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清华大学862新闻与传播业务考研真题及详解

一、简答题(4选3,共30分)

1.Storyful的出现对新闻传播有什么样的影响和启示?

2.为什么说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都有可能造成“盲人摸象”?

3.“融合新闻”作为一种新闻报道形态有哪些特点?

4.微信公共号的传播功能和局限。

二、分析题(4选3,共60分)

1.社交媒体对深度报道的影响。

2.从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电影中选择一种,结合实例描述其作为传统媒体的转型思路、可行性方法,并谈谈你对此有何评价?

3.2014年都在说“媒介融合”,现在《人民日报》(纸媒)在此背景下于2015年初进行改版,请写一个《改版致读者》。(500字左右)

4.新闻生产中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三、论述题(共30分)

1.2014年发生了“辽宁日报致高校教师的一封信”事件和“郭美美事件”,你对这两个事件中媒体的表现有什么看法?这表现了现如今媒体怎样的生存局面和困境。

2.结合“21世纪报系”新闻敲诈事件,分析敲诈新闻产生的原因和解决途径。

四、操作题(共30分)

1.对下面这些社会群体:创业者,农民工,政府官员,公益事业者,你更希望了解哪个群体的故事?为什么?

2.请选择一个群体,如果要写一个关于这个群体的故事,你会从何起?请写一则导语,并说明你的报道结构。

3.为什么要这么写故事?

参考答案

一、简答题(4选3,共30分)

1.Storyful的出现对新闻传播有什么样的影响和启示?

答:(1)Storyful

Storyful是一家社交网络通讯社,也是一家权威的信源核实网站,Storyful旨在从各种社交平台上发现、收集并筛选各种有价值的信息,然后再对其进行核实,并向专业新闻机构提供这些经核实过的信息,进行推广。Storyful诞生于2010,其创始人是Mark Little。2013年,Storyful被默多克旗下的传媒集团收购。

核实信息的专业性是Storyful最大的亮点,使得它成为权威的信息源之一。作为社交媒体时代的通讯社,Storyful开启了新闻传播另一重思路:从新闻核实开始,发展起一系列服务媒体、记者、大客户的产业链条。它的出现给新闻传播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启示。

(2)Storyful的出现对新闻传播的影响

重塑了新闻采编的步骤,Storyful为新闻媒体等机构省去核实信源这一关键步骤,大大减轻了新闻从业人员的工作负担,新闻媒体可以直接从Stroyful获得可靠的新闻源,既准确又便捷。

但是同时,如果媒体对Storyful过度依赖,不再对信源进一步的查证核实,一旦Storyful出现错误,将导致依赖它的媒体全部出错。

规范了UGC(用户生产内容)的秩序与规则,信息过载的社交媒体中的有效信息能够得到核实和提炼,成为真正有新闻价值的内容。

社交媒体在新闻报道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提升,其信息可信度大大加强。

为记者提供多样采编服务。除了为大的合作客户提供社交信源服务,Storyful还为记者提供多种寻找和辨别新闻线索的工具。“Recommerder(推荐者)”工具为社交网络上最具影响力和粘性的用户建立社区,并将这些社区的热点内容推荐给记者。“Heatmap(热点图)”工具则监测那些真正产生趋势影响的对话和内容,帮助记者观察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和内容,并为记者提供可视化趋势。

(3)Storyful对新闻传播的启示

社交媒体的潜力无限,尽管其中含有大量冗杂、虚假和不良信息,但要重视从社交媒体中发掘有价值的内容,运用互联网思维。社交网络信息泛滥,为了发掘有新闻价值的内容,Storyful利用其研发信息监测工具Newswire,对Twitter、Facebook、Youtube、Instagram 甚至 Pinerest 等主流社交媒体上的UGC内容进行实时监测,包括图片、视频等素材。

注重新闻的真实性,核实社交媒体上的信息来源,坚守新闻专业规范。Newswire将抓取到的可能具有新闻价值的热点素材,推送给人工编辑,人工编辑则凭借长期的新闻工作经验,判断出哪些内容具有新闻价值。同时,人工编辑团队还会借助各类技术对视频真伪进行核实。确定视频内容真实后,Storyful会与信源联系,根据信源回复状况,为视频内容打上“清楚”、“等待回复”、“已授权”、“无回复”等标签。

作为社交媒体时代的通讯社,Storyful开启了另一重思路:从新闻核实开始,发展起一系列服务媒体、记者、大客户的产业链条。并通过自己的努力,为新闻业带来新的转型契机。Storyful内容真实可信,为传统媒体核实新闻源省去诸多麻烦。目前,路透社、《纽约时报》、BBC、ABC、ITN 和 France 24等传统媒体都成为Storyful的注册用户。通过Storyful建立的数据库,用户可以获取素材提供者的信息,甚至是直接给上传者打电话,得到允许后便可获得素材。

2.为什么说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都会造成“盲人摸象”?

