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宗法社会与封建制度之进化
- 中国文化思想简史(套装共2册)
- 常乃惪
- 4255字
- 2019-12-25 15:42:20
洪水之袭来
中国的社会大约自黄帝以后才算有了文化的曙光,但黄帝以后曾经有过一个大洪水的时代,所以洪水以前的事迹就都不能深考。就地质学的研究,第三纪的后半期本有一个大洪水的时代,但其时期至迟也距今两万五千年以前,与中国史上的年代似不相符。因此中国尧舜时代的洪水究竟是大洪水的余波呢,还是另外一次变动呢?尚不可知。
有史时代的开始
总之,自洪水以后中国人民才算入于有史时代,第一部古史《尚书》的第一篇就托始于此时。其年代大约在公历纪元前。
所谓黄金时代
洪水以后,有史时期的开始,即尧与舜统治的时代,旧史所目为中国的极盛时代。其所称述的虽不尽可信,要之自尧舜以后中国才有了相当成熟的文化,是可以这样说的。
贵族政治的成立
尧舜时代最显著的表现,即贵族政治已完全成立。尧舜的禅让并非君主私人的授受,而实为贵族间公共决定的行为。当尧的时代,一切命官,行政都须谘询四岳[12]和百僚的意思,而尧本身的得立也系由贵族推选而来,可见其时贵族势力之大。
官制之进化
尧命舜综百揆[13]以后,官制有了大的进步。《尧典》所载命官,有羲和、司空、司徒、士、后稷、秩宗、典乐、纳言、虞、共工等职,甚为完备。
洪水之治平
禹治洪水,为中国古史上一大事迹。虽其详不能深知,然当时对于洪水之祸必有一番抵御的工夫,是可以想见的。自从洪水平以后,才又有平原出现,而稳固的农业社会遂成立了。
天文历象的进步
古代科学之最发达者为天文学,盖因其与农业有关也。《尧典》命官,第一就是羲和,可见其时对于天文极为注重。历代沿用的太阴历,大约也创始于此时,观《尧典》所载自明。
伦理观念的发达
伦理观念也到尧舜时才发达,舜命契为司徒,敬敷五教[14],又有“允执厥中”等十六字之薪传,开此后几千年中国伦理观念之先河。
君王权力的扩大
尧以前君王权力是极小的,到舜、禹二代,大有为的君主相继执政,中央政治修明,君王的权力遂逐渐增大。尧之初四岳举鲧治水,尧虽不愿而不得不姑命其往试之,到舜摄政后就敢将鲧治罪,其他共工、灌兜、三苗等也都分别治罪,禹即位后更有戮防风氏之事,禹死不传他人而传子启,这都可证明中央政府的权力已非昔比了。
农业社会的确定
中国的农业生产发达当较早,不过经过洪水的破坏已有的农业基础难免不受动摇,故到尧舜时代几有从头做起之事。舜命弃为后稷,益为虞,随着禹到处平治水土,开辟山林,教民耕稼。经过这一番努力之后,才渐渐走上农业的轨道。到了夏朝就变为纯粹农业国了。后世所传《夏小正》[15],虽未必即夏朝的官书,然其与夏朝不无多少关系,是可以断定的。
夏的文化
夏朝一代虽然相传有四百年之久,但是记载非常缺乏,孔子已经说过“杞不足征”的话,何况在今日呢?所以我们对于有夏一朝的文化竟是很茫昧的。大致推想起来,当时已到相当的农业发展时期,人民的生活朴质而有秩序,其政治根据地在山西西南部。不过当时尚系部落割据时代,中央政府权力虽较前扩大,然终久有限,各地侯国仍然保独立的权力罢了。
《洪范》的伦理观念之研究
有一件事情值得人注意的,就是到了周初有一位商朝的遗老箕子[16]述了《洪范》[17]一篇含有哲理性的文字,据说是根据夏禹的思想。《洪范》中以五行支配宇宙及人生一切的事理,演成一种系统的哲学观念,后来对于中国思想界影响甚大。假如夏时真正有了这种系统的思想,则我们不能不认为很值得注意的。不过我们在夏时遗下的文献中,似乎还找不出这种痕迹。《甘誓》[18]中虽有“威侮五行”之语,但很简单,并无《洪范》那样的繁复。依我们看来,《洪范》的哲理不但非夏时代的人所能及,抑恐非箕子所演。大约系西周中叶的人所作,不过托古人之名以发挥其理想罢了。
