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康霖文集:基础与前沿
- 曾康霖
- 12831字
- 2021-03-12 09:33:13
马克思的货币资本积累与现实资本积累理论研究
近20年来,我国货币供给量一直是两位数增长,截至2016年年底,M2的绝对量达到了155万亿元,这样天文数字供给的货币有多少仍然作为货币存在,有多少成为货币资金,成为货币资金的货币是否进入了实体经济?这些都是很值得研讨的课题。从微观上考察,以上市公司为例,2016年底我国A股上市公司已经突破3000家,上市公司除了在上市时以IPO的方式积累货币资金外,继后又以增发、配股、非公开发行股票等形式再融资,2016年到2017年1月下旬,上市公司通过定增、优先股、配股、可转债等再融资方式合计融资近2万亿元人民币,超过同期IPO融资规模的10倍。这样大量的再融资,是生产流通领域对货币资金的需要吗?如果答案是不确定的,其中相当一部分再融资积累的钱又到哪里去了?
我国正在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其根基是社会主义制度,与私有制为主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本质区别,因此对于上述货币资本、借贷资本及现实资本积累关系的问题不能简单套用西方经济学理论,而应从马克思主义经济、金融学中寻找答案。进一步说,对上述问题的考察,我们仍然能够以马克思经济、金融理论为指导。在《资本论》第三卷第30、31、32章中,马克思连续用大量的篇幅剖析了《货币资本与现实资本》的积累问题。本文在一、二、三部分别对这些理论进行梳理、分析,最后结合我国现实情况提出马克思的货币资本积累与现实资本积累理论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一、生息资本积累与现实资本积累
在第30章中,马克思主要剖析了:生息资本在有价证券形态上的积累、商业信用的积累、生息资本积累和现实资本积累之间的关系。
(一)生息资本在有价证券形态上的积累
有价证券的积累就是有价证券的集聚和集中。有价证券能带来利息,利息是劳动创造的。有价证券的积累表示对劳动占有权的积累。以国债为例,国债的积累,即国债的增加,一方面表示国家债务的增加,另一方面表示国债持有人债权增加。这种积累不仅表示国债持有人有权占有当年的剩余劳动,而且表示有权占有以后各年的剩余劳动。因为公债的利息不是一年付清,而是要若干年才付清。
再以股票来说,股票是现实资本(商品资本和生产资本)所有权的证书。有了股票说明你对现实资本有所有权,但没有使用权。而且你也不能随心所欲地对这个资本提取,只能在法律上有得到股息的权利。马克思说:“股票是现实资本的纸质副本。”如像提货单那样,它代表有这样一批货物。当股票的积累表示现实资本的积累时,就反映了再生产过程的扩大。
有价证券形式上的积累,其意义何在呢?有价证券本身并不是货币资本,而是虚拟资本。有价证券本身也不是借贷资本而是借贷资本的投资领域。用马克思的话说,它们是资本的出借形式,即有价证券是借贷资本的出借形式。借贷资本借出去以后,就表现在这些有价证券上。但是有价证券,又是生息资本的形式。它们之所以会成为生息资本的形式,一方面是因为它可以带来利息,另一方面可以卖掉它把货币资本收回来。
马克思特别强调,股票能当作商品来买卖,投在股票上的货币资本会随着股票销售出去而流回。因此,股票又是生息资本的特殊形式。特殊就特殊在,这种生息资本以股票的形式出现,而不是以货币的形式出现。那么,这种生息资本的特殊形式的积累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股票持有人持有股票的增多,意味着少数人掌握着大量的股票。股票集中在少数人手里,是通过买卖来实现的。而股票的买卖要受到利润率的高低及利息率的高低的影响。在投机倒把猖獗的情况下,大资本家通过投机来集中股票。投机实际上是赌博。马克思说:“股票的积累,就其本质来说,越来越成为赌博的结果。”“赌博已经代替劳动,并且也代替了直接的暴力,而表现为夺取资本财产的原始方法。这种想象的货币财产,不仅构成私人货币财产的很大的部分,并且正如我们讲过的,也构成银行家资本的很大的部分。”由于股票也构成银行家资本的很大部分,所以我们把货币资本的积累理解为银行家手中财富的积累。马克思又说:“因为整个信用制度的惊人的扩大,总之,全部信用,都被他们当作自己的私有资本来利用。”