答:(1)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定义

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是社会科学研究的两种基本方法

定性研究是指建立一套概念体系,借助于理论范式,进行逻辑推演,并据此解释假设的命题,最后得出理论性的结论。其一般程序是:资料收集—分析定性资料—辅助分析—分析程序(分析归纳、建立理论)—得出定性研究报告。定性研究主要包括语言分析、文本分析、焦点小组访谈等方法。

定量研究又称量化研究或实证研究,在占有大量量化事实的基础上,描述、解释和预测研究对象,通过逻辑推论与相关分析,提出理论观点。其程序是:确立研究假设—确定研究方法—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定量研究的方法包括:实地调查法、内容分析法、实验法和个案研究法。

(2)两种研究都会造成“盲人摸象”的原因

“盲人摸象”是指研究可能因采取了这两种方法,造成所得出的结论不够严谨、不够深刻的问题。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因而导致“盲人摸象”,主要表现在:

定量研究依赖量化事实,容易忽略问题背后深层的动机和具体的社会过程。由于社会现象错综复杂,影响因素众多且难于控制,要确立两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并非易事。研究的现象越复杂,统计分析或相关分析也就越不可靠。另外,由于许多社会现象都是独特的,无法得出普遍的经验结论,也无法依赖数量分析。此外定量研究耗时长、不能快速得到最终结果,项目费用相对高昂,研究过程中内容不可更改,操控性相对较差,无法发掘深层原因。

定性研究依据收集和分析大量的资料得出结论,但这种分析具有太大的主观性,且在浩瀚的资料中收集和分析犹如大海捞针,有时得出的结论不一定具有普遍性和科学性。由于对这种主观性的分析或结论缺乏客观的评价标准,人们也无法对不同的研究结论进行检验。定性研究不能推断总体,很难对整个市场下结论,研究结果受到研究人员的经验、能力影响较大,研究提供的是“软性”的信息而非“硬性”的信息。

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都存在着一定优势和不足,因此,如果只偏重某一种研究方法而忽视另一种,则会对研究结果造成影响,得出片面甚至错误的结论,因此两种研究方法都有可能造成“盲人摸象”。

3.“融合新闻”作为一种新闻报道形态有哪些特点?

答:融合新闻是指融合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超链接以及GPS位置信息等多媒体产品形式的新闻形态,它的出现源于媒介融合的趋势,曾获“普利策新闻奖”的《雪崩》就是融合新闻的代表作品。

“融合新闻”作为一种新闻报道形态具有以下特点:

(1)媒体表现的丰富性

丰富的媒体表现手段,极大地扩展了用户的阅读体验,在视觉、听觉上郡给人带来身临其境的感受,使新闻的真实性和可感知性都大大提升,例如在《雪崩》中一打开网页你就能感受到漫天飞雪呼啸的场景。融合新闻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声音、图片、图像和Flash集于一体,因此在视觉传达上将更加丰富多样、形象生动。对新闻的深层报道和分析,我们可以从文字中去查看;对新闻事件的动态变化,我们可以借助图像进行直观了解;对于深奥难懂的科技新闻等,还可以通过Flash和计算机模拟使其通俗易懂。

(2)信息整合的开放性

人们可以采取看、听、视等多种方式的接收融合新闻,使得媒体表现更加人性化和便捷化,降低了人们接受新闻的费力程度。它既是提供信息整合的结果,更是提供信息使用的“入口”,成为随着用户端的偏好和兴趣而灵活变化的渠道聚合点。例如《华盛顿邮报》网站制作的“美国绝密”专题提供了可供搜索的数据库、可定位的地图导航、相关政府组织与公司情况的访谈链接、介绍专题总体概况的嵌入式视频、可持续互动报道的博客等。这是传统媒体新闻报道形态所不能及的。

