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发生的外因

肿瘤疾病的发生,离不开外部促瘤因素,包括各种物理性,化学性和生物性危险因素。这些危险因素广泛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环境中。

常见的致癌物

凡是能诱发癌症的物质均被称为致癌物质,常见的致癌物质大致归为化学、物理、生物三大类。
常见的化学致癌物主要包括:黄曲霉素、亚硝胺类化合物及烟草中的一氧化碳、尼古丁、烟焦油、烟草亚硝胺等。
电子显微镜下的烟曲霉
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黄曲霉素诱发肝癌发生,黄曲霉素广泛存在于高温潮湿的霉变食物中,尤以霉变的花生、玉米、谷类等最常见,它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易被加热分解,甚至煮熟后食入仍然可以致癌。
亚硝胺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熏烤肉类、油煎食品、咸鱼、酸菜中,可诱发食管癌、胃癌等。同时,烟草燃烧烟雾中的一氧化碳、尼古丁、烟焦油、烟草亚硝胺等多种化学物质也是致癌物质,是诱发肺癌的危险因素。此外苯类化合物、某些重金属、农药等均有一定的致癌作用。
常见的物理致癌因素主要包括电离辐射、紫外线、热辐射等,大约5%的恶性肿瘤是由放射线所致。
其中电离辐射为最常见致癌因素。1945年,美国相继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掷了原子弹,其幸存者饱受其核辐射的影响,癌症发生率非常高,甚至其后代患肿瘤的概率都比其他地方高很多。此外医用仪器:CT、PET-CT、X线检查等均为电离辐射源,应该尽最大可能避免使用。紫外线对人和动物的皮肤的致癌作用,取决于其照射时间的长短和频率。居住在赤道附近的人皮肤癌的发病率明显高于距赤道较远的人群,说明皮肤癌与紫外线的强度有关。
常见的生物致癌因素包括真菌、病毒、寄生虫、细菌等。目前已明确有传染能力的乙肝病毒、人乳头瘤病毒、EB病毒这三类病毒和幽门螺杆菌与癌症发生发展相关。
● 肝炎病毒与肝癌
人们所说的“大三阳、小三阳”描述的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乙型肝炎病毒与原发性肝癌息息相关,原发性肝癌患者中有近80%都是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肝癌高发区也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高发区。很不幸的是中国是世界上乙肝病毒携带者最多的国家,也是肝癌发病和死亡最多的国家。另一个与肝癌有关的肝炎病毒是丙型肝炎病毒。据研究,全球25%~30%的原发性肝细胞癌(原发性肝癌的一种)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有关,在日本70%的肝癌归因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
●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
HPV感染是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发生的元凶。这类病毒有100多种亚型,其中大约20种高危型可以引起癌症,而HPV16型与18型是宫颈癌的高度危险因素,50%~70%的宫颈癌患者存在HPV16型感染,7%~20%存在HPV18型感染。HPV主要通过性行为传播,80%的女性一生某个时候会感染这种病毒,但大多能够通过自身免疫系统清除。如果长期感染一种型别的HPV就容易诱发宫颈癌。此外,HPV也与口腔癌、鼻咽癌、喉癌、肺癌、皮肤癌等肿瘤发病相关。
电子显微镜下的乙型肝炎病毒
● EB病毒
EB病毒与多种肿瘤发生相关,最常见的是鼻咽癌和伯基特(Burkitt)淋巴瘤。
●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
Hp感染可导致慢性胃炎、胃溃疡,乃至胃癌。中国是Hp感染的重灾区,长期感染Hp患者患胃癌风险会大大增高,绝大多数感染者并没有症状,所以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已经感染了这个细菌。

环境污染可以致癌

● 大气污染
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发展,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大量研究显示,大气污染程度与肺癌的发生相关。汽车、飞机、轮船等交通工具使用的石油制品会产生大量的致癌污染物,特别是产生的多环芳烃类化合物,易导致肺癌、皮肤癌的发生。此外,建筑材料与装修材料中所含的甲醛和氡,均是较强的致癌物质。
● 水土污染
来自生活污染、工业污染等的有害物质进入土壤和水,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人类健康。

不良生活习惯可以致癌

对肿瘤流行病学研究显示,不同国家流行不同类型的癌症,这种地域性差异表明肿瘤与生活习惯有关。
烧烤食物是常见的致癌食物
俗话说“病从口入”,古人在上千年前就总结出了饮食习惯与疾病的关系。研究表明饮食习惯与癌症发病密切相关,约有30%的癌症可归因于不良饮食习惯。比如长期进食富含饱和脂肪酸食物而缺少新鲜蔬菜水果的摄入,可诱发肠癌、食管癌、乳腺癌、前列腺癌、胰腺癌,增加患子宫内膜癌、膀胱癌、甲状腺癌和卵巢癌的危险性。习惯吃烟熏、腌制、烘烤食品的人群,食管癌和胃癌的风险增加。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霉变的稻谷、玉米、花生等各种粮食中含有致癌能力非常强的黄曲霉毒素,能够促进肝癌的发生。
随着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便利的交通工具代替了原本有利于身体健康的步行,而现代人的生活越来越趋向于长期静坐,严重缺乏体力劳动。人群中严重肥胖或者超重者比比皆是,研究发现这些都能增加患大肠癌的风险。这种危险因素还与不良饮食习惯协同作用导致癌症的发生。因此,不良的生活习惯可以致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