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艺术的功能

艺术的功能问题是美学和艺术学长期争论的问题之一。对于艺术的社会功能,许多思想家、艺术理论家说法不一,有众多不同的理解,较为普遍的看法是认为艺术具有三方面的功能:审美认识功能,审美教育功能,审美娱乐功能。

一、审美认识功能

审美认识功能,指艺术能够帮助人们获得多方面的社会、自然的知识,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历史、认识人生。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就表明了儒家对艺术功能的看法。他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这段话除了强调文艺为维护政治、伦理、道德服务外,也指出了文艺具有两方面的认识作用,一方面是文艺“可以观”世事之变更,具有认识社会、历史的作用;另一方面是“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也就是说艺术还可以帮助人们认识自然现象、增长见识。还有所谓“使民知神奸”(《左传》)、“穷神变,测幽微”(《历代名画记》)、“令人识万事礼乐”(《林泉高致》)、“一画有千秋之遐想”(郑板桥题画)等,这都涉及艺术的认识功能(图2-8)。

图2-8 《捣练图》 (局部) 唐张萱

的确,艺术往往通过生动可感的艺术形象或有趣的故事情节,给人们带来丰富的社会知识。正因如此,马克思在评价19世纪英国作家狄更斯、萨克雷等人的作品时说,他们“在自己的卓越的、描写生动的书籍中向世界揭示的政治和社会真理,比一切职业政客、政论家和道德家加在一起所揭示的还要多”。(10)恩格斯在谈到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一整套社会小说时,认为从这里所学到的东西,“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11)列宁把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看成“俄国革命的镜子”,因为这些作品深刻地表现了“俄国千百万农民在俄国资产阶级革命快要到来的时候的思想和情绪”。(12)除了文学作品以外,其他艺术形式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种审美认识功能,如绘画可以突破时空的局限,通过直观可视的艺术形象,将早已逝去的古代生活或难以亲身经历的生活场景置于人们的眼前,大大拓展了我们的视野。

二、审美教育功能

审美教育功能,是指艺术能够熏陶和感染人们的思想情感,净化人们的灵魂,在潜移默化的作用下,引起人们思想、情感、理想、追求上的深刻变化,使之得到一种道德的规范,引导人们正确地理解和认识人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古今中外的思想家、教育家和艺术家都十分重视艺术的审美教育功能。我国的古代教育思想一直十分重视艺术在道德修养方面的重要作用。孔子以“礼乐相济”的思想,创立了我国古代最早的教育体系,以“六艺”(礼、乐、书、数、射、御)教授弟子,其中的“乐”就是诗、歌、舞、演、奏等艺术综合体。孔子还明确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中孔子认为,诗可以使人从伦理上受到感发,礼是把这种感发变为一种行为的规范和制度,而乐则是陶冶人的性情和德行,也就是通过美术,把道德的境界和审美的境界统一起来。可见孔子早已看到了艺术对人的陶冶、感化的作用。在西方美学史上,早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认为,理想的人格是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格,情感、欲望和理智一样,都是人性中固有的内容,所以艺术应当具有三种功能:一是“教育”,二是“净化”,三是“快感”,也就是说,艺术可以帮助人们获得知识、陶冶情操、得到放松和快乐。从艺术史中我们可以看到,无论中国还是西方,两千年来,人们一直十分重视艺术的这种审美教育功能。

艺术的审美教育之所以不同于其他的教育形式,就在于艺术的教育是以审美为基础的,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主要表现为“潜移默化”“以情感人”和“寓教于乐”。

艺术欣赏就是一种感觉与理解、感情与认识相统一的精神活动,因此欣赏者通过艺术作品的欣赏而提高认识、受到教育,这表现为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不同于纯粹抽象的理论思考或是在直接的功利目的驱使强迫下接受某种道德教训。欣赏者对作品所揭示的生活本质的认识,或是对艺术家所作的判断、评价的接受,始终是和欣赏者对艺术作品所反映的具体生活现象的直接感受和情感反应不可分的。在整个欣赏过程中,对待反映于作品中的生活,只有那些为欣赏者的感觉和感情所肯定和接受了的东西,才能成为他在理性上所肯定和接受的东西。艺术欣赏活动所具有的这个特点,使得欣赏者在欣赏活动中不仅认识了事物的本质,而且生动具体地把握了丰富多彩的感性世界,激发了和对事物的理性认识相一致的情感态度,推动欣赏者走向实践。例如我们观看李桦在1935年创作的名作《怒吼吧!中国》(图2-9),刚劲而又饱满的阳刻线条,力透纸背地传达出被缚国人的痛苦和不屈的挣扎,我们不仅在理性上认识到日本侵略者的残暴,而且在情感上也深切地感受到席卷我们的痛苦、绝望和悲愤,从而激起人们同仇敌忾的抗争意志。

