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氏针灸全集(第2版)
- 郑魁山
- 2862字
- 2020-08-29 03:59:19
第一节 手太阴肺经
起于中府,终于少商,左右共22穴。取少商、鱼际、太渊、经渠、尺泽,为井、荥、输、经、合。本穴经渠,络穴列缺,俞穴肺俞,募穴中府,郄穴孔最。
循行概述:
起于中焦,横行出于中府,沿着胸上外侧及上肢内侧上缘下行,过肘、腕桡侧,至拇指内侧端的少商穴。腕后的支脉,从列缺走向食指内侧端和手阳明经相接。中焦的支脉,向下联络大肠,上行归属肺脏(图13)。
生理功能:
肺位于胸中,上连气道,和大肠互为表里,外合皮毛,开窍于鼻。主行气调节呼吸,为气机出入升降之枢纽,“肺朝百脉”,而能煦泽皮毛肌肤,抵御外邪。
病理证候:
经络症:伤风自汗,缺盆和肩臂内侧前缘至拇指内侧肺经循行线之肿痛、麻痹、厥冷。
脏腑症:
咳嗽哮喘,胸中满闷,咽肿口渴,咳吐脓痰,气郁气短。肺气竭绝,则不能行气布津,温养皮毛,而见指(趾)甲干枯,毫毛脱落。
肺经穴歌:
手太阴肺十一穴,中府云门天府诀;
侠白尺泽孔最存,列缺经渠太渊涉;
鱼际拇指白肉际,少商甲角如韭叶。
中 府
部位:
仰卧取穴。在任脉旁6寸,云门下约1寸,第一肋间隙外侧(图13)。
穴释:
中,胸中;府,府库。此穴在胸部,为肺气聚集贮藏之府,故名中府。
针灸:
向下斜刺3~5分;灸5~10分钟。
功能:
调理肺气,养阴清热。
主治:
胸痛,烦满,咳嗽,哮喘,腹胀,支气管炎,肺炎,肺结核,肩背酸痛等。
按语:
中府系肺之募穴。手太阴肺经和足太阴脾经之会穴。除能治疗本经咳嗽、气喘,胸部胀满,尚可治疗脾经病症,如脾失运化纳差、腹胀。该穴也是肺脏病变出现经络反应的压痛点,近代用来诊断肺结核,有一定参考价值,故亦为治疗肺结核的主穴。配肺俞、百劳、定喘、膻中治疗慢性气管炎。痰盛加丰隆。
云 门
部位:
仰卧用手叉腰取穴。在任脉旁6寸,锁骨外下方凹陷中(图13)。
穴释:
云,云雾;门,门户。“肺开窍于鼻,五气入鼻,藏于心肺”,再由此穴如云雾样的温润全身,故名云门。
针灸:
直刺5~8分;灸5~10分钟。
功能:
调理肺气。
主治:
胸痛烦满,咳嗽,哮喘,肩臂疼痛、麻木等。
按语:
云门与中府仅一肋之隔,虽在治疗肺经病症的作用上略同,但无肺募的特殊性。因其感应能理想地沿本经传到上肢远端,故常作为治疗肩臂疼痛及上肢麻木等症的主穴。配天府、尺泽、列缺治疗臂内前缘的疼痛和麻木。
天 府
部位:
垂臂或举臂取穴。在上臂内侧,腋前纹头下3寸筋骨间。垂臂与乳头平齐(图13)。
穴释:
天,高上为天,“府”,府库。“天食人以五气”,此穴为肺气聚会与输布之处,故名天府。
针灸:
直刺5~8分。
功能:
调理肺气,清热凉血。
主治:
咳嗽,哮喘,吐血,鼻衄,喉肿,精神病,肩臂痛等。
侠 白
部位:
垂臂取穴。在天府下1寸筋骨间(图13)。
穴释:
侠,同夹;白,肺色白。两臂下垂,此穴夹在肺脏两旁白肉间,故名侠白。
针灸:
直刺5~8分;灸5~10分钟。
功能:
调理肺气。
主治:
胸痛,胸中烦满,咳嗽,气短,心悸,心痛等。
按语:
侠白系手太阴肺经之经别,散于胸中。故可治疗胸痛、胸中烦满、心悸、心痛等症。配心俞、膈俞、内关治疗心脏病。
尺 泽
部位:
取穴法有三种。
1.屈肘拱手,在大肠经曲池内1寸横纹端。
2.屈肘仰掌,在肘窝横纹中央,大筋(肱二头肌腱)外侧凹陷中。
3.伸臂使肘窝静脉暴露,用于三棱针放血(图14)。
穴释:
尺,从此处至寸口一尺;“泽”湖泽。此穴在屈肘肘横纹似湖的凹陷中,故名尺泽。
针灸:
直刺1~1.5寸;灸5~10分钟。
功能:
调理肺气,清热和中。
主治:
胸胁胀满,咳嗽,哮喘,咯血,鼻衄,咽喉肿痛,腹痛,吐泻,小儿惊风,上肢瘫痪,肘臂挛痛等。
按语:
