005年,第21-24页。

(24) 刘军:《现代西方政治史学的发展与展望》,《光明日报》2001年1月23日。

(25) [法]勒高夫:《新史学》,载《再现过去:社会史的理论视野》,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09、97-98页。

(26) 刘军:《现代西方政治史学的发展与展望》,《光明日报》2001年1月23日。

(27) 燕继荣:《政治学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16-217页。

(28) 参见庞卓恒主编:《西方新史学述评》,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271-282页。

(29) [美]古丁、克林格曼主编:《政治科学新手册》(上册),钟开斌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第370-371页。

(30) 《历史分支学科论坛:什么是政治史》,《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86年第8期。

(31) [美]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陈郁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第1-4页。

(32) 参见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20-33页。

(33) 参见拙文《“运动”中的理性人——华北土改期间各阶层的形势判断和行为选择》,《近代史研究》2008年第1期;《土改与参军:理性选择视角的考察》,《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1期。

(34) [美]杜鲁门:《政治过程——政治利益与公共舆论》,陈尧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中译本序”。

(35) 王奇生:《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第167-199页。

(36) [美]马奇、奥尔森:《新制度主义:政治生活中的组织因素》,载何俊志等编译:《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译文精选》,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9-45页。

(37) [美]古丁、克林格曼主编:《政治科学新手册》(上册),钟开斌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第212页。

(38) 张静:《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2-13页。

(39) [美]希梅尔法布:《新旧历史学》,余伟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年,第41页。

(40) 庞卓恒主编:《西方新史学述评》,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289-290页。

(41) 参见[法]诺拉主编:《记忆之场:法国国民意识的文化社会史》,黄艳红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

(42) 陈勇:《学科交叉、比较研究与世界史新态——当代世界史研究略议》,《历史教学问题》2003年1期。

(43) [美]伊格尔斯:《二十世纪的历史学——从科学的客观性到后现代的挑战》,何兆武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47、151。

(44) [美]伊格尔斯:《二十世纪的历史学——从科学的客观性到后现代的挑战》,何兆武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47-149页。

(45) 高毅:《法兰西风格:大革命的政治文化》,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

(46) 沈松侨:《我以我血荐轩辕——黄帝神话与晚清的国族建构》,《台湾社会研究季刊》第28期,1997年12月;黄东兰:《岳飞庙:创造公共记忆的“场”》,载孙江主编:《事件·记忆·叙述》(新社会史第1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

(47) 王笛:《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1870—1930》,李德英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王晓葵:《革命记忆与近代公共空间——从“黄花岗公园”到“广州起义烈士陵园”》,载黄东兰主编:《身体·心性·权力》(新社会史第2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

(48) 李学智:《政治节日与节日政治——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的国庆活动》,《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李恭忠:《“总理纪念周”与民国政治文化》,《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49) 黄金麟:《历史、身体、国家——近代中国的身体形成(1895—1937)》,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陈蕴茜:《身体政治:国家权力与民国中山装的流行》,《学术月刊》2007年第9期。

(50) 程美宝:《由爱乡而爱国:清末广东乡土教材的国家话语》,《历史研究》2003年第4期;王奇生:《北伐中的漫画与漫画中的北伐》,《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51) 刘军:《政治史复兴的启示——当前美国政治史学发展述评》,《史学理论研究》1997年第2期。

(52) 王奇生:《民国研究主持人语》,《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