(3)传播的互动性

这是融合新闻的灵魂。如果只是把传统媒体中的文字、图像、视频信息搬到互联网,本质上还是旧的报道思维。融合新闻的互动性体现在让受众不仅可以“看”新闻,还能“用”新闻,比如个性化搜索服务。同时,融合新闻还可以随时让受众参与到新闻报道中来,成为新闻的生产者。

(4)新闻业务整合化

融合新闻突破传统媒体间的限制,整合所有的媒介,统一规划,资源共享,建立新的新闻采编流程。其基本流程就是集中力量采集新闻素材,再根据各自受众的接受特点进行加工,制成不同的新闻产品,最后通过不同的传播渠道传播给受众。融合新闻要求媒体将所拥有的媒介整合在一起,依靠统一的规划与协调,提高新闻业务流程的效率与通畅性。

(5)新闻载体数字化

数字技术和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媒体的边界逐渐模糊,传播终端呈现数字化特点,电信服务商和互联网服务商纷纷介入到传播终端的领域中,与传统媒体融合在一起,推出各种数字移动终端来作为新闻内容的载体,进入到人们的信息生活中。所以,媒介融合的结果,就是除了报纸、广播和电视外,电脑、手机、PDA,ipad,电子报、电子杂志等数字载体也能让人们随时随地以不同方式接受到所需要的信息。

4.微信公共号的传播功能和局限。

答:微信公众号是个人或企业在微信公众平台上创办的公众号账号,可以群发文字、图片、语音、视频、图文消息等内容,分订阅号和服务号两种,部分具有自媒体性质。微信公众号具有视听兼备的全媒体性、点面结合封闭式传播、真实性与虚拟性结合、强关系与私密性交叉的特点。

(1)微信公众号的传播功能

强大的信息扩散功能

微信公众号可以实现点对面的传播,同时基于微信本身具有的社交圈子紧密的特性,使得一些令人感兴趣的信息,可以从公众号转发到朋友圈、微信群,再到每一个人。

提供精准信息、服务的功能

公众号只向本号的订阅者推送消息,使得信息传达更直接、更有针对性。例如服务号,申请人需为组织,类似于微信上的官网,其宗旨是为用户提供相关的服务,是组织与用户连接的渠道,方便于用户获得相关组织的信息,腾讯设置“服务号”每月可以发送一条消息,一般具有广告性质,只有订阅了该账号的用户才会收到这类信息,不会对不感兴趣的用户进行干扰。

提供休闲娱乐的功能

微信公众号的订阅服务,有各种类型的,包括一些休闲娱乐的账号。现今已聚集了包括传统媒体、各类网站、企业、品牌、个人等众多公众号来源,可以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精准信息,满足各类用户的需要。其极强的包容性与丰富的用户体验,受到了越来越多用户的青睐,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

提供营销平台

微信公众号可以用来打造属于个人、商家、企业的自媒体品牌。作为一个有效传播渠道,公众号在很多人生活中扮演着传者的角色,由于具有交流、互动的功能,拉近了用户和公众号的距离,容易让用户得到情感上的满足。借由低姿态、高互动特质展开营销,更容易接近用户现实需求,取得理想的传播效果。

(2)微信公众号的局限

由于微信建立在“强关系”基础上,这使得它不具有像微博那样强的开放性,因而微信公众号的信息传播带有很强的人际传播的特点,受人际关系影响较大,消息的流通是闭环式的。传播范围比较有限,传播效果也有限。微信公众号上的信息是强制性送达,点对点传播,可以说微信公众平台的用户比微博更加分散,因为不了解其他用户的反应,很难形成“围观”现象。

微信公众号的订阅具有分众化的特点,因此信息的传播和分享也比较分散,加上微信本身的特性,使信息不像微博那样可以迅速聚合。微信公众平台中也有热点引发关注,但订户只能在自己小范围的朋友圈内分享,不能转发给其他大范围看到。从一个社交圈子到另一个社交圈子的传播,使得热点信息扩散宽度降低,不易产生集中性的引爆节点。

微信公众号对于用户意见的反馈较慢,且推送内容形式较单一,长期保持用户粘性的难度较大,用户活跃度有限,互动性、参与度较低。用户在网络传播过程中具有匿名性,在传统社会环境中的害怕孤立心理已经被一种无所谓的心理代替,特别是在微信公众平台中,订户相互看不到对方,只有运营者一家观察订户的反馈和回复,因此,失去“广场效应”的鼓舞,用户的积极性也随之下降。

