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末清初大转折:枭雄吴三桂
- 千江月
- 4304字
- 2021-03-29 13:16:38
仅以身免
明军的粮道被断绝,打了三天仗又没有什么结果。下一步,明军必定会想尽办法寻找粮食。算定这笔账,皇太极向着身边的将官,下达作战命令:“绝不能让明军逃回宁远城取粮,把企图回家的明军,消灭在他们回家的路上,让他们回家的路变成他们的坟场。”
算定对手,这才是高手中的高手。
“明军的突围行动,一定会选择在夜间进行,而绝不会是大白天。据守路口的各支军队,今天白天的任务是吃饱喝足,美美地睡觉。到了半夜直至凌晨时分,截杀突围的明军。”
清军张网以待。
天上月光皎洁,繁星点点,山上树影斑驳,远处偶尔传来夜鸟拍翅的声音。各支明军部队,纷纷寻找路径,一心一意要趁着夜色跑回宁远去,至少在今晚要跑出清军的包围圈。
十三万明军,要跑出清军的包围圈,并不是天大的难事。对这支装备精良、斗志昂扬的精锐之师来说,甚至可以说是小事一桩,何况宁远城离松山并不遥远。三重壕沟,也不是什么天大的难题,无非派出一支部队,多砍些树木往沟里扔。在填沟大队的两边,组织部分军队挡往清军的进攻。
一句话,整个突围工作,如果整体策划,有序进行,明军绝不会有太大的损失。
将领们个个都清楚,今晚名为“回宁远取粮”,其实就是集体大逃亡。“洪承畴没有同意,我们违背了‘明天发力死战’的命令”。这样的行为,只能偷偷地进行,不可能公开地布置,更谈不上全面地组织。各系统之间,谈不上相互协调配合,没有统一的指挥。
各营之间,各敲各的鼓,各唱各的调,明军陷入一片混乱之中。“且战且闯,各兵散乱,黑夜难认。”十几万人的部队,变成了无数只胡乱扑腾的苍蝇。
黑夜,的确有利于夜间行动的生物,然而在完全陌生的地方,人们根本就辨不清方向。明军兵士过于密集,互相拥挤,结果在惊慌、焦急、惶恐中,自相踩踏。
月光下,星光中,到处是呼救声、哭喊声。被树枝、石头、同伴绊倒的明军士兵,要么被身后的人冲撞,要么被飞驰而至的军马踩踏过去。骨碎筋断,毫无办法。
明军大部队前进到了深壕边沿。这才发现,这里的清兵早已严阵以待。已在此埋伏多时的清军一点儿也不客气,立即给明军以迎头痛击,疯狂砍杀,气势汹汹。可明军却只想逃命,不想战斗。清军从明军的逃兵后面一路掩杀,刀枪之下,明军丢下一大片尸体。
壕堑边沿上,不计其数的明军在往下跳,想努力从这里寻找到一条生路。纵身跳入壕沟的明军,当场失去战斗力,要么被壕沟里的清军削掉脑袋,要么被砍去手脚。这时,其他明军士兵才明白过来,不得不沿着壕堑的边沿逃窜。大军就这样一直跑,一直跑,一直跑到了大海边上。
清军挖壕堑挖到海边本来就没法挖了,如果是退潮,明军就可以从海滩上绕过去。然而,明军的运气实在是糟糕透了。这些无法突围的明军在清军的追击下,被迫压缩到海滩上。不巧,此刻恰逢涨潮,很多人正在海滩上努力寻找逃跑的生路时,便被突然而至的潮水无情地席卷而去,葬身大海。
有人说,大明王朝是自己灭亡了自己。这话以前真不信,现在,真是想不信都不行。
如果陈新甲不把洪承畴往死路上逼;如果从皇上到大臣有“胜败乃兵家常事”的胸怀,面对军粮断绝的困境,洪承畴会不会积极主动地组织回师救粮的突围工作呢?当然,历史不能假设。
现在终于有时间把镜头对准吴三桂了。这位明清转折史上的关键人物,今晚的运气实在是太差。
吴三桂指挥部队朝准大路方向悄悄前行。
一路上的情况果然应验了蒙古人的预测。在小路上,皇太极布下重兵猛将,在大路上,基本没有投放什么兵力,只有他自己以及文武随从,也就四百来人,在做守卫营帐的工作。这些地方,表面上看过去,布置得极为隆重,类似于盛妆演出,设旌旗、置帐幙,而实际上没有重兵,没有重要将领。
