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 消费者行为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1~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已知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是100元,商品X的价格是10元,商品Y的价格是4元。假定他计划购买6个单位的X和10个单位Y,这时商品X和Y的边际效用分别是70和30。若要获得最大效用,他应该(  )。

A.按计划购买

B.增加X的购买量,减少Y的购买量

C.增加Y的购买量,减少X的购买量

D.同时增加X和Y的购买量

【答案】C

【解析】因为商品X和Y的边际效用分别是70和30,而商品X的价格是10元,商品Y的价格是4元,MUY/PY=30/4=7.5>MUX/PX=70/10=7,所以用一单位货币购买Y增加的效用更大,应增加Y的购买量,减少X的购买量。

2当两种商品x和y的效用函数为u(x,y)=xy时,下列哪一种效用函数描述了相同的偏好次序?(  )

A.u(x,y)=(x-5)×(y-5)

B.u(x,y)=(x/5)×(y/5)

C.u(x,y)=(x+5)×(y+5)

D.u(x,y)=(x+5)×(y-5)

【答案】B

【解析】效用函数经过正单调变换以后也是一个效用函数,且两者描述了相同的偏好次序。B项,新的效用函数u′(x,y)=(x/5)×(y/5)=u(x,y)/25可以由原函数通过正单调变换得到,且u(x,y)/25是原效用函数u(x,y)的严格单调增函数。ACD选项的效用函数则不具备这样的变换关系。

3垂直的无差异曲线意味着(  )。

A.当消费者增加横轴上商品的消费时,他的满足不会增加

B.当消费者增加纵轴上商品的消费时,他的满足不会增加

C.当两种商品的消费量都增加时,消费者的满足程度会增加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答案】B

【解析】B项,垂直的无差异曲线表示无论是增加还是减少纵轴的商品消费量,消费者的效用都不会变化,因为对消费者来说,对纵轴上的商品的消费不会产生任何效用;AC两项,垂直的无差异曲线并不能表明横轴的商品对消费者来说是喜好品还是厌恶品,也就是说,无差异曲线可能越靠近原点效用越大,也可能越远离原点效用越大。当横轴上的商品是喜好品时,增加横轴上商品的消费量,消费者的满足会增加;当横轴上的商品是厌恶品时,增加横轴上商品的消费量,消费者的满足程度反而降低。

4假设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u(x,y)=ln(x0.5+y),同时消费者面临的商品空间由商品x和商品y构成。在二维的商品空间中,如果以y的数量为纵轴,以x的数量为横轴,那么消费者在此商品空间中的无差异曲线的斜率为(  )。

A.-1/(2x0.5

B.-(y+x0.5)/(2x)

C.-1/(2x0.5+1)

D.-(y+x0.5)/(2yx0.5

【答案】A

【解析】无差异曲线上某一点斜率的绝对值就是该点的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而MRSxy=MUx/MUy,所以无差异曲线的斜率为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比值的负数,即:k=-MUx/MUy=-[0.5x0.5/(x0.5+y)]/[1/(x0.5+y)]=-0.5x0.5

5商品的需求价格由(  )决定。

A.消费者的收入

B.消费者的偏好

C.该商品的边际效用

D.该商品的生产成本

【答案】C

【解析】商品的需求价格并不是由消费商品的总效用所决定的,而是由边际效用所决定的,即P=MU/λ,其中,MU指商品的边际效用,P是商品价格,λ为每增加一单位货币的持有的边际效用。

6如果两商品是互补商品,那么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的斜率可以是(  )。

A.0

B.1

C.2

D.3

【答案】A

【解析】两种商品是互补品时,无差异曲线的水平部分的斜率为0,垂直部分的斜率为无穷大。

7假设你去买一张彩票,而且你知道你将以0.1的概率得到2500元,0.9的概率得到100元。假设你的效用函数为

那么你从所购买的彩票中所得到的期望效用为(  )。

A.360

B.14

C.46

D.1300

【答案】B

【解析】根据公式u=p1u(w1)+p2u(w2),可以得出期望效用u=0.1×50+0.9×10=14。

8当价格是(3,1)的时候,某消费者选择消费束(x,y)=(8,7)。在新的价格(px,py)下,该消费者选择消费束(x,y)=(7,9)。为了使该消费者的行为与显示性偏好弱公理相一致,则一定有(  )。

A.px>2py

B.2py>px

C.3py>px

D.py=3px

【答案】A

【解析】在保持偏好关系一致性的前提下,该消费者在价格(px,py)下选择消费商品束(7,9)而不选择(8,7),根据显示性偏好弱公理以及3×8+1×7=31>3×7+1×9=30可知,消费商品束(7,9)的支出必定不大于消费商品束(8,7)的支出,即:8px+7py>7px+9py,亦即px>2py

