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新闻采访方式及基本要求

一、名词解释

1.视觉采访(郑州大学2007研)

答:视觉采访,简言之,是指用眼睛采访。视觉采访主要发挥眼睛的作用。记者在采访时,视觉采访往往和直面采访同步进行,例如在访问时,不仅口问,而且眼看。有时候,视觉采访也可以独立进行,随时随地观察周围的事物。

对记者而言,视觉采访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认识和发挥眼睛在采访中的作用。眼睛在采访中的作用,最主要的可概括为六个方面:接收信息;发现线索;识别美丑;辨别真伪;洞察本质;捕捉情景。

2.连线采访(四川大学2008研)

相关试题:电话采访

答:连线采访,即电话采访,是指记者通过电话这种现代化通信工具,同采访对象对话、了解情况、采访新闻。电话采访由于具有远距离传播性,一般在时间紧迫距离又远的情况下最能发挥优势,不光节省时间,还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在美国,新闻界对电话采访有一个形象的比喻,称为“快餐式采访”。与一般的面对面的采访相比,电话采访有着快速、方便、轻松三个优势。

电话采访虽然有着以上优势,但也存在着无法避免的短处:由于缺乏像个别访问那样的面对面的“交流”,记者和采访对象间难以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与此同时,记者对采访对象的心理状态及其谈话的内容,也就难以作出准确的、科学的判断和把握。由于缺乏像个别访问那样在“通话”时间长短上的自由,因此双方交谈便难以达到具体、深刻的地步,记者得到的材料往往难免肤浅。电话传输线路的物理性干扰,尤其是远距离“通话”,难免因噪音干扰,而使信息的传递失真、失误。

3.隐性采访(中央民大2017年研;西南大学2017年研;中国传媒大学2015年研;南开大学2010研;江西师范大学2009研;上海财经大学2007研;中国政法大学2007研;云南大学2004研;兰州大学2002研)

答:隐性采访是指记者为完成某一特定的采访任务而把自己的身份和意图隐藏起来的一种采访方式。这是一种特殊的采访方式。今天我国新闻界又把这种采访方式通俗地称为“秘密采访”或“暗访”。隐性采访是与显性采访相对而言。这种采访的优点是不会因为记者的采访而改变采访对象活动的原貌。隐性采访是隐藏记者的身份与采访目的的采访方式,只适用于某种特殊场合、特殊题材或特殊采访对象。运用这种方式,目的在于减少采访障碍和干扰,获取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务必要十分慎重,一般应控制在法律和新闻道德允许的范围之内,或已经得到有关部门的授权,切勿滥用。

4.易地采访(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研)

答:易地采访是改革开放后出现的一个新的采访术语,是指记者到自己分工范围以外的地区去采访。易地采访是一种开放式的采访活动方法,可以开阔记者的眼界,还可以提高记者的新闻敏感度,是一种很好的采访方式。20世纪80年代以来,易地采访已从个别新闻单位少数记者的活动,变成全国性的一种有组织有领导的业务活动。

5.现场观察(上交2007研;中央民族大学2005研;复旦大学2003研)

答:现场观察是指记者的大脑及眼、耳、鼻、舌、身感觉器官同时运作,以眼为主从而使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一致的现场采访形式。记者在现场观察时,如何强化视觉功能,有其突出的意义。现场观察能核实新闻事实的真伪,增强新闻的可信性;能激发鲜明、生动的表达事物的灵感,增强思维的敏捷性;能加深对主题的理解,增强新闻的深刻性;能为通俗地理解事物提供前提,增强新闻的可读性;能使采访对象触景生情,增强认知的可能性。现场观察有两种:同步观察,即跟踪新闻事实发生发展过程的观察,这是获取具体生动情节、绘声绘色描述现场情景的基本途径;事后观察,主要在于加深对人物、事物及其周围环境的体验和感性认识。它们都是记者获取事实的重要方法。对于掌握第一手材料,捕捉有特点的细节,增强对事物及其现场情景的具体感受,以及验证间接材料尤为重要。

6.现场报道(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研;暨南大学2009年研)

答:现场报道,是指记者在新闻现场边采录音响(画面)、边采访、边解说报道的形式,包括直播和录播两种播出方式。现场报道是主持人在新闻事件现场手持话筒将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向观众做口头叙述,同时通过镜头展示现场动态和环境。现场报道的特征是:主客观音响的同步性和不可分割性(主述与背景);地点的不可变性;即时性;直观性与描述性。其优势是:有利于发挥广播短、平、快的优势;有利于发挥广播的音响优势,能产生很强的现场感。短处是:地域跨度较大或时间跨度大的新闻内容,不适宜采用这种方式;现场报道受报道形式的局限,往往容易表象化。

二、简答题

1.简述录音采访的特点及其采访要求。(中国传媒大学2011年研)

答:(1)录音采访的特点

录音采访就是指电台记者采用录音机去采集广播新闻所需的音响。它的特点在于广泛运用各种实况音响。可以充分发挥人物讲话录音和其他实况音响的表现优势,在采录制作过程中,坚持真实性原则,增强新闻报道的可信度和现场感。

(2)录音采访的采访要求

做好录音采访前的充分准备。详细了解采访对象的基本情况和有关背景材料,准备好提问的重点与采访的计划,避免录不到需要的材料。

掌握好录音技巧,学会“一次性成功采录”的本领。许多重大的录音报道,既不能提前录音,也不能事后补录,在只能一次录音的场合,记者的录音技巧一定要熟练与过硬。

深入现场,采录典型音响。典型音响是有个性特点、富有表现力、能充分说明意义的音响,它能使听众亲临其境,引人人胜。

摆脱“音响十分清楚干净”的束缚。生活中充满各种声音,在录音采访时,人们很难找到一块没有任何杂音的地方。要突出报道中需要的主要声音,但不必排斥一切杂音。在不妨碍音响质量的前提下,有些杂音存在,更增加可信度。

2.评述电话采访的得失。

答:电话采访是指记者通过电话这种现代化的通信工具,同采访对象对话,了解情况,采访新闻。

(1)电话采访的优势

电话采访方式最大的优势是快捷。它突破了采访必须见到采访对象本人所带来的某些时空局限,对提高工作效率赢得时间极为有效。在美国,新闻界对电话采访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叫做“快餐式采访”。

电话传播由于具有远距离传播性,一般在时间紧迫、远距离的情况下,最能发挥电话采访的优势,不光节省时间,还节省人力物力财力。

(2)电话采访的不足

受制于技术条件,电话采访不像面访,记者无法自始至终握有主动权,采访对象可能随时切断通话。

电话采访只有一问一答的谈话内容,缺乏感情色彩。人际传播是多媒体传播,通常调用声音、表情、服饰、姿态等多种媒介,表达丰富含义,但电话采访仅限于声音,记者访问采访对象获取信息的渠道较为狭隘。

3.怎样认识互联网采访这一全新的采访方式?

