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经外奇穴和新穴的“归经转正”问题

腧穴的起源和发展经历了“以痛为腧”、定位定名和系统整理三个阶段。“以痛为腧”是针灸疗法的萌芽阶段;定位定名使腧穴的范围由面到点,范围越来越小,数目由少到多;系统整理就是用分部分经的方法进行归类归经,最后定出十四经穴。可见“以痛为腧”往往是发现经外奇穴的先导和早期形式,经外奇穴则常常是成为十四经穴的前奏和必由之路。

从历代有关针灸的文献中也可以看出,许多经穴都是从经外奇穴不断被纳入十四经的。自从隋代《黄帝内经明堂》一书将晋朝《针灸甲乙经》所记载的349个腧穴全部归经以后,宋代《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增加了青灵、厥阴俞、膏肓、灵台、腰阳关5穴成为354穴。《针灸资生经》、《针灸大成》又增加了风市、眉冲、督俞、气海俞、关元俞5穴成为359穴;《类经图翼》、《医宗金鉴》、《针灸逢源》又增加了急脉、中枢二穴,成为针灸学中传统的361个十四经穴。

在针灸医学蓬勃发展的今天,有关部门应积极组织人力、物力对经外奇穴进行系统整理、仔细审定、认真讨论、深入研究。对于那些经过长期大量临床验证确有实用价值又正好在十四经循行线上的奇穴,除了保留使用以外,还应该考虑它们的归经“转正“问题。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迫在眉睫的神圣使命。

当前,针灸医学已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地运用和传播,堪称针灸医学的鼎盛时期。然而,作为针灸医学重要组成部分和理论基础的十四经穴仍旧停留在几百年前的这个361个穴位上,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历史的遗憾!

近几十年来,关于经外奇穴归经的问题,已经开始引起针灸界的关注,有些文献也曾经作过一些初步尝试。如《腧穴学》(上海中医学院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65年第1版,以下简称“《腧穴学》上海教材”)就曾将印堂、太阳、阑尾穴、胃脘下俞分别列入十四经中。《针灸学》(江苏新医学院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1版,以下简称“《三版教材》”)也曾将印堂、太阳、阑尾穴、胆囊穴、十七椎5穴归经;《针灸学简编》(中医研究院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76年第1版,以下简称“《简编》”)以及《经络腧穴学教程》(上海中医学院针灸学教研组,内部资料,1983,以下简称“《教程》”)也有类似的做法。《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82年第2期、《湖南中医杂志》1986年第3期也有人发表此类文章。这都是一些可喜的尝试,也是一大进步,应予以充分肯定。

人类要进步,科学要发展,这是历史的必然。古人尚能在社会的前进中承认科学、发展科学,而处于21世纪的现代人有什么理由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呢?总不能说只有古人所定的才是应该承认、应该遵循的吧?任何事情,特别是科学,如果只是停留在前人的水平上,那么,它就缺乏生命力,就有被淘汰的危险。科学得不到发展,人类也不可能有所进步。这里,笔者参照有关针灸文献的论述,大胆地谈一下对部分经外奇穴归经的看法,并希望医学同道能就此开展一些有益的讨论,以促进十四经穴的进一步发展。

(一)印堂(曲眉)

(1)文献记载:位于前额部,眉间正中点;两眉中间陷中,对准鼻尖,位于督脉循行线上(《图谱》);归入督脉(《腧穴学》上海教材、《三版教材》、《简编》);附于督脉(《教程》)。

(2)建议归经:督脉。

(二)崇骨(椎顶、太祖)

(1)文献记载:第6、7颈椎之间,大椎穴上方陷中(《图谱》);附于督脉(《教程》)。

(2)建议归经:督脉。

(三)二椎下

(1)文献记载:背部正中线,第2、3胸椎棘突之间,陶道穴与天柱穴之间(《图谱》)。

(2)建议归经:督脉。

(四)四椎下(巨阙俞)

(1)文献记载:第4胸椎下凹陷中,督脉循行线上(《图谱》)。

(2)建议归经:督脉。

(五)八椎下

(1)文献记载:第8、9胸椎间凹陷中,督脉循行线上(《图谱》)。

(2)建议归经:督脉。

(六)十二椎下(接脊、接骨)