9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是因为(  )。

A.边际成本递增

B.机会成本递增

C.边际替代率递减

D.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

【答案】C

【解析】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决定了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是递减的,进而决定了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工资上涨的替代效应鼓励工人减少劳动时间,收入效应也鼓励工人减少劳动时间

B.工资上涨的替代效应鼓励工人增加劳动时间,收入效应也鼓励工人增加劳动时间

C.工资上涨的替代效应鼓励工人减少劳动时间,收入效应鼓励工人增加劳动时间

D.工资上涨的替代效应鼓励工人增加劳动时间,收入效应鼓励工人减少劳动时间

【答案】D

【解析】工资的上涨意味着“闲暇”的价格上升,这样替代效应就会鼓励人们“消费”其他商品,即进行劳动,因此工资上涨的替代效应会鼓励人们增加劳动时间。工资上涨意味着人们的收入增加,因此人们可以消费更多的“闲暇”,于是工资上涨的收入效应会鼓励工人减少劳动时间。

二、简答题(11~1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1请用经济学中边际效用的概念解释如下现象:“水的效用很大,但价格却很低,钻石的效用很小,但价格却很高”。

答:“水和钻石的价值悖论”意为水对人们很有用,必不可少,但水却很便宜;金刚钻对人们的用途很有限,但却很昂贵。钻石对人的用处确实没有水大,所以人们从水的消费中所获得的总效用远远大于从消费钻石的过程中所获得总效用。这一悖论可以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来共同说明,因为价格是由需求和供给共同决定的。

(1)从需求方面看,西方经济学者认为,商品的需求价格并不是由消费商品的总效用所决定的,而是由边际效用所决定的,即P=MU/λ。由于水的数量巨大而导致其边际效用很低,这样一来,尽管人们从水的消费中获得了很大的总效用,但却只愿意支付很低的价格。相反,钻石用处远不如水的用处大,但是钻石的数量稀少,导致其边际效用非常高,尽管消费钻石获得的总效用非常低,人们却愿意支付高价格来消费钻石。

(2)从供给一方看,由于水源充足,生产人类用水的成本很低,因而其价格也低。金刚钻则很稀缺,生产钻石的成本也很大,因而钻石很昂贵。

综合需求供给分析以及基数效用理论,则水更便宜,钻石昂贵。

12如果企业实施加班工资,即只对多于原来劳动时间的部分支付更高的工资,那么消费者一定会选择更多的劳动时间吗?

答:消费者一定会选择更多的劳动时间。

如图2-1所示,消费者最初选择的闲暇时间为L,此时如果对多于原来的劳动时间的部分支付更高的工资,那么L点左方的预算线将向右上方旋转,与更高的无差异曲线相交,此时,消费者将选择更少的闲暇L*,即选择更多的劳动时间。这是因为,新的预算线经过原来的选择并且有一部分高于原来的预算线,所以消费者新的选择一定位于高于原来预算线的部分,而这一部分预算线是位于L点的左方,因而,在新的选择下,闲暇L*位于原来的闲暇L的左方,消费者会选择较少的闲暇,也就是选择更多的劳动时间。

图2-1 收入-闲暇曲线

但是,如果劳动者原来最优选择的劳动时间正好是工资的转折点(预算线的转折点),此时员工不一定会增加劳动时间。

13商品价格下降通过哪些途径影响到该商品的需求?是增加还是减少?并据此区分正常商品、低档商品和吉芬商品。

答:(1)商品价格下降通过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影响该商品的需求。一种商品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量变动的总效应可以被分解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两个部分,即总效应=替代效应+收入效应。其中,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变动,进而由实际收入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称为收入效应。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称为替代效应。

(2)商品价格下降对不同商品的需求量的影响

正常物品

如图2-2(a)所示。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在同一方向上起作用,即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则总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因此商品降价后需求量会增加。

图2-2(a) 正常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低档物品

如图2-2(b)所示。对于一般的劣等品来说,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动,收入效应的作用小于替代效应的作用,从而总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因此商品降价后需求量也会增加。

图2-2(b) 低档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吉芬商品

如图2-2(c)所示。吉芬商品的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动,但是其收入效应的作用大于替代效应的作用,从而总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动,因此在商品降价后,需求量会减少。