微信的登录主要在移动端,这使得公众号信息在内容、呈现形式和数量上都受到限制。一方面,微信公众平台的信息泛滥,内容原创度低、同质化现象相当严重。由于微信消息推送是百分百送达的,频繁出现在视野中却令人感到厌烦的话,用户很容易取消订阅。另一方面优质原创内容无法受到保护,带有商业营销目的的公众号的持续运营能力欠缺,借助热度吸引第一批粉丝后往往难以为继,最后变为抄袭、模仿其他网络热门内容。

二、分析题(4选3,共60分)

1.社交媒体对深度报道的影响。

答:(1)社交媒体与深度报道的定义

社交媒体是建立在Web2.0基础之上的互动社区,是人们用来分享意见、见解、经验和观点的工具和平台。社交媒体具有互动性、草根性、参与性、开放性等特征。

深度报道是从背景、因果关系、演变过程、影响和发展等方面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层次挖掘和分析的新闻报道。传统的深度报道一般由记者等新闻从业人员进行选题、反复斟酌确定选题,然后进行深入采访调查,耗费较大的时间精力。

(2)社交媒体对深度报道的影响

互联网尤其是社交媒体出现后,社交媒体凭借其参与性、互动性、草根性等特点,使深度报道从选题到采写、从发布到互动等每一个环节都发生变化。社交媒体对深度报道的影响有以下几点:

新闻信息源极大扩展

社交媒体使得更多的信息源涌入互联网,深度报道可以从社交媒体获得丰富的新闻线索,并依此展开新闻调查。社交媒体的产生和渗透使得受众表达自己的意愿也日益强烈。受众不再满足于单向接受的传播模式,而是最大限度地表达自己的信息需求和喜好,甚至试图成为有影响力的传播者。更多个性化、真实的表达有利于传统媒体发掘出新闻表面下的真相。

新闻业务形态的变化

社交媒体使得记者能够采用众包、众筹的方式来完成深度报道,众筹新闻成为现实。个人的能力往往是有限的,社交媒体网聚人的智慧与力量,能使记者生产出比传统深度报道更深刻的内容。社交媒体克服了传统媒体的单一线性传播方式,打破了传统媒体所遭遇的技术壁垒,提供了一个自由开放的信息交流平台,使得交互传播成为可能。

表现形式的变化

记者能通过社交媒体快速找到新闻当事人并取得联系,通过社交媒体核实信息;采访过程中,遇到各种问题都可以发布在社交媒体上,取得相关专家的意见。深度报道仍然是最具辨识度的报道类型,是提升媒体品牌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传统媒体都开始重视社交媒体的新闻表现,尝试在深度报道中运用社交媒体思维。例如以数据图表的形式解析经济问题,这一形式由社交媒体的呈现特点决定,直观鲜明,手法灵活,思路清晰,传统媒体的深度报道分析中也开始运用这一表现形式。

为深度报道提供新的发布平台

记者能实时更新报道,后续不断跟进,通过社交媒体发布深度报道并实时更新。深度报道不再是传统的静止形态,而是不断拓展与深化的动态报道。社交媒体上,深度报道的结束不代表新闻事件的结束,而是一个新的开始。记者能利用社交媒体更好地实现与受众的互动,倾听受众的反馈,了解受众对该报道的意见,及时地调整并做出回应,将受众纳入新闻生产、传播的过程中。

为记者进行深度报道提供资源

社交媒体记录了人的转发、搜索、关注、评论等行为,其本身已成为很大的数据库,加之社交媒体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十分重要,记者在做深度报道时也越来越多地会用到社交媒体上的数据。深度报道的形式发生改变,数据新闻、融合新闻成为新秀。目前在社交平台上可以看到运用各种多媒体手段做成的报道,数据新闻、融合新闻已成为深度报道的新的展现形式。

2.从报、刊、广播、电视、电影中选择一种,描述其作为传统媒体的转型思路、可行性方法,你对此有何评价?

