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市场经济

一、概念题

1资源配置

答:资源配置是指在全社会范围内把经济资源(即各种生产要素)按比例分配到各个部门和地区,使各种生产要素合理而有效地组合,以保持社会经济均衡和快速发展,获得最大的社会产出。社会经济资源的合理而有效地配置有两种方式,即市场方式和计划方式。一般来说,在商品经济占统治地位的条件下,经济资源配置主要是价值规律的自发作用,即由市场或市场机制的作用来实现。另一种经济资源配置方式是计划方式,即通过社会管理机构所制定的计划,采取指令性的和指导性的计划指标,来实现社会经济资源的配置。人们把前一种资源配置方式称为市场经济,后一种资源配置方式称为计划经济。

2市场经济

答:市场经济是指社会经济资源主要由市场来进行配置的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市场经济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它对社会经济资源配置的作用具有有效性,可以促使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市场竞争和价值规律的作用,又驱使商品生产者不断采用新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以降低商品生产的个别劳动时间,获取更多盈利,从而使社会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市场或市场机制对社会经济资源的配置,又具有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一是具有盲目性;二是具有滞后性;三是具有浪费性。市场经济是以商品经济为基础,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市场经济的特征主要有:经济资源配置市场化,经济单位行为主体化,市场竞争平等化,商品价格市场化,市场体系完善化,市场管理和市场行为法制化。

3自由市场经济

答:自由市场经济又称古典式市场经济,是指由自由竞争来调节社会资源配置的市场经济。从17世纪到20世纪30年代,社会资源的配置只要由价值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的自发作用来实现,政府的职能只是维持市场外部的法律秩序,此时的市场经济称为自由市场经济。

4现代市场经济

答:现代市场经济是指政府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20世纪30年代以后,国家或政府机构逐步干预社会经济生活,通过制定经济计划或经济政策参与社会资源配置,这时社会资源的配置除了价值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的调节仍起基础性作用外,还加上国家或政府机构这只“看得见的手”干预社会资源的配置,此时的市场经济称为现代市场经济。实践证明,现代市场经济中虽然仍存在着盲目性,但通过政府对经济生活的正确干预和调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市场经济出现的“市场失灵”和其他缺陷。

5市场机制

答:市场机制是指市场中各种市场要素(价格、竞争、供求、利润、利息、工资等)之间的相互制约和互为因果的联系与作用。市场机制作为市场经济体制的功能,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市场机制被称为一只“看不见的手”。市场要素的多样性使得市场机制也是多样的,但其中最主要的,最能体现市场起重要调节作用的市场机制有五种: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信贷利率机制、工资机制。市场机制的特点是:利益制约性、内在性和相互制约性。市场机制的优点在于:充分发挥利益杠杆对经济活动的巨大推动作用,促使企业不断创新,努力改进技术,降低劳动消耗,提高经济管理水平,实现优胜劣汰;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功能,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达到经济活动各方面的协调和平衡;发挥市场对各种经济信号反应比较灵敏的优势,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协调和均衡。但是,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具有一定的自发性、事后性和盲目性。为了克服市场机制的失效和失灵,政府必须实行必要的宏观调控,防止和克服各种失衡现象,保证经济正常运行和持续协调发展。

6价格机制

答:价格机制是指在市场竞争过程中,市场上某种商品市场价格的变动与市场上该商品供求关系变动之间的有机联系和运动。在市场中,商品的市场价格与市场供求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商品的市场价格上涨,说明商品供不应求;反之则供过于求。另一方面,商品价格的涨落,也会引起商品需求量的减增。市场价格与市场供求相互影响的变动结果,导致市场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上下波动和市场商品供求趋向平衡。价格机制直接传导着市场供求的信息,而且直接触及市场经济主体的利益,价格涨落是社会资源流向的“导航仪”,价格机制是市场实现对资源有效配置的最主要机制。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机制的作用主要有四方面:商品生产者运用它来调整生产方向和生产规模;它是商品生产者的竞争手段;它可以使消费者改变需求方向、规模和结构;它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要使价格机制上述四方面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必须有一个前提条件,即商品的价格必须完全由市场决定,符合价值规律的要求,不存在垄断价格或人为地制定价格。

