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诊重症监护治疗病房(EICU)手册
- 柴艳芬 寿松涛 么颖
- 732字
- 2020-08-28 17:15:19
9.氧输送和氧耗
【概述】
1.氧输送(DO 2) 表示单位时间内左心室向全身组织器官输送氧总量,又称氧供。
2.氧耗(VO 2) 表示组织细胞实际消耗的氧量。
3.氧需求 为组织维持有氧代谢所需的总氧量。
4.循环、呼吸和血液系统功能完整才能保证氧需求、DO 2和VO 2平衡。
5.ICU患者常发生氧需求、DO 2和VO 2失衡。
6.DO 2和VO 2监测
(1)有助于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了解病理生理状况。
(2)有助于临床诊断和指导治疗。
(3)判断疗效和预后。
【氧输送】
1.DO 2=CO×CaO 2。
2.DO 2I=CI×CaO 2。
3.氧需求增加时,机体通过增加CO、CaO 2或O 2ER维持氧供需平衡。
【氧耗】
1.VO 2=CO×(CaO 2-CvO 2)。
2.VO 2I=CI×(CaO 2-CvO 2)。
3.意义
(1)非脓毒症:反映组织耗氧。
(2)脓毒症:包括炎症反应耗氧和组织耗氧。
【氧摄取率】
1.定义 血液通过毛细血管释放氧量占CaO 2的百分数。
2.O 2ER=(CaO 2-CvO 2)/CaO 2或VO 2/DO 2。
3.反映组织氧摄取能力。
4.O 2ER随机体氧需求变化
(1)静息时为0.22~0.3。
(2)氧需求增加时可达0.70。
【氧输送、氧需求和氧耗的关系】
1.病理生理基础
(1)生理状态
1)VO 2约为DO 2的1/3。
2)VO 2与氧需求一致。
(2)氧需求增加时
1)机体首先增加CO,使DO 2增加4~5倍。
2)仍不能满足氧需求时,增加O 2ER至0.70,VO 2与氧需求一致。
3)O 2ER达0.70仍不能满足氧需求时,O 2ER不再增加,产生无氧代谢,乳酸增高。
A.此时DO 2为临界值。
B.VO 2不再反映氧需求,只表示氧的实际利用量。
C.氧债=氧需求-VO 2。
D.VO 2依赖于DO 2变化。
E.低温、缺氧和Hgb亲和力变化时DO 2临界值随之改变。
2.VO 2和DO 2的关系
(1)生理性DO 2依赖
1)DO 2>临界值,VO 2不依赖于DO 2。
2)DO 2<临界值,VO 2依赖于DO 2。
(2)病理性DO 2依赖
1)特点:
A.DO 2临界值异常增高。
B.O 2ER减低。
C.VO 2始终依赖于DO 2。
2)常见于:
A.组织氧合不足:
ARDS、低血容量性休克、心源性休克。
B.氧利用障碍:
脓毒性休克。
3)意义:
预示MOF发病率和病死率增加。
【氧输送和氧耗监测适应证】
1.休克状态。
2.高代谢状态。
3.微循环障碍。
4.重度贫血。
5.CO减少。
6.低氧血症。
7.SvO 2异常。
【氧输送和氧耗监测方法】
1.DO 2监测
(1)参数:
CO、Hgb、SaO 2和PaO 2等;
(2)监测方法
1)CO
A.有创测定法:
a.染料/指示剂稀释法。
b.热稀释法。
c.Fick法。
B.微创测定法:
脉搏指示剂连续心排血量(PICCO);
C.无创方法:
a.TTE
b.经食管/气道多普勒(EDM/ TTD)测量升主动脉流速及横截面积。
c.心阻抗血流图(TEB)。
d.部分CO 2重复吸入法(NICO)。
2)Hgb
a.血细胞自动分析仪Hgb测定精确度为95%。
b.ABG测得Hgb不能用于计算DO 2和VO 2。
3)SaO 2
A.分光光度计
a.CO-氧流计可测定氧合Hgb、还原Hgb、碳氧Hgb和高铁Hgb。
b.CO-氧流计是测定氧合Hgb的“金标准”。
c.误差约2%。
B.脉搏氧流计。
C.纤维光学氧流计。
D.重度贫血患者误差较大。
4)PaO 2
A.留置氧分压电极。
B.经皮氧分压电极。
C.氧分压微电极法。
2.VO 2监测
(1)监测方法
1)Mass分光光度计法直接测定摄取氧浓度为“金标准”。
2)Fick公式计算。
3)肺活量计,较烦琐,应用较少。
4)代谢车和间接测热法。
5)胃黏膜张力计(gastric tonometry)监测胃和肠道黏膜pH。
6)磁共振分光镜
A.测定细胞内高能含磷物质(ATP、磷酸肌酸和无机磷)。
B.计算细胞内pH、氧化磷酸化和肌酸激酶。
7)质子发射X线断层摄像定量分析低氧血症时细胞的代谢变化。
(2)注意事项
1)任何操作和病理变化(发热、疼痛和焦虑)均能影响VO 2测定。
2)须在临床状况稳定、安静休息时测定。
【氧输送目标值】
1.1977年,Shoemaker等提出“过度复苏”可使高危患者获益。
(1)CI>4.5L/(min·m 2);
(2)DO 2I>600ml/(min·m 2);
(3)VO 2I>170ml/(min·m 2)。
2.后来发现“过度复苏”为机体的自发反应,而非治疗所致,与预后相关。
3.2003年,Balogh等发现
(1)“过度复苏”可导致以下风险:
1)肠黏膜缺血。
2)腹腔间隔室综合征。
3)MODS。
4)死亡。
(2)镇静和镇痛可降低休克患者氧需求。
(刘晨燕 柴艳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