答:现今的媒介生态环境下,面对新媒体强烈的攻势,传统媒体已纷纷思考转型。

(1)转型思路

以上海报业集团为例,上海报业集团是由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和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整合重组成立的。其转型主要有两大步骤:

对先前的几家报业集团整合重组,进行集团内部的体制改革,形成如今的上海报业集团;

重磅推出其原创新媒体产品——“澎湃”“界面”和“上海观察”,自建新媒体平台,同时升级其原有的新闻网站。

通过上海报业集团的转型,可以看到报业作为传统媒体的转型思路大致有两点:

着眼长板,发挥传统媒体自身的内容和品牌优势,进行体制内部改革;

抓住媒体融合的好时机,运用互联网思维完成转型,将自身核心价值嵌入互联网,实现优势互补,一体发展。

(2)可行性方法

利用政策优势

2014年8月出台的传媒“新政”向媒体转型和媒体融合发出一个良好的信号。传媒“新政”为媒体转型提供了制度环境保证,有助于其突破现有体制壁垒。传统媒体要充分利用好当前的政策便利。

转变思维,加快与新媒体融合,利用好新媒体

传统媒体要与新媒体进一步融合,秉持互联网思维打造新闻产品,要充分适应互联网环境下的信息传播机制。

以用户为导向,满足“长尾”

Web2.0时代是以用户为中心的时代,在媒体生产的内容大都千篇一律的情况下,以用户为导向,充分尊重和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立足长尾理论,细分市场是一条很好的出路。“界面”就是基于这一理论的高端新闻产品。

内容建设是根本

传统媒体要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和品牌优势来保证其内容质量。如今是信息过载和注意力稀缺的时代,要在海量信息中吸引用户,内容是关键。

拓展传播渠道,重视经营和收入

在移动互联网发展良好的态势下,媒体要积极扩展传播渠道,重视经营,寻找多样化的商业盈利模式。

以先进技术为支撑,平稳过渡数字化转型

传统媒体,尤其是实力雄厚的媒体要重视以大数据、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技术,还要重视数据库资源的积累,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媒体数据库,完成数字化转型。

组织机构改革

媒体融合,探索新型的产业模式,转企改制等等;组织内部各部门问的调整。

造全媒体采编队伍,引入跨专业人才

媒体转型对新闻从业人员的要求也相应提高,需要具备多种技能的人才以及技术等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新闻采编越来越需要团队合作来完成。

(3)对传统媒体转型的评价

上海报业集团为我国传统媒体转型提供了示范,具有积极意义。

政策“红利”不能包治百病,上海报业集团等公司拥有丰厚的资金支持和政策便利,但其发展还未成熟和稳定,所以还有待观察。

在打造新媒体产品形态时,寻找到可持续的盈利模式是关键。就澎湃而言,其盈利模式仍是靠流量和广告费用,没有新的突破,持续盈利能力不足,并且其资源很大程度上都依靠传统媒体,所以其未来的发展也有待进一步观察。

新媒体不能只作为传统媒体的功能延伸和附属,媒体转型、媒体融合并非办几个新闻客户端、几个网页就能成功,目前国内媒介融合的层次大都比较浅。

3.2014年都在说“媒介融合”,现在《人民日报》(纸媒)在此背景下于2015年初进行改版,请写一个《改版致读者》。(500字左右)

答:2015年,为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更好地服务“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更好地服务广大读者,本报对部分版面进行适当调整,每个工作日新增一块要闻版,每周新增三块生态新闻版、一块学术版、一块记者调查版和一块体育版。我们将以“媒介融合”为契机,进一步创新新闻宣传,努力提升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水平,适应新闻宣传工作的新要求,回应广大读者的新期待。

“不日新者必日退”,求新创新是新闻工作的本质要求。新的一年,我们将继续在改进作风改进文风上下功夫,在贴近基层贴近群众上下功夫,在讲好中国故事上下功夫,努力让报纸更好看,让读者更爱看。

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改革创新的年代,每个人都是这个时代的主角。我们将始终和人民在一起、和读者心连心,因为,中国故事因你而精彩,人民日报因你而出彩!

充满希望的2015年已经来临,让我们拥抱梦想,一起出发!

人民日报编辑部

2015年1月1日

(摘自《人民日报》2015年1月1日 01版 有改动)

4.新闻生产中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答:新闻生产是指新近变动的事实经过加工形成新闻作品的过程。新闻是新闻生产者经过有意识的加工的产物,新闻生产者建构了新闻事件,进而建构了现实。

新闻生产中的影响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影响新闻生产的外部因素

政治、法律因素。政治和法律因素可以说是影响新闻生产的最根本性的因素。新闻生产要符合国家制度和法律规范,国家和政府也会通过规定大众传播体制,制定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划或援助传播事业,限制或禁止某些信息内容的传播等政治控制来影响新闻生产。

