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新闻记者的分类

一、名词解释

1.特派记者

答:特派记者是指因特殊采访任务的需要,受编辑部特别派遣的记者。特派记者在中国新闻事业史上,一度称特派员。特派记者的编制属于编辑部,是社(报社、通讯社)、台(广播电台、电视台)的工作人员,与特约记者不同。特派记者一般负有较重的责任,到一些特殊的地区、单位去采访。与一般记者相比,他们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以及身体状况都更强。

2.特约记者

答:特约记者是指新闻单位为某项重要的采写任务约请外单位的同志来完成而给予的称号。特约记者采写的稿件一般比较重要,且有特色。由于特约记者在该新闻单位里没有编制,所以不领取该新闻单位的工资(稿费除外),他们通常还在原单位领工资。

二、简答题

1.机动记者的作用。

答:机动记者直接受总编辑或记者部派遣与指挥,任务不固定,哪里需要去哪里,称得上是“满天飞”,其特点是机动灵活,随时出击。

不像专业记者或地方记者只报道某一专业领域或某一地方的新闻,机动记者随时听候调遣,除了完成一些重要的报道任务和调查任务外,常常是一些突发事件的报道的先头部队。机动记者时时都处在待命状态,一有紧急采访任务,一声令下,便要立即奔赴新闻现场。因此,机动记者政治水平要高,新闻敏感性要强,知识面要广,工作经验要丰富,写作要快,身体要好。

报纸设一定数量的机动记者,就像打仗时有一支机动部队供随时调遣,就能争得主动。有些报纸成立机动记者组,是基于总编辑种“试验田”的需要,由总编辑亲自指挥,从中取得经验指导带动一般。

2.专业记者怎样处理好专与博的关系?怎样培养专业记者成为报道某一领域的权威专家?

答:(1)专业记者应处理好专与博的关系

专业记者是指专门采访报道某一领域的记者。作为专业记者,须注意既要熟悉专门业务,又不要陷在专门业务里,忘记研究全国的政治动向和党中央的重大方针政策,这便处理好了专与博的关系。记者专业化,是为新闻宣传工作服务的,因此,任何专业记者,在研究专门业务同时,必须研究全国的政治动向和中央的方针政策。否则会使自己的眼界狭窄,写出来的专门性的报道,也不能适应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2)培养专业记者成为报道某一领域权威专家的方法

有权威的专业记者,是指记者除了具备一般记者的素质之外,对所报道领域的专业知识比别人懂得更多一些,钻研问题更深一些,见解更深邃独到一些,有更多的发言权,而且文字更漂亮一些。他们的报道既能赢得普通读者喝彩,又能博得专家青睐。

专业记者要想成为报道某一领域的权威专家,需要有:热爱新闻工作的敬业精神;勤奋学习的精神;深入采访、刻苦钻研业务的精神;勇于创新的精神;新闻单位的用心培养。

3.为什么要设特派记者和特约记者?他们各自的任务是什么?

答:(1)设特派记者的原因

特派记者一度称特派员,编辑部设特派记者是为了特殊重要的采访报道任务的需要。一些报道署名冠以“特派记者”头衔,主要基于以下原因:

表明编辑部重视;

表明这类报道与一般报道有所区别,以引起读者注意;

有利于培养记者,加强记者的责任感,促使他们拿出精品。

(2)设特约记者的原因

不同于特派记者隶属编辑部的编制,特约记者是社(报社、通讯社)、台(广播电台、电视台)外的工作人员,应约完成社、台一定的报道任务。设立特约记者的原因:

贯彻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方针;

弥补记者力量的不足;

发现人才,为报道增色。

(3)特派记者的任务

特派记者通常要完成某些特殊的重要的采访报道任务。例如,1935年后,范长江作为《大公报》特派记者,采访延安和中国共产党,结集为《中国的西北角》一书,轰动全国;抗战爆发时,赴内蒙,采访绥东战争;到陕西,采访西安事变;作为战地特派记者,赴华北前线和淞沪前线;1938年又采访淮北战役、台儿庄战役和徐州大会战。又如,1996年七八月间,美国亚特兰大举行26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我国从中央到地方的新闻单位派出100多名记者前往采访。

(4)特约记者的任务

特约记者是实现全党办报,并使新闻媒体更好地为广大人民服务的一个重要的步骤,他们的任务是深入基层,系统地并具体地反映群众生活、民情民意,观察、监督和报告党与国家的方针和任务在各地实施情况,从不同侧面反映社会主义建设以及改革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

4.改革开放以来地方记者站工作面临哪些新情况,有哪些新发展?