图2-9 《怒吼吧!中国》 木刻版画 李桦 1935年

艺术作品的感染力之所以不同于其他意识形态的地方,就在于它能够寓教育于娱乐之中。鲁迅说过:“文艺之所以为文艺,并不贵在教训,若把小说变成修身教科书,还说什么文艺?”艺术作品对欣赏者的这种特殊的精神作用,曾经为古今中外的许多美学家、艺术家所指出,所阐释。公元前古罗马的贺拉斯曾经提出了文艺“寓教于乐,既劝谕读者,又使他喜爱,才能符合众望”。(13)教育与教训不同,艺术作品对欣赏者寓教于乐的特点,决定了艺术欣赏活动给人以道德和知识的教育,与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审美趣味二者之间内在的、必然的联系。艺术的教育作用只能通过欣赏者对作品发生兴趣,在欣赏过程中得到一定的审美愉悦,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由于各种艺术作品的性质不同,艺术欣赏的教育性与娱乐性的关系也不同。有些作品教育性强些,有些作品娱乐性强些。但是,无论哪一种艺术作品,甚至包括惊心动魄的悲剧,也都必然带有一定的审美愉悦性。任何具有严肃的创作目的的艺术,只有当它首先适应了群众的审美需要和审美能力、审美趣味,适应群众的这种主观爱好与接受的可能,它才能赢得观众、提高观众、教育观众。

三、审美娱乐功能

艺术的娱乐功能,主要指通过艺术欣赏活动,使人们的身心得到愉快和放松,精神需求得到满足,赏心悦目,畅神益智,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优秀的艺术作品都有一种魅力,它使人在欣赏时完全陶醉,整个心情、精神都感到非常愉快和满足,给人一种审美的享受。物质产品是为了满足人们生存的需要,精神产品则是为了满足人们心灵的需要。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产品,正是因为它能给人们带来审美的愉悦和心理的快感。前面已经提到,古罗马美学家贺拉斯就提出艺术应当“寓教于乐,既劝谕读者,又使他喜爱,才能符合众望”。这就是说,艺术必须有趣味,具有魅力,才能吸引观众,艺术的其他功能才有实现的可能。中国先秦时期的艺术理论著作《乐记》中,也有类似的思想,提出了“乐者乐也”的主张,认为艺术(包括音乐)应当使人们得到快乐。还有宗炳在《画山水序》中提出的“畅神”,张彦远所说的“怡悦情性”(《历代名画记》)和郭熙所说的“快人意”(《林泉高致》)等,都涉及艺术的审美娱乐功能(图2-10)。

图2-10 《早春图》 北宋 郭熙

艺术审美娱乐的作用,是使人们通过艺术欣赏得到积极的休息,从而以新的精力去投入新的工作。恩格斯在论述民间故事书的作用时,曾这样描述艺术的审美娱乐作用:“民间故事书的使命是使一个农民作完艰苦的日间劳动,在晚上拖着疲乏的身子回来的时候,得到快乐、振奋和慰藉,使他忘却自己的劳累,把他的贫瘠的田地变成馥郁的花园。”(14)艺术的这种娱乐功能甚至被运用到了医疗的领域。20世纪50年代以来,音乐疗法逐渐引起各国医学界和音乐工作者的兴趣和重视,美、英等国先后创办了各种音乐医疗的刊物,运用音乐手段来治疗某些病症,并在这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工作,美国某些高等院校还专门设立了艺术疗法的学位。西方现当代心理学的许多流派,都十分重视艺术对欣赏者深层心理的宣泄作用或净化作用,认为艺术可以使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受到压抑或无法实现的情绪、愿望、期待、理想,通过艺术创造的想象世界或梦幻世界得到完成和满足。

艺术的认识功能和教育功能以及娱乐功能并不能绝对化,我们应当将三者统一起来理解和认识,艺术的一切社会功能都是建立在艺术审美价值的基础上的。以审美为前提,这也是艺术功能不可替代的重要原因。艺术的认识功能不同于科学的认识功能,教育功能不同于道德的教育功能,娱乐功能不同于体育休闲的娱乐功能,正是在于这一切功能都是通过作用于人的精神领域,使人获得精神上而不是物质或生理上的享受。所以,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它的各种社会功能都是以审美价值为基础的,也只有在审美价值的基础上,其各种社会功能才能够发挥作用。

思考题:

1. 简述关于艺术起源的几种比较主要的理论。

2. 试谈艺术起源的多元合力理论。

3. 艺术具有哪些重要的社会功能?


(1)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古希腊罗马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19.

(2) 伍蠡甫.西方文论选(上卷).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51.

(3) 伍蠡甫.西方文论选(下卷).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432.

(4) 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上册).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130.

(5) 朱狄.艺术的起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131.

(6) 朱狄.艺术的起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131.

(7) 普列汉诺夫.论艺术(没有地址的信).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73:34.

(8)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12.

(9) 彭吉象.《艺术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35.

(10)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686.

(11)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463.

(12)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文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88.

(13) 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45.

(14) 杨柄.马克思恩格斯论文艺和美学(下册).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2: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