答:在互联网上采访,实际上也就是利用互联网所显示出来的优势为采访服务的问题。

(1)互联网上采访的方式

了解最新信息

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巨大的信息库,而且信息资源是共享的,现在全世界上网的新闻媒体难以计数。

拓展消息来源

网上的信息取之不尽,新闻线索也用之不竭,消息来源的范围大大拓展了。网络空间中的电子公告牌系统是一个“民间记者”发布信息的场所,这种自下而上的传播方式,任何人都可以报道任何事情,但不排除有些报道的虚假和错误。

运用网络进行调查

传统的调查研究方式包括座谈,面对面的个人访问或者是发放问卷等,互联网络为调查研究提供了新的沟通方式。通过网络将问卷送到电子公告板上,可以得到最快速的反馈,可以拥有众多的受众。随着网络技术的日益专业化,现在已出现了大量专为便利网民进行各项调查的各类专业网站。记者可以将设计好的调查问卷上挂在调查网站上,然后相关被访人员只要登录网站,快速在线填写,之后调查网站便会根据问卷填写状况,提供精确的数据分析和结论。但是,由于网络上的交流多以匿名的或化名的方式进行,所以回答的真实程度受到影响,这就要求问卷设计必须详尽和科学化。

通过电子邮件和网络聊天工具进行采访

对记者,互联网最大的贡献就是提供了电子邮件这个采访工具。由于缺乏互动性,电子邮件采访不便于追问和即时传播。空间距离的存在使面对面的访谈十分困难,通过电子邮件进行采访,就能克服这一障碍,而且可以接触到任何一位你感兴趣的客体,包括国家元首。除了利用电子邮件进行采访之外,现在更多的记者倾向于利用网络聊天工具进行各种采访,例如QQ、MSN、ICQ等多种聊天工具。

收集背景资料

收集背景资料是采访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有了互联网,记者们收集新闻背景资料不用发愁,只需接通网络这个巨大的信息库,就能获得自己想得到的有关资料。互联网是一个取之不尽的信息海洋,现在网上有成千上万个数字化的图书馆,各种类型的数据库,而且还在不断增加。互联网将使全世界的资料库为你所用,不存在资料匮乏的问题,只存在如何找到一种有效的方法,搜索到自己所需要的有用资料的问题。

同谣言作斗争

谣言不是新闻。造谣者利用网络散布谣言,蛊惑人心,影响社会安定,破坏生产与工作秩序。记者网上采访,要提高识别谣言的能力,不光要做到不信谣,不传谣,而且要积极地同谣言作斗争,要运用舆论的力量揭穿谣言。

(2)互联网采访中应树立的观念

互联网的发展给传统传媒工作的新闻记者带来一种全新的采访方式,要想从互联网采访中获益,记者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树立“补课”观念,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

以互联网为特征的新信息时代对记者的素质(尤其是文化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要加强对信息技术的掌握;二是掌握外语,提高外语阅读的能力。互联网使地球变成了信息交流的村庄,在这座村庄里,英语仍然是主导语言,不懂英语便无法接触许多信息,也不能运用电子邮件对外进行采访。因此,在致力于互联网上发展中文站点的同时,记者有必要掌握英语这个网络主导语言,否则大量信息会失之交臂。

树立“法制”观念,了解并遵守与网络相关的法规

互联网作为一种新问世的媒体,目前对其管理尚不够完善,以致出现了诸如通过网络传播“黄毒”、“侵入他人空间”等负效应,我国相应的法规也已相继问世。

树立“网络规范”的观念,有序操作

遵循网络的共同规范是网民应尽的义务,网络规范不是指外部的强制规定,而是指网络自身要求的一些运作方式。

4.现场观察对新闻采访的重要作用。(中央民大2009研;兰州大学2001研)

答:现场是新闻事实存在的依托和表现形态。任何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都离不开现场。现场观察活动在采访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1)有助于记者直接获取第一手材料,验证间接性材料

现场观察活动,可以使记者减少口述人或者书面资料这些“中介”环节,直接从新闻事实源那里取得第一手材料,从而能够比较有效地保证新闻事实的客观性,增强新闻事实的说服力,当然,这得有赖于记者观察力的准确无误。同时,这种由观察直接获取的第一手材料,还具有很强的实证性,可以核实那些经过“中介”环节而得到的间接性材料的真伪。

(2)有助于记者直接获取生动、形象的现场材料和细节材料,为写作“视觉新闻”创造条件

1983年,名记者、新华社社长穆青同志提倡记者要“学会写视觉新闻”。“视觉新闻”,是指具有现场感、立体感,有视觉画面和视觉形象,有典型生动细节的新闻事实的报道。今天,在电视媒介已进入千家万户时,写作“视觉新闻”更是文字记者与广播、电视等媒体记者争夺受众的一个重要手段。而新闻观察,就能够使记者在新闻事件的现场,直接通过各种感官摄取“色、香、味、形、声”一应俱全的“视觉新闻”的素材。通过观察写出的“视觉新闻”,是可以和电视新闻媲美的,是可以赢得和征服受众的。

(3)有助于记者产生真情实感,加深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理解

记者通过观察,能够较好地体会到新闻人物此时此地的心境,理解他们的行为缘由,也能够较好地琢磨出新闻事件的准确含义及其在特定环境里的具体意义,还能够亲身领受事件现场的气氛、情境的感染,产生激情,诱发自己的独到见解。尤其是参与性观察,记者全副身心都融入到所参与的事件之中,和事件的其他参与者(包括新闻人物)“同心跃动,同中呼吸”,这样,不仅能和自己的采访对象打成一片,而且能获得对事件的直接的亲身体验和感受,其对事物的认识过程自然更真切、更深刻。

(4)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新闻观察可以成为记者的一种不可被剥夺的采访武器

这是相对于新闻访问与资料查阅等采访活动而言的。访问必须有合适的采访对象,且要经过采访对象的同意,采访方能顺利进行。资料查阅也得得到资料拥有者、保管者的认可,方能着手采集。而隐匿性观察、非参与性观察等新闻观察活动,就没有这种限制。它是记者握有较大主动权的一种新闻采访活动方式。

