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研究现状

2017年7月,我们通过对国家学术期刊网等全文数据库、必应学术、百度等站点学术引擎的检索,发现关于科研创新团队的研究已有渐丰之势,但结合新建本科院校背景,以及人文社科类学科特定条件的研究却微乎其微。

这样说并非意味着本论题是全新的论题,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得出文献综述结论,可以为本研究奠定基础。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如关于普通高等院校科研创新团队的研究、团队创新能力的研究、团队人员配置优化的研究等,都具有借鉴及参考价值。

通过梳理,笔者对现有国内外文献进行了深入分析,拟从新建本科院校研究、高校创新团队的研究、高校创新能力的研究、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的研究、待解决的问题等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关于新建本科院校的研究

为落实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所提出的“到2010年,我国高等教育要进入大众化阶段,即毛入学率要达到15%”的目标,自1999年起,我国相继出台了若干政策,高等教育规模进入急速扩大的时期。截至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数量由1999年的1071所增长到2560所,增长率高达139%,在校学生数则由当年的400多万人增长到2600多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也大幅提高,从10.5%上升到40%,远高于马丁·特罗(Martin Trow)所提出的大众化阶段毛入学率15%。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不仅提前进入大众化阶段,而且已经处于大众化中后期的阶段。

在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的过程中,新建本科院校逐渐成为中坚力量。近年来新建本科院校在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和履行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使命的同时,完成为社会输出高新技术、高质量人才的重要任务,成为政府和学界关注的热点。

瑞典学者胡森在《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一书中将“院校研究”定义为“用来描述有组织地收集、记录和分析有关高等教育机构的计划、进程和环境的数据及信息的努力”。美国教育资源信息中心(ERIC)对于“院校研究”则给出了“对单个院校的研究,通常是为了帮助这所院校更好地理解自身的运行状况”的定义。由此看来,可以将院校研究简单地理解为高等院校旨在增进对自身的了解,促使院校规划、管理与运行状况得以改进的研究。按照这种理解,本书就院校研究和相关内容研究的基本状况做出以下评述。

(一)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发展定位

办学定位是高校在某一时期对自身发展情况和角色特征的思考,它是高校办学思想的指向性内容。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新建本科院校的定位问题进行了研究。

1.定位的标准

有学者认为新建本科院校在发展定位时应遵循三大原则,即在具有前瞻性目标下的行为可操作性、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取舍、在传统基础上进行创新以及可持续发展。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目标定位是“高质量”的地方高等院校;办学层次定位往往应以本科为主;人才培养定位是培养理论学习与技能实践并重的应用型人才;学科专业定位为应以三个以内的学科大类为方向,允许学科差异发展;学校的服务面向定位则应以所处地域为依托。

2.定位的不足

新建本科院校往往在办学定位方面存在四种误区:对定位标准理念认识存在偏差,各类院校职能定位存在趋同化,学校的人才培养定位不清晰,在学科建设定位上贪大求全和闭门造车。另外,有学者认为,新建本科院校在定位上存在着对办学规模的盲目发展,在专业结构方面存在同质化的问题。

(二)新建本科院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面临的难题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实践与政策研究报告》中总结出的七点困境涵盖了学界关于新建本科院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问题的大部分意见:学科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结构不匹配、办学定位趋同、科学研究追求“重科学、轻技术”、师资引进方面“唯学历论”、人才培养方面“重理论、轻实践”、实验实训条件差、产学研合作缺乏深度。

基于这些问题,教育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防科工委等部门相继启动了创新团队建设计划,各级政府、高校、科研机构也在不同层次、不同范围内建立了创新团队。其中,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是我国实施“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受到国家、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重视,其基于优势资源互助共享、知识结构互补更新的运行模式对科技攻关和创新型科研项目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二、关于高校创新团队的研究

(一)国内外关于创新团队的研究

在传统工业中出现依靠单个成员难以完成的任务时,自然产生了介于组织和个人之间的工作群体,类似团体的组织。有学者将团队定义为包含两人或两人以上,通过相互协调完成同一任务的小规模群体,但这种定义并没有突出成员的合作。