图2-2(c) 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3)正常商品、低档商品和吉芬商品的区分

正常商品与一般低档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动,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即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但当价格下降相同的幅度时,正常品的需求量增加幅度比一般低档品大;吉芬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同方向变动,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即价格下降需求量减少。具体如表2-1所示。

表2-1 商品价格变化所引起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14试比较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两派观点的异同。

答:效用是商品和劳务给消费者带来的满足程度,对于效用是否可加的争论产生了两种既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的理论: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基数效用论认为效用如同长度、重量等概念一样,是可以用具体数值来加以衡量的,具体的效用量之间的比较是有意义的。序数效用论则认为,效用仅是次序概念,而不是数量概念,效用的大小是不能用具体数值来加以衡量的,效用之间只能通过顺序或等级来表示,并由此作为消费者选择商品的根据。对这两种理论的比较如下:

(1)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的联系

都是从市场的需求一方着手,通过推导需求曲线,说明需求曲线上的任一点都表示消费者获得了效用最大化。

二者都建立在一些相同的假设基础之上,如假设消费者都有一定的收入,其行为都是理性的,都把消费者的行为看作是在既定的收入限制条件下追求最大化效用的过程。

基数效用论建立在边际效用递减的假设之上,序数效用论也得出了边际替代率递减的结论。它们都以边际效用理论为基础,认为商品的价值或价格是由商品带给消费者的边际效用的大小来决定的。

它们推导的需求曲线具有相同的趋势,都符合需求规律,即都得到了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效用函数的形式基本相同,消费两种商品时的效用函数都可以写为u=u(q1,q2)。并且两者得到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有联系,经过适当的数学变换可以得到一样的形式,基数分析与序数分析具有一致性。

(2)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的区别

假设不同。基数效用论假设消费者消费商品所获得的效用是可以度量的,可以用基数(1,2,3…)表示。每个消费者都可以准确地说出自己所获得的效用值,这样任意两个消费者的消费函数可以比较和加总。序数效用论则认为消费所获得的效用只可以进行排序,只可以用序数(第一,第二,第三…)来表示,效用的大小及特征表现在无差异曲线中。

效用函数形式虽然相同,但含义不同,基数效用论的效用函数指的是可以以基数计量的效用,序数效用论的效用函数则指的是效用指数。

使用的分析方法不同。基数效用论使用MU即在预算约束下求效用值的最大化作为工具。而序数效用论则使用无差异曲线、预算线作为分析工具。

均衡条件的表达不同。基数效用论使用的表达式为MUi/Pi=λ,即每一单位货币所购买到的任何商品的边际效用相等。序数效用论则表达为MRSXY=MUX/MUY=PX/PY,即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两种商品的价格之比。

三、计算题(15~19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5一个农夫认为在下一个播种的季节里,雨水不正常的可能性是50%。他的期望效用函数的形式为:期望效用=0.5lnYNR+0.5lnYR,这里,YNR与YR分别代表农夫在“正常降雨”与“多雨”情况下的收入。

(1)假定农夫一定要在如表1所示收入前景的两种谷物中进行选择(只能选择一种),他会种哪种谷物呢?

表2-2 小麦和玉米在不同天气状况下的收入

(2)假定农夫在他的土地上可以每种作物都播种一半的话,他会选择这样做吗?请解释你的结论。

(3)怎样组合小麦和玉米才可以给这个农夫带来最大的期望效用?

解:(1)农民种小麦的预期效用E(uw)为:

E(uw)=0.5ln28000+0.5ln10000=0.5ln(280×106

农民种玉米的预期效用E(uc)为:

E(uc)=0.5ln19000+0.5ln15000=0.5ln(285×106

因为E(uw)<E(uc),所以农民会种玉米。

(2)如果农民在他的土地上每种作物各种一半,他的收益如表2所示:

表2-3 混合种植时不同天气状况下的收入(单位:美元)

从而他的预期效用E(u)为:

E(u)=0.5ln23500+0.5ln12500=0.5ln(293.75×106

由于E(uw)<E(uc)<E(u),所以农民会混合种植。

(3)假设小麦的种植份额为α,那么混合种植的期望效用EU为:

EU=0.5ln[28000α+19000(1-α)]+0.5ln[10000α+15000(1-α)]=0.5ln(19000+9000α)+0.5ln(15000-5000α)

期望效用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

dEU/dα=0.5×9000/(19000+9000α)-0.5×5000/(15000-5000α)=0

解得:α=4/9。

所以当农民用4/9的土地种小麦,5/9的土地种玉米时,其期望效用达到最大。

16某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

商品x1和x2的价格为p1和p2,收入为y。

(1)假设商品x1和x2的价格为p1=1和p2=2,该消费者收入为y=100。求该消费者对两种商品的需求量。

(2)若商品x1价格升至2,即此时p1=p2=2,该消费者收入不变。求此价格变化对商品x1产生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解:(1)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问题为:

构造拉格朗日函数:

一阶条件为:

由上述三式解得消费对两种商品的需求函数分别为:x1=y/(2p1),x2=y/(2p2)。

当p1=1,p2=2,y=100时,消费者对商品x1的消费量为:x1=y/(2p1)=100/(2×1)=50;

对商品2的消费量为:x2=y/(2p2)=100/(2×2)=25。

此时消费者效用为:

(2)当商品x1的价格为p1′=2时,有:x1′=y/(2p1′)=100/4=25。

由此可知,价格变化对x1产生的总效应为-25。

为保持原有的效用水平

消费者在新的价格水平(2,2)下的支出最小化问题为:

求解可得:

所以,x1价格上升的替代效应为:

收入效应为:

说明:上述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为希克斯替代效应和希克斯收入效应。

斯勒茨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求解如下:

要使得购买力保持不变,则收入水平应调整为:y′=2x1+2x2=2×50+2×25=150。在该收入水平下,消费者对商品x1的消费量为:x1‴=y′/(2p1′)=150/4=37.5。

因此,斯勒茨基替代效应为:x1‴-x1=37.5-50=-12.5。

斯勒茨基收入效应为:x1′-x1‴=25-37.5=-12.5。

17一居民有财富10万,包括2万的摩托车,他有25%可能车被盗,假定他的效用函数为:u(w)=ln(w),其中w表示财富价值。要求:

(1)他的效用期望;

(2)根据(1)判断他是风险规避还是风险爱好?

(3)如果有全保,他最多愿意出多少钱?

(4)在该保险费中,公平的保险费(即他的期望损失)为多少?保险公司在扣除公平的保险费后的纯收入是多少?

解:(1)该居民的期望效用为:E(U)=P1X1+P2X2=75%×ln100000+25%×ln80000=11.46。

(2)u″(w)=-1/w2<0,故该户居民是风险规避者。

(3)缴纳保险费x后,居民的财富确定的为100000-x;如果不缴纳保险费,居民的预期效用为11.46。由ln(100000-x)=11.46得,x=5434(元),故居民最多愿意支付5434元。

(4)公平的保险费为2×25%=0.5万元。故保险公司扣除“公平”的保险费后的纯收入是434元。

18假定消费者只进行两期选择。消费者的两期收入分别为Y1和Y2,两期的消费分别是C1和C2,利率为r;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U=αC1C2+β。两期结束后,消费者的收入与消费均为0。证明:

(1)1期消费与2期收入同方向变化,与利率反方向变化;

(2)1期储蓄与2期收入反方向变化;

(3)2期消费与1期收入、2期收入以及利率都是同方向变化。

证明:消费者行为的目标是效用最大化,即:

构造拉格朗日函数为:

L=αC1C2+β-λ[Y1(1+r)+Y2-C1(1+r)-C2]

求条件极值可以解出:

第一期消费为:

C1=[Y1+Y2/(1+r)]/2

则第一期储蓄为:

S1=Y1-C1=[Y1-Y2/(1+r)]/2

第二期消费为:

C2=[Y1(1+r)+Y2]/2

从而可得:

(1)∂C1/∂Y2=1/[2(1+r)]>0,所以1期消费与2期收入同方向变化。

∂C1/∂r=-Y2/[2(1+r)2]<0,所以1期消费与利率反方向变化。

(2)∂S1/∂Y2=-1/[2(1+r)]<0,所以1期储蓄与2期收入反方向变化。

(3)∂C2/∂Y1=(1+r)/2>0,∂C2/∂Y2=1/2>0,∂C2/∂r=Y1/2>0,所以2期消费与1期收入、2期收入以及利率都是同方向变化。

19假设有n种商品,商品i在总支出中的比重为si,即si=(pixi)/m,其中pi为该商品i的价格,xi为相应的需求量,m为消费者的收入。ηi为需求的收入弹性,即ηi=(m/xi)×(∂xi/∂m)。

证明恩格尔加总:

证明:对于预算约束条件

商品价格与收入均为自变量,商品的需求为商品价格和收入的函数为:xi=xi(m,p1,p2,p3,…,pn)。

则约束条件为:

两边同时对m求偏导,得到:

亦即:

分子分母同时乘mxi可以得到如下形式:

根据题目的定义得证:

四、论述题(20~21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20假定某消费者的效用函数U(x1,x2)=min(ax1,x2),其中a为大于零的常数。假设商品X1和商品X2的价格分别为p1,p2,消费者收入为I。

(1)请画出该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并说明相应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2)试求出商品X1的需求函数。

(3)请说明商品X1的收入效应、替代效应和总效应。

(4)请画出相应的收入消费曲线和商品X1的恩格尔曲线。

答:(1)根据消费者效用函数U(x1,x2)=min(ax1,x2)可知,消费者效用最大化时,有U(x1,x2)=ax1=x2,即消费者对商品X1、商品X2按固定比例1:a消费,因此商品X1、商品X2不能相互替代,其边际替代率为零。该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如图2-3所示,可知商品X1和商品X2为互补品,与横轴平行的无差异曲线部分的商品的边际替代率为0,与纵轴平行的无差异曲线部分的商品的边际替代率为无穷大。

图2-3 消费者直角无差异曲线

(2)消费者效用最大化条件为ax1=x2,代入约束条件p1x1+p2x2=I,可得商品X1的需求函数为:x1=I/(p1+ap2)。

(3)由于消费者对商品X1、商品X2按固定比例1:a消费,商品X1的替代效应为0。又因为总效应等于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之和,所以总效应等于收入效应。

商品X1的需求函数为:x1=I/(p1+ap2);

则总效应为:∂x1/∂p1=-I/(p1+ap22

其中收入效应为:∂x1/∂p1=-I/(p1+ap22

替代效应为0。

(4)收入-消费曲线是指在价格p1、p2给定的条件下,由于收入变化,消费者均衡点(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的交点)的轨迹,如图2-4(a)所示。

恩格尔曲线是描述某种均衡购买与货币收入之间的关系。由商品X1的需求函数x1=I/(p1+ap2)可知,商品X1的恩格尔曲线为一条从原点出发的直线,如图2-4(b)所示。

图2-4 收入-消费曲线和恩格尔曲线

21西方微观经济学中的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形状是根据什么理论得出来的?你如何评价这个理论?

答: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各自从对单个消费者行为的分析中,推导出了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对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的评价如下:

(1)对基数效用论的简要评价

基数效用论大致流行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英国牛津大学的埃奇渥斯和剑桥大学的马歇尔都是其代表性人物。从专业技术上看,基数效用论被认为具有以下三大缺点:

效用是一个主观的心理概念,从而它的大小是否能加以衡量构成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效用既然是一个主观的心理概念,那么,不同人的效用之间的可比性构成一个更难以解决的问题。

基数效用论的成立依赖于边际效用递减,而边际效用的递减又被认为是一种“先验”的规律,即不能加以证明而仅凭大家的经验和内省而认同的规律。这种脆弱的理论基础被认为有损于基数效用论的科学性。不仅如此,边际效用递减还在意识形态上使资产阶级,特别是很富有的阶层处于不利的地位。因为,正如马歇尔指出的那样,货币(金钱)也必须服从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既然如此,由于富人持有的货币量远大于穷人,所以前者的边际效用小于后者。如果把一元钱从富人转移到穷人手中,整个社会的效用(福利)便会增加。这样,边际效用的递减可以成为收入平均化的理论根据。

(2)对序数效用论的简要评价

鉴于基数效用论的上述三大缺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希克斯的《价值与资本》的推动之下,序数效用论取代了基数效用论的地位,其理由是因为序数效用论能够不依赖于效用的可衡量性和边际效用的递减而推导出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实际上,序数效用论的这种优点仅仅是形式上的,它本身也存在着自己的缺点:

无差异曲线表示可以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各种组合。建立无差异曲线要有一个前提,消费者总是可以通过两种商品之间的替代来维持一定的满足程度。但事实上,人们的欲望具有不同的类别。不同类别的欲望要从不同类别的商品的消费中才能得到满足,而不同类别的商品是不能相互替代的。

在对序数效用论的论述中,常用两种商品的组合来说明消费者的偏好和无差异曲线。然而,在现实的生活中,这种组合当然不限于两种商品,而应把社会上全部种类的商品包括在内。

根据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的假定,无差异曲线应该是凸向原点的,但现实并不能对这一假设作出保证。

在序数效用论中,价格不进入效用函数,这显然违反事实。在一般的情况下,很少有消费者能撇开价格因素,而单独考虑商品效用的大小。只有不懂世故的幼童,根本不知道价格是怎么一回事,才会脱离价格而判别他对商品的喜爱程度。

总之,虽然序数效用论在形式上弥补了基数效用论的缺点,但是,它在实际上仍然是一个比较牵强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