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背景

2016年5月的第69届世界卫生大会上,WHO颁布了《全球卫生部门战略草案:病毒性肝炎2016—2021年》,以“在2030年前消灭作为重大公共卫生威胁的病毒性肝炎”为目标,强调消除病毒性肝炎威胁不仅是全球健康事业的一部分,也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SDG)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WHO首次发布的全球病毒性肝炎策略规划,目标是到2030年,使新发慢性乙型肝炎(乙肝)和丙肝感染人数减少90%,因乙肝和丙肝导致死亡的人数减少65%,90%的丙肝患者能得到诊断,80%符合治疗条件的慢性HCV感染者得到治疗。该策略强调采取行动的重要性,扩大服务覆盖面,确保公平性和可及性。
丙肝是由HCV引起的一种肝脏疾病,该病毒可造成急性和慢性HCV感染,其严重程度从持续几周的轻微病症到最终发展为肝硬化、失代偿和肝细胞癌,甚至死亡。HCV是一种血液传播病毒,最常见传播方式为不安全注射、通过消毒不彻底的医疗器械,以及输入未经筛查的带有HCV的血液或血液制品而感染。WHO数据显示,全球大约有7100万慢性HCV感染者,每年大约有39.9万人死于丙肝相关疾病,其中,肝硬化和肝癌是主要死因。截至2015年,仅20%的慢性HCV感染者得以明确诊断,其中仅7.4%获得治疗,给卫生系统带来了沉重负担。
DAA可使90%以上的丙肝患者得到治愈,从而降低因HCV感染导致的肝硬化和肝癌病死率。但是,目前丙肝诊断和治疗的可及性仍较低。要实现WHO提出的目标,需要实施有效、可负担的丙肝预防控制策略,包括在高危人群中大幅减少新发感染、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加强预防和控制感染、安全注射;为使用毒品者提供减少危害的服务;促进安全的性行为;实现早期诊断;加强治疗和护理;实现服务的影响力和公平性。在诊断方面,开发用于HCV感染的快速诊断检测方法、测量病毒载量的方法、无创性诊断,以及可靠评估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方法;在优化治疗和护理方面,对所有HCV基因型均采取有效的优化治疗方案。对难以覆盖的人群及重点人群,使用简化及标准的方案;提高服务的可负担性,减少费用支出,减少预防、治疗和医疗服务的不公平现象。
2001—2003年,在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课题的支持下,我国开展了HCV感染的自然史研究,掌握了HCV感染特征、诊断和治疗策略。此后,尽管学者们开展了丙肝流行病学及感染影响因素的研究,但受到研究对象代表性差、人群样本量小、年龄分布欠均衡等因素的影响,对于我国总人群的HCV感染情况、筛查、诊断和治疗的现状仍然缺乏系统性的评价资料,影响防控策略的制定和治疗的推广实施。本研究报告的编委会针对我国HCV感染的特点,利用国内外可获得的资料,对我国HCV感染现状、诊断和治疗进展进行了系统性综述,为国家制定丙肝控制策略提供依据,以支持和促进丙肝筛查、诊断、治疗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