答:记者站是新闻单位的派出机构。新闻单位建立地方记者站,主要是为了加强新闻单位同地方党委、政府和群众的联系,及时反映当地的新情况、新经验、新问题,报道当地的重大新闻,开展当地的通讯工作。改革开放以来,地方记者站的工作新进展如下:

(1)中央一级大报纷纷恢复和建立地方记者站

人民日报社的记者站与新华社地方分社分家,自成建制,属人民日报社直接领导;

其他中央一级的大报,都在各省、市、自治区恢复或新建记者站;

建站工作的一大突破是在深圳、汕头、珠海、厦门等特区和大连、青岛等有关重要城市建站。

(2)记者站记者的编制有较大创新

20世纪50年代以来,地方记者由报社派往,改革开放后,记者编制归地方和“双轨制”的记者编制方式开始出现,编制方式的创新方便记者站工作的顺利开展。

记者编制归地方

改革开放后,国务院各部、委、局新创办的报纸,在各省、市、自治区建的记者站,记者一般由当地有关部门遴选配备,编制属当地有关部门。

双轨制

80年代以来,一些省委机关报在地、市、州的记者站,一部分是由报社派出记者到记者站工作,定期轮换,编制属报社;一部分记者站则由当地党委指定当地同志为报社驻站记者,编制属当地,报社只在业务上管理和指导,叫做合办记者站。

(3)出现自下而上、横向建站的新形式

记者站历来都是自上而下建的,又称作纵向建站。改革开放以来,增加了两种新形式:

自下而上建站

外埠新闻单位,打破惯例,经过有关部门批准,在北京市设立记者站,以及时报道首都的重大新闻,传递首都与本地有关的重要信息,并开展新闻业务的相关活动。

横向建站

深圳的报纸,如《深圳商报》,近年除在北京建立记者站外,还陆续在上海、广州、华中、东北、西北、西南、香港等城市和地区建立了记者站。跨省区横向建站,也是改革开放以来建站工作的一个突破。

(4)记者站在整顿中前进

改革开放后,针对一些新闻单位盲目、重复建站的情况,新闻出版总署加强了管理。现在的记者站,除了新闻报道、反映情况、开展通联工作、受报社之托处理公务外,还要负责发行工作。相比改革开放前,记者站的工作条件、生活条件都有较大改善。

5.我国驻外记者历史的回顾。怎样培养驻外记者?怎样做到让全世界都能听到我们的声音?

答:(1)我国驻外记者历史回顾

驻外记者指受国内新闻单位派遣,常驻国外采访的记者。我国报纸驻外记者的历史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

清末,在国外延聘记者(访事、访员)

1897年严复创办的《国闻报》,1904年保皇派创办的《时报》和1905年的《申报》改革都表达了在国外延聘“访事”、“访员”的意向,都体现了早期报人已经意识到国外报道的重要。

民国时期,从国内派驻外记者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使报纸不再满足于外国通讯社发的消息,亟需自己记者发的报道。北京《晨报》和上海《时事新报》开派驻外记者的先河。

新中国时期,驻外记者大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新华社逐渐壮大,上世纪90年代在建立世界性通讯社进程中取得巨大成就。《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单位也陆续在一些国家派有常驻记者。有的驻外记者不仅通过自己的报道,让中国人民更好地了解了世界,而且通过自己深入的调查研究工作,提出了很有价值的意见,帮助我国政府发展了外交关系。

(2)培养驻外记者

当好驻外记者,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最根本的还是取决于政治和业务素质。驻外记者由于身处异国他乡,又生活在一个并不风平浪静的国际环境中,随时有可能碰到意想不到的事情,培养驻外记者,不仅要使之具有一般记者的素质,还要十分熟悉我国的外交政策,要有丰富的国际知识,要有在错综复杂的国际斗争面前应付自如的能力,要熟练地掌握一门以上的外语等。

(3)让全世界都能听到我们的声音

让全世界都能听到我们的声音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首要的是国际传播新秩序的建立,打破由经济实力决定的话语霸权和文化帝国主义;具体而言,在西方几大通讯社、大报和广播电台、电视台不惜巨资在世界各地派驻大批记者,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为了加强我国新闻媒体在国际方面的报道,更好地参与竞争,需要培养更多高水平的驻外记者,不断增强本国新闻媒体在国际报道中的效率和权威,这是我国新时期新闻战线一项不可忽视的重要任务。