以任务为导向,拥有共同的行为目标和以互补技能进行有效交流与合作是团队的本质特征,而促进队员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关注团队目标并强调集体绩效则是团队管理的基本内涵。20世纪90年代后期,组织内外部的竞争更加复杂化,企业的创造能力是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团队也愈发强调成员关系和技能的紧密联系。在知识交叉融合的趋势下,面对重大研究课题,如何建立有效的机制聚集和利用知识资源,如何优化组织结构,满足和支持组织持续创新成为现代组织面临的重要课题,创新团队作为提供知识密集型产品及服务的新型组织,很大程度上能解决这一问题。

布鲁斯·塔克曼教授提出了创新团队生命周期四阶段模型:形成期、震荡期、规范期和高效期。在形成期,团队成员之间主要互换基本信息与职能分工,以明晰团队目标,并建立信任形成共享期望;在震荡期,成员之间会出现意见冲突和目标上的分歧;在规范期,冲突和矛盾会得到解决,并达成一致的工作契约,信任和合作也得到加强;在高效期,成员可根据团队目标自行开展积极有效的工作。

国内学者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创新团队生命周期理论:孵化诞生期、成长(发展)期、高位运行期、衰退(再生)期。与塔克曼的理论相比,此生命周期的划分类似企业和产品的生命周期,一个重要区别是提出了衰退(再生)期,即创新团队在完成使命后,可能出现衰退情况或者进行新一轮的调整,如创新团队宣布解散,或者在原来的基础上以新的任务为导向组建新的团队。创新团队生命周期理论对建设创新团队具有以下启示:第一,创新团队的建设存在一个发展过程,不可能急于求成,也不可放任自流。第二,团队本身基于任务而存在,任务结束后,团队或者衰退,或者进行调整。第三,借鉴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创新团队的建设应具有竞争力,并构建驱动力,保证少数团队能够更有效率地获得成功。

(二)国内外对高校创新团队的研究

笔者在收集创新团队的研究资料时还发现,国外少有创新团队的说法,关于这方面的专门研究很少。目前认可度较高的关于创新团队的研究来自美国的哈里斯,他在《构建创新团队——培养与整合高绩效创新团队的战略及方法》一书中谈道:应当为构建创新团队提供一个实用的模型,强调“实用”这个词,是作为工具而设计的,旨在面对未来,可以应用和参考。其中的一些理论,对研究高校创新团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国内关于创新团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2010年以后,主要是教育部制定《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后,“创新团队”一词在国内流行起来。关于高校创新团队的研究也比较多,但许多研究具有重复性。这些研究文献集中对高校创新团队的成长评价、绩效评价、组织管理、理论基础、心理契约、存在问题和对策措施,以及高校科技创新能力、高校领军人才等进行了探讨,对本研究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国内学者对高校创新团队研究的内涵、特征、功能、知识共享、运行机制、发展规律、人际沟通和团队领导、学术环境等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对本书的进一步思考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三、关于高校创新能力的研究

约瑟夫·熊彼特第一次从经济学角度系统提出“创新理论”。他认为创新是“新技术、新发明在商业中的首次应用,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或供应函数”。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目的,就是提升高校创新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研究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就不可能绕过研究高校创新能力。

20世纪50年代,创新研究开始兴起,到80年代后期,研究视野不断扩大。以弗里曼等为代表的学者认为,创新实际是一个系统的过程,系统的要素之间并非线性关系而是互动关系。系统的整体创新能力不仅依赖于其中的特定要素的表现,更依赖于系统中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从研究者对“创新”认识的演变可以看出,人们对创新的认识复杂多样,对创新的理解也在逐步发展。基于这种思考,人们开始从综合的角度来理解创新,系统的观念和方法逐渐深入创新研究中,目前普遍认为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化过程。