这就是说由于信用制度发展,一切货币资本都集中于银行。银行家就把一切存款作为私人资本来利用。所以,在这里我们所说的货币资本积累与现实资本积累的关系,实际上就是借贷资本积累与现实资本积累的关系。
马克思指出,银行总是以货币形式或对货币的直接索取权的形式占有资本和收入,银行占有资本和收入的增多,现实货币积累增加,这样的积累可以按不同于现实积累方向进行,银行积累的货币资本证明了它握有现实资本的大部分。这是马克思剖析这一问题给人们留下的精辟结论。
(二)商业信用的积累
由于商业信用是银行信用的基础,所以在研究银行借贷资本积累以前,要先研究商业信用的积累。
商业信用是职能资本家之间相互给予的信用。如果说银行信用借贷的对象是闲置的货币资本,那么商业信用借贷的对象是现实的商品资本,商业信用的凭证是期票。期票实际上是延期付款的凭证。我赊购了你的商品,当时没有钱,开一张条子,延期付款。这种期票可以转让,但不能买卖。
在商业信用的场合,每个职能资本家都会一面提供信用,一面接受信用,所以会形成信用锁链。我把商品赊销给你,是我给你的信用。你把商品赊销给别人,是你给别人的信用。这种相互授受信用,以期票为载体,期票能作为信用工具抵销债权债务关系。他们的商品交易支付就可以用期票来抵销,而不必用现金。如抵销不了,差额才用货币来清偿。但要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债权能不能相互抵销,取决于职能资本家能不能顺畅地取得货币资本。而货币资本能不能顺畅地运行,取决于生产和消费过程。②商业信用不会排除现金支付的必要。因为首先要用货币支付工资和贷款;其次,在没有收到别人的贷款以前,就要支付;最后,在信用链不是圆形发展的条件下,有的人也需要现金清算。
由于商业信用有以上两个特点,因而商业信用的发展就要受到两方面的限制。①要受工商业等有多少资本垫底的限制,因为你能把商品赊销给别人,别人不立即付款,你都周转得过来,说明你的底子厚,有钱垫底。底子越厚,你就越能向别人提供信用;底子不太厚,你就只能少向别人提供信用。②要受商品赊销的时间和价格的限制。如赊销的时间长,很久才收得回来贷款,你就不可能再把商品赊销给别人;如赊销的时间短,很快就把别人的贷款收回来了,你就有更多的条件又把商品赊销给别人。至于商品价格问题也涉及贷款能不能流回的问题。如赊销出去的商品是滞销品,价格有下降趋势,别人拿去很久都卖不掉,这时贷款就久久不能回流,就可能要延期付款,贷款收回就没有保证。贷款很久不能收回,就需要更多的资本垫底,也就要更多的准备资本。
综合上述两点,马克思对以有价证券形式进行资本积累的经济学、金融学的逻辑是:以有价证券进行资本积累是生息资本的积累→所积累的生息资本其货币形态绝大部分集中在银行→银行积累的货币资本能不能成为现实资本取决于不同的现实积累方向→影响现实积累方面的重要因素是商业信用的积累。
马克思进一步指出:“生产过程的发展促使信用扩大,而信用又引起工商业活动的增长。”生产发展,市场会扩大,市场扩大,商品就要在更大范围内推销,这样生产到销售的距离也要拉长。范围扩大,距离拉长,就需要更多的商业资金。商业需要更多的资金,能不能用自己的资金来满足?不能。这是因为商品的销售属于流通过程。流通过程是不创造剩余价值的。如果流通过程过多地占用了资金,则要使生产过程少占用资金。所以马克思又说:“要使一国的资本增加一倍,以便商业能够用自有的资本把全国的产品买去并且再卖掉,这是不可能的。在这里,信用就是不可避免的了;信用的数量和生产的价值量一起增长,信用的期限也会随着市场距离的增加而延长。”