6.根据自己的情况,写一篇文章,总结自己做好某种类型记者的经验。

答:怎样做一名时政记者?时政记者最重要的是要有思想、正义感和责任感。按照马克思的说法,“报刊按其使命来说,是社会的捍卫者,是针对当权者的孜孜不倦的揭露者,是无处不在的耳目,是热情维护自由的人民精神的千呼万唤的喉舌。”显然,成为人民的喉舌,同样也是马克思对新闻记者的期待。

根据经验,要做好时政记者,主要应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

(1)政治素质

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是做好新闻工作、当好新闻记者的前提条件和可靠保证。记者的政治素质应从哪些方面体现呢?概括地讲,就是坚强的党性和正确的政治方向,高度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感。其主要内容包括: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旗帜鲜明地宣传党的政治主张和政治观点,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要努力使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及时准确地通过新闻报道与广大读者见面,以激发人民群众积极投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热情;

热情讴歌人民群众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业绩,正确反映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呼声和要求;

勇于揭露、鞭挞违背、损害人民利益的错误思想和行为及揭露社会丑恶现象。

(2)理论素质

理论素质就是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较高的马列主义理论水平和较强的政策修养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具备的,需要长期坚持不懈地学习和实践,日积月累,才能功到自然成。实践证明,一个记者的眼光是否长远、嗅觉是否敏锐、作风深不深入,考虑问题是全面还是片面,文章写得深还是浅,都涉及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的高低,即理论素质的高低。不具备一定的素质和条件,是写不出精品力作的。当前要提高报纸质量,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就必须进一步提高记者的理论水平,加强记者的理论素质建设。

(3)业务素质

业务素质是记者采访和写作的能力,较高的业务素质是记者做好新闻报道工作的关键。记者的业务素质主要表现为具有广泛的社会活动能力,敏锐观察事物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纯熟的文字表达能力。记者要能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建立普遍的社会联系,准确及时地抓住领导和群众都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能够写出受读者欢迎的好报道和好文章。

(4)作风素质

优良的作风素质是做好新闻工作、当好新闻记者的前提。要具备优良的作风素质,必须坚持群众路线,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要忠于党的新闻事业,爱岗敬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继承和发扬党的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我们今天所处的社会,党和人民的利益是一致的,新闻记者,尤其是时政新闻记者理应当好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时政新闻记者应牢记刘少奇同志在《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中所说:“你们的笔,是人民的笔,你们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

7.简述我国特派记者的发展历史。

答:特派记者在我国已有70多年的发展历史,具体情况如下:

(1)我国不少著名记者,在他们的新闻生涯中,都有过当特派记者的经历。1916年,邵飘萍受上海《申报》派遣驻京,身份就是特派记者,给《申报》发专电,写通讯。范长江1935年至1936年间写了大量的西北通讯,后结集为《中国的西北角》一书,轰动全国。

(2)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我们党的报纸已设有特派员或特派记者。延安出版的《新中华报》和《解放日报》,汉口、重庆出版的《新华日报》,都曾有特派记者发表通讯。《新华日报》特派员或特派战地记者写的通讯,在国民党统治区独树一帜。

(3)1946年4月,解放日报社、新华社制定了一个关于编辑、记者的任用、培养、提拔等的暂行办法,办法根据新闻干部对宣传政策的理解执政水平、新闻业务的熟练程度和历史贡献,将编辑记者分为:编辑、助理编辑、实习编辑,特派记者、记者、实习记者。

(4)1946年9月,新华社总社公布了《特派记者工作条例》(草案),并任命了第一批特派记者,分赴各地采访。同年11月,总社又增聘华山、刘白羽、李普等为特派记者,分别到指定地区从事采访工作。

(5)新中国建立初期,一些报纸也有特派记者。如《人民日报》上的一些通讯就是以特派记者名义发表的。

(6)1950年6月美国侵朝战争爆发后,人民日报首先派出记者写的通讯,是以“本报特派朝鲜战地记者”名义发表的。

(7)朝鲜战争结束后,以“特派记者”名义写的通讯在报纸上已不多见,“本报记者”成了普遍的称呼。

(8)近些年,“特派记者”又在一些报纸上亮相。1996年七八月间,美国亚特兰大举行26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我国从中央到地方的新闻单位派出100多名记者前往采访。“特派记者”又在一些报纸上亮相,其中有些新闻单位就公开宣称某某为“本报特派记者”。

8.记者站记者编制类型有哪些?