“能力”一般解释为具备某种技巧或才能,并能以此取得进步和成功的素质。任何层次的能力都是一种存量,具有渐进性和积累性。因此,创新能力的高低在于产生新知识、新技术,并用以创造价值及效益的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的综合体现。关于高校创新能力研究,从创新评价角度进行研究的比较多,从其他角度进行研究的文献很少,从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角度进行研究的文献多于高校人文创新能力的研究文献。

鉴于20世纪70年代日本经济的强势崛起,美国各界进行反省探讨后认为,造成这样结果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美国高校不注重知识产权的经营,没有及时转化有价值的科技成果。1980年12月,美国国会迅速通过了《专利和商标法修正案》,即《拜杜法案》,并在各高校相继设立了专门的科技成果转化部门,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直接的法律依据和政策激励措施。欧美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从鼓励高校科技成果流入企业的政策中获益。目前国外这方面的研究热点主要是高校产出、技术转让效率的评价,专门针对高校创新能力的研究相对较少。具体归纳,国外的研究主要涉及三个方向:高校创新活动产出效率的评价,高校创新成果转化活动的机制分析,高校技术转让部门的效率评价。总体而言,一是对高校创新能力的内涵等基础研究较少;二是主要集中在高校创新活动的产出效率评价方面,高校创新能力这一概念的使用并不多见。

从研究方法看,目前大多数学者都采用高校截面数据进行效率评价研究。也有国外学者对创新能力评价研究做了一定的探索,获得了相应的研究结论,但是在具体指标设计、方法选用等方面仍然存在较大差异。此外,对于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的结合、绝对指标与相对指标的结合、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的平衡,以及评价的实时性、动态性方面的关注显得比较薄弱。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内关于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研究日渐丰富;90年代中期后,国内除了开始大量出现“科技创新”词语之外,制度创新、理论创新等词语也逐步成为热门词语。对应高校的三大职能,并考虑目前国内研究热点,高校创新能力的研究可划分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高校集成创新能力和高校人才创新能力。

国内主要以定量研究为主,所涉及的方法和工具也较为丰富。通过对高校之间科技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得出排名和改进建议,再进一步进行聚类分析、横向对比,得出特定高校所处的竞争地位评价结果,并提出改进建议。这些研究主要围绕五个方面展开:一是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界定,二是研究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意义,三是设计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与具体指标,四是探讨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方法,五是针对区域内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专门研究等。此外,关于高校集成创新能力、高校人才创新能力的研究都主要是以定性分析为主。

四、关于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的研究

2004年,教育部在《高等学校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中强调了中国高校所肩负的重要科研任务和发展方向,即到2020年,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学科和大学,丰富人才和创新成果储备,依靠高等学校支撑和服务国家整体发展建设。自2000年以来,中国高校已经逐步成为国内基础研究、关键性原始创新的主力军,我国在增加对高校科技研发与创新工作的经费投入的同时,也加大了对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研究的资助,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已经成为国家自主创新系统中科技产出与知识创造的主力军,是实现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部分。

目前关于高校科研创新团队概念的研究主要有陈春华等提出的“科研创新团队作为开放式系统不断地同外界保持联系,成员之间经常交换信息、经验,允许竞争”,刘慧琴等提出的“科研创新团队是以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为主要内容,由为数不多的愿意为共同的科研目标而相互承担责任的专业学术人员组成的群体”,王怡然等提出的“以科研创新为目的,围绕共同愿景和目标,由技能互补并愿意为共同的目标而相互承担责任,并且在各个专业领域有一定专长的人组成的互动系统”等概念。虽然学者们对其定义的理解有所不同,但对于高校科研创新团队来说,顾名思义,就是指在高校中,为进行科研创新而组建的团队。“高校”主要指高等院校。“科研”则是社会和大学赋予其主要功能和根本任务,也是其社会责任的体现。“团队”是实现其“科研”功能的组织支持形式和保证。“创新”则是其根本目的,一个没有科技创新、知识创新的团队不能称为科研创新团队。对于我国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中的问题,很多学者都有所研究,如柳洲、陈士俊认为国内科研创新团队结构上普遍存在组成不踏实、寿命短、自下而上半结构化、学科结构单一的问题。王晓萍认为科技创新团队虽然具有高知识层次、创新性,但管理体制难以适应科技创新需要,原始创新能力仍然低下。何铮、蔡兵、顾新认为“顶层设计缺乏,行政权力泛化,学术权力弱化”,以及动机不纯是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现存的主要障碍。

