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海通以后的文化转变期
- 中国文化思想简史(套装共2册)
- 常乃惪
- 3984字
- 2019-12-25 15:42:20
嘉、道以后的内忧外患
清朝的国势到高宗为极盛,但国事之败坏也全伏于这个时代。所以到仁宗即位,高宗尚未死,乱事便已发作了。仁宗朝则有川楚的白莲教匪之乱,有闽粤等海寇之乱,有北方的天理教之乱,宣宗朝初则有回部之乱,最后则有洪、杨等太平天国之乱。所有这些内乱都由于政治腐败,官吏剥削而成。幸而仁宗和宣宗都还是个谨慎节俭的君主,所以尚可保得几分元气。但是在这个内忧遍地的时候,不幸却又遇到了外交上空前的大变局,自鸦片战争以后,一败再败,无法抵御,则不能不令当时的人手忙脚乱呢!
五口通商
鸦片战争的结果便是缔结《南京条约》,开放上海等五个口岸让外国人来通商。这个事件影响极大。第一从此外人在华有了正式的贸易根据地,并得了传教的自由,从此经济侵略与文化侵略并进,中国就无以抵抗。第二通商口岸开后,所有欧洲的新思想、新文化都从此地输入,为以后中国文化转变之策源地。且以后许多作政治改革运动的人也都以上海租界作逋逃薮[91],影响于政治也很大。第三从此中国交通及商业的中心,移于海上,而陆地便渐渐减色了。
太平军的革命运动
在这清朝内忧外患相逼而来的时候,突然起来一种新的改革运动,虽然结果终于失败,但终是历史上一件可记载的事,这便是太平天国军的革命运动。太平军起自广西,本不过是些土寇鼠窃之类,但因其中有一部分人受了明末遗老的影响,怀抱民族思想,想推倒满洲人的统治,又一部分人则受基督教和西洋人的影响,对于中国社会旧习想有所改革。因此自打到长江流域,定都南京以后,就有许多特殊的政策制定出来,如尊奉上帝、易服色、蓄发、改历之类。太平天国之所以失败也在于此。因为他们想拿政治革命、社会革命、种族革命和思想革命,混在一起来做,而自身又无充分的学识、一致的计画、牺牲团结的精神去维持他,当然非失败不可了。
湘军的成功
打倒太平军的并不是清朝政府,而是曾国藩、胡林翼[92]一班湖南的书生,这是人所共知的。他们所以战胜太平军的原因,固然由于他们个人的学问、人格较好的缘故,其实最大的原因还在他们的主张较合于当时国民的心理。他们并不是绝对维持旧习惯的,但他们是渐进的革新派,而不是激进的革新派,湘军之战胜太平军,便是当时的渐进派思想战胜了激进派思想。
宋学的复兴
过重考据的汉学,到了乾、嘉以后便露出许多的缺点,他们只晓得从字句上争论些琐细的问题,而不晓得政治和社会上有许多大问题还待解决。而且因为他们反对宋儒义理之学的缘故,结果有些人连人格气节都不讲,做出许多卑污苟且的事来。因此汉学在社会上渐渐失了原来的地位。到湘军曾、罗[93]一派人出来,打着宋学的旗子,以人格气节相号召,结果做出许多惊天动地的大事业来,因此宋学在太平天国乱后,便陡然有复兴的样子。不过时代已经不是从前的时代,不但支离破碎的汉学不能救了这个时代,而且也非空疏迂腐的宋学所能救得了的。因此曾国藩中兴宋学的事业也只撑持得一时,结果只剩下几个桐城派的古文家去肩那具老招牌,于世道人心是一无所补的了。
今文派汉学之改革运动
在这时候,汉学自身也起了一番改革运动,这便是今文家的新汉学了。今文家最初不满意于古文家之崇拜东汉,因此就拿出西汉的更老招牌来打倒他。但实际上却渐渐作了革新运动的臂助。他们将孔子的学说内容扩大,附会了许多神奇怪诞的胡说,却也加入了许多新奇有理的思想。就学问的见地看,今文家的主观见解太深,还不如古文家较为平实。但就革新运动看,却很有大影响。今文家自龚自珍、魏源以来,即以经世致用为目的。后来国事日非,他们的目标也越趋于实际。直到康有为出来,集了今文家汉学的大成,却也为革新运动做了一番大事业,这是今文家的成绩。
留学政策之起
无论汉学、宋学,今文、古文,都救不了当时的国家险状,这种情形自太平乱后,有识者便渐渐明白了。所以曾国藩在乱平之后,便采用了容闳的建议,派遣第一批的留学生到欧美留学,也设制造局于上海,聘请专家译出许多西文书籍来,影响于当时的思想实很大。
富国强兵的思想
当时中国人初与西方人接触,对于西方文明尚未能认识真相,一般只以为西洋人之强是由枪精炮利,不但思想和政法的精义未曾梦见,即对于发展物质文明之机械工业也未能认识。当时只有一个薛福成[94]曾提倡机器之学,但不为社会所注意。一般腐儒和细民还在高唱排外制夷的思想哩。
教案与排外运动
因为几次与西洋人接触而失败的结果,引起了人民的排外的敌忾心,当时西人与中国人接触机会最多的要算传教士,基督教有许多习惯如不拜祖先之类本与中国旧习不同,因此更容易引起误会。于是社会上平空流行许多谣言,如谓西洋人宰杀小儿以配药之类,无知的人民一听此说,就容易引起暴动,所以清穆宗、德宗两朝教案迭出,都由于这种缘故。不过教案的结果总是中国人吃亏,其甚者如胶州湾及广州湾之租借,也是因为杀伤了德、法教士的缘故。
清流党之势力