吴三桂再一次捡到了人生的一个大红包。上帝就是这样关注运气特别好的人,即使在他失败的路上,还为他准备了一个超级大红包。
看到明军大队人马来势凶猛,皇太极立即产生了一个感觉,“明军中还是有厉害的人物。别人都朝小路上逃,这人却朝大路上奔,其算计之精准,超出常理,超越常人。”
“手头四百来人绝不可能阻截对方两万人的大部队”,皇太极发下命令“归兵莫遇,纵之可也”。打听到眼前这支明军的带队人物叫吴三桂,皇太极说出一句感叹的话来,“吴三桂果是汉子!得此人归降,天下唾手可得矣。”
大路直通杏山城。
城墙根下,驻扎少量清兵。皇太极仅安排两员将领带队,两位将官也不是什么猛将能人。杏山城城边的这点驻军,无论兵将,都不是吴三桂的对手。
趁着清兵虚兵围城的机会,吴三桂率领本部兵马,径直闯过拦击的清军,轻轻松松、毫发无伤地逃入杏山城中。
整整一个晚上的折腾,第二天天亮时分,明军突围的结果出来了。先行逃命的王朴,也逃到杏山城里,唐通、马科、白广恩等重要将领,相继逃出重围。张若麒(兵部尚书陈新甲的那位心腹)逃到了小凌河口,从那里,找到了一条船,从海上逃向宁远。曹变蛟、王廷臣突围失败,又跑了回去,不得不与洪承畴固守原来的阵地。
接下来就是皇太极部署兵力聚歼明军残兵余众的时间。
住在安全的杏山城里,站在城墙顶上,望着城外越聚越多的清军,吴三桂强烈地感觉到自己所在的这座城池已经变得岌岌可危。在与王朴商量后,二十六日,二人决定带着手下的队伍一起突围。
“杏山城四周,清军已经布下重兵。逃回宁远的路上,清军也一定会布下精兵强将。要想活着回到宁远,那就只有一个办法可行,且战且退。”
刚刚走出杏山城,明军就遭到埋伏在城西的大队清兵的迎头痛击。
吴三桂安排一部分队伍殿后,阻击从城西扑过来的清军,同时又安排另一支队伍在前边做开路先锋。全军连打带跑,黄昏时分,主力大军跑到了高桥镇。
这下感觉安全了。前锋部队跑了一整天,殿后部队打了一整天,所有人都打算好好地休息一下,吃点食物,美美地睡上一觉,恢复精力。
但侦察分队突然发现,在高桥镇附近的山林里,预先埋伏了大量的清军部队。以逸待劳的清军,正一批接一批向着明军的休息地点悄悄地涌过来。
“清军中的确有高手啊!”吴三桂感到有些措手不及,“他们是如何提前预测到我们会逃到高桥呢?”这里,我们不能不佩服皇太极的算计能力。
清军快速聚拢而来,吴三桂已经没有时间猜测皇太极是如何未卜先知的。他必须立即想出办法,逃出这个即将合拢的新包围圈,只有决一死战,才能打开一个逃命的缺口。
吴三桂立即组织军队,就地摆开阵势,与清军中跑在最前面的骑兵面对面地捉队厮杀。
一支是埋伏多时,一支是训练有素。在血色黄昏中,你来我往,毫不相让。前边一排人马倒下去,后边一排人马跟着冲上来。两边冲杀在一起的人马越来越多。
天色越来越暗,慢慢地,天空已经暗黑得什么都看不清。没有了月亮,没有了星星,这样一个阴暗之夜,狂风来了,乌云来了,突然出现的天气,帮了吴三桂、王朴的大忙。
伸手不见五指,不利于战场展开,双方的战斗渐渐停歇下来。
借着浓浓夜色的掩护,吴三桂、王朴带着队伍连夜摸黑突围。
皇太极算定,吴三桂、王朴一定会利用黑夜突出去,“从桑噶尔寨到大海的海滨,沿途布下重兵,实施严密封锁。”
接下来,无论白天还是夜晚,堵截战、追击战、埋伏战、遭遇战,接连不断地发生。这支明军已经精疲力竭,没有办法重新进行严密的组织,渐渐地处于惊慌、无序之中。