7竞争机制

答:竞争机制是指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竞争同供求关系、价格变动和各生产要素流动等市场活动之间的有机联系与作用。市场中的竞争,是各经济主体为了生存和发展的利益,通过市场的优胜劣汰而展开的,这种竞争包括生产经营者之间为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展开的销售竞争,也包括消费者之间为争取使用价值最大化而展开的购买竞争,还包括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竞争。竞争机制不是单独发挥作用的,而是同其他市场机制紧密结合共同发挥作用的。所有的市场机制,都要通过竞争机制起作用,市场促进生产力发展和调节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都要通过竞争机制才能得到发挥。竞争机制的作用:竞争机制可以促使市场经济主体对市场价格信号作出灵敏的反应,从而努力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并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生产结构。竞争机制可以导致社会资源在社会各经济部门之间的合理流动,从而有利于解决市场供需矛盾。竞争机制是整个市场机制存在和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要使竞争机制充分发挥作用,最基本的条件是各市场经济主体都应是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成为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法人实体,各市场经济主体必须处于平等的地位,实现平等竞争。

8供求机制

答:供求机制是指在市场经济中,市场的商品供求关系同价格、竞争等市场要素变化之间的有机联系。供求机制的作用:供求关系的变化,引起商品市场价格的涨落;而市场价格的涨落,又会使供求关系变化,这种变化最终导致供求之间不断趋于平衡。供求关系的变化,引起市场竞争关系的改变,当商品供过于求时,出卖者之间的竞争加剧,购买者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这时形成买方市场;当商品供不应求时,购买者之间的竞争加剧,出卖者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这时形成卖方市场;当商品供求大体平衡时,各方面的竞争展开得最充分,竞争机制作用得以充分发挥,这时形成均衡市场。商品的供与求都具有弹性,它们的变动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与影响。供给的变动受到商品价格水平、生产规模、生产周期、技术条件和资金转移难易等因素的影响;需求的变动则受到货币收入状况和商品价格水平的制约。所以,充分发挥供求机制的作用,实现供求平衡,是一个多种因素共同发挥作用的过程。

9信贷利率机制

答:信贷利率机制是指在竞争过程中借贷利息率的变动同信贷资金供求变动之间的内在联系。它是支配和调控金融市场的机制,其作用表现为:当借贷利息率高时,一方面由于存款利息率高使储蓄增加从而引起资金市场上货币资金供给的增加;另一方面又由于贷款利息率高使贷款者减少贷款导致对货币资金需求的下降。当借贷利息率低时,则出现相反情况,即货币资金供给的减少和对货币资金需求的上升。信贷资金需求随着利息率的变动而变动,从而使信贷资金在社会各经济部门和地区流动,对社会生产起到调节作用。

10工资机制

答:工资机制是指在市场竞争过程中工资变动同劳动力供求之间相互制约的有机联系。它是劳动力市场的调节机制。其作用表现为: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某部门工资水平的提高,引起该部门劳动力供给的增加,而工资水平下降,则引起劳动力供给的减少;当某部门劳动力供给过多,又会导致工资水平的下降,工资水平的下降又使得劳动力供给减少,而劳动力供给过少,又导致工资水平的提高。正是劳动力供求变化与工资水平变动的相互联系和制约,导致劳动力在社会各经济部门和地区的流动,从而对社会生产起调节作用。

11市场调节

答:市场调节是指市场机制的调节,也就是指通过市场机制的综合作用来实现对社会经济生活的调节,宏观上使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微观上使市场上商品的花色品种符合消费者的多样消费需要。市场调节是建立在经济主体能够自主经营、追求自身利益和价值规律作用的基础上的,市场调节的作用包括市场调节价格、市场调节生产、市场调节需求。

12市场体系

答:市场体系是指由具有不同功能的各类市场所组成的有机统一体,是社会经济资源通过买卖来进行合理有效配置的流通领域。市场体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划分其类型:从市场规模或空间来划分,可以有由国内市场、地区市场、国际市场组成的市场体系;从商品交易方式来划分,则可以有由现货交易市场、租赁市场、期货市场、批发市场、零售市场等组成的市场体系;从所交易的物品或要素的种类来划分市场,则有由一般商品市场(包括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包括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和房地产市场)所组成的市场体系。在市场体系中,一般商品市场居于基础的地位,金融市场(包括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在市场体系中居于枢纽地位,劳动力市场在市场体系中同样十分重要,离开了劳动力,一切经济活动都会停止。商品市场、金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是市场的最基本内容,构成了市场体系的三大支柱。完善的市场体系具有平衡商品供求、协调生产与消费、调节各种生产要素在各个经济部门的合理配置、调整各市场经济主体的利益分配、传递和反馈经济信息等作用。

13市场格局

答:市场格局是指在市场上买卖双方在交换活动中所处的地位,特别是何方在交换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或优势地位。它是市场中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作用的综合市场现象。市场格局有三种类型:以买方为主导、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买方型市场格局,简称买方市场;以卖方为主导、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卖方型市场格局,简称卖方市场;总供给与总需求基本平衡的买卖双方地位均衡的市场格局,简称均衡市场。

