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消毒与灭菌

学习目标

掌握 消毒、灭菌、防腐、无菌的概念。

熟悉 热力灭菌法的种类及其应用。

了解 常用化学消毒剂的种类、作用原理、使用对象和影响因素,射线灭菌法的原理及其应用。

病原生物是由核酸、蛋白质、脂类、多糖等有机物构成,可以通过物理、化学手段将其变性、破坏,从而杀死病原体。

灭菌(sterilization):指杀灭或去除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细菌、病毒、真菌等)的方法,包括杀死病原微生物和非病原微生物以及细菌芽胞。

消毒(disinfection):指杀死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消毒之后芽胞可能未被杀死。用以消毒的药品称为消毒剂(disinfectant)。

防腐(antisepsis):抑制体外细菌生长繁殖的方法。细菌可能仍存活,但不能繁殖。某些消毒剂在高浓度时有消毒作用,低浓度时则是防腐剂。

抑菌(bacteriostasis):抑制细菌和真菌生长繁殖的方法。常用的抑菌剂(bacteriostat)为一些抗生素,可在体内抑制细菌的繁殖,或在体外用于抑菌试验以检测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无菌(asepsis):指物体或局部没有活菌。防止细菌进入人体或其他物品的操作技术,称为无菌操作。临床操作均要求无菌操作,以防感染发生。

消毒与灭菌的方法可分为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两大类。

一、物理消毒灭菌法

物理消毒灭菌的方法主要有热力法、辐射杀菌法和过滤除菌法三种。

(一)热力消毒灭菌法

利用热能变性蛋白质或核酸,杀死病原体。方法有干热灭菌法、湿热灭菌法两类。

1.干热消毒灭菌法

细菌的繁殖体在80~100℃ 1小时可被杀死,芽胞需160~170℃ 2小时才被杀灭。干热灭菌的方法有:

(1)焚烧、烧灼灭菌法:

直接用火焰灭菌。焚烧破坏性大,仅适用于废弃物品或动物尸体等。烧灼常用于实验室的金属器械(镊、剪、接种环)、玻璃试管口和瓶口等的灭菌。

(2)干烤灭菌法:

将待灭菌物体放于干烤箱内,加热至160~170℃维持2小时,可杀灭包括芽胞在内的所有微生物。适用于耐高温的玻璃器皿、瓷器、玻质注射器等。

(3)电磁波消毒法:

包括红外线(infrared)和微波(microwave)。红外线波长为770nm~1000μm,其中1~10μm波长的热效应最强,常用于碗、筷等餐具的表面消毒。微波波长为1~1000mm的电磁波,可穿透玻璃、塑料薄膜与陶瓷等物质,但不能穿透金属表面,可用于非金属器械及食具消毒。

2.湿热消毒灭菌法

湿热法效率高于干热法,因为水分子穿透力强,而且水蒸气携热能多,每1g水由气态变成液态可释放出529cal热能,可迅速提高物体的温度。常用的湿热消毒灭菌法有:

(1)巴氏消毒法(pasteurization):

将液态物质加热61.1~62.8℃维持30分钟,或者71.7℃维持15秒,可杀死其中的结核分枝杆菌、链球菌、沙门菌、布鲁菌等病原菌,但不破坏其他成分,用于乳制品和酒类的消毒。本消毒法由法国化学家巴斯德(Louis Pasteur)创建,故名。

(2)煮沸法:

在100℃沸水中,5分钟可杀死细菌繁殖体,但杀死芽胞需1~2小时。常用于刀剪、注射器具的紧急消毒。注意高原地区气压低,须往水中加入2%碳酸氢钠,以提高沸点。

(3)流通蒸汽消毒法、间歇灭菌法:

利用蒸笼内产生的水蒸气灭菌,100℃流通蒸汽15~30分钟可杀灭细菌繁殖体,但不保证杀灭芽胞。为了杀死芽胞,可重复3次流通蒸汽消毒,每次间歇期间将物体置于37℃孵箱过夜,以使芽胞发育成繁殖体,此为间歇灭菌法。适用于不耐高热的含糖或牛乳的培养基。

(4)高压蒸汽灭菌法(autoclaving):