尺泽系肺经之合穴。上述三种不同取穴法,其治疗作用有别。第一种取穴,常配肩髃、列缺、三间治疗上肢瘫痪和肘臂痛。第二种取穴,常配膻中、定喘治疗胸满、哮喘。第三种取穴,属点刺放血,常配少商、合谷治疗咽喉肿痛。配委中治疗急性腹痛,吐泻等。
孔 最
部位:
伸肘握拳取穴。在前臂掌面桡侧,太渊上7寸凹陷中,伸肘手虎口向上握拳时凹陷最明显,并且有压痛(图14)。
穴释:
孔,孔隙;最,甚大也。掌心向上握拳,此穴在腕上7寸最大的凹陷处,故名孔最。
针灸:
直刺1~1.5寸;灸5~10分钟。
功能:
调理肺气,清热利咽。
主治:
咳嗽,咯血,咽喉肿痛,身热无汗,肺炎,肘臂冷痛等。
按语:
孔最系肺经之郄穴。配肺俞、风门、大椎治疗肺炎、发烧;加配合谷治疗高热、无汗。前人配膈俞、肺俞、曲池等穴医治咯血。日人泽田健谓孔最是灸治肛痔的名穴。
列 缺
部位:
取穴法有两种。
1.两手虎口交叉,食指尖端到达的凹陷就是本穴。
2.手虎口向上,在大肠经阳溪后1.5寸(二横指)凹陷中(图15)。
穴释:
列,排列;缺,缺陷。此穴在腕上寸半,肺经经气运行到此裂缝、缺陷之处,故名列缺。
针灸:
向前、后斜刺5~8分;灸5~10分钟。
功能:
调理肺气,疏通经络。
主治:
咳嗽,哮喘,头痛,颈项强痛,牙痛,咽喉肿痛,口眼歪斜,腕部腱鞘炎,腕痛、无力,上肢瘫痪等。
按语:
列缺系肺经之络穴,别走手阳明大肠经。又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任脉。历代针灸家对该穴的临床应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将它列入四总要穴。该穴除能治疗本经的咳喘等症外,长于治疗外感引起的偏正头痛、颈项强痛、口眼斜等症。配合谷、鱼际、少商治疗咽喉肿痛,气逆咳喘。配照海治疗肾阴虚损之咽喉干痛。
经 渠
部位:
仰掌避开动脉取穴。在太渊后1寸,桡动脉桡侧凹陷中(图13)。
穴释:
经,经气;渠,水沟。肺经经气像水在此穴处流注,故名经渠。
针灸:
直刺2~5分。
功能:
调理肺气。
主治:
咳嗽,哮喘,咽喉肿痛,腕痛、无力等。
按语:
经渠系肺经之经穴。配合谷、少商治疗咽喉肿痛。
太 渊
部位:
仰掌避开动脉取穴。在手腕掌面桡侧横纹上,桡动脉桡侧凹陷中(图13)。
穴释:
太,大之甚;渊,深潭。肺经经气运行、聚集到此穴,为凹陷最深之处,故名太渊。
针灸:
直刺2~5分;灸1~3分钟。
功能:
调理肺气,止咳化痰。
主治:
胸满,咳嗽,哮喘,肺痨咳血,无脉症等。
按语:
太渊系肺经之输穴,原穴,又是八会穴中之脉会。常用于治疗咳喘无脉症等。配内关、神门治疗胸痛、心痛、心悸。
鱼 际
部位:
仰掌取穴。在拇指掌指关节后内侧,太渊前1寸赤白肉际凹陷中(图13)。
穴释:
鱼,鱼际肌;际,边际。此穴在拇指本节后赤白肉际,故名鱼际。
针灸:
直刺5~8分;灸3~5分钟。
功能:
调理肺气,清热利咽。
主治:
咳嗽吐血,身热,头痛,咽喉肿痛,肺炎,乳房肿痛,肘痛,指挛等。
按语:
鱼际系肺经之荥穴,多用于外感风寒引起的头痛、身热、咳喘等症。配少泽、乳根、足三里治疗乳房肿痛。配少商、肺俞、中府治疗肺炎。
少 商
部位:
伸指取穴。在拇指内侧(桡侧)指甲角外约1分(图13)。
穴释:
少,幼小为少;商,肺属金,在五音为商。此穴为肺经脉气初出之井,故名少商。
针灸:
斜刺1~2分或点刺出血。
功能:
清肺利咽,清热醒神。
主治:
中风,中暑,昏迷,休克,癔病,癫狂,伤风,发热,咽喉肿痛,鼻衄,腮肿,乳蛾,手指挛痛等。
按语:
少商系肺经之井穴。是治疗中风、晕厥、昏迷、休克的重要急救穴之一。因有清肺利咽的功能,用点刺出血的方法配十宣、翳风治疗乳蛾、发热、咽肿、喉闭等症,加配人中治疗中暑昏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