14买方市场

答:买方市场是指以买方为主导、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买方型市场格局。这种类型的市场格局出现于市场上商品供过于求时,商品出卖者为尽快脱手而彼此竞争,相互压价促销,在商品交换活动中卖方处于被动地位;相反,买方则可以在卖方为脱手商品的竞争中待价而沽,在商品交换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优势地位。在买方市场格局下,可促使企业之间展开竞争,有利于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商品物美价廉,也有助于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另一方面,买方市场如果过分地压低商品价格,则会严重打击了商品生产者的生产积极性,从而导致市场疲软和经济不景气状况。而且由于投资者信心不足,信贷利率机制难以发挥作用,严重时会导致经济萧条。所以,当出现买方市场过度时,要及时调整产业结构,采取有效措施刺激消费,扩大市场需求。

15卖方市场

答:卖方市场是指以卖方为主导、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卖方型市场格局。这种类型的市场格局出现于市场上商品供不应求时,商品购买者为能购买到商品而竞争,商品出卖者则物以稀为贵,导致市场上商品价格上涨,这时商品买方在商品交换活动中处于被动地位;相反,卖方则在商品交换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优势地位。在卖方市场格局下,市场上商品价格信号和利率信号等都发生了扭曲,从而导致分配不合理、企业缺乏竞争,企业便会丧失强化经营管理、采用新技术和降低成本的动力和压力。可见,长期而严重的卖方市场,同样不利于市场机制发挥作用。

16均衡市场

答:均衡市场是指总供给与总需求基本平衡的买卖双方地位均衡的市场格局。当市场上的商品供给大体上符合对商品的需求时,商品的市场价格能够大体上与商品的价值相符合,基本上保持价格稳定,各种市场机制就得以有效调节市场运行。所以,均衡的市场格局,是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条件。

二、思考题

1什么叫做市场经济?

答:市场经济是指社会经济资源主要由市场来进行配置的一种资源配置方式。

市场经济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它对社会经济资源配置的作用具有有效性,可以促使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市场竞争和价值规律的作用,又驱使商品生产者不断采用新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以降低商品生产的个别劳动时间,获取更多盈利,从而使社会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市场或市场机制对社会经济资源的配置,又具有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一是具有盲目性;二是具有滞后性;三是具有浪费性。

市场经济是以商品经济为基础,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市场经济的特征主要有:经济资源配置市场化,经济单位行为主体化,市场竞争平等化,商品价格市场化,市场体系完善化,市场管理和市场行为法制化。

2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相互关系是什么?

答:市场经济是以市场进行资源调配的商品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随着社会发展,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要进入市场经济阶段。二者之间的关系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联系

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必然结果。

市场经济是社会化的商品经济,是社会化大生产阶段的商品经济客观要求的资源配置方式。

(2)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区别

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区别表现在,商品经济是从具有各自经济利益的社会成员之间如何实现劳动互换和经济联系的方式上,或者说从社会生产中的个人劳动如何转化为社会劳动的方式上来界定的经济形式。商品经济表明了社会成员之间的劳动互换和劳动联系、个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是通过商品交换来实现的。所以,与商品经济相对应的经济范畴是自然经济和产品经济。而市场经济则是从社会经济资源如何实现合理有效配置的角度来界定的,它表明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经济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是通过市场或市场机制的作用来实现的。因而,与市场经济相对应的经济范畴是计划经济。

3市场经济是怎样对社会经济资源进行配置的?其缺陷何在?

答:(1)市场经济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它对社会经济资源配置的作用具有有效性,可以促使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

由于市场商品供求与商品价格的内在联系,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会上涨,供过于求时,则价格下降,商品生产者在追逐价高利大的利益驱动下,将生产要素从供过于求的部门流出,投入供不应求的部门,正是生产要素的这种由价格波动引起的流动,促使社会经济资源配置到社会所需要的部门,实现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而市场竞争和价值规律的作用,又驱使商品生产者不断采用新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以降低商品生产的个别劳动时间,获取更多盈利,从而使社会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

(2)市场或市场机制对社会经济资源的配置,又具有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

具有自发性和盲目性

因为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对生产要素的投向和转移,所依据的主要信号是商品市场价格的高低,以及他对投资某种商品生产的预期收益,完全是一种自发的行为。而影响商品市场价格的因素不仅仅是商品的供求关系,还有其他非供求关系的因素,所以,以商品的价格变动来导向资源配置就可能出现盲目性。至于商品生产经营者对市场预期收益的主观判断,更是难免出现失误,从而导致投资的盲目性。