5.简述现场报道对记者的专业要求。(中国传媒2006研)

答:现场报道对记者的专业要求如下:

(1)较强的现场洞察力

现场报道中记者面对的将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复杂情况,记者必须通过观察现场、了解现场、快速掌握情况,尽快做出判断,及时找到合适的采访对象或知情人,当机立断进行采访,迅速选择最有新闻价值的点进行报道。

(2)出色的口头表达能力

现场报道很大一部分是通过记者在现场的观察、描述、评论结合真实生动的现场音响、画面向受众传达相关信息,所以记者口头表达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现场报道的质量的好坏。

(3)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

现场报道中记者面对的是一个充满未知和随时发生意想不到变化的新闻现场,记者需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随时应对。

(4)过硬的新闻业务能力

现场报道要求记者应具备采、编、播合一的素质,在现场能看得透、写得精、说得出。

(5)优秀的团队合作能力

广播电视现场报道是一项团体协作的工作,记者应树立群体观念,做好自己岗位工作的同时,还要注意和其他工作人员紧密协作。

6.采访从形式、性质上各有哪些具体方式?

答:(1)新闻采访从形式上分,具体有以下十种:

个别访问

这是记者使用最普遍的一种形式,通常也称为“一对一”的访问形式。该形式的好处是:谈得具体,谈得深入,且记者容易把握主动权。

开座谈会

也称开调查会,是指记者就某个调查专题,邀请有关人员座谈。这种采访方式一般用于涉及面较广的大、中型报道题材。

现场观察

俗称“用眼睛采访”,强调记者必须深入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充分发挥视觉功能,对事物微观细察。

参加会议

会议都是集中总结、筹划一个阶段的工作情况,包括成效、经验、教训及问题等。所有这一切,往往可能包含着大量的新闻信息或线索。会议新闻采访主要通过参加会议这种形式采写的。

蹲点

即深入一个点,解剖麻雀,作深入扎实的采访。这种方式适合于时间性不太紧迫但报道量较大、涉及面较广的报道题材。如解释性报道、调查报告、人物通讯等。

查阅资料

一般资料包括受众来信、基层单位的工作情况简报以及各类剪贴、原始材料的文字记载等。这些资料包含不少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和新闻线索。

改写

即把某一新闻线索或一则现成的稿件,加以修改或补充而另成一则新鲜的新闻。由于新闻报道的需要,改写工作不仅能辅助采访的不足,甚至常常代替采访,记者一般通过电话获取新鲜材料,然后改写新闻。

问卷

抽样调查的主要形式,即记者根据题材的需要,按照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原理,从全部研究对象中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然后以纸面的形式,拟定出若干个简洁明了的问题,在街头或挨家挨户发送到有关受众手中,外地的受众可将问卷邮寄其手中。这种形式有成本低廉,具有匿名性及便于受访者思考等优点。

电话采访

这种采访形式,在很多情况下往往补其他采访之不足,使新闻得以真实、迅速地报道出来。特别是很多重大的新闻,更是用电话新闻的形式报道出来的。

网络采访

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工具,既可以发布新闻,也可以用于采集新闻、查阅资料及收集新闻的背景材料等。

(2)新闻采访从性质上分,具体有以下六种:

常驻采访

派驻外地或外国记者的日常采访活动。这种采访时间长,题材面宽,要求记者具有全局观念,从驻地的实际出发,注意采写既能反映当地实际又对全局有普遍意义的新闻;要有较强的独立社交能力和广博的知识;具有一定的外语水平;掌握采写各种新闻体裁的技能;同时,要尊重所在国家、地区的风土人情,遵守所在国家、地区的政策法令。

突击采访

在事先无准备的情况下迅速对突发性事件所进行的采访活动。这种采访任务紧迫,事先无法从容准备,全靠记者的经验积累和临场发挥。

交叉采访

在同一期限内对两个以上新闻事件交替进行的采访活动。与单打一的采访形式相比,交叉采访可以省去重复找人和路途往返所费的时间,是一种投入少、收效高的采访形式。

巡回采访

按照编辑部指示、沿着预定路线进行的采访活动。一般没有具体、明确的采访对象和报道题目。主要由记者根据编辑部总的报道思想灵活掌握,在巡回路途中选择若干新闻题材就地采访,连续不断地向受众进行系列报道,又称旅行采访。

隐性采访

不公开记者身份或不申明采访目的的特殊采访活动。

易地采访

记者到分工范围以外地区的采访活动。易地采访有利于克服眼界狭窄、感觉迟钝甚至夜郎自大、固步自封等弊病,也是加强地区间、新闻单位间和各地记者间横向联系、优势互补的有效方法。

7.新闻采访有哪些具体的特点?

答:与调查研究相比,新闻采访的特点有以下几点:

(1)目的的差异性

记者采访的目的是为了写出稿件、传播信息,以满足人们对新闻的需求。

(2)时间的限制性

新闻采访特别强调时效性,要求“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采访、写作、发稿的全过程,因为新闻是“易碎品”、“易腐物”,时过境迁,过时不候。这要求记者在严格的时间限制下,思维敏捷,动作迅速,争分夺秒地将新闻采集到手,传播出去。

(3)项目的突发性

即记者常常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忽地一个突发性事件的到来,必须立即赶赴新闻事件所发生的现场,迅速对其进行采访,如一场地震的到来、火车相撞、飞机失事等,皆属此列。

(4)需要的广泛性

在社会生活中,人人需要获得新闻欲、信息欲的满足。然而,每个人对新闻报道的内容、形式等方面的需求,又可能因职业、年龄、性别、经历、学历等因素的不同而有所偏爱。人们对新闻的这种多层次、广泛性的需求,要求新闻报道的题材、体裁等相应地具有多样性和广泛性。

(5)知识的全面性

新闻报道要适应人们多层次和广泛性的需要,加上新闻采访学本身又是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这就要求记者的知识必须尽可能广博、全面,除了新闻学的专业知识要相当熟悉外,文、史、哲、政、经、数、理、化等知识,包括社会学、心理学、法学和新兴的边缘学科等方面的知识,也都应有一定程度的掌握。

(6)活动的艰辛性

记者采访的项目每次不一,采访的对象性格千差万别,记者又必须在严格的时间限制下完成任务,新闻采访的艰辛性程度相应就高。

8.电话采访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答:电话采访有一定的难度,实施时应当注意以下几方面:

(1)准备要充分

电话采访准备要充分,问题要事先拟好,要有个较为详细的纲目,以便在几分钟的短促采访中,不至于搞得手忙脚乱、丢三落四。

(2)提问要凝练

电话采访中提问是一门艺术,它比起平时从容不迫的交谈,来得更为急迫、凝练,有时甚至需要一点机智,因此更显示出“问”的难度。

(3)记录要及时

电话采访还要做好记录,尽量避免在忙乱中漏记一些重要的事实。重大题材的电话采访,记者不妨在话机旁放个录音机,以确保材料和新闻报道的真实。

9.网络采访有哪些具体特点?