(1)文献记载:第12胸椎下陷中,督脉循行线上(《图谱》)。

(2)建议归经:督脉。

(七)十五椎下(下极俞)

(1)文献记载:第3、4腰椎棘突之间陷中,督脉循行线上(《图谱》)。

(2)建议归经:督脉。

(八)十七椎下(腰孔、上仙)

(1)文献记载:第5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归入督脉中(《三版教材》);附于督脉(《教程》)。

(2)建议归经:督脉。

(九)腰奇

(1)文献记载:尾骶骨尖端直上2寸,第2、3骶椎棘突之间点近下方(《图谱》)。

(2)建议归经:督脉。

(十)泽下

(1)文献记载:手太阴肺经循行线上,尺泽下2寸(郝金凯:《针灸经外奇穴图谱》,陕西人民出版社,1963年第1版,以下简称“《图谱》”)。

(2)建议归经:手太阴肺经。

(十一)大骨空

(1)文献记载:手大指背面,指间关节中央处,应归入肺经(《简编》)。

(2)建议归经:手太阴肺经。

(十二)关兔

(1)文献记载:髂前上棘与髌底连线上,髌骨中线上10寸,足阳明胃经髀关穴与伏兔穴之间(郝金凯:《针灸经外奇穴图谱》续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1版,以下简称《图谱》续集)。

(2)建议归经:足阳明胃经。

(十三)阑尾穴

(1)文献记载:足阳明胃经循行线上,足三里与上巨虚之间压痛点(《图谱》);归入足阳明胃经(《腧穴学》上海教材、《三版教材》、《简编》);附于足阳明胃经中(《教程》)。

(2)建议归经:足阳明胃经。

(十四)胫上(脑清、足下垂)

(1)文献记载:踝关节前横纹中点直上2寸,足阳明胃经解溪穴上2寸(《图谱》续集)。

(2)建议归经:足阳明胃经。

(十五)小骨空

(1)文献记载:手小指第一指间关节背面中央,应归入小肠经(《简编》)。

(2)建议归经:手太阳小肠经。

(十六)胃脘下俞(胰俞、八俞、胃下俞、胃管下俞)

(1)文献记载:。第8~9胸椎棘突之间左右旁开1.5寸,足太阳膀胱经背部第1侧线膈俞与肝俞之间(《图谱》);归入足太阳膀胱经(《腧穴学》上海教材);附于足太阳膀胱经中(《教程》)。

(2)建议归经:足太阳膀胱经。

(十七)臂中(手逆注、治瘫)

(1)文献记载:手厥阴心包经循行线上,郄门穴上1寸(《图谱》);附于手厥阴心包经中(《教程》)。

(2)建议归经:手厥阴心包经。

(十八)肘尖

(1)文献记载:位于肘后部,尺骨鹰嘴突起之尖端,手少阳三焦经天井穴下1寸(《图谱》);归入手少阳三焦经(《简编》);附于手少阳三焦经(《教程》)。

(2)建议归经:手少阳三焦经。

(十九)太阳(前关、当容)

(1)文献记载:眉梢与目外眦连线中点,向后约1寸的凹陷中,归入三焦经(《三版教材》);归入手太阳小肠经(《腧穴学》上海教材);附于足少阳胆经(《教程》)。

(2)建议归经:手少阳三焦经。

(二十)胆囊穴(陵下、治聋5)

(1)文献记载:足少阳胆经循行线上,阳陵泉下一横指(《图谱》);足少阳胆经阳陵泉直下1.5寸(《图谱》续集);归入足少阳胆经(《三版教材》、《简编》);附于足少阳胆经(《教程》)。

(2)建议归经:足少阳胆经。

综上所论,十四经穴共增加20个腧穴。其中单穴9个(印堂、崇骨、二椎下、四椎下、八椎下、十二椎下、十五椎下、十七椎下、腰奇,全部归入督脉),双穴11个(肺经增加泽下、大骨空2穴;心包经增加臂中1穴;小肠经增加小骨空1穴;三焦经增加肘尖、太阳2穴;胃经增加关兔、阑尾、胫上3穴;膀胱经增加胃脘下俞1穴;胆经增加胆囊1穴)。

另外,笔者还主张去掉足阳明胃经的乳中一穴。这样,人体十四经穴的总数就暂定为380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