目前研究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的理论多是在讨论如何提高团队绩效,集中在组织管理、激励机制、创建精英团队、成员合作、组织有效性、团队生命周期等方面,真正涉及创新团队结构优化、绩效评价的研究较少。一方面,虽然有研究指出体系或评价中存在的不足,也有对制度上存在的缺陷以及评价方法的理论研究,但综合并深入地对科研创新团队评价的研究,尝试从综合的角度构建有明确权重的指标体系的研究还很少。另一方面,只有个别学者对部分高校的学术团队进行了研究,大部分都集中在企业、教师和学校上,有针对性地研究创新团队绩效评价的少之又少。

总而言之,目前学界对于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的概念,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中各个概念的认识提出了大量不同的看法,甚至某些认识还存在着一些误区,这将不利于我国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的发展,因此,我们有必要对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基本内涵、建设问题加以探讨。

五、关于待解决的问题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是高校基层学术组织中一种新的人才组织模式,是以国家、高校重要科研项目或者创新平台为载体,以优秀学者为团队带头人,以中青年拔尖人才为骨干,具有集体目标、良好互动性和凝聚力,既有明确分工又能统筹协作的紧密型创新研究群体。它在维护学科固有关系的同时顺应现代学科发展趋势,结合重大科研任务的需要整合力量,成员间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具有协同效应和团队效应。

国内学者从我国高校创新团队建设的实际出发,对创新团队的基本特征、组建机理、发展规律、层次规模、组织结构、动力机制、规章制度、评价体系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对团队建设的制度环境和文化构成进行了深入、全面的探讨,从经济、社会、科技发展趋势和需要出发,结合高校的条件提出创新团队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对创新团队的管理制度、管理技术、建设方法进行分析。例如,创新团队的核心竞争力培养,学科带头人、学术权威对创新团队建设的影响分析,创新团队的团队规模、学科结构、管理方式、年龄结构的协调等。张卫良:《论大学“创新团队”的合规律性建设》,载《现代大学教育》,2015年第1期,第87页。

根据以上研究文献综述,通过对当前高校的管理结构分析,提出以学科为基础的院系行政管理模式不适应科学研究发展需要,具体表现在管理结构缺乏合理性、评价机制缺乏有效性、政策制度缺乏系统性等问题。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是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研究总体处于经验阶段。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理论研究不够成熟,还处于探索阶段,研究成果多数偏重于经验总结和个案分析,尤其是对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的基础理论进行系统研究的成果更不多见。关于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的深层内涵、发展趋势、发展规律与模式以及建设方法、有效运行机制等基础性和根本性的问题都亟须进一步深入研究。

二是高校创新团队研究还不够系统。虽然关于高校创新团队的研究出现了多篇博士论文和研究专著,但总体上关于高校创新团队的定义与特征、分类与作用、发展规律与运行机制等还缺乏科学和系统的分析,高校创新团队的问题分析和政策研究也有待加强。

三是高校创新制度与政策研究还缺乏针对性。目前的创新制度与创新政策研究主要是针对企业进行的,专门针对高校以及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的创新制度与政策及其研究很少,特别是如何利用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制度与政策,把高校科学研究创新与创新人才培养有机结合起来的研究特别需要加强。

四是高校科研创新团队与高校创新能力的关系研究稀少。目前还没有发现高校科研创新团队与高校创新能力关系的实证研究。正因为如此,高校科研创新团队与高校创新能力关系的研究将成为本研究的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