将待灭菌的物品放入密闭的高压锅内,加热后高压锅内温度升高,蒸汽产生压力。当蒸汽压为103.4kPa(1.05kg/cm2)时,温度达到121.3℃,维持此条件15~20分钟,可杀灭包括芽胞在内的所有微生物。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效果好、应用最广,适用于手术器械、玻璃容器、注射器、敷料、普通培养基、生理盐水等的灭菌。朊粒蛋白具有高度抗性,需更长时间和超高温度蒸汽灭菌处理(202kPa,134℃,1 小时)。

(二)辐射杀菌法

辐射杀菌法常用的方法包括紫外线照射和电离辐射。

1.紫外线照射法

波长200~300nm的紫外线(ultraviolet ray,UV)均可杀菌,但以265~266nm最强。紫外线可阻碍核酸正常转录,故对正在繁殖的细菌有效,紫外线穿透力较弱,可被普通玻璃、纸张阻挡,一般用于手术室、病房、实验室的空气消毒,紫外线可损伤暴露的皮肤和角膜,应注意防护。

2.电离辐照法

包括γ射线、X射线等,通过电离作用破坏DNA分子的共价键,可杀死所有微生物。同位素60钴常用于一次性医用塑料制品的批量灭菌。

(三)过滤除菌法(filtration)

利用微小孔径的滤器(filter)将液体、空气中的细菌和真菌除去。薄膜滤菌器(孔径:0.45μm、0.22μm、0.15μm)、陶瓷滤菌器、石棉滤菌器等。薄膜滤菌器主要用于血清、毒素、抗生素等不耐热生物制品的除菌。

二、化学消毒灭菌法

消毒剂对人体有害,通常只能外用。消毒剂通过以下机制杀死微生物:①变性或凝固蛋白质,例如酚类、醇类、重金属盐类、酸碱类、醛类;②干扰微生物的酶系统,例如某些氧化剂、重金属盐类;③损伤细菌细胞膜或病毒包膜,例如酚类、表面活性剂、脂溶剂等。常用的化学消毒剂的种类和用途见表4-4-1。

表4-4-1 常用消毒剂的种类和用途

消毒剂的灭菌效果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使用时应考虑以下影响因素:

1.消毒剂的性质、浓度与作用时间

各种消毒剂的理化性质不同,对病原体的作用大小各异。消毒剂通常是浓度越高,作用时间越长,杀菌效果越好,在常用浓度下,消毒剂只对细菌繁殖体有效,对其芽胞则需要提高消毒剂的浓度和延长作用的时间,以达到杀灭作用。但并非所有消毒剂浓度越高越好,70%~75%乙醇的消毒效果比100%更好,因高浓度乙醇能使菌体蛋白质迅速凝固,影响醇类继续向内部渗入,降低了杀菌效果。

2.病原体的种类

一些细菌对消毒剂抵抗力强,例如,细菌芽胞、真菌孢子等。有包膜病毒对脂溶性消毒剂敏感。因此,应该根据消毒对象选择消毒剂。

3.环境温度及酸碱度

温度升高,消毒剂作用增强。例如,用2%戊二醛杀灭104个炭疽芽胞杆菌芽胞,20℃时需15分钟,56℃仅需1分钟。消毒剂在不同的酸碱条件下消毒能力也不同,例如新洁尔灭的消毒作用因pH降低而减弱。

4.有机物

病原体常与血、尿、痰或脓汁混合,其中的有机物可以稀释、中和消毒剂。受有机物影响较大的消毒剂是表面活性剂、乙醇、次氯酸盐、升汞等。

(刘 新)

学习小结

病原生物由大分子有机物构成,可以通过物理、化学手段将其变性、破坏,从而杀死病原体。灭菌是指杀灭或去除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消毒是指杀死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用以消毒的药品称为消毒剂。消毒与灭菌的方法可分为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两大类。物理消毒灭菌的方法主要有热力法、辐射杀菌法和过滤除菌法三种。热力消毒灭菌法是利用热能变性蛋白质或核酸,杀死病原体。方法有干热灭菌法、湿热灭菌法两类。化学消毒法需选择合适的消毒剂,消毒剂对人体有害,通常只能外用。

复习参考题

1.试比较消毒、灭菌、抑菌概念的差异。

2.物理消毒灭菌的方法有哪些?液体类消毒常选择哪些消毒方法?

3.影响化学消毒剂效果的因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