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灾难现场的医学救援

灾难的发生可分为超急期、进展期和稳定期。超急期是初发阶段,所有人员都可能面临危险,受到伤害,此时医疗救援人员的职责是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同时启动应急预案,随时准备救援。进展期时,现场相对安全,伤员大量出现,医疗救援人员的责任是在现场建立医疗救援区,对陆续出现的伤员进行检伤分类和急救处置。进入稳定期,现场基本安定,医疗救援人员的责任是对大批伤员进行快捷、有效的现场救治并合理分流。灾难现场医疗救援的程序包括搜救、评估和检伤分类、现场救治、转运及灾难恢复过程中的防疫、治疗。下面重点介绍伤员的检伤分类、现场救护和转送护理。
一、伤员的检伤分类
灾难医疗救援以全面救护与重点救护相结合为原则,其目的是在短时间内尽可能多地抢救伤员。灾难发生时,急救医疗资源往往十分匮乏,及时、有效的检伤分类对高效率、高质量的灾难救援尤为重要,通过准确的检伤分类将伤员分为不同的优先等级,有利于合理高效地应用医疗救援资源,也是护士重要的工作职责之一。
(一)检伤分类的目的
是将众多的伤员分为不同等级,按伤情的轻重缓急有条不紊地展开现场医疗救治和梯队顺序后送。其目的是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让尽可能多的伤员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二)检伤分类的原则
1.优先救治病情危重但有存活希望的伤员。
2.分类时不要在单个伤员身上停留时间过长。
3.分类时只做可稳定伤情而不过多消耗人力的简单处置。
4.对没有存活希望的伤员放弃治疗。
5.有明显感染征象的伤员要及时隔离。
6.在转运过程中对伤员动态评估和再次分类。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仅用于灾难或突发事件现场医疗救援资源不足,无法满足每个伤员的救治需求时,为最大限度地提高伤员存活率而遵循的原则。
(三)检伤分类的等级、标志和救治顺序
在灾难现场检伤分类通常将伤员分为4类,并标以醒目的颜色标志,通常采用红、黄、绿、黑四色系统。
1.第一优先
红色标志。表示紧急治疗。含义:伤情危重,危及生命,生命体征不稳定,需立即给予基本生命支持,并在1小时内转运到确定性医疗单位救治。
2.第二优先
黄色标志。表示延缓治疗。含义:有较重的损伤但伤情相对稳定,此类伤员应急救后优先后送,在4~6小时内得到有效治疗。
3.第三优先
绿色标志。表示轻伤。含义:轻伤员,可以等待治疗;能自己行走的伤员或较小的损伤,不需要立即入院治疗。
4.第四优先
黑色标志。表示伤情过于危重,致命伤。含义:已死亡、没有生还可能性、治疗为时已晚的伤员。
(四)检伤分类方法
1.简明检伤分类与快速急救系统(START)
由美国学者提出,作为院前识别伤员轻重缓急的工具,特别适用于灾难现场分类,是灾难现场最常用的分类方法。通过评估伤员的行走能力、呼吸、循环和意识四方面进行检伤分类。见表2-1。
本法适合在灾难较大,出现较多伤员的场合使用,简单、便捷、准确、检伤人员少等特点,对每名伤员分检时不超过1分钟,已得到国际普遍认可。具体操作见START检伤分类流程图。见图2-1。
2.Jump START
是对START修正后用于灾难现场受伤儿童(1~8岁)检伤分类的方法。分组方法和分类依据与START相似,但基于儿童的特殊生理特点,研究者对分类依据做了调整,包括:①对能行走的轻伤组伤员,强调再次分类。②对开放气道后仍无呼吸的患儿,要检查脉搏,如可触及脉搏,则立即给予5次人工呼吸,并分到红色组;对于无自主呼吸者则分入黑色组。③对有呼吸的患儿,如呼吸频率<15次/分或>45次/分,分入红色组。④使用AVPU量表来评估患儿的意识状态,即警觉(alert)、语言(verbal)、疼痛(pain)和无反应(unresponsive),根据患儿对A、V和P的反应或无反应来指导分组。具体操作见流程图。见图2-2。