经济因素。新闻生产时必须顾及由信息而带来的经济压力,尤其是当前市场化的环境下。比如在面对报广告主、赞助商的负面消息时如何报道,报或者不报,在我国,如何处理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在西方,传媒产业高度集中在垄断资本、利益集团手中,新闻生产也不可能不考虑经济利益。

社会、文化因素。社会热点事件对新闻生产起到议程设置的作用,新闻总是紧紧跟随社会的发展变化。新闻生产的内容要有助于维护社会正确的价值观体系,正确引导舆论,要符合当下社会的价值标准体系和主流文化。

受众因素。根据使用与满足理论,为了实现传播目的,新闻生产要了解并满足受众的需求,受众对新闻内容也会进行自己的解码和反馈,这些都会影响新闻生产。但在追求满足受众的过程中,部分媒体为了吸引眼球也走向堕落,标题党、黄色新闻泛滥,新闻专业规范荡然无存。

(2)影响新闻生产的内部因素

传媒组织机构的因素。依据把关人理论,新闻生产都要按照本组织的要求、规范、传统标准进行把关,只有符合本组织标准的才能通过把关;同时,媒介组织中还暗存着布里德提到的“潜网”,因此,新闻生产必须符合传媒组织机构自身的价值要求。

信息本身因素。信息本身是否具有较强的传播价值,信息发布的时机是否合适,都会影响新闻生产的内容和报道方式。

技术因素。技术等硬件条件是否具备,新闻生产的硬件配备是否齐全,尤其在互联网时代,云计算、大数据的运用,使得拥有先进技术和数据资源的实力雄厚的传媒组织机构在新闻生产上更能占优势。

传播者个人因素。新闻生产要经历两个把关过程,一个是记者在众多信息中挑选合适的新闻素材,二是对所挑选的新闻素材进行内容的取舍和编辑,这都依赖于传播者个人的世界观、价值判断和个人的传播能力。

客观因素。新闻生产当时当地不可避免的客观影响因素,比如天气因素、心理因素、突发情况等等。

三、论述题(共30分)

1.2014年发生了“辽宁日报致高校教师的一封信”事件和“郭美美事件”,你对这两个事件中媒体的表现有什么看法?这表现了现如今媒体怎样的生存局面和困境。

答:(1)“《辽宁日报》致高校教师的一封信”事件

“《辽宁日报》致高校教师的一封信”事件中的媒体表现

a.这篇刊载在纸媒上的公开信如果算作新闻报道,则有失新闻专业性;

b.《辽宁日报》致高校老师的一封信,这种信件的形式不是新闻报道客观的表达方式;

c.信中字里行间表达着对高校老师的不满、愤怒。

对事件中媒体表现的看法

a.“《辽宁日报》致高校教师的一封信”这样的新闻报道有悖新闻专业主义,无论是算作消息、通讯的形式还是评论的形式,都已经丧失了新闻的理性、客观、公正原则。

b.这篇致高校教师的一封信不具备新闻要素。从文字展现的内容来看,这篇信件中没有提及任何对于信件指责的“高校老师”的采访,只有一味的情绪表达。

c.如果这封信件不算作新闻报道,作为一般的言论性的文章来看,则有哗众取宠的嫌疑。因为《辽宁日报》的调查完全是从主观出发,放大高校教师对社会现实批判的一面,没有正视高校教师的工作。让人觉得有一种丢下一句“惊人之语”赢得一场围观的哗众取宠之嫌。

(2)对“郭美美事件”的看法

“郭美美事件”中的媒体表现

a.郭美美事件与昆山工厂爆炸、云南鲁甸地震两则突发灾难事件撞车,而媒体在救灾的关键时期对郭美美事件进行密集报道,显得不合时宜。

b.媒体不恰当的议程设置,会让人联想是不是为了给红十字会“洗白”。

c.媒体在灾难事件当中,不恰当地迎合人们的窥伺心理,是媒体对于自身责任的漠视。

对事件中媒体表现的看法

a.媒体应就报道“郭美美”事件反思新闻报道的规范。新闻媒体是社会公器,媒体应反思自身的社会责任,报道应该对受众、社会负责。

b.公众的隐私受法律保护,媒体对于个人隐私的报道应该慎重处理,在关于郭美美事件的报道中,出现许多令人大跌眼镜的报道,从其家人到其自身,还有其从事性交易的细节,都来了个大“起底”,这些报道是对个人隐私的侵犯。

c.在审判结果尚未给出之时,媒体就对郭美美进行了定性的报道,有媒介审判之嫌。

(3)如今媒体的生存局面和困境

在如今媒体转型时期,新闻媒体尤其是传统媒体面临生存困境。一些新闻报道为博受众眼球获得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新闻职业操守、专业规范也不断淡化。面对“利润下滑”与“网络分众”的危机,传统媒体先后进行了两次转型,但效果都差强人意。现阶段的媒体变革,在资源条件、新闻生产层面以及人才培养层面均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

