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报告

主题报告一
改革开放40年:中国金融的变革与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 吴晓求

2017年,我们举办了第一届金融学科年会,是完全封闭式的,只有人民大学的教师参加。2018年,我们邀请了包括李扬教授、宋敏教授等在内的几位校外专家,还专门邀请了斯洛文尼亚原总统达尼洛•图尔克先生和国家外管局副局长陆磊先生作午餐会演讲。当然,主体还是人民大学金融学科的教授。

会前,靳诺书记问我,人民大学金融学科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我请张成思回答,成思回答得还算比较准确。刘伟校长也经常问我:“很多国际排名,为什么看不到人民大学金融学科?”关于这个问题,他实际上在两三年前就问过了,对我刺激很大。我细细思考,首先,我还得说人民大学金融学科在中国高校中排名是第一的,这毋庸置疑,也无可争议。人民大学金融学科有自己的优势,其优势是学科比较综合,每一个研究领域都有学术涵养很高的教授,学科方向比较完整。同时,这个学术群体的理论功底、理论基础是扎实的。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科有两个问题比较明确:一是研究方法需要进一步改进,要有很好的计量;二是国际发表相对少了一点。目前,我们的国际发表与人民大学的学科地位不匹配。如果在这两个方面作一些改进,人民大学的金融学科就会有更大的影响力。

为什么要开人民大学金融学科年会呢?就是要告诉在座的各位,我们的学术研究与国际是有差距的,我们要找到问题的重点和改进的方向。我们以后将形成这样的惯例。

受大会组委会委托,我作一个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科年会的主题报告。我写了一份6万字的研究报告,在这里作简要说明。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回顾总结中国金融的变革和发展非常重要,后面会有人专门谈中国金融学的发展,特别是在随后的圆桌论坛上,每位教授都会讲金融学在中国的发展。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应该说取得了人类发展历史上的伟大成就。中国由改革开放前的贫穷、落后、封闭的国家,变成小康、进步、开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市场化改革的推进,40年来,中国金融无论在规模、结构、业态,还是在功能、竞争力、国际影响力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中国金融已经从改革开放之初的传统、落后、带有非常明显计划经济痕迹的计划金融,转变成初具现代金融特征的市场化金融,中国金融开始具有大国金融的一些特征。金融结构的变化、市场化方向、技术性特征和国际化趋势,应该说是未来中国金融改革和发展的基本特征。

总结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金融的发展经验、改革路径和利弊得失,全面、客观地分析和了解中国金融的现状,应该说是进一步推动中国金融深化改革和全面开放的基本前提。我们要谋划未来,要理性自信,首先要对金融的历史和现状有深刻的把握,同时要对未来金融发展的趋势有深刻的洞察力。本着这样一种想法,我对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金融的变革和发展作了一些梳理,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未来中国金融发展的战略设想和改革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