商朝的崛起
夏朝的相传是继续了四百余年,至末代君主桀为今河南东部一国名商者所灭。从此遂入于商朝时代。商朝的事迹自从清末的甲骨文字发现以后,似乎比较夏朝考证的材料多些,不过因此头绪越是复杂。即如商朝的年限普通说是六百余年,比夏为长,而据甲骨文字考来似乎比夏朝还短,此外如君制的名字、代数,以及其他等等,都尚未得正确的答案。
商朝民族的研究
现在一般史家对于商朝民族的来源,似乎尚未注意研究,不过就历史的记载考察起来,商朝与夏朝似乎绝对不是一个民族。夏朝的社会早已入于农业时代,文化早已脱离游牧国的性质,但到商朝兴起以后,反而有复返于游牧社会的状态。商朝的君主都好打猎,又好迁都,商朝人民很尚武,又迷信鬼神。这些都和夏朝不同。夏朝对于农业非常注意,而商人则不闻如此。这些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商人与古代东方民族之关系
依我们看来,商人一定和夏人不是一种民族,夏人是古代开化最早之民族,即所谓“诸夏”族者,而商人则为沿淮水流域一带居住之开化较迟之东方民族,古代叫做东夷。这种民族直到夏末还未脱游牧社会武健之风,故能取夏而灭之。其证据约有数种:一商人灭夏,迁桀于南巢,南巢在今安徽,大约即商人的根据地,故迁夏后于此以监视之;二东夷民族最迷信鬼神,而商人亦如此,可证其宗教相同;三商亡之后武庚作乱,尚得东夷之助,可见商与东方民族必有密切关系;四商代霸国相传有大彭、豕韦,大彭在今江苏北部,豕韦在安徽或湖北,其后周朝中叶又有徐国,亦文化甚高。像这些似乎都不能不说与商人直接间接有关,否则何以这些地方到春秋反成了蛮夷之区呢?以上不过略举证据证明商人与古代东方民族之关系,其详俟另考。
商朝文化之特色
商人因为民族不同,故其文化颇多特色,不与中国的伦理思想相合。今略举之如下:一商人迷信鬼神至烈,每一举动必请命于神或祖先,观甲骨文字之来源可知;二商人好游猎,从甲骨文字上也可看得出来;三商人轻于迁都,犹未脱游牧社会风气;四商人传位兄弟,不似夏或周之传子;五商起名字都用甲乙等干支作号,此风似起于夏末;六商人尚质,重意气,敢于牺牲,故末代君主纣卒自焚死。这些都是商朝文化的特色。
周朝的兴起
商朝灭夏之后,一面发挥自己民族的特质,一面继承古代中国的文化,到其末年,文化已经分布的区域很广了。山西西南部是尧舜禹的旧根据地,自不必说,河南全省是商朝的政治中心,山东西部、安徽北部是与商朝同民族的势力范围,其文化也都必甚发达。到了末年,汉水流域也慢慢开化了。于是陕西中部的西方民族,乘初开化的结果,侵入中原,灭商而代兴,遂建立周朝。周人与商人虽同自称为黄帝子孙,其实依我们看起来,商人是东方民族,周人是西方民族,都不是原始的诸夏人种。
东西民族之冲突
因此商周的递嬗不但是朝代的递嬗,实在还是民族的递嬗。商朝自失败以后,东方民族不甘屈服,遂于周武王死后,乘成王幼小,周公摄政之际,拥商纣之子武庚起而作乱,武庚的叛乱不止是复国的运动,实在还含有种族的意味。到武庚平后,淮夷、徐戎还为患多年。一直到周穆王时代,还有徐偃王[19]的霸业出现,可见东方民族的强硬了。
周朝对付东方民族的策略