马克思还认为:“在商业信用的场合,借贷资本和产业资本是同一个东西,即是产业资本的组成部分;贷出的资本就是商品资本,这些商品资本,不是用来个人的消费,就是用来生产消费。所以,这里作为贷出的商品资本是处在再生产过程的一定阶段上。商品资本通过买卖,由一个人手里转到另一个人手里。”而这种转移反映了再生产过程的不同阶段上需要消费不同的商品。同时在这种转移的过程中都没使用现金,而是延期支付,这样,信用就作为媒介存在于再生产过程的各个阶段,或者说信用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起中介作用。这种中介作用,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原材料到制成品的完成,这是在商人同产业资本家的买卖之间起中介作用。如甲把棉花赊销给乙,乙把棉纱赊销给丙,丙把棉布赊销给丁。棉花从原材料到成品——布,这一阶段,商业信用作为媒介存在于生产过程。第二阶段如棉布从批发商人手里卖到零售商人手里,假设他们也是赊销。在这种场合,信用作为媒介存在于流通过程。流通过程是再生产过程不可缺少的,所以借贷商品资本仍然处在再生产过程中。
借贷商品资本仍然处在再生产过程中,说明它不是闲置资本,所以商业信用的扩大并不意味着再生产过程内有大量的闲置资本。
由于存在商业信用,工厂生产的产品能赊销出去,这样就产生了一种假象,好像工厂生产的都是消费需要的。这样就会导致工厂不顾消费的限制,极大地扩大生产能力,结果就会出现产品过剩,从而不能不使商业信用缩小,因为赊销而卖不出去,我为什么还要赊销呢?马克思对此指出:“有大量的商品资本,但找不到销路。有大量的固定资本,但由于再生产停滞,大部分闲置不用。信用将会收缩。”因为大家都要现钱交易,不愿赊销。这种情况下,大量的生产资本闲置不用,生产资本表现为过剩,而非缺乏。
(三)生息资本的积累和现实资本积累之间的关系
对于它们之间的关系,马克思概括为四个方面:①借贷货币资本的积累和现实资本的积累不相同;②借贷货币资本的积累同现实资本的积累不是一致的,往往按相反的方向发展;③不能把借贷货币资本的增减同流通中货币量的增减等同起来;④不能把借贷货币资本与产业资本循环中的货币资本混同起来。
对这四个方面,马克思的阐述是:
1.“借贷货币资本的增加,并不是每次都表示现实的资本积累或再生产过程的扩大。”对于这一点,马克思说萧条阶段就很明显。在这个阶段,借贷货币资本大量闲置不用。因为这个阶段生意不好,物价下跌,资本家信用不足,不想兴办企业,扩大生产。银行有钱贷不出去,利息率很低。在这种情况下,借贷货币资本的积累显然大于现实资本的积累和再生产过程的扩大。
2.“随着银行制度的发展(参看下面举出的关于伊普斯威奇地区的例子,在1857年以前的几年间,那里的租地农民的存款增加了三倍),从前的私人贮藏货币或铸币准备金,都在一定时间内转化为借贷资本。这样造成的货币资本的扩大,和伦敦股份银行开始对存款支付利息时存款的增长一样,并不表示生产资本的增加。”这就是说私人的钱会在一定时期内变成银行存款,银行也可以作为借贷资本来运用。但是能否用得出去,不取决于主观愿望,还要看客观条件,也就是在客观上具不具备发展生产的条件。在资本主义生产周期处于萧条阶段,发展生产的条件不具备,因为有钱也不愿做生意。这时,生产资本的规模并没有变,可是借贷资本比较充裕。
如果资本主义生产周期处于复苏和繁荣阶段,借贷资本的增加才与现实资本的扩大结合在一起。因为在这两个阶段上,做生意有利可图,资本家要开办新的企业,旧的企业也要更新设备,同时要用钱购买原材料、发工资,所以不得不求助于借贷资本。这时利息率又逐渐提高到它的平均水平。
如果资本主义生产周期处于危机前夕和危机爆发阶段,那么在这个阶段上,由于生产过剩,因而现实资本也过剩,但借贷货币资本奇缺,这时的奇缺并不是货币资本或货币的绝对减少,而是由于信用的破产,人们不愿意把手中的钱存在银行,宁愿把钱留在手中。关于借贷资本的积累与现实资本的积累,在资本主义生产周期各个阶段上的表现,马克思进行了概括。总的说来,这就是按相反的方向进行的。当借贷资本积累扩大、充裕的时候,也就是现实资本积累缩小、下降的时候;当借贷资本积累缩小、缺乏的时候,也就是现实资本积累扩大、充裕的时候。只有在两个阶段上,借贷资本充裕和现实资本的扩大结合在一起。这两个阶段就是资本主义生产周期中复苏和繁荣的阶段,这是两个中间阶段。而在“一头一尾”,即萧条和危机阶段,借贷资本与现实资本都是按相反方向发展。