答:网络采访的具体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采访工具的数字化

没有网络即没有网络采访,所以网络采访的天生特点是采访工具的数字化。网络采访的网络工具主要包括硬件和软件,前者包括电脑和与其相连的其他使网络运行的硬件设施,软件包括文字、图像、音视频、表格的接收和处理软件,电子邮件、BBS、聊天工具以及搜索引擎等。在软硬件齐备的前提下,网络记者可以实现虚拟网络世界里人与新闻要素的接触,完成新闻线索的搜索、采集和对新闻事件及人物的采访,并在此基础上完成新闻稿件及其传输工作,从而彻底实现新闻采写的无纸化办公。

(2)网络采访空间空前扩大

网络采访的数字化使采访突破了空间限制,从理论上讲,网络采访可以使采访范围扩大到全球。事实上,很多媒体已经开始利用网络采访发生在全球角角落落的事件,这些采访有的是和朋友联系,有的是直接采访当事人,有的则是进入当地一些聊天室与当地人进行聊天式的采访。这种采访方式可以使记者在国内或者在办公室就可以了解、采访发生在某一处的特定的事件或人物。

(3)网络采访便捷而迅速

网络采访可以突破空间限制,这一特点除了使本来不可能实现的采访成为了可能外,还使采访速度空前提高,使采访更加便捷,不仅可以得到众多受众的关注,更可以得到最快速的反馈。

(4)网络采访新闻资源丰富

网上信息应有尽有,取之不尽。通过互联网可以实现资料检索和数据查询的全球共享,检索方便、及时,不受时间、地点和文本的限制。这使记者、编辑在运用新闻背景资料等方面更及时、高效。记者既可以在网络中寻找新闻线索,也可以查找背景资料作为报道的依据。尤其在深度报道中,网络上大量的资料(特别是以往媒体的报道)能够在隐性新闻报道中提供丰富、翔实的根据,甚至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就可以找到新闻线索。

10.易地采访有哪些作用和注意事项?

答:易地采访是指记者到分工范围以外地区的采访活动。

(1)易地采访的作用

开阔记者眼界,可以帮助记者克服长期在一个地方采访产生眼界狭窄、感觉迟钝甚至夜郎自大、固步自封等弊病;帮助本地记者有效地发现新闻。

加强地区间、新闻单位间和各地记者间横向联系、优势互补,促进各地记者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2)易地采访应该注意的事项

不要自视高明,要谦虚谨慎,甘当小学生。

要利用易地采访机会,熟悉各地的情况,开拓自己的知识面,增强全局观念,与外地记者真诚合作,提高相互间的报道水平。

11.消息与通讯在采写上有哪些不同之处?

答:消息与通讯虽分属不同新闻体裁,但新闻属性是相同的,包括新闻报道基本要求及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表现手法也应共同遵循。只是两种体裁各具不同特征,因此,在具体采写中则有明显的区别。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表现对象不同

一般情况下,消息涉及的题材及表现对象主要是事;通讯涉及的题材及表现对象主要是人。

(2)表现手法不同

消息以叙述为主。要讲究简洁、明快,不要过多描写、议论和抒情;通讯在以叙述为主的基础上,主张与描写、议论、抒情有机结合,各司其职。

(3)人称不同

消息一般采用第三人称,记者不直接在新闻表述中出现;通讯则第三人称和第一人称兼用,特别是在访问记或新闻特写中一般常采用第一人称。

(4)结构布局不同

消息的结构形式主要采用“倒金字塔式结构”;通讯的结构形式则要比消息灵活自由得多,别具一格,主张创新。

(5)篇幅长短不同

消息因为简洁、单一,故篇幅较短;通讯涉及的方面较繁杂,故篇幅相对较长。

综上所述,新闻报道体裁之间可能有较大的分工和区别,各种体裁可能有其自身的特征,但在特定的条件和需求下,新闻体裁并不主张守旧。从哲学角度讲,存在固然决定意识,内容固然决定形式,但意识对存在有积极、能动的反作用,形式对内容有积极、能动的反作用。因此,只要有利于完美地表达内容,形式上完全应当允许、鼓励创新。

12.常见的追踪采访有几种?怎样搞好追踪采访?

答:(1)常见的追踪采访

人物追踪采访

人物追踪采访是常见的一种追踪采访。

a.人物追踪采访的对象基本上有两类,一是名人,二是普通人。一般而言,读者对名人的事感兴趣,这是读者的一种心理。但是,并不是每个名人的事都可以成为追踪采访的题材。是否成为追踪采访的题材,关键是看事情本身是否具有追踪的价值。只重名,不重事,这样写出来的所谓追踪报道,徒有虚名,读者是不会感兴趣的。

关于普通人,不能因为他是普通人而降低报道的规格,关键也要看事情本身是否具有追踪价值。普通人的事也有不平凡处。

b.人物追踪采访的类型也有两种,一种是单一的人物追踪采访,线索单一,采访起来较易;另一种是众多的人物追踪采访,线索繁多,采访起来较难,要靠集体力量,一两个记者在短期内难以完成任务。

c.人物追踪采访的报道形式,除了常见的新闻通讯外,还有一种组合式报道形式。

事件追踪采访

事件追踪采访,一般是在事件发生后,为弄清事件发生的真相,追踪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和结局所进行的采访。这是一种进行式的采访。这种采访写出的报道也是进行式的,有头有尾、有过程、有矛盾、有冲突,波澜起伏,扣人心弦。