表2-1 START检伤分类法
图2-1 START分类流程
3.Triage Sieve
将伤员分为优先级1、优先级2、优先级3和无优先级四组。分类依据为自行行走、气道开放、呼吸频率和脉搏,但其生理参数临界值与START不同,如呼吸频率<10次/分或>29次/分为异常,脉率>120次/分为“优先级1”。具体操作见流程。见图2-3。
二、伤员的安置与救护
(一)伤员的安置原则
遵守安全第一的现场伤员安置原则,灾后的伤员可集结到相应安全的区域,优先选择易于搭建临时建筑或帐篷、易于进行救灾活动的安全地域,该区通常离灾难现场有足够的距离,以确保人员安全。可以通过步行、轮椅、担架等辅助设施将伤员运送至安全区域。
图2-2 Jump START分类流程
伤员在检伤分类区经伤情评估和分类后,安置于伤员治疗区,治疗区一般设在比较安全的建筑物或帐篷内。具体实施中应该根据伤员人数、灾难现场环境、场地大小、医疗救援人力、物力资源等情况酌情设立几个特定功能分区。对不同级别的伤员进行分区和分级处理,有利于提高抢救效率,避免出现混乱情况。如果伤员人数不多,治疗区可与检伤分类区合并,以减少对伤员的搬动。如果人数较多,则应独立分区设置,以免空间不够而互相干扰。如果人数众多,则还要将分区细分为轻、重和危重区,可更有效地运用人力,提高抢救效率。对于重伤和危重组伤员,应再次进行病情评估和二次分类。并根据分类结果将伤员转送至确定性的医疗单位,按检伤分类的结果处理伤员,先处理红色组(危及生命者),其次处理黄色组(重伤),再处理绿色组(轻伤),明显死亡或是尸体应留在最后处理。如果死亡者较多,可在较隐蔽处设临时太平间,注意一定要有专人看守,以免尸体被任意翻动或遗物遭窃。
图2-3 Triage Sieve分类流程
(二)伤员的现场救护原则
1.现场救护的原则与范围
灾难现场救护的目的是挽救生命,减轻伤残。其救治原则应遵循先救命后治伤,先重伤后轻伤;抢救先于诊断,先救“生”再救“人”的原则。
(1)具体救治原则:
①先复后固:先进行心肺复苏,再固定骨折。②先止后包:大出血时先采取一切办法止血,再消毒创口进行包扎。③先重后轻:优先抢救危重伤员,后抢救轻伤员。④先救后送:对生命体征不稳定者,转运途中可能有危险,应先抢救再后送。⑤急救与呼救并重:批量伤员,紧急救治的同时,呼唤支援。⑥搬运:搬运过程中要随时注意观察伤员的伤情变化。
(2)现场救护的范围:
①对呼吸、心搏骤停的伤员,立即进行初级心肺复苏。②对昏迷伤员,安置合适体位,保持呼吸道通畅,防窒息。③对张力性气胸伤员,用带有单向引流管的粗针头穿刺排气。④对活动性出血的伤员,采取有效止血措施。⑤对有伤口的伤员行有效包扎,对疑有骨折的伤员进行临时固定,对肠膨出、脑膨出的伤员行保护性包扎,对开放性气胸者做封闭包扎。⑥对休克或有休克先兆的伤员行抗休克治疗。⑦对有明显疼痛的伤员,给予止痛药。⑧对大面积烧伤伤员,给予创面保护。⑨对伤口污染严重者,给予抗菌药物,防治感染。⑩对中毒的伤员,及时注射解毒药或给予排毒素处理。
2.现场救护的程序
①根据灾难现场伤员的情况,协助医生对伤员的伤情进行初步评估,迅速判断伤情。②现场救治的主要内容:维持伤者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异物,解除呼吸道梗阻,可使用口咽通气道;对呼吸障碍或呼吸停止者进行人工呼吸、气管插管;对发生心搏骤停者实施心肺复苏;对意识丧失者采取侧卧位,防止窒息;固定骨折肢体;迅速止血;对低血容量伤者及时补充血容量。③稳定伤员的情绪,减轻或消除强烈刺激对其造成的心理反应。
三、伤员的转送