清军达到了目标,他们把这支明军的回家路变成了坟场。明军士兵全部战死,仅吴三桂、王朴二人凭着个人的高超武功,在清军的重重堵截中,侥幸逃了出来,最后逃到了宁远。我们在相当多的资料里可以看到一个相同的文字记载——“仅以身免”,可以看出这批从杏山城逃出来的明军全军覆没。
吴三桂逃离后,杏山城还有数千明军。这些人随后分批逃走。逃亡途中,他们同样遭到了被清军全部歼灭的厄运。
不能不佩服皇太极围攻杏山城的手段。围而不攻,故意放明军出城,在其逃亡途中,设下伏兵,沿途追杀,既发挥清军骑兵的绝对优势,又避免不擅长爬墙攻城的劣势。
现在到了松山大会战小结的时间。
清兵大获全胜,歼灭明兵五万多人,缴获的甲胄、武器堆积如山,缴获军马七千多匹,捕获洪承畴等一大批明军高级军事领导。
明军全军覆没,其中很大一部分被海水淹死,浮尸漂荡,多如雁鹜(《清太宗实录》)。松山、塔山、杏山三座城池丢失。最后,明辽东骁将祖大寿认定锦州再也不可能坚守,举城投降。
明军中,一部分溃兵散将渐渐逃回宁远。
松山大战的后果极其严重。就如一个人得了癌症,这样一次的大手术,一旦宣告失败,死亡只是一个时间问题,除非有医术高手创造出奇迹。
这样的奇迹是完全可以创造出来的。从地理位置上看,明朝丢失的只不过是关外的几座城池。接下来,如果能及时地采取收缩政策,坚守山海关一线,依托明长城的保护,把清军堵截在关外,明朝的希望还在。就如一个人,某只手患下不治之症,那么高明的医生一定会切除这只病变到无法医治的手,以及时阻止病毒侵害心脏。虽然病人要承受巨大的痛苦,但保住性命总比丢掉一只宝贵无比的手要好。
接下来,就看明朝“截肢手术”这样的大动作能否果断决策、迅速动作了。
八月末,崇祯给吴三桂发出一道圣旨,加升提督职衔,命其“收残转败”。崇祯同时向各镇将领发出指示,“回逃兵卒全部由吴三桂统领,守护宁远城,徐图再举”。
大臣祖泽溥立即上奏章,强烈反对,“吴三桂这样的战场败将、逃跑将军,不应该受奖升职,而应该降职查办。否则,将来的仗还如何打?如果战场上逃跑的将领不严加惩处的话,将来谁还会为朝廷卖命?吴三桂的坏榜样一旦树起来,从今往后,战场上的将领一定会逃命成风”。
祖泽溥的后面,跟着一大批高举“正直”大旗的官员,这些人全都认定一个理,“首请大彰法纪,以振肃将来”。
崇祯笑了,大臣们的这番举动,早已皇帝的预料之中。崇祯皇帝立即推出第二招,惩处一批人。崇祯将眼睛瞄准了跟吴三桂一起从杏山城逃回来的王朴,用“临阵首逃”的罪名将他逮捕。在松山大战的那天晚上,王朴首先逃跑、带头逃命。兵部尚书陈新甲随即上奏章,提出兵部两点处理意见,“只斩王朴;勒令马科等逃出来的镇将立下军令状,如果再有失误,必将处死”。
崇祯的心中,一黑一白两手处理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重用吴三桂,以图将来,算是扳回一局。如果将吴三桂、马科、白广恩全都杀光,大明的江山就没有有能耐的人来保护了。崇祯算定了这本账,所以只杀“首逃”,其余的人,必须再用。
舆论却不吃这一套。御史郝晋看到的是三个字“不公平”,在奏章里高呼“六镇罪同,皆宜死”。在奏章的后面,他还特别补充了一句,“三桂实辽左之将,不战而逃,奈何反加提督?”
如何平息舆论?崇祯迅速发话:“处死职方郎中张若麒,同时将兵部职方主事马绍愉削籍。”这就是告诉大家,这一次松山大会战之所以失败,错在决策层(让张若麒、马绍愉背黑锅),不在执行层。
对于整个参战的十三万明军来说,唯有吴三桂一人是松山大败仗的真正受益人。这位幸运儿在逃跑之后,在国家的深重灾难中,再一次捡到了人生的大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