其他追踪采访

除人物、事件追踪采访外,还有问题追踪采访、新生事物追踪采访、名胜名城追踪采访等。

a.问题追踪采访,要抓群众关心的问题,从矛盾的解决中看出事物的发展。

b.新生事物追踪采访,新生事物需要关心和扶持,它由微弱到强壮的过程,为追踪采访提供了含义颇深的客体。

c.名胜名城追踪采访,名城名胜是游览胜地,如果是旧地重游,从旅游角度,也有许多问题值得追踪。

(2)搞好追踪采访的方法

追踪采访,从采访环节而言,着眼点在追踪,追个水落石出。记者要沿着事物的发展轨迹,作深层次的采访,弄清底细,寻求新的答案,采访一定要深入。

追踪采访写出的报道,可以是一次性的,更多的应该是多次性的,连续不断、层层递进的,有头有尾的,重要是突出问题、引人注目、迎合读者求新和好奇心理。

系列追踪报道要讲究写作艺术,利用读者的悬念心理,在每篇报道的结尾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继续读下去。

13.对旅行采访和旅途通讯写作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1)对旅行采访的要求

精心策划。搞好旅行采访,关键要有一个好点子。重走长征路就是一个好点子。

重大的旅行采访活动,出发前要作好思想、知识、物质以及前后方的联络与配合等各方面的准备。

把“走马观花”和“下马观花”结合起来。旅行采访跑的地方多,不可能在一个地方久留,难免“走马观花”。但要把“走马观花”与“下马观花”结合起来,抓住特点和重点,深入采访。“走马观花”在粗看,着眼于宏观;“下马观花”在细看,着眼于微观。“走马观花”与“下马观花”结合,就能解决跑的地方多又要深入采访的矛盾。

要依靠沿途党委和政府,依靠各地群众。

要有持久吃苦的精神。

一路走,一路写。把最新鲜的感受及时告诉读者,可以把读者的胃口吊起来,随着记者一起去“旅行”。

(2)对旅途通讯写作的要求

总体构思。旅途通讯写作一般是以系列通讯形式出现的,要注意总体构思。总体构思包括总的主题思想,大的框架,要达到的目的等,这需要系统思维。

写作的着重点是写特点、写变化、写发现、写问题。

把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熔为一炉,既给人以思想启迪,又给人以知识,读起来兴味盎然。

可以使用多种表现手法。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均可用。旅途通讯是一种比较自由的文体,可以纪实,叙述描写;也可以议论,说古论今,还可以抒发自己的感情。

表现形式可以不拘一格,注意创新。

表述上使用第一人称,让读者随记者的旅踪,去领略记者沿途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14.怎样正确处理隐性采访与显性采访的关系?

答:显性采访,是指记者为完成一定的采访任务而亮明自己的身份和意图的一种主要采访方式。亮明身份,文字记者通常靠单位的介绍信或记者证,广播电视记者除介绍信或记者证外,还有注明台标的话筒,这样既表明记者的身份,又防止假冒记者招摇撞骗。

隐性采访是指记者为完成某一特定的采访任务,而把自己的身份和意图隐藏起来的一种采访方式,又称为“秘密采访”或“暗访”。在不同的场合应该注意采取不同的采访方式:

(1)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用显性采访的办法不灵,采访对象不仅不会推心置腹地同记者讲真心话,反而心生疑虑,设置种种障碍对付记者,使记者了解不到真实情况。这时,适用隐性采访可以达到了解真实情况的目的。

(2)有时候,对某些人或事,显性采访和隐性采访两种方式均可用,但隐性采访能更好地了解真实情况,收到更好的效果,所以也宜用隐性采访这种方式。

(3)隐与显是矛盾的统一。隐性采访是与显性采访相对而言的,运用隐性采访这种方式是有条件的,大多数情况下还是以显性采访为主要采访方式。

(4)隐性采访时,要处理好暗访与明察的关系,把暗访与明察结合起来,无论是暗访,还是明察,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把二者结合起来,发挥各自的优势,就全面了。有的采访,可以以明察为主,但也需要一定的暗访配合;有的采访,可以以暗访为主,但也需要一定的明察。关键是灵活掌握,灵活运用。

15.运用隐性采访这种方式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运用隐性采访这种方式应注意以下问题:

(1)要注意处理好以下两个关系:

处理好暗访与明察的关系

要把暗访与明察结合起来,无论是暗访,还是明察,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把二者结合起来,发挥各自的优势,就全面了。有的采访,可以以明察为主,但也需要一定的暗访配合;有的采访,可以以暗访为主,但也需要一定的明察。关键是灵活掌握,灵活运用。

处理好勇于冒险与善于保护自己的关系

不少隐性采访是有一定危险的,记者需要有勇于“入虎穴”的精神,但是,为了更好的完成采访任务,记者也要善于保护自己。对某些危险性大的隐性采访,记者要向编辑部领导报告,认真研究对策,行动以两人以上为宜,还要争取有关部门的配合和保护,不要孤军深入。

(2)隐性采访不可滥用

隐性采访确有显性采访不可代替的作用,但也不能滥用。它要受两个制约,一是法律制约,二是道德制约。不能借口隐性采访,任意侵害公民的名誉权、隐私权。

16.采访时如何做好记录工作?

答:(1)访问时,要不要当场作记录?对这个问题,众说纷纭,但归纳起来,不外下面三种看法:

当场不记

持这种看法的同志认为,“好的记者采访时都不当面记录(必要的数字、名称除外),和别人交谈主要是了解对方的观点,因为其他材料,你在研究积累的过程中都已经很熟了。”

“当场少记,事后多记”

持这种看法的同志认为,当场多记会妨碍记者的“观察和分析”,因为当对方给你谈情况的时候,你忙着记录,眼睛就不能观察对方的表情和情绪,脑子就不能对对方谈的事实加以思索、分析和判断。记者就已经不是记者,而是变成记录者了。

访问时记得越详细越好

持这种看法的同志认为,访问时记得越详细越好,因为记得不详细容易出现错误。他们认为,记者不要过分相信自己的记忆。

(2)以上三种看法,应该说都是经验之谈,包含一定的道理。但是,采访是很复杂的工作,不能不分情况强求一律用一种办法。当面记与不记,是多记还是少记,是详记还是略记,要考虑以下因素具体分析:

看采访对象的情况

有些采访对象,你如果不记,他以为你不尊重他;另一些采访对象,他一讲话,你如果立即掏出笔记本来,他就紧张了,不敢敞开思想谈了。

要看记者本身的条件

每个记者的水平、经验、记忆力不尽相同,因而对不同的记者也应有不同的要求。

在一般情况下,以当场少记,事后多记为好

访问是一种很紧张的脑力劳动,如果记者只忙于埋头记,确实妨碍自己观察对方的言谈举止,也顾不上分析思考对方的谈话,不断提出新问题,而当场少记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当场少记,不是不记,而是记要点,记精粹的话,记生动的语言,记人名、地名、物名、数字之类。事后多记,具指在访问结束后,抓紧时间尽可能详细补记,以备忘。