在灾难救援现场,除根据损伤机制、类型对受伤人员进行现场检伤、分类与处置外,还需要对大量伤员进行搬运、转送。由于受灾现场地形复杂、环境恶劣、次生灾难发生概率大、医疗资源及医务人员缺乏,致使大量现代化转运工具无法展开工作。因此,护士需做好转送前的准备、转送中的护理和转送后的交接工作,对于保障伤员的安全、减轻痛苦、预防和减少并发症、提高救治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转送前救护要点
1.转送指征和时机
(1)转送伤员时,对抢救现场、转送路途中的安全,派专人进行评估,及时清除潜在危险因素,确保转运安全。
(2)根据患者病情和搬运经过通道的情况决定搬运的方法和体位。
(3)转送指征:符合以下条件之一者可转送。①应在现场实施的救治措施都已完成,如出血伤口的止血、包扎和骨折的临时固定等。②确保伤员不会因搬动和转送而使伤情恶化甚至危及生命。
(4)暂缓转送指征: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应暂缓转送。①病情不稳定,如出血未完全控制、休克未纠正、骨折未妥善固定等。②颅脑外伤疑有颅内高压、可能发生脑疝者。③颈髓损伤有呼吸功能障碍者。④心、肺等重要器官功能衰竭者。
2.伤员转送前的准备
①做好必要的医疗处置,严格掌握转送的指征,确保转送途中伤员的生命安全。②准备好转送工具和监护、急救设备及药品。③转送前对每一位伤员进行全面评估和处理,注意保护伤口。④做好伤员情况登记和伤情标记,并准备好相关医疗文件。
(二)不同工具转送的途中救护要点
1.担架转送伤员的护理
(1)担架搬运时一般患者脚向前,头向后,医务人员应在担架的后侧,以利于观察病情,如有意外情况,随时停下进行处理。伤员一旦上了担架,不要轻易更换,以免增加伤员不必要的损伤和痛苦。
(2)妥善系好固定带,行进过程中担架要平稳,防止颠簸。在上、下坡时,要使担架保持水平状态,注意防止伤员从担架上跌落。
(3)对清醒患者,要表明身份,消除伤员对救护人员的紧张、焦虑情绪。
(4)移离担架时,先抬起伤员,再移至床上,切忌拖拉而造成皮肤擦伤。
(5)应注意以下问题:①必须先急救,妥善处理后才能搬动。②运送时尽可能不摇动伤员的身体。③在人员、器材未准备完好时,切忌随意搬动。④昏迷者的转运,最为重要的是保持呼吸道通畅,要随时观察伤者,防止误吸发生。
2.卫生车辆转送伤员的护理
(1)对汽车或列车车厢统一编号,备好各种物资、器械、药材、护理用具和医疗文件等。
(2)根据伤病情及有无晕车史等,遵医嘱给予止痛、止血、镇静、防晕车等药物。
(3)将出血、骨折、截瘫、昏迷等重伤员安排在下铺,每台车或每节车厢安排1~2名轻伤员,协助观察和照顾重伤员。安置合理体位,防坠床。
(4)加强病情观察,保证途中治疗护理工作。
(5)安排危重伤员先下车,清点伤员总数,了解重伤员伤情,做好交接。
3.卫生船转送伤员的护理
(1)为伤员创造良好的转运环境,晕船者预先口服茶苯海明(乘晕宁),伤员因晕船所致呕吐应及时清理干净,并将头转向一侧,防止窒息发生。
(2)使用固定带将伤员妥善固定于舱位上。
(3)保持自身平衡,妥善实施护理操作。
(4)病情观察及其他护理措施同陆路转送的护理。
4.空运伤员的护理
(1)伤员的位置应合理摆放,大型运输机中伤员可横放两排,中间留出过道,休克者应头部朝向机尾。若为直升机,伤员应从上至下逐层安置担架,重伤员应安置在最下层。
(2)空中温度和湿度均较低,对气管切开者应用雾化器、加湿器等湿化空气,或者定时给予气管内滴入等渗盐水。对使用气管插管者,应减少气囊中注入的空气量,或者改用盐水充填,以免在高空中因气囊过度膨胀压迫气管黏膜而造成缺血性坏死。
(3)外伤致脑脊液漏者,因气压低漏出量会增加,需用多层无菌纱布保护,及时更换敷料,预防逆行感染,中等以上气胸或开放性气胸者,空运前应反复抽气,或做好胸腔闭式引流,使气体减少至最低限度。
(4)其他护理工作同陆路转送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