3.除了分析借贷资本积累与现实资本积累的关系外,马克思还分析了信用制度和经济危机的关系。由于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都以信用联系起来,所以马克思认为:“只要信用突然停止,只有现金支付才有效,危机显然就会发生,对支付手段的激烈追求必然会出现。所以乍看起来,好像整个危机只表现为信用危机和货币危机。”其实,信用危机和货币危机只是经济危机的表现,不是产生经济危机的原因。产生经济危机的原因是“现实买卖的扩大远远超过社会需要的限度”,也就是说是由于生产过剩。
信用危机表现在汇票不能兑换货币。对于这些不能兑换货币的汇票,马克思认为:“代表那种现在已经败露和垮台的纯粹欺诈营业;其次,代表利用别人的资本进行的已告失败的投机;最后,还代表已经跌价或根本卖不出去的商品资本”。但这些现象能不能说是由于汇票不能兑换货币造成的呢?不能。这是人为使再生产过程猛然扩大的结果。可是,这一切都以欺诈的形式表现出来。为什么商品卖不出去?为什么产生投机欺诈?人们从表面上看是因为缺乏信用,缺乏货币,其实这是现象,实质的问题是资本主义生产。
马克思还指出:“商品资本本身同时也是货币资本。”马克思说它同时也是货币资本,就是说,商品会卖成钱,转化为货币。但是这只是在可能性上,所以马克思又说商品资本是“可能的货币资本”。这种可能的货币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周期中,也总是处于不断扩张和收缩中。在危机前夕和危机期内,表现为收缩。因为商品卖不出去,商品的价格下跌,这样它代表的可能的货币资本就少。
马克思还指出,一国的货币信用危机将影响到另一国的货币信用危机,一切国家都会卷入危机。为什么?因为一切国家除少数外,过度地输出,过度地输入,使得一切国家的国际收支都会出现逆差。差额是要支付的,你要支付给我,我要支付给他。如我不能支付,你也不能支付。最后就得拿黄金出来。所以黄金外流也是危机的现象。
二、借贷货币资本积累与现实资本积累
在第31章中,马克思继续研究上一章提出的问题,即“关于以借贷货币资本形式进行的资本积累,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同现实的积累,即再生产过程的扩大相一致的问题”。为继续探讨这一问题,他指出:“在这里我们必须把以下两点区别开来:①货币单纯地转化为借贷资本;②资本或收入转化为货币,这种货币再转化为借贷资本。只有后一点,才能包含真正的、同产业资本的现实积累相联系的借贷资本的积累。”这就是说,在货币单纯地转化为借贷资本的场合,借贷资本的积累不表示现实资本的积累或再生产的扩大,而且往往与现实资本的积累无关。
(一)货币转化为借贷资本
在第30章中,马克思分析了借贷资本的积累与现实资本的积累成反比例。借贷资本积累过多,产生在产业周期的两个阶段上。第一个阶段是危机刚过、周期开始的时期,即萧条阶段。这个阶段,产业资本中的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已经收缩。产业资本中的货币资本闲置起来,存入银行,表现为借贷资本增多。第二阶段是已经开始好转,但还不大需要银行信用的时期,即复苏时期。这个时期借贷资本开始被使用,但利息率很低。这两个阶段,都表现为借贷资本的过剩。对于这种过剩,马克思指出:“在第一种场合,表示产业资本的停滞,在第二种场合,表示商业信用对银行信用的相对独立性。”其中,第二种场合表示生意开始好转起来,但主要是采用自有资本和商业信用的形式经营,很少向银行贷款,即使贷款也是小量的,期限较短。
在第一个阶段,借贷资本的积累与现实资本的积累正好成反比,一个多,一个少,一个扩大,一个收缩。在第二个阶段,情况就有些不同,这一阶段借贷资本积累同现实资本的积累同时都有所增长,但现实资本增长得慢,因而对借贷资本的需求很少,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借贷资本仍然相对过剩。但这两个阶段都有利于现实资本积累的扩大。因为在第一种情况下,虽然物价低廉,但利息很低,资本家仍然有利可图,在第二种情况下,物价缓慢上升了,而利息仍然很低,资本家更有利可图。