周朝对付东方民族的策略有两种,一种是用兵力去屠灭他们,如《诗经·鲁颂》中所载鲁公伯禽平淮夷的功绩至再至三,可想见为当时一大事,周公营东都于雒邑[20],也就为的是镇压东方民族。不过当时东方民族的抵抗力也很大,所以终久不能纯用武力去对付,因之一面不得不采用怀柔的政策,除了封微子[21]于宋以奉殷祀外,对于殷商的宗族和贤人如箕子、比干、商容等也都生荣死哀地崇拜起来,这样才渐渐辑了东人反侧之心。不过周人对付东方民族的最大策略,还在他的封建制度。
封建制度之创造
上古时代虽是列国割据的时代,但不能叫做封建时代,因为封建制度是由天子授土地于功臣,在上古各国都是独立的部落,他们的土地系传之于祖宗而并非受之于天子,因此不得谓之封建制度,因此也就对于中央没有什么必然的义务和权利。夏商两代大约都是如此,所以孟子说“武丁朝诸侯而有天下”,那时诸侯对于天子只以朝觐与否表示服从不服从的。《史记》说“商道五兴五衰”也是这个意思。到了周朝,才有更进一步的封建制度成立。
封建之情形
封建制度是否纯为周人所自创,抑或自商朝已有萌芽,我们不知道,不过封建制度到周朝才算大成,乃是事实。周初封建的意思也许因为商朝的潜势力太大了,所以不得不分封自己的部落功臣去镇压各地。因为周朝本是个小部落,而东方民族则部落很大的。故封建制度本意即是和后来清朝的驻防政策一样。观其封周公、太公于齐鲁,可见其对东方民族防御之深。其余宗室也都多半分封在河南境内,根本是来统制异民族的。对于自己的根据地陕西,便不需要这些制度。
周初之文化
周人在武力上虽然战胜商人,但在文事上却不得不采取商人的文化,因为周人本是个很野蛮的小部落,而商人这时则已发达了很高的文化了。夏商周这三朝在种族上虽然各不相同,在文化上却不能说不互受影响。商人采取了夏的文化,而加以自己的新分子,周人又采取了商的文化,而加以自己的新分子。故古代文化到了周朝,已经发展成熟,凡事都有了具体的规模了。
宗法社会之成熟
周代文化最可引人注意的事,便是已发达了极完备宗法社会组织了。这种宗法社会的组织就表现在“礼”上,我们今日所据研究古代宗法社会情形的几部书,如《仪礼》[22]、大小戴《记》[23]之类,虽未必全系记载周代的文化,然必谓周朝毫无关系,也很难说。这种宗法社会的根本原则是亲亲的观念。本来是尧舜以来这种观念便已成为中国伦理的基础,不过到周朝才发展成极有系统的圆满组织。这种组织的说明,不是这本小书所能够的,要自己拿礼当作专门学问去研究才可懂得。
《周礼》之传注
讲到礼,还有一部值得注意的书,便是《周礼》。
这部书从前多相信是周公所作,内容博大繁复,的确可以算得一本好书。不过事实上绝非周初所能行的,大约是战国末年或者汉初的人所理想造出来的罢。
井田制度之传疑
井田制度也是古代史上一大疑案。自孟子首倡井田之说,后来的汉儒纷纷附会,歧说甚多。据后儒解释孟子的意思,夏时是每人分田五十亩,谓之贡。商以后将田书成井字形,每一井分九格。每格七十亩,八家共耕一井,以其中心的百亩为公田,谓之助。周代和商制全同。不过每一格是百亩,谓之彻。总之,古代人民耕地是受之公家,并非私有的。后世对于这个说法,或信或疑,说法不一。大约古代行授田之制,总是事实,然必谓将土地都一一画成豆腐干形的方块,则又不然。论古者不可过于拘泥的。
研究古史的今古文之争
三代的记载本来就少,经过秦始皇时代有意的摧残,文献就更残缺不全了。汉儒出来整理,遗书稍稍出现,但因此又引起今古文学派之争。大致西汉初年发现的学派是今文派,到汉武帝以后,孔安国[24]在孔子故宅中找出古文书籍,遂成立古文派。两派对于古代的史迹,说法绝对不同。如古代的兵制、刑制,以及其他政治社会制度,都各执一说。依我们看来,这些说法的根据都很薄弱,所以我们一概不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