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球上空织起一张大网

范内瓦提出memex设想,为人类互联网技术发展构建了一个宏伟的图景;利克莱德则用一句“人机共生”解决了我们人类该如何去发展互联网技术的问题,但是具体该怎样去实践,用什么手段将互联网从概念变成现实,依旧是个难题。

保罗·巴兰的“分布式通信系统”是解决这个秘密的第一步。通过“分布式通信系统”,人类开始在自己的头顶织起一张看不见、摸不着的大网。

1926年,保罗·巴兰生于格罗德诺的一个犹太人家庭。格罗德诺今天属于白俄罗斯版图,但保罗·巴兰出生时格罗德诺是波兰领土,所以学术界主流观点依旧将保罗·巴兰定义为波兰裔科学家。

与其他波兰犹太人相比,保罗·巴兰是幸运的,他的父亲在1928年5月11日就举家从波兰迁往美国波士顿定居,在那里他父亲依靠经营杂货店的收益,支撑着全家的开支。生活虽然不是很富裕,但是躲过了纳粹的屠杀。

1949年,保罗·巴兰在卓克索大学拿到了电气工程学位,并有幸进入了由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发明人莫契利与埃克特在1947年创立的商业计算机开发公司——埃克特—莫契利电脑公司(Eckert-Mauchly Computer Corporation)。

在那里保罗·巴兰学习到了最前沿的信息技术知识,并对什么是计算机有了深入认识,而这正是他日后在计算器技术基础上搭建互联网不可或缺的财富。

1959年,经过十年职场的磨炼,保罗·巴兰凭借吃苦耐劳、勇于创新的精神进入了综合性战略研究机构——兰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兰德公司成立于1948年11月,由福特基金会捐赠100万美元启动,成立的性质是“独立的、介于官民之间进行客观分析的研究机构”,直接目的为“避免未来的国家灾祸,并赢得下次大战的胜利”。

出于“物尽所能”的原则,兰德公司参考保罗·巴兰在埃克特—莫契利电脑公司工作的经历,为其分配了设计“可生存”通信系统的项目。1957年8月27日,苏联塔斯社(ITAR-TASS,现为俄罗斯通讯社)发布公告:“1957年8月21日,世界上第一枚多级远程弹道火箭向太平洋进行全程发射试验成功。火箭试验进展顺利。经过短时间的远距离飞行之后,火箭在预定区域降落,完成了一次前所未有的飞行!试验结果表明,这种导弹能够发射到地球上任何地区,与之相比,战略轰炸机已经远远落后了。”

通过公告,苏联向全世界宣布自己可以瞬间攻击地球上的任何地区。出于对国家安全的担忧,正跟苏联针尖对麦芒的美国被迫紧急赶制“盾牌”。由于以前苏联的“矛”一直相对落后,让美国处于对苏联“不设防”的危险状态之中。其中,“可生存”通信系统即为“盾牌”的枢纽机关,因而在美国被苏联核武器打击之后,它也必须能够照常工作,帮助美国军队有效地进行战略反击。

遵循“不能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理念,保罗·巴兰在跟同僚研究讨论之后,给美国军方的解决方案是用“分布式”取代“中心式”。

保罗·巴兰利用计算机模拟出数个相互联通的节点,设定每个节点相连都有N个链路,然后不停地摧毁节点,结果发现只要N的数值越大,节点间联通被摧毁的概率就越小。于是他得出结论:N的数值跟通信系统“可生存”性完全成正比。所以保罗·巴兰提出了一个大胆假设:若N值无限,那通信系统不就绝对不会被摧毁吗?这一见解于1960年发布于《兰德报告》上,成为“可生存”通信系统研发的指路明灯。

1964年,经过长达4年的紧张攻关,保罗·巴兰将N值无限扩大的可执行方案写成了题为“分布式通信网络”的报告公布于美国社会。根据报告内容,保罗·巴兰在需要传输数据的计算机上设定一种特殊接口,达到将计算机链接到一起的目的,且每个节点至少有2条链路跟它相连,形成一个“渔网”状的连接网络,传输的过程也不再是AC两点直连,而是ABC或者ABDC的“多点接力”模式,传输路线被分割成了一小段一小段。

如此一来,在ABC的连接模式下,如果数据在跑BC的链路时出现故障,那ABC就会立刻将BC链路直接抛弃,转而换成ABDC,数据先从B到D,然后从D到C。综上利用“分布式通信网络”的模式,可以轻松规避“中心式网络”状态下,中心主机被摧毁造成整个网络瘫痪的隐患。

1968年,拉里·罗伯茨的阿帕网开始组建后,保罗·巴兰和他的“分布式通信系统”成为最可行的参考方案。对于互联网的前身阿帕网,毫不夸张地说,保罗·巴兰的相关理论研究,对于当今的互联网,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功为可没,而他最终发明的一些基础网络技术,也构成了当今互联网产业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