答:目前,记者站记者编制有三种类型:

(1)记者编制属报社

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中央一级大报和某些省委机关报,其记者站的记者,编制属报社。记者站一般配备一至三名记者。

(2)记者编制归地方

改革开放以来,国务院各部、委、局新创办的报纸,在各省、市、自治区建的记者站,记者一般由当地有关部门遴选配备,编制属当地有关部门。

(3)双轨制

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些省委机关报在地、市、州的记者站,在人员配备和体制上有了一些新的变动。一部分记者站,仍按原来的体制,由报社派出记者到记者站工作,定期轮换,编制属报社;一部分记者站则采取新的做法,由当地党委指定当地同志为报社驻站记者,编制属当地,组织关系、户口、供给等均归当地管辖,报社只在业务上管理和指导,叫做合办记者站。这两种办法同时在一家省报实行,称作“双轨制”。

三、论述题

早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国已经出现了常驻记者,也就是后来的地方记者的前身。下面的材料是博古针对如何做好常驻记者提出的要求,请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早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国已经出现了常驻记者,也就是后来的地方记者的前身。下面的材料是博古关于如何做好常驻记者提出的要求,请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解放日报社为了加强采访通讯工作,向各分区派出常驻记者。分赴各分区的记者,于1942年9月20日出发。出发前,解放日报社社长博古给大家作了一个报告,要点是:第一,要以小学生的态度去接近群众,虚心向群众请教,丢掉旧新闻记者的架子,不做“无冕之王”;第二,尊重地方党委的领导,在工作中求得人家的信任和帮助;第三,丢掉浮光掠影、走马观花的采访作风;第四,写什么?一定要深入发掘深藏在群众生活中有积极意义的东西,在普通的群众里去找出他们正在创造的新事物;第五,怎么写?要打破老一套格式,废除新闻八股;要多写群众活动,多报告具体事实,少发空洞议论;要写出老百姓的语言,但是要反对庸俗的通俗;第六,要培养地方通讯员,特别要注意培养工农兵通讯员。博古同志再三叮嘱记者:“要做一个新闻战士,勤勤恳恳为人民服务,这是我们唯一的天职。”

答:地方记者主要是指驻守记者站进行采访和报道的记者,历史上又称访员、访事、常驻记者。由于其驻守地方的特殊性,因此他们的工作要求也有一定的特殊性,特别是在关系处理和报道内容方面。

材料中博古的报告,分六个点对常驻记者提出了要求,并着重强调了常驻记者工作的天职是为人民服务,这与我们党的宗旨是一致的,也是统领常驻记者工作的原则和准绳。具体来说,我对博古这段话的理解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地方记者必须处理好与群众的关系

地方记者常驻地方,与群众的关系极为密切,报道的素材也都是来源于群众,同时,这也是为人民服务的要求,因此必须处理好与群众的关系。地方记者要处理好与群众的关系:

要真正融入群众,放下架子,虚心请教,与群众打成一片;

要多从群众中挖掘报道点,多与他们接触,多观察;

要能为群众办事,帮助群众解决问题,让群众感受到温暖,这样以后就更容易和群众相处;

要及时将自己掌握的上情下达到群众中去,让他们了解到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党的政策方针。

(2)地方记者必须处理好与地方领导的关系

地方领导是地方之首,掌握着地方上最宏观的情况。地方记者经常要与地方领导打交道,特别是地方党委的领导,只有处理好与地方领导的关系,才能更好地深入地方,保证报道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地方记者要处理好与地方领导的关系,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要准确的把握时间,对地方领导的日程安排做到心中有数,在领导方便的时候进行采访,不然只会无功而返;

可以选择恰当的时机将群众的声音带给地方领导,注意将群众满意之处与仍需改进之处结合来讲;

通过自己的报道,将地方领导的声音带给中央、带给群众,同时,对其出色的政绩进行报道宣传。

(3)地方记者必须处理好内容与语言的关系

地方记者的所有工作最后是通过他所撰写的报道体现出来的,因此,报道的内容选择和语言加工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内容选择方面,由于地方记者的职责主要是把地方的情况报道出来,供党中央了解并进行决策,因此,其内容应当能够反映地方上发生的有代表性的大事,既包括民生新闻,又包括地方政府的时政报道。在语言选择上,地方记者的读者群既有党中央决策层,又有地方领导与群众,因此,语言上既要让群众看得懂,又不能过于粗俗。在这方面,毛泽东同志的许多通讯报道可以说是典范,兼顾了可读性与易懂性。

博古的报告可以说全面到位地为地方记者指明了方向,这些要求不仅适用于当时的抗战时期,也同样适用于当今的和平年代。要想真正做好地方记者,就应当从以上几个方面去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