当清朝末年,不但普通人民之中有一种不知利害盲目排外的潮流,即所谓士大夫社会之中,也一样的有这种大言欺世的现象,这般人在当时号为清流党人,他们根本不懂外交,却又常常要干预外交,对于当时办理外交较有经验的李鸿章等,常常盲目地加以攻击。结果误国之罪,不在贪官污吏之下。
中、日战后国民之觉醒
这种举国上下自大排外的心理,促成了中日战争的爆发。中、日战后,各国乘机要求租借口岸,划分势力范围,中国危亡,就在旦夕,于是有一部分明白大势的人才渐渐觉醒。看了日本区区岛国,竟能发愤自强,都是因为学习了欧美法制的缘故,变法维新的运动就渐渐兴起了。
戊戌变法之失败
这时候有康有为、梁启超一派,在上海办《时务报》,在长沙办时务学堂,极力鼓吹维新思想,他们都是讲今文学的人,所以也很得旧学家的信仰,于是有新科举人们的公车上书运动。后来在北京又组织保国会,各省也都组织起同样的团体,维新运动一天一天声势大起来。结果德宗也如此潮流所鼓动,就起用了康、梁一派的人,力行变法,废科举,改学校,澄清吏治,整饬军备。不幸改革过急,触了守旧派的忌,就拥出德宗的母亲慈禧太后来,将新党或捕杀,或囚禁,康、梁逃至国外,德宗也遭禁锢,维新事业就此失败了。
反动之失败与维新之再起
但是时势所迫,维新的思想已经深入有志青年的脑中,万不能用威力扑灭尽的。当戊戌变法失败之后,太后和朝臣因恨维新党人的缘故,就迁怒到外国人身上,遂煽动起民间排外的心理,组织一种含有迷信性质的秘密结社,名叫义和团,在山东、直隶、山西一带,到处焚烧教堂,杀掠教民,最后奉旨去围攻北京使馆,引起外人的联合干涉。八国联军打破了北京,清朝帝后逃至西安,缔结了最辱国丧权的《辛丑和约》,排外运动,到此才告一段落。到帝后回京以后,也就不得不顺从正当的民意,下诏变法维新,再走戊戌的旧路了。
辛丑以后政府的维新运动
自此以后,变法维新已成公认的潮流,无人敢反对了。清政府的维新政策最有效果的要算停科举,办学校一事,此外如放足、禁烟等事也切实进行,最后应人民之要求,派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下预备立宪之诏。又张之洞在湖北首创练新军,开办工厂,袁世凯在直隶也练了北洋新军,这些都是当时政府的变法成绩。
留学日本的潮流
不过当时维新的主动力还在民间,因为政府的变法是敷衍门面的,不彻底的,所以有志之士都想起来自行求得新智识,因此留学的风气便大兴起来。当时日本因为同文同种的关系,地方又比较近,生活又比较贱,加以国体相同,国情也相似,因此多数的青年就都往日本去留学。极盛的时代,东京有数万中国留学生,这数万留学生一聚到东京,就替中国造出许多惊天动地的风云来。
立宪派之运动
这时候政治的运动也分了派别了,康、梁自变法失败以后,康有为就去漫游欧美,联络华侨,梁启超则住到日本横滨,创办《新民丛报》,起初尚主张革命之说,后来康的思想愈趋于保守,加以东京激烈派渐渐得势起来,因此梁的议论也渐趋于稳健。他们一派主张保皇立宪,在各处组织保皇会,与国内立宪派相呼应,而与当时主张革命排满的一派相反对,论争很烈。
同盟会的排满革命
排满思想,本来起源很久,到后来便成为具体的革命运动。最初有孙文者在檀香山组织兴中会,与陆皓东[95]等图谋在广州起事,失败后陆死孙逃,遂到处宣传革命思想。又有黄兴等一派湖南人,在湖南联络会党,组织华兴会。章炳麟[96]一派的江浙文人也组织光复会。这三派先后受压迫都跑到日本,遂联合起来,组织同盟会,声势骤然浩大起来。他们办了一种《民报》,专门与梁启超的《新民丛报》宣战。立宪派终久失败,而革命思想渐渐传布起来。
民族思想之复活
革命派人所用的最有力的宣传工具是什么呢?就是基于满汉不平界限之民族心理。因此他们极力鼓吹明末遗老的民族思想,明末思想研究之工具忽然复活起来。到处假借研究国学之名来传布民族思想,加以实际运动之前仆后起,影响于人民之倾向革命心理不少。
翻译事业之发达
在国外这种革命、立宪两派人努力奋斗的时候,国内的一部分人也在那里努力地做他们的平和工作,这便是翻译和出版的事业了。如这种事业中最著名的有两个人,一个是严复,他翻译《天演论》等英国进化论派的名著,博得了无上的好誉。一个是林纾,他翻译了许多的欧美小说,给中国人了解西洋人的生活真相,对于思想改革都很有功绩。此外有些日本留学生也从日文中译出许多政治之书,又在各省发行许多日报杂志,对于文化介绍也很有帮助。
清朝终于亡了
国内的立宪派尚想作最后的努力,当德宗和慈禧太后都去世以后,立起一个三岁的小皇帝宣统来,他父亲醇亲王摄政,立宪派以为改革的机会到了,就起来以各省谘议局作基础,派遣代表联合请愿,缩短预备立宪年龄,提早开国会。不料当时清廷亲贵昏聩糊涂,不知容纳民众潮流,竟致拒绝,于是民心失望,虽立宪派也知非革命不可了。此时清朝练的新军已经很多,这新军将领多半是用日本的留学生,而日本留学生又是多数怀抱革命思想的,因此乘着四川为国有铁路请愿风潮的机会,霹雳一声,武昌起义,各省响应,不到百日,清朝就终于亡了。这就是文化运动与思想革命的真力量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