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张爱玲
张爱玲(1920—1995),本名张煐,上海人。祖父张佩纶是清末名臣,祖母李菊耦是朝廷重臣李鸿章的长女。曾入香港大学文学院学习,后受战争影响,回到上海,就读于圣约翰大学,但是两个月后就因为经济窘困辍学,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在1943年和1944年两年中,得以连续发表多篇轰动性的中短篇小说,包括《沉香屑 第一炉香》《倾城之恋》《心经》《金锁记》等,在沦陷时期的上海一举成名。1944年,结识汪精卫政权宣传部次长、作家胡兰成,开始与之交往。1946年,与电影导演桑弧合作写作剧本,颇为成功。1949年上海政权更替后,留在上海。
1952年7月,她只身离开中国大陆,迁居到香港。在香港期间,任职于美国新闻处,并开始创作小说《秧歌》与《赤地之恋》。后移居美国,从事写作与学术研究工作。1961年,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教授夏志清出版《中国现代文学史》,对张爱玲的作品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她的意象不仅强调优美和丑恶的对比,也让人看到在显然不断变更的物质环境中,中国人行为方式的持续性。她有强烈的历史意识,她认识过去如何影响着现在——这种看法是近代人的看法”。此后她受到大陆读者的关注,成为颇受读者喜爱的作家。
2007年著名导演李安将其小说《色·戒》改变成电影,轰动一时;2009年,她创作于1970年的小说《小团圆》首次出版发行,引起热议。
忆胡适之(存目)
(选自《张爱玲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简析】
“五四”以后的文章,除周氏兄弟外,大多是讲究一点套路的,后来产生了各种“腔”。张爱玲没有这些,她没有什么派别,亦未加入什么团体,自己写的就是心灵深处的东西。我看她的书,觉得这个人是宁静的、傲视天下的独行者,她也有悲悯,但没有底层人的寒伧感,那就有几分顾影自怜的样子了。她读人的时候,很是刻毒,连灵魂后的影子也不放过,将阴暗的东西一并钩出,也够得上是灵魂的审判者了。让人难忘的是,她写身边的人物,那么从容,不冷不热,而深意在焉。看她笔下的世界,都平静得很,没有感情的燃烧。张爱玲将己身之苦,都隐到了人物与霓虹灯的后面,以致抓不到她的思绪。作家做到此点,便羚羊挂角,无迹可求了吧。
张爱玲对人作温和素描的文章不多,独对胡适有一种特别的感受,也许都是飘泊者的原因吧。她的文章的冷气在这里不多,趣味再次显示出魅力来。张爱玲对人性失望的时候多,独对日常生活的一些细节有点儿兴趣。比如谈吃,讲风俗,就颇多味道。这个笔法,也用到此文中。她对文人批评的时候居多,尤其对新文人,有不少微词。比如对周作人谈吃的文字,就有不满,以为炒冷饭多了,未免乏味;对周作人的学生沈启无,亦多讽刺之语,言外是有自恋之处吧。但她对胡适的勾勒,近乎圣人,笔法多了神圣的感觉。这在张爱玲那里是罕见的现象。她内心柔和的部分,亦在此间。
胡适晚年在美国的日子,可以用凄苦来形容。张爱玲的文字记录了这一页。她写胡适,都是不关紧要的闲笔,似乎都是枝枝叶叶。但这些碎片,都是他们彼时内心最为重要的一隅。坦率说,胡适的文字很难唤起她审美的美感,但其学术牵涉的精神逻辑,以及人格的力量还是打动她的。这让人想起萧红对鲁迅的回忆文字,都传神有趣,苍凉的人生背后的苦味,以及那苦味背后的美,真切地流动着。
张爱玲写到胡适的死,只是简要几笔,笔触有旷世的凄凉。一个巨大的精神存在,在她那里消失了。胡兰成说张爱玲是冷冷看世的人,但我们在此却窥见了一个通情达理的、温和的张爱玲的形象。胡适的阅读趣味与张爱玲差异很大,即便是同样欣赏近代文学,着眼点亦有差异。张爱玲的文章,仅抓住他们之间仅有的一点文字上的联系,却铺陈出一个动人的故事,那不是传奇,都是日常的印象,又仅仅是生命中短暂的痕迹,却美丽得动人。胡适形象的可爱、可亲的一面,于此得以证实。
【思考题】
1.张爱玲的文章有闲笔。写及胡适的时候,都非胡适生平的要点,印象也仅限于美国时期的几次交往;谈及胡适的学问,不讲其要义,而是谈自己对其所涉文学作品的印象,却达到很好的效果。你如何理解她的叙述策略?
2.张爱玲很会节制自己的笔墨,写胡适的表情颇为传神,一切尽在不言之中。她对人物特点的把握是局部的、特写的。在人物回忆的文章里,她没有任何俗套。你认为张爱玲文章中暖色的表达,与其一贯的审美风格有何区别?
3.胡适的思想是自由主义的,张爱玲对他的肯定是基于自由主义的立场吗?
【拓展阅读】
1.王德威:《张爱玲再生缘》,《如此繁华》,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
2.杨泽编:《阅读张爱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