在没有任何现实积累时,借贷货币资本的积累也能够增加,这是因为以下三点原因:
第一,借贷货币资本的积累,可以由单纯的技术手段,比如银行的业务的扩大和集中,以及流通准备金或支付准备金的节约来实现。银行业务的扩大和集中,会使存款、放款增加,从而增加借贷货币资本。各种准备金的节约,也会转化为货币资本。
第二,由于再贴现制度的建立,也能使借贷货币资本增加。商人把汇票拿到银行去贴现是初次贴现。如果银行把汇票再拿到其他银行如中央银行去贴现,就是再贴现。为什么会产生再贴现呢?因为不同的银行其资本有多有少,有的底子厚,有的底子薄,底子薄的,本钱少,如果需要钱,就会把汇票拿到底子厚的本钱多的银行去再贴现。为什么有的银行底子厚,有的底子薄?其中有个原因就是有的地区存款多、贷款少,有的地方存款少、贷款多。马克思引用了《经济学家》杂志的一个材料。说农业区银行存款多、贷款少、钱用不出去,而工业区银行存款少、贷款多,钱不够用。由于银行借贷资本分布得不平衡,有的人就专门成立了一种企业,叫“汇票经纪人”,专门从事资本的分配,就是把工业区银行的汇票拿到农业区银行去。以再贴现的方式吸收部分银行的剩余资本,这对银行来说就是增加借贷货币资本。
第三,股份公司的出现,使出卖股票而收集的大量货币,在没有现实使用之前,都存入银行,这也暂时地增加了借贷货币资本的积累。
由于这三点原因,借贷货币资本的积累超过了现实资本的积累。这种积累纯粹是货币转化来的。马克思指出:“借贷资本的量和通货的量是完全不同的。我们这里所说的通货的量,指的是一个国家内一切现有的流通的银行券和包括贵金属条块在内的一切硬币的总和。这个量的一部分,构成银行的数量不断变动的准备金。”这就是说银行业务库存中的现金要算在流通量当中。
货币流通量就是流通中存在的货币量。这个货币量表现为银行存放款的差额。借贷资本量是银行的放款量。马克思对此举了一个例子:“如果20镑每天贷出五次,那么就有100镑的货币资本被贷出,……”20镑怎么变成100镑呢?就是因为把20镑贷出去,又流回来,流回来又贷出了。在这个场合,货币流通量是20镑,借贷资本量是100镑,二者不同。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知道,在货币量减少的情况下,存款量、放款量可以增加。这种增加取决于以下两个因素。
第一,同一货币所实行的购买和支付的次数。这里的“同一个货币”不是相同的一枚货币的意思,是同一批货币(这批货币可能是20镑,也可能是30镑,数量可以不等,有书翻译为“同一货币”)。同一批货币作为购买和支付的次数,实际上就是货币流通速度。货币流通速度越快(即次数越多),流通中所需货币量就越少。引起同一货币实现购买和支付次数的重要因素是利息率。马克思指出:不同国家利息率的差别由利润率的差别和信用发展上的差别决定。
从较短时期来看,利息率的变动取决于借贷资本的供给。但有一点很重要,就是要把同一个20镑贷出5次,成为100镑借贷资本的量,对此必须以购买和支付作为媒介,即贷出去,别人用来购买商品,卖商品的人又把收到的贷款20镑存入银行,银行又贷款出去。“如果没有购买和支付作为媒介,它就不会至少四次代表资本的转化形式(商品,其中也包括劳动,从而不会构成100镑的资本,而只会构成五次各20镑的债权)。”因此,银行贷一笔资本出去,就意味着这笔资本执行购买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职能,同一货币被贷出去四次,就代表四个资本的转化形式(商品中包括劳动力),如果不以购买作为媒介,那么同一货币被贷出去四次,也只代表一个资本的价值,在这种情况下,只说明进行了四次债权转移,同时说明银行吸收的存款都是商品资本的转化形式。