具有滞后性

商品市场价格的变化,是在商品已经生产出来,并拿到市场上销售以后,通过供求关系的变化,才能在价格上反映出来。生产者接收到价格信号后才开始扩大或缩小生产规模。这种调节方式必然具有滞后性,是事后的调节。

具有浪费性

在商品市场价格的导向下,某种商品价格上涨从而对生产者有利可图,于是大家都转而生产这种商品,谁也不知道有多少人转产,也不知道社会的转产量有多大,结果往往造成这种商品的过量生产,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

4为什么说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

答:(1)市场经济最根本的作用就是能够对资源实现有效配置与合理利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的这种配置社会资源的作用,贯穿于社会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个环节,贯穿于社会经济的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中。

(2)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本质上是价值规律在整个社会经济领域的全面贯彻和体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就是价值规律、竞争规律和供求规律等市场经济规律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市场经济规律体系的集中体现。

(3)市场经济本质上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然是由市场来决定社会资源的配置,这是市场经济的内在本质要求和必然趋势。

(4)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实践表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非全部作用。市场决定资源的配置,并不是完全取代了政府的作用。市场经济的自发性和盲目性以及在多种因素影响下使“市场失灵”,都会影响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为此必须由政府干预经济生活。

5市场经济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由于市场经济是以商品经济为基础,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所以市场经济的特征就是商品经济有效运行、市场机制正常而有序地在市场中发挥作用的集中体现。概括起来,市场经济的特征主要有:

(1)经济资源配置市场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经济资源的配置,都是由市场或市场机制起决定性作用,而不能由市场以外的其他因素来起决定性作用。

(2)经济单位行为主体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经济运行要依靠社会各个经济单位(主要是企业)的经营活动来实现,而各个社会经济单位要具有市场经营的活力和动力,则它们必须是一个个的市场经济主体,都具有独立的经济利益,其一切经济活动都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最大利益,这样才能保证通过市场价格的波动和经济竞争,使社会经济资源得到合理而有效的配置。

(3)市场竞争平等化

市场经济条件下存在着各个市场经济主体的激烈竞争,各个经济主体都应当是平等的竞争对手,他们之间的竞争前提都是平等的。不允许哪一个市场经济主体拥有特殊的地位、权力和条件,这样才能保证市场运行秩序的公正和公平。

(4)商品价格市场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的市场价格既不是由政府制定,也不能是垄断价格,必须是在市场竞争中形成的价格,从而使商品价格的形成以价值为基础,并反映商品供求关系的变化。

(5)市场体系完善化

市场配置资源作用的发挥,要依托完善的市场体系,市场和市场机制发挥调节作用,以及市场规律的作用的发挥也要以市场作为载体。这种完善的市场体系应当由生产资料市场、消费品市场、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房地产市场以及信息市场等组成。市场体系越完善,市场机制的作用就越充分,从而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便能越有效地实现。

(6)市场管理和市场行为法制化

市场经济是一种法制经济,需要有一系列的市场经济法规和市场制度来规范市场经济主体的经营活动和行为。市场经济法规主要包括市场准入法规,即规定具备什么条件的经济单位允许进入市场,违反哪些规定必须退出市场;市场行为法规,即规定市场主体在市场竞争中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如禁止不正当的竞争法规、反垄断法规、反暴利法规等等;市场行政管理法规,即规定市场主体在市场活动中应当接受哪些组织机构的管理,如何接受管理,市场管理机构的行为规范等。市场经济越发达,市场经济法规和市场制度就越完善。

6什么叫做市场机制?主要市场机制有哪些?

答:(1)市场机制是指市场中各种市场要素(价格、竞争、供求、利润、利息、工资等)之间的相互制约和互为因果的联系与作用。市场机制作为市场经济体制的功能,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市场机制被称为一只“看不见的手”。

(2)市场要素的多样性使得市场机制也是多样的,但其中最主要的、最能体现市场起重要调节作用的市场机制有以下五种:

价格机制。价格机制是指在市场竞争过程中,市场上某种商品市场价格的变动与市场上该商品供求关系变动之间的有机联系和运动。

竞争机制。竞争机制是指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竞争同供求关系、价格变动和各生产要素流动等市场活动之间的有机联系与作用。

供求机制。供求机制是指在市场经济中,市场的商品供求关系同价格、竞争等市场要素变化之间的有机联系。

信贷利率机制。信贷利率机制是指在竞争过程中借贷利率的变动同信贷资金供求变动之间的内在联系,它是支配和调控金融市场的机制。

工资机制。工资机制是指在市场竞争过程中工资变动同劳动力供求之间相互制约的有机联系。它是劳动力市场的调节机制。

7什么是市场调节?市场调节有什么作用?

