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电子产品可靠性简介

1.3.1 可靠性的概念

GJB 450中对可靠性的定义是:系统、机械设备或零部件,在规定的工作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可靠度在军用标准中也有相关释义,即在规定的条件和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它是衡量可靠性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

可靠性的概念包含以下三层含义。

(1)产品的可靠性以“规定的工作条件”为前提

所谓“规定的工作条件”是指在规定的时间内产品使用时的应力条件、环境条件和储存条件等。规定的条件不同,产品的可靠性也不同。例如,一般半导体元器件使用时的输出功率越小其可靠性越高。又如,同一台电子设备在不同使用环境下,可靠性可能相差很大,环境条件越恶劣,设备的可靠性越低。

(2)产品的可靠性与“规定的时间”密切相关

一般说来,产品经过老化时间后,有一个较长时间的稳定使用期,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稳定性逐渐下降,可靠性降低。使用时间越长,可靠性越低。

(3)产品的可靠性用完成“规定功能”来衡量

这里的“功能”是指产品的全部功能,而不是其中一部分功能。产品只有完成全部规定功能,才被认为是可靠的。

1.3.2 可靠性的分类

可靠性的形成和评估和多方面因素有关,既取决于产品的设计制造过程,又受环境及使用条件等影响。

可靠性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

(1)固有可靠性

固有可靠性是指产品在设计、制造时内在的可靠性。对于元器件产品来说,原料品质、制造工艺、工作参数等均会影响其固有可靠性。而对电子产品来说,固有属性则受产品的复杂程度、电路和元器件的选择与使用、元器件的工作参数及可靠性及机械结构和制造工艺等因素的影响。总体而言,电路及结构越复杂,所用的元器件越多,制造工序越多,则产品的固有可靠性越低。

(2)使用可靠性

使用可靠性是指使用和维护人员对产品可靠性的影响。它包括使用与维护的程序是否正确、设备选用是否合理、操作方法是否得当及其他人为因素。使用可靠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使用设备的人。熟练而正确的操作、及时的维护和保养都能显著提高产品的使用可靠性。使用可靠性与人机工程的设计有直接关系。

(3)环境适应性

环境适应性是指产品所处的环境条件对可靠性的影响,包括自然环境、机械环境和电磁环境等,提高设备的环境适应性,主要是对设备采取各种有效的防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