(3)做记录还要讲究速度,记者最好会速记

为了记得快,有些记者把句式简化,用某些符号来代替某些词汇……这也不失为一种“速记”办法。

(4)有些场合需要使用录音机

如采访重要人物或高级领导干部,要不遗漏地记下他们的全部谈话,在征求他们同意后,可以使用录音机。现在的录音机小巧玲珑,携带方便,工作效率也可以得到提高。

三、论述题

1.试论采访中的提问艺术。(人大1996研)

答:记者提问与采访对象作答,实际是在进行一场谈话,既是谈话,就必须受“谈话法”的基本方法支配。记者采访的目的在于了解情况,提问则是了解情况最直接、最简捷的方式。问题提得好,不善言谈的采访对象也可能滔滔不绝;反之,极善言谈的采访对象也会守口如瓶。因此,提问是谈话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提问艺术是记者谈话艺术的概括和集中。

什么样的提问才是好的提问呢?这很难有统一的标准。根据采访的实践经验归纳,善“问”一般有这样几条要求:

(1)要问得自然。这是指提问的态度和气氛。记者的提问,一方面应注意态度要诚恳、亲切,切忌用“高人一等”的口气发问;另一方面还应注意提问要在交谈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提出,而不要采取生硬的、直通通的“审问”方式发问。

(2)要问得合适。这是指提问的目标指向。记者的提问,应该是向对象提出只有他本人回答才最合适的问题。如果提的问题,由对方回答不合适,当然不要提;提的问题,由谁来回答都合适,那也没问出水平来。

(3)要问得关键。这是指提问的内容。要问得关键,首先应注意提的问题要具体。访问的目的是要得到具体的事实及其材料和观点,如果问题提得太“空”、太“大”,对方就不好回答,甚至摸头不知脑,这样就无法达到访问所预期的目的。

(4)要问得有策略。这是指提问的战略战术。记者的提问,既要围绕访问目标,尽量按照事先准备好的问题,依逻辑顺序先后提出,避免开“无轨电车”,东拉西扯,令对方无所适从;又要注意从实际出发,随机应变,灵活机智,要因人因事因具体情况而异,采取不同的提问方式方法,掌握好提问策略。

(5)要问得简明。这是指提问的表达形式。记者的提问,既要明白无误,让人容易理解,又要注意简练,切忌罗嗦。否则,不仅不适应采访这种时效性很强的工作的要求,还常常会使对象感到不耐烦。尤其是对一些高级领导人或者社会名流的访问,往往是见缝插针进行的,提问一长,就“插”不进去了。

2.哪些情况不宜用电话采访?(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0研)

答:记者的采访行为可分为直接采访和间接采访,电话采访就是间接采访最常用的一种。电话采访是运用语音讯号同被采访对象进行沟通的,缺少对被采访对象形象的了解和被采访对象所处环境的把握,因而有些情况是不宜使用电话采访的。

(1)记者与采访对象完全不认识,采访对象所反映的事实是真是假就很难确定。在这种情况下,若仅仅按照对方电话中的谈话来写报道,就很容易出现失真的报道。

(2)深层采访不宜用电话采访。因为记者没到现场,不能亲眼目睹,不能亲身感受现场的气氛,就不能综合地立体地思考问题,也就不可能写出有深度的报道。

(3)揭露性新闻、负面新闻不宜用电话采访。因为这类报道一般直接关系到当事人的经济利益、名誉权等问题,一旦出现误差将可能承担法律后果,因此应该采用更能保障真实性的直接采访。

(4)需要长时间采访的,以及同时采访多人的情形,不宜用电话采访。

总之,电话采访是一种新型的采访手段,有它的长处也有它的弊端。记者应尽可能多地掌握方方面面的电话号码,以便需要时及时利用,但也不要盲目去使用。

3.记者在采访中进行现场观察需要注意哪些问题?(人大1997研)

答:记者在采访中进行现场观察应注意以下几点:

(1)对事物现场的基本情况(即与所采访的新闻有关的基本事物)和现场的情景、气氛等要观察清楚。

进行现场观察时,记者一定要注意对现场进行“宏观”的观察,这样才能准确、全面、形象地认识和把握新闻事物。

(2)对事物的“动态”和细节要注意观察。

记者在现场观察时,只有留心观察对象的“动态”和细节,才能把所观察的事物看“活”,看出特色来,写出的报道也才会生动、感人,富有“立体感”。这也是检验记者会不会观察的一个主要标志。

(3)要注意学会“透视”。

这就要求记者开动脑筋,过细地察看,从事物的现象中察出其本质,从局部的事物中察出其全局所在,从事物的现状中察出其未来发展,从一些“不起眼的小事”中察出其蕴含的“重大意义”等。这样的观察,才“深”,才“透”,才不至于被事物的表象所迷惑,也不至于让有价值的新闻素材从身边溜走。

(4)要注意选择适当的观察位置和角度。

观察位置不同,角度不同,对事物的观察也是不同的。因此,现场观察时记者要选择好观察的位置和角度,以利于对全场情况和重点观察对象(人与物)的全面、准确的把握。同时要注意根据采访任务和观察对象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的观察方法,诸如鸟瞰法(即站在适当的制高点上,放眼观察事物的全体,以获得事物的总和)、细察法(即“下马观花”,仔细地观察事物的一个点、一个镜头、一个局部,以获得具体、典型的材料和细节)、步移法(即随着事物呈现的不同画面,移动观察的视点和位置,一点一点地看,或者一个镜头一个镜头地看,以对事物作多方位、多层次的了解)等。

4.结合实际分析当前电视新闻中大量使用隐性采访的利与弊。(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研)

答:隐性采访,是指记者不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和采访目的,在采访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偷拍、偷录或亲身感受的方式,对新闻事件进行的采访。

(1)隐性采访的利

在记者获取新闻素材的过程中,隐性采访是一种频繁使用的特殊采访方法。它可以使记者获得通过正常采访无法获得的素材,因而受到记者的青睐。通过隐性采访获得的新闻事实比较周详,舆论监督的力度也比较大。同时,周详的新闻事实也可以比较有效地防止新闻侵权行为的发生。隐性采访的线索大多来自社会成员的举报,社会各阶层成员及时全面地向新闻记者提供新闻采访线索,形成全民参与。隐性采访也是受众欢迎的一种采访方式,通过这种采访手段采获的新闻,受众有较高的接受兴趣。