答:(1)市场调节是指市场机制的调节,也就是指通过市场机制的综合作用来实现对社会经济生活的调节,宏观上使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微观上使市场上商品的花色品种符合消费者的多样消费需要。

(2)市场调节的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

市场调节价格

市场调节价格是指市场对过高或过低的市场价格的调节。当市场上某类商品价格过高或过低时,表明这类商品出现严重的供不应求或供过于求。这时市场依据商品经营者追求最大盈利的本能,通过各种渠道增加该类商品的市场供给或缩减该类商品的市场供给,从而改变该类商品的供不应求或供过于求的局面,使得商品价格趋于平稳,市场秩序基本正常,从而体现出市场调节价格的功能。

市场调节生产

市场调节生产是平衡市场供求的需要,它主要是调节商品生产者的生产方向、生产规模和产品结构,从而调节商品的供给。当市场某类商品出现供不应求,而这种供不应求不是流通上的原因所造成,而是由生产不足所造成时,该类商品市场价格便会上涨,价格上涨盈利增加,从而促使该类商品生产者扩大生产规模来增产该类商品,同时也使得生产其他类商品的生产者调整自己的生产结构,转而生产该类商品,经过一个生产周期,逐渐增加该类商品在市场上的供给量,促使市场上商品供求趋于平衡。反之,当市场上某类商品供过于求时,市场则从相反的方面,如价格的降低等进行调节,以实现商品供求平衡。

市场调节需求

市场调节需求同样是平衡市场供求的需要。市场调节需求主要是调节商品需求者的需求方向、规模和需求结构。市场上商品价格的高低影响着需求的状况:某类商品价格上升,就会使需求量减少;反之,某类商品价格下降,则需求量增大。当某类商品由于生产条件的限制,其供给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时,则通过市场价格的提高,使得市场需求下降,以达到供求平衡。反之,某类商品供过于求时,则通过价格的降低,刺激对该类商品的消费需求。

8市场体系的类型和作用有哪些?

答:市场体系是指由具有不同功能的各类市场所组成的有机统一体,是社会经济资源通过买卖来进行合理有效配置的流通领域。

(1)市场体系的类型

从市场规模或空间来划分,可以有由国内市场、地区市场、国际市场组成的市场体系。

从商品交易方式来划分,则可以有由现货交易市场、租赁市场、期货市场、批发市场、零售市场等组成的市场体系。

从所交易的物品或要素的种类来划分市场,则有由一般商品市场(包括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包括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和房地产市场)所组成的市场体系。一般商品市场居于基础的地位,金融市场(包括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在市场体系中居于枢纽地位,劳动力市场在市场体系中同样十分重要,离开了劳动力,一切经济活动都会停止。商品市场、金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是市场的最基本的内容,构成了市场体系的三大支柱。

(2)市场体系的作用

完善的市场体系具有平衡商品供求、协调生产与消费、调节各种生产要素在各个经济部门的合理配置、调整各市场经济主体的利益分配、传递和反馈经济信息等作用。完善的市场体系是市场机制存在和发挥作用的载体,任何一种市场的缺失或市场体系不完善,都会直接影响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从而影响市场对社会经济资源的配置。

9市场格局有哪些类型?

答:市场格局是指在市场上买卖双方在交换活动中所处的地位,特别是何方在交换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或优势地位。市场格局有以下三种类型:

(1)买方市场

买方市场是指以买方为主导、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买方型市场格局。这种类型的市场格局出现于市场上商品供过于求时,商品出卖者为尽快脱手而彼此竞争,相互压价促销,在商品交换活动中卖方处于被动地位;相反,买方则可以在卖方为脱手商品的竞争中待价而沽,在商品交换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优势地位。

(2)卖方市场

卖方市场是指以卖方为主导、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卖方型市场格局。这种类型的市场格局出现于市场上商品供不应求时,商品购买者为能购买到商品而竞争,商品出卖者则物以稀为贵,导致市场上商品价格上涨,这时商品买方在商品交换活动中处于被动地位;相反,卖方则在商品交换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优势地位。

(3)均衡市场

均衡市场是指总供给与总需求基本平衡的买卖双方地位均衡的市场格局。当市场上的商品供给大体上符合对商品的需求时,商品的市场价格能够大体上与商品的价值相符合,基本上保持价格稳定,各种市场机制就得以有效调节市场运行。所以,均衡的市场格局,是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