第二,同一货币作为存款流回到银行的次数。“同一货币……反复执行购买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职能,是通过它重新转化为存款来完成的”。这就是说,如果不转化为存款,就不可能反复执行购买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职能。要知道,同一货币流回来到银行的次数与同一货币当作流通手段、支付手段的次数是不同的。前者是“归行速度”,后者是“流通速度”。归行速度取决于持款人愿不愿意把钱存在银行里面;流通速度决定于商品买卖人交付款的时间次数。如有的人把钱拿在手里,你付钱给我,我付给你,不存入银行。在这种情况下,归行速度可能减慢,流通速度会增加。所以二者不是一个概念。归行速度对什么有影响呢?归行速度快,同一货币多次变为存款,就可以多次贷放出去,这样货币量不增加,存款贷放量能够增加。马克思举了一个例子:“一个零售商每周把货币100镑存到银行家那里去;银行家用它来支付工厂主存款的一部分;工厂主把它支付给工人;工人把它付给零售商;零售商重新把它存入银行。”如果零售商每周存的100镑都不用,那么经过20周后,就是2000镑了。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这100镑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四次,作为流通手段一次,作为归行速度两次(存款两次)。
马克思这样的对于纯粹的货币转化为借贷资本的积累的考察,证明了借贷资本的积累与现实资本的积累不同。
(二)由资本或收入转化为货币,再由货币转化为借贷资本
马克思指出,货币资本的积累有几种情况:一是由于商业信用活动的停滞,即不是赊卖,而是现金交易,而使收入存入银行;二是流通手段的节约,使手持现金存入银行;三是再生产当事人准备资本的节约存入银行;四是黄金从国外流入。
以上四种情况,都是纯粹的货币转化为信贷资本。但这里考察的由资本或收入转化为货币,再由货币转化为借贷资本的情况,与前述四种情况不同。马克思首先指出:“这里考察的货币资本的积累,是与产业资本现实积累联系在一起的借贷货币资本的积累。”产业资本,包括货币资本、商品资本、生产资本三种形式。产业资本积累增加,表现为这三种形式的资本积累也要增加。由于信用事业的发展,货币资本绝大部分集中在银行,因此,产业资本中的货币资本的积累就必然表现为银行借贷资本的积累。这种积累“既不是商业信用活动发生停滞的表现,也不是实际流通手段或再生产当事人的准备资本的节约的表现”。更不是黄金的流入的结果,而是生产发展的结果,由于生产发展的结果而增加的积累是生产向前发展的表现,而不是消极落后的表现。
马克思强调,由资本或收入转化为货币,再由货币转化为借贷资本,其实质是劳动剩余价值转化为借贷资本。与上述四种情况不同,这是一个企业家不能忽视的重大问题。这就是强调:企业家必须把剩余价值的相当部分转化为资本。他指出:由于生产的发展,产业资本家积累增加,其积累的源泉是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资本家源泉的剩余价值,一部分用来积累,一部分用来消费。用来积累的部分,在没有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以前,要表现为货币资本,这部分货币资本被存入银行,就变成了借贷资本。用来消费的部分,在没有购买生活资料、消费以前,也存在于货币资本形态上,这部分钱是逐渐用出去的,也会存一部分在银行,借贷资本积累增加。
此外,马克思还指出,借贷资本的积累除了来自产业资本的积累外,还来自各阶层的货币收入,如地租、高级工资、非生产阶级的收入,等等。这些收入“在一定时间内采取货币收入的形式,因此可以变为存款,并由此变为借贷资本”。马克思总结式地作了以下概括:“一切收入,不论是用于消费还是用于积累,只要它存在于某种货币形式中,它就是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的价值部分,从而是现实积累的表现和结果,但不是生产资本本身。”