(2)隐性采访的弊

容易导致记者伪造身份。例如为了了解某公司职工签订的劳动合同不符合《劳动法》的规定,记者伪造身份,冒充无业人员前往应聘,与之签订劳动合同。这种伪造身份不同于不公开身份,不公开身份是记者以普通人身份从事某项活动,如作为乘客了解售票员的服务态度,或作为病人查看医疗人员的工作质量。而伪造身份是把自己扮成一个特定的人员,这样往往会扰乱公共秩序。

容易导致记者虚构事实。如为了测试报警系统的反应,记者假称自己在某地遭遇歹徒,观察警力的配备是否充实,反应是否敏捷,而伪造身份、虚构事实,这是一种欺骗行为,它本身就带有违法性。

容易导致对他人的骚扰。例如调查微波炉生产厂家售后服务的承诺能否兑现,大雨天要求厂家派员前来检修,检修人员上门后才发现自己被愚弄。还有,为了检查夜间急救的服务质量,拨打急救车的热线电话,以此来计算到达时间,却不考虑这样做很可能会延误对其他病人的抢救。凡此种种,都是对公共生活的侵扰,违背了关注和促进公共利益的本意。

助长了受众的偷窥心理。无论是电视,还是平面媒体,隐性采访主要就是通过偷拍、偷录、偷听等手段获取社会素材。这些手段的运用,无形中构建出一个对读者、对听众仿佛无处不在的“象征性现实”,而由于大众传媒的某些倾向性,人们在心目中描绘的“主观现实”与实际存在的客观现实之间正在出现很大的偏离,长期地、潜移默化地、不知不觉地影响着人们的现实观。

影响了媒介的公信力。隐性采访的长期广泛使用,虽然树立了一些名牌栏目和以尖锐著称的报纸,受到了民众的欢迎,提高了媒介的信誉。但也正是隐性采访构成了对媒介公信度的威胁。一方面隐性采访频频侵权。另一方面,造成了媒体的“双重标准”。媒体可以运用偷拍偷录的隐性采访方式,也可以假冒身份去欺骗被采访的人,却不允许被采访对象有欺骗行为;还有的报纸电视,对社会的偷窥行为进行批判,自己却毫不顾忌地使用偷拍偷录;媒介对一些社会现象和事件进行道德审判,却从来不对自己进行道德审判。媒介的这种双重标准,引起受众的反感,大大降低了媒介的公信力。

影响了新闻的真实性。隐性采访较于显性采访的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真实性更强。它所带来的那种真实感是受众无法抗拒的。然而也正是在这个最大的优势上,隐性采访陷入了一个“怪圈”——这样得来的材料就客观了吗?公正了吗?甚至有人提出了这样的疑问:眼见为实吗?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新闻学副教授斯托金认为,目击者的叙述虽然比道听途说更加可信,但并不总是可靠的。在隐性采访中,观察是一个主要方面,但感性的真实往往不能代替理性的真实。“偶一为之”或者“惊鸿一瞥”都可能使获得的认识带有片面性。如果记者再缺乏由表及里,去粗取精的理性分析,即使是用了隐性采访法,他所报道的新闻的真实性也大打折扣。

5.进行暗访的时候,要遵循什么样的原则?(中山大学2015年研)

相关试题:隐性采访面临的道德困惑及遵循的原则?(西北大学2015年研)

答:暗访又称隐性采访,是在采访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偷拍、偷录等记录方式,或者隐瞒记者身份以体验或者其他方式,不公开获取已发生或正在发生而并未披露的新闻素材的采访形式。

(1)遵循良好动机报道原则的暗访,按照国际的普遍做法,必须符合这些先决条件:针对的必须是已有充分的证据表明严重侵犯公众利益的行为;通过正常途径无法收集资料;公开采访难以了解真实情况;经过相关部门的批准。暗访还要受两个制约,一是法律制约,二是道德制约。

(2)利用法律限制来实现对隐性采访的规范,其有效性来自于法律本身固有的强制性特征。目前我国尚未出台专门的新闻法,对隐性采访也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但这并不意味着隐性采访没有法律限制。

隐性采访的工具应符合法律的规定。出于对国家安全和公民权利的保护,严禁使用《国家安全法》所禁止持有、使用的特殊器材进行偷拍偷录。在这方面记者不享有特权,现在记者使用的采访器材越来越先进,要注意避免触犯国家法律。

国家机密不受隐性采访的伤害。我国的《保密法》等许多法律,都对国家秘密的保护作了具体规定。这里的国家秘密,包括国家的政治秘密、经济秘密、技术秘密等多方面。《新闻出版保密规定》对新闻保密问题也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隐性采访不能泄露商业机密。新闻媒体的工作是传播有价值而且应该为公众所知的信息,但同时新闻工作也负有严格的保密责任,这是一种法律上的责任。

公民的隐私权不受隐性采访的伤害。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人身自由和权利不受侵害,《民法通则》也作出了类似规定。侵害隐私权是隐性采访被指责最多的地方,记者在采访中要区分采访地点是公开场合还是秘密场合,采访对象是公众人物还是普通公民,并在实践中把握其中的区分度。

必须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对于涉及未成年人的报道常需作特殊处理,如采用匿名和在电视节目中用马赛克处理其面部图像等。

(3)隐性采访的道德制约

公共利益原则。隐性采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该定位于维护公众的利益。维护公众利益是记者和媒体基本的价值取向,也是确定是否有必要用隐性采访手段和把握新闻事实的标准。

公正原则。记者在选材和立意时应全面客观地看待社会事件,揭露社会生活中的不公正、不平等、违法乱纪和消极腐败现象,并从法理和道义角度加以批判,促进社会公正。

善意原则。隐性采访的直接结果往往是曝光社会的阴暗面,但是暴露社会的阴暗面并不是隐性采访的最终目的。

真实原则。隐性采访涉及的多是违法乱纪等社会弊病,在采访的过程中常常遇到意想不到的阻挠和困难,对事实加以深度了解和接触的难度很大,因此避免新闻失真显得更加重要。

适度原则。适度原则首先是指隐性采访的使用频率不宜过多。能用显性采访的尽量不用隐性手段。其次是指使用范围,在选题上必须是影响公众利益的事件,从对象上说必须是不配合、不支持记者采访,而记者又无他法接近新闻源的。

四、实务操作题

1.前段时间,温家宝总理接受美国有线电视网(CNN)记者法里德·扎卡里亚的访谈,讲述了对于一系列敏感问题的看法。(中山大学2011年研)

(1)如果你代表国内的一家主流媒体采访温家宝,你的前三个问题将会是什么(请你说明你代表的是哪一家主流媒体采访温家宝,你的前三个问题将会是什么)?

