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新生儿居住环境

从医院回到家,宝宝就要生活在成年人早已习惯了的环境中。平时,成年人感觉不到异常的家庭环境,对于宝宝来说,可能会不适宜。所以,家庭居住环境要注意下面几点。

新生儿的体温调节能力不够成熟,必须借助室温和衣物来保暖。应保持室内温度夏季23~25℃、冬季20℃以上,相对湿度在50%~60%最为适宜,等到宝宝逐渐长大,新陈代谢能力增加,体温调节能力越来越强之后,再和成年人一样适应季节性室温变化。

新生儿在室内,要比成人多穿一件衣服;2~3个月大时,可以和成人穿一样多;4~5个月的宝宝,在寒冬或酷暑时,最好要少去室外,因为宝宝还没有这么强的调节温度能力。

要了解宝宝体温是否适宜,通常可以摸宝宝露出的部位,如面额、小手,以不凉而无汗为合适。如果四肢发凉,说明温度不够,要想办法加热水袋保暖,热水袋温度在50℃左右,要把热水袋放在宝宝棉被下,不要直接接触皮肤,以免引起烫伤。

一般来说,育儿房间就是宝宝的生活环境,要特别注意。

(一)忌嘈杂

宝宝的健康成长,需要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嘈杂的环境对新生儿的生长发育极为有害。按照国际标准,一般居处白天的噪声不能超过45分贝,夜间不能超过35分贝。50分贝以上的噪声会缩短健康者熟睡时间,80分贝以上噪声会损伤听力,120分贝以上噪声容易使人精神错乱。噪声对婴儿影响更大,由于婴幼儿中枢神经系统尚未发育健全,长期受到噪声刺激,会使脑细胞受到损害,导致大脑发育不良,使智能、语言、识别、判断和反应能力的发育受到阻碍。噪声影响宝宝的睡眠,造成生长激素和其他有助生长的内分泌激素分泌减少,影响宝宝的正常发育,个子长不高;噪声会使宝宝食欲减退,消化功能降低,出现营养不良;噪声刺激交感神经,使之紧张并损害听力,形成“噪声性耳聋”。所以,育儿房间最好远离马路;家人也不要在室内高声喧哗吵闹,不要在家里跳舞、打牌,收音机和电视机音量不宜太大,开关门窗动作要轻,不要买高音量的电动玩具和质量低劣、未经正规校音的乐器给宝宝玩,也不要抱宝宝去路边、剧院等人多嘈杂的地方玩。

宝宝既不能在嘈杂环境中生活,也不能在完全无声的环境中,否则同样不利生长。适量的环境刺激有利于提高新生儿的视觉、触觉和听觉的灵敏性,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生理反射,促进智力发育,从而使大脑更为发达。

(二)宜多彩

房间里可以张贴一些色彩绚丽的图画,悬挂各种颜色鲜艳的气球、彩带,伴以柔和、轻快的抒情音乐(音量不宜过大),和一些带响的玩具,积极创造丰富多彩的视、听、触觉环境,使宝宝健康成长。

(三)保恒温

宝宝出生前,在子宫中被温暖的羊水包围,过着“四季如春”的舒适安宁的生活。初到人世间,首先会感到寒冷。宝宝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全,体温调节能力差,过冷或是过热都不宜。育儿房间要保持温度恒定,才能够保证体温稳定。育儿房间温度夏季以23~25℃,冬季要达到20℃以上,相对湿度保持在50%~60%。

(四)忌夜灯

父母为了夜里方便照顾婴儿,喜欢在卧室通宵开着长明灯,这样做对宝宝健康成长非常不利。昼夜不分地经常处在明亮环境中的新生儿,往往会出现睡眠和喂养方面的问题。新生儿体内自发的内源性昼夜变化节律会受光照、噪声等外界因素影响,对宝宝来说,昼夜有别,有利于生长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