这就是说,一切收入(包括各阶级、阶层的收入)的最新表现为商品资本,即表现在生产的商品上。商品卖出去以后,这一切收入就表现在货币形式中,这些货币,有的作为积累,有的作为消费,不管用来积累或消费都会变成存款,使借贷资本的积累增加。这种增加,是现实积累增加的结果,也是现实积累增加的表现。但借贷资本还不是生产资本本身,生产资本表现为生产资料和劳动力。
还需指出的是,我们通常把资本主义生产周期分为四个阶段,即萧条、复苏、繁荣、危机。可是马克思对产业循环周期的划分要具体得多。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第404页中讲,产业资本运动的周期分为:静止状态、增进着活跃性、繁荣、生产过剩、恐慌、停滞、静止状态,等等。总之,马克思向我们指出:借贷资本的积累与现实积累不同,借贷资本的积累总是直接以货币形式进行,而现实积累要由再生产中的资本本身的各种要素的增加来实现。
如果说在上一章,即第30章,马克思剖析“货币资本积累与现实资本积累”的思维模式是立足于微观,从具体的有价证券运行着手,则在这一章,即第31章,马克思对这一问题剖析的思维模式是立足于宏观,抽象地从产业资本运动着手。这样的剖析让我们认知:借贷资本的积累能够快于现实资本的积累,但是必须指出,“借贷资本的这种迅速发展是现实积累的结果,因为它是再生产过程发展的结果。而构成这种货币资本家的积累源泉的利润,只是从事再生产的资本家榨取的剩余价值的一种扣除。”
马克思的这一论断包含三层含义:①再生产过程的发展,剩余价值的增加,借贷资本的积累,只是对从事再生产的资本家榨取的剩余价值的扣除。扣除的这部分“剩余价值”,形成货币资本家的利润,而利润是积累的源泉。②在有的情况下,货币资本家的积累是靠牺牲产业资本家和商业资本家的收入来实现的,如提高利息率,把职能资本家的利润全部吞掉。③通过买卖有价证券,低价购进,高价卖出,这买卖要占有公众一部分货币资本。
三、货币资本积累与现实资本积累
在第32章中,马克思在剖析“货币资本积累与现实资本积累”时,提到了两个转化,即资本或收入转化为货币,货币再转化为借贷资本。实现第一个转化的条件是把商品卖出去取得货币。实现第二个转化的前提是把钱存在银行里,转化为借贷资本。这两个转化,说明借贷资本的积累与现实资本的积累是一致的。但是借贷资本的量与现实资本的量是不同的。因此,这一章首先考察借贷资本的量与再生产资本的量的区别。考察它们的区别,首先要指出的一点是,用在消费上的收入部分不会转化为生产资本,但它能够转化为借贷资本。所以,从这一点上讲,借贷资本的量比再生产资本的量大。用在消费上的收入是要用来买消费品的,即要用来与第二类资本家交换的。在没有用来购买消费品以前,会表现为货币形态,这货币形态存入银行,就转化为借贷资本。
借贷货币资本这样的积累,向我们说明:产业资本循环过程中需要的货币资本,能够使一个人把再生产过程中需用的货币借给另一个人。也能够表现为银行一面吸收存款,一面发放贷款,把这个资本家的钱吸收进来,贷给另一个资本家。这样,使部分银行家表现为恩赐者,因为借贷资本的支配权,完全落到银行这个中介人的手里。
马克思揭示了引起货币资本的积累的几个因素。①由于原材料等的价格下降,会有一部分货币资本从生产中游离出来,如果生产过程不能立即扩大,这部分分离出来的货币资本就是多余的,从而转化为借贷货币资本。在这种情况下,借贷资本的积累表示对现实积累过程的促进,而通过积累到一定程度,又能扩大再生产。②特别是在商人那里,只要营业中断,资本就会以货币形式游离出来,从而转化为借贷货币资本。在这种情况下,借贷资本的积累都表示对实现积累过程的阻碍。因为商人那里的资本,本来是服务于商品流通的,如果游离出来,就意味着流通中断,这样会成为扩大再生产过程中的阻碍。③有一部分过去的产业资本家转化为单纯的货币资本家。
在第32章开头马克思就指出:“作为借贷货币资本,它们并不是再生产资本的量。”这就是说,借贷资本的量与再生产资本的量是不同的。为什么?马克思分析了三点原因:①年产品中用于资本家消费的那部分收入不表现为再生产资本,但要表现为货币资本的积累。②年产品中用于补偿ⅡC的那一部分资本,在没有转化为实物形式以前,通常会转化为借贷货币资本,用于补偿ⅡC的那一部分资本,是什么呢?Ⅰm这部分资本如果不用来追加到生产中,则会闲置起来。③被用来补偿不变资本的一部分资本,虽然它的数量和再生产过程的规模一同增长,它本身无论在这个形式上或在那个形式上都不表示积累,但它暂时执行货币资本的职能。
