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环境设计:思维、设计与制图
- 胡海燕 逯海勇编著
- 1371字
- 2020-08-28 05:30:49
3.2.3 建筑环境设计思维过程
通过什么样的思维过程才能获得创造性思维成果呢?以下三种途径可供参考。
3.2.3.1 发散性思维与收敛性思维相结合
发散性思维与收敛性思维相结合是建筑创作中激发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其中发散性思维是收敛性思维的前提和基础,而收敛性思维是发散性思维的目的和效果,两者相辅相成;而且它们对创造性思维的激发不是一次性完成的,往往要经过发散—收敛—再发散—再收敛,循环往复,直到设计目标实现。这是建筑创作思维活动的一条基本规律。
发散性思维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变异,从多方向、多渠道、多层次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它是创造性思维的中心环节,是探索最佳方案的法宝。由于建筑设计的问题求解是多向量和不定性的,答案没有唯一解。这就需要设计者运用思维发散性原理,首先产生出大量设想,其中包括创造性设想,然后从若干探索方案中寻求出一个相对合理的选择。如果思维的发散量越大,即思维越活跃、思路越开阔,那么,有价值的选择方案出现的概率就越大,就越能使设计问题求解得以顺利实现。
收敛性思维是指在分析、比较、综合的基础上推理演绎,从并列因素中做出最佳选择的思维方式。这种最佳选择有两个重要条件。一是要为选择提供尽可能多的并列因素,如果并列因素少,选择的余地就小;反之,并列因素多,选择的余地就大。这就需要发挥发散性思维的作用,提供更多的选择因素。二是确定选择的判别原则,避免盲目性。因为,不同的原则可能产生不同的判别结果,导致做出不同选择。
3.2.3.2 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相结合
求同思维是指从不同事物(现象)中寻找相同之处的思维方法,而求异思维是指从同类事物(现象)中寻找不同之处的思维方法。由于客观世界万事万物都有各自存在的形式和运动状态,因此,不存在完全相同的两个事物(现象)。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的结合,能够帮助人们找到不同事物(现象)的本质联系,找到这一事物(现象)与另一事物(现象)之间赖以转换或模仿的途径。
仿生建筑是最为明显的例证。自然界的生物(动、植物)与建筑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事物。但是,仿生学的研究打开了人们的创造性思路,从核桃、蛋壳、贝壳等薄而具有强度的合理外形中获得灵感,创造了薄壳建筑;从树大根深有较强稳定性的自然现象中启示人们建造了各式各样基座放大的电视塔等。
3.2.3.3 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相结合
正向思维是指按照常规思路、遵照时间发展的自然过程,或者以事物(现象)的常见特征与一般趋势为标准而进行的思维方式。这一思维与事物发展的一般过程相符,同大多数人的思维习惯一致。因此,可以通过开展正向思维来认识事物的规律,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从而获得新的思维内容,完成创造性思维。一般来说,正向思维所获得的创造性成果其特色不及逆向思维所产生的创造性成果引人惊奇。这是因为逆向思维的成果往往是人们意想不到的。逆向思维是根据已知条件,打破习惯思维方式,变顺理成章的“水平思考”为“反过来思考”。正因为它与正向思维不同,才能从一个新的视角去认识客观世界,有利于发现事物(现象)的新特征、新关系,从而创造出与众不同的新结果。
例如,皮亚诺和罗杰斯设计的巴黎蓬皮杜艺术与文化中心就是采用逆向思维的例子,通过“翻肠倒肚”把琳琅满目的管道毫不掩饰地暴露在建筑外面和室内空间中,甚至用鲜艳夺目的色彩加以强调,使建筑呈现出完全不同以往的新形态(图3.6)。
图3.6 皮亚诺和罗杰斯设计的巴黎蓬皮杜艺术与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