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多元内涵:上海探索与实践
- 郑崇选等
- 1210字
- 2021-03-26 10:46:20
第一章 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的理论基础和重大意义
上海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的目标从讨论提出到清晰确立有一个过程。这既是一个对城市定位、城市发展的思想认识和理念更新的过程,也是一个内涵不断充实、框架基本建立的持续探索实践的过程。
上海城市发展目标定位的不断明晰,与国家发展战略中上海地位的不断上升、现代城市理论的发展、上海历史文化深厚积淀和上海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密切相关,而上海的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正是在此目标的指引下不断展开和深入。上海城市文化建设可谓是与改革开放同时出发,在改革开放40年中不断深入推进、繁荣发展。
1978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上海城市发展的新阶段。虽然进行经济改革的最初目标是为了消除计划经济体制对生产力的束缚,但重塑上海成为一个国际大都市,也是检验这些政策有效性的重要标准。将上海重新定位经济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在推动上海实现全新发展转型的同时,为上海文化重现生机、获得新发展创造了条件。
20世纪80年代初,上海开始进行经济发展战略研讨。1984年9月,中央派出国务院改造振兴上海调研组到沪进行调研。在调研的基础上,邀集了中央及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召开了“上海经济发展战略战役讨论会”。同年10月,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和国务院调研组集中各方面的意见,形成了《关于上海经济发展战略汇报提纲》并上报国务院。1985年2月,国务院批转了这一报告。上海城市发展的思路基本形成,到20世纪末“上海应努力建设成为开放型的、多功能的、产业结构合理的、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科技发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心城市”。按照上海在1986年确定的城市发展目标,是要把上海建设成为“最大的港口城市和重要的经济、科技、贸易、金融、信息、文化中心”。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上海城市发展目标也在循序渐进向更高的层次迈进。1992年,党中央国务院提出,要以浦东为龙头,尽快将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之一(简称一个龙头,三个中心);2001年,在《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中,上海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口号,国务院批复了将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的目标(简称四个中心);2007年,中共上海市第九次代表大会提出了上海在今后五年,要建“社会主义国际大都市”的目标;2010年11月,中共上海市第九届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提出:全面增强城市文化国际影响力,加快建设更具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充满魅力的国际文化大都市。2011年11月,第九届上海市委十六次全会确定了到2020年,将上海建设成为“国际文化大都市”的战略目标。在2012年5月举行的上海市第十次党代会上,上海明确了要加速向国际大都市迈进的目标。
在基本建成“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基础上,上海这座城市又有了新的追求,向新的目标昂首挺进:在国务院2017年底批复的《上海城市发展2016—2035年总体规划》中,上海又提出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