再说利润中不用来个人消费而用来积累的部分是什么原因也要转化为货币资本,这里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或者是这个部分本身的资本过多,不需要增加新的投资,或者是积累的钱不够,需要增加新的投资。在这种情况下,这部分积累先转化为借贷货币资本,也就是先把钱借给别人用着,以后自己再收回来扩大再生产。另一方面,积累难于找到用途,找不到合适的投资领域,因为各个部门生产都过分膨胀。在这种情况下,货币资本的积累就表现为借贷货币资本的过剩。
借贷资本的过剩表明生产过剩,生产过剩证明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局限性。但不是说借贷资本过剩,必然地产生生产过剩,必然地表示为缺少投资领域。由于各方面原因借贷货币资本会不断扩大(如食利阶层的增加),需求减少会使借贷资本过剩,供给增大也会使借贷资本过剩。缺少投资使需求减少,食利阶层增加使供给增大。
马克思在分析了资本和收入怎样转化为货币,货币又怎样转化为借贷货币资本以后,提出了现实积累扩大与借贷货币资本积累扩大的关系。他说:“货币资本积累的这种扩大,一部分是这种现实积累扩大的结果,一部分是各种和现实积累的扩大相伴随但和它完全不同的要素造成的结果,最后,一部分甚至是现实积累停滞的结果。”这就是说,借贷货币资本的扩大有三种情况,一种是利润中用于积累部分的增加,另一种是利润中用于消费部分的增加。这部分增加与现实积累的扩大相伴随,但它不是生产要素。第三种是现实资本停滞,即生产东西卖不出去或是买不到原材料,或生产过剩,找不着投资场所。这样会以货币资本形态出现,增加借贷货币资本。由于借贷货币资本的扩大是在这样三种情况下产生的,因而它积累的量不等于再生产资本的量。
四、启示
马克思关于“货币资本积累与现实资本积累”的剖析,对我们的启示有以下几点:
1.供给于社会的货币,必须区分为:作为购买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作为货币资金的货币(马克思称为货币资本,尽管货币资本也是货币,但作为货币资本有增值的性质);作为商品的货币。货币的职能有所不同,并非所有的货币都成为货币资金。
2.作为购买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其量决定于投入流通中的商品价格总额;作为货币资金的货币,其量决定于社会再生产过程中需要垫支的购买劳动力和劳动对象的货币量(其垫支的时间即再生产过程中的流通时间);作为商品的货币,其量决定于以其作为买卖对象的供求关系。换句话说,无论哪一种货币的需求量都是有限的,不是无限的,无限地供给货币,必然产生负效果。
3.作为货币资金的货币,其载体主要以有价证券和借贷货币资本的形式存在。有价证券和借贷货币资本都能生息,又都统称为生息资本。引起生息资本(特别是借贷资本)量扩大的因素很多,因此生息资本的积累必然大大超过现实资本的积累。
4.生息资本的积累,在有的情况下与产业资本的积累联系在一起,即同步的;但在另外的情况下,与产业资本的积累不联系在一起,即不同步。在后一种情况下,借贷资本的积累只是在于货币作为借贷货币沉淀下来。这个过程和货币实际转化为资本的过程是很不相同的。这是货币在可能转化为资本的形式上所进行的积累。
5.借贷资本是货币资本家把别人节约下来的东西,变成他自己的资本,把别人提供给他的信用,变成了他私人发财致富的源泉,与现实积累的扩大相伴随,这是说由于扩大再生产会产生贸易过剩、生产过剩、信用过剩,这是伴随着扩大再生产而产生的,会引起信用的扩大,从而借贷货币资本也扩大。
6.大量增发货币会使相当大的一部分成为生息资本。如果全社会的资本大量地存在于生息资本,则是消极的积累,不是“积极的积累”。证券公司再融资的资金并非全部进入实体经济,相当部分以生息资本形式存在,如以借贷资本的形式进入房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