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向感:战略定位走出迷茫
- 裴中阳
- 14字
- 2020-08-27 19:37:34
第三篇 确立竞争地位的三大要点
基本概念解读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竞争地位就是企业在所处(竞争)行业中的相对地位或位置。
企业如何正确界定自身的竞争地位,对支撑战略定位暨发展规划有很大帮助。但如果将行业地位仅划分为领先、跟随两大阵营,那就过于简单化了。
波士顿咨询公司的“三四法则”影响甚广,它是指在稳定的竞争市场中,将参与者可分为三大类:一是领先者,即市场占有率在15%以上,可对市场变化产生重大影响的企业;二是生存者,即市场占有率为5%~10%,是市场竞争的有效参与者;三是挣扎者,即填补局部细分市场,份额通常小于5%。另外,领先企业数量绝不会超过三个,而且实力最强者的市场份额不超过最弱者的四倍。
不难看出,上述分类方法还是有些粗疏,而相关数据、比例又过于精确。
另外,阿瑟·D.利特咨询公司也提出了“六分法”,具体如下:
一是主导地位,可支配业内其他企业的行为,策略选择广泛;二是强势地位,无论竞争者如何行动,都能保持自己的长期地位;三是有利地位,有能力执行特定的策略,有较多机会改善市场地位;四是足以维持,自身经营得当且应付自如,但是在优势地位企业默认许可下的;五是弱势地位,经营状况不佳,却不乏改善机会;六是难以维持,经营状况极差,难以维持且没有转机。
上述分类法也存在弊端:第一,边界不够清晰,如处于强势和有利地位的企业,均经营独立且策略选择较多;第二,难以量化操作,如认定最后两类企业有无转机的标准是什么?
无论如何,市场占有率是界定行业地位最直观、最重要的指标。从市场占有率出发,我们将一般性行业中的竞争地位划分为如表3-1所示六类。
表3-1 一般性行业中的竞争地位分类
(注:市场占有率数据仅供参考,实践中要依据具体情况而定。)
(1)控制地位。因掌握特许经营权、核心技术等关键资源,而形成业内一家独大格局,行业控制力明显且能够确立游戏规则,以至于攫取垄断利润。
(2)主导地位。两三家企业联手控制行业产品价格,即寡头垄断;虽然不能一手遮天,但可通过合作获得超额利润。
(3)领先地位。市场份额往往最大,掌控价值链主要环节,盈利水平较高,更重要的是能够引领行业发展趋势。
(4)优势地位。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有竞争策略空间,盈利水平有保障,处于有明显优势的“第一阵营”,可左右行业竞争格局。
(5)维持地位。规模上没有很大的行业影响,经营上在盈亏平衡点摇摆,但可能“打冷枪、出怪招”,成为增加行业竞争烈度的“搅局者”。
(6)挣扎地位。亏损严重、入不敷出,转型无望且朝不保夕,这类企业的存在价值就是为行业生态做贡献。
中国企业为什么往往陷入同质化发展、价格战竞争的困境?
从理论上讲,哈佛大学的迈克尔·波特难辞其咎。这位以竞争战略闻名世界的顶尖大师,坚持“低成本、差异化和聚焦”三大策略的普适性。受其影响,企业不论经营规模大小、发展水平高低,均一窝蜂地产品扎堆、打价格战。
在网络时代,一定程度上出现了“赢家通吃”与“只有第一、没有第二”的竞争格局,其主要原因在于边际生产成本趋于零、用户黏性凸显。但“一家独霸”不仅妨碍市场公平竞争、违背产业生态规律,而且导致垄断者本身丧失竞争力和创新力,最终走入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