(2)在众多擅长做政治精英访谈的记者中,你最喜欢哪一位,为什么?如果你并不喜欢政治精英访谈,那么你喜欢哪一类的访谈节目(访谈报道)?结合个案谈谈你的理由。

答:(1)我代表的是《人民日报》对温总理进行采访。前三个问题是:

首先非常感谢总理能够接受本报的采访。我想提的第一个问题是,国际金融危机是我们过去一段时间应对的一个主题,可以说惊心动魄,一揽子计划力挽狂澜。大家想知道,您对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能打多少分?您最满意的是什么?最遗憾的又是什么?

在这个过程中,您常常是利用周末和节假日的时间到全国各地进行考察。我听说在您身边的工作人员每到周末或者节假日的时候,总是要提前地把行李打好,准备随您到外地去出差,已经形成一个惯例了。我想温总理在一趟趟考察中肯定有很多故事,请总理讲讲。我还想请总理谈谈,这些考察对您的决策有什么样的帮助?

我再提一个关于您出席国际会议的问题。您出访和参加了多次国际会议,在与世界携手抗击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舞台上,请问总理,中国扮演了一个怎样的角色?

(2)在众多擅长政治精英访谈的记者中,我最喜欢的是意大利女记者、作家法拉奇。法拉奇曾因采访政坛风云人物名扬天下,被誉为“和政治家纵谈天下大事的能手”。

她采访过30多位世界政坛首脑和驰骋国际风云的巨擘,虽然身为矮小瘦弱的女性,但采访风格相当硬朗,甚至咄咄逼人。在她的采访名单中,有中国的邓小平、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印度总理甘地夫人、巴基斯坦总理布托、约旦国王侯赛因等。

她的这些采访中,我最欣赏的是法拉奇对邓小平的采访。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地位呼之欲出。当国内外舆论对中国政治路线的调整有诸多猜测之时,法拉奇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中国和邓小平身上。法拉奇和邓小平进行了两次深入广泛的交流。法拉奇尖锐辛辣、锋芒毕露;邓小平坦诚应对、睿智隽永。双方的“过招”充满急锋应对的率真和畅快。邓小平的立场毫无疑问代表党和国家,但他的思维方式和使用的语言却属于他自己,因而极富情感和人性化。而法拉奇生动的采访内容,也把邓小平推向了世界潮头。

法拉奇在采访前做了十分充足的准备工作。法拉奇萌发采访的想法后,开始大量收集有关中国的历史资料,研究中国国情。她对中国的“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历史稔熟在心;对邓小平的历史背景,以及他在“文化大革命”中的遭遇了如指掌。当中国外交部新闻司发出邀请函时,法拉奇喜出望外,拿到签证后即刻启程。

法拉奇硬朗、生动、熟练的采访技巧。在采访中,法拉奇对邓小平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充分显示了这位杰出记者的功力。这次谈话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反响。不久,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2.请根据下面的新闻资料,拟写一份400字左右的电视采访报道提纲。(武大2013研)

近日,武汉、西安、南京等多所高校运动会中取消了女子3000米和男子5000米项目,引发社会关注。而原因是现在学生体质下降越来越明显,校方害怕发生猝死现象。

同时本报记者走访广州学校,发现广州的中小学与大学大多仍坚持中长跑,不过需要赛前做好准备,如医生在场,参赛者心电图要合格等。但也有部分学校出于安全考虑取消了。

深圳中小学:市里要求取消长跑

昨日,南山区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在南头中学举行。南都记者注意到,与往年不同的是,在比赛项目中,女子3000米和男子5000米项目“不见了”,最长是1500米。相关负责人回应,这是依据市里下发的有关竞赛规程而设置的项目。事后,南都记者了解到,他们所指的是本学期深圳市学生体育联合会下发的今年秋季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竞赛规程通知,在项目设置上,首次取消了这两个项目。至于取消的原因,通知中未作解释。而各区的学生运动会则依照市里下发的竞赛规程通知设项,影响是从上而下的。

多所学校体育老师分析,取消原因跟现在学生身体素质持续下降有关,长跑拼的是耐力,而现在的学生锻炼少体质差,取消是为了避免学生“受伤”。记者注意到,采访中,不少老师称“学校是弱势群体”。

深圳市学生体育联合会是深圳市学校学生群众性体育组织。其主要任务是协助深圳市教育局开展深圳市学校体育工作,承办学生的各项体育竞赛和体育教师的培训工作,负责学生体育活动的组织、策划、研究、比赛训练等相关工作。

昨日,深圳市学生体育联合会承认今年市、区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取消了长跑项目,但强调跟这几天媒体报道全国多所高校取消长跑无关,深圳早在9月份下发的运动会竞赛规程通知中就取消女子3000米和男子5000米长跑。取消原因:参加的人数一年比一年少;学生体质逐年下降,运动量减少,这么做也是出于安全考虑。至于往后中小学生运动会是否不再设置长跑项目及体育课是否会调整,目前尚未明确。

答:(1)采访对象:教育部主管高校工作领导、取消长跑项目大学的校长等相关领导、老师、教育学者及公共知识分子、相关高校的大学生、中小学学生、学生家长。

(2)采访内容:了解社会上不同群体对该事件的看法、评价;了解学校实施该项行为的理由和依据;了解国家相关部门对该事件是否有后续反应措施。

(3)重点问题,包括:您对该事件有何评价;您支持学校这么做吗,为什么;学校实施这个决定的依据在哪里;政府会对这些学校的决定作出何种反应;您认为高校应该培养学生的哪些素质;您认为当今高校的教学质量如何等。

(4)采访流程。按照数字顺序联系采访对象进行采访。

包括:政府教育部——联系相关领导;高校——高校校长、相关负责领导、在校学生、在职老师;教育学者和活跃的公共知识分子;社会群体——学生家长。

(5)采写周期:一周左右。

(6)写作:文章以深度报道形式呈现,大约3000至5000字,大篇幅报道社会各群体对该事件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