新闻媒体既是社会公器,又是市场行业,还具有体制属性,这多重定位使得其在进行新闻生产时束缚重重,体现了其尴尬的处境和地位。高速发展的新媒体不断挤压着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使其在受众数量、广告份额、内容资源等方面不断流失。

传统媒体受到更多来自制度方面的约束力。政府出台各种限制政策,对媒体广告价值最大的资源做了播出限制。政令直接导致了晚间电视剧时段广告时间的缩水,以及内容的变革。此外旧有的行政化体制、相对复杂的审批制度,使得传统媒体步履沉重。与市场化嗅觉灵敏的新媒体相比,其人力成本及人力损耗相对较高,节奏及创新效率过于缓慢。

2.结合“21世纪报系”新闻敲诈事件,分析敲诈新闻产生的原因和解决途径。

答:新闻敲诈是指传媒组织机构或新闻从业人员以不利于报道对象的新闻稿件相威胁,强行向报道对象索要钱财或其他好处的行为,新闻敲诈的本质是新闻寻租。

(1)新闻敲诈产生的原因

外部原因

a.传媒行业商业化竞争激烈,转型时期媒体机构遭遇生存困境

整个传媒行业市场化、商业化竞争激烈,传播机构为了自身生存追逐经济利益,一不留神就会丧失道德和法律底线。例如“21世纪报系”的新闻敲诈,也是在现今十分激烈的传媒竞争之中诞生的。在事件中,媒体一方利用手中所掌握的舆论监督权进行新闻敲诈,被敲诈的企业利用金钱“消灭”负面报道,财经公关公司充当新闻敲诈的“掮客”,莫不是为利而来为利而往,希望以财富为支撑,成为复杂多变的社会转型期个人命运的主宰者。

b.媒体转型时期,媒体人尤其是传统媒体从业者面临生存困境

广告收入严重下滑,报纸订阅量急剧减少,耗费大量时间精力做出的报道,付出回报却不成正比,“新闻民工”处境窘迫,不少媒体人新闻理想破灭,开始关注现实经济利益。报社管理层对21世纪网的业绩考核中,有一条就是要覆盖70%~75%的当年新上市企业,与它们签订“广告合同”,每年都有数千万元的指标。新闻业的这种价值取向和做法,正是导致新闻敲诈从记者个人行为演变为单位集体行为、造成集体道德沦落的主要原因。

c.被敲诈方怀抱侥幸心理,希望花钱息事宁人

被敲诈方大多为即将上市企业,他们希望通过花钱来拦下对自己不利的报道,塑造良好形象,新闻敲诈者也正是利用了被敲诈者的这一心理。“21世纪报系”之所以能够成功进行新闻诈骗,就是利用了企业的这种心理。

根本原因

a.媒体从业人员新闻职业道德的滑落甚至堕落

从新闻敲诈者的角度来看,新闻敲诈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媒体从业人员在整个传媒行业市场化、商业化的逐利竞争中,为了谋取金钱名利,丧失了新闻职业道德,淡化了职业操守,社会责任感堕落。正如胡舒立在《新闻寻租不可恕》一文中写到:“和转型期的其他行业一样,中国的新闻寻租并不是个人操守有亏的偶然发作,而是存在于相当一部分新闻机构和媒体人的顽疾。”“21世纪报系”的敲诈行为,代表了一部分新闻从业者不爱惜自己的羽毛,败坏了整个行业的操守。

b.法律规范不到位,行业内监管缺位

新闻媒介自律机制尚未形成,又缺乏监督和举报机制,一旦发生这样的事件,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惩处,往往就会变成很严重的新闻敲诈案件。即使再自由的媒体也需要监管,只不过监管的程度不同而已。应当看到,当代媒体的定位、功能已经与以前大不相同,他们的主要角色已经从公民言论自由的捍卫者变为自我逐利的市场主体,部分新闻媒体不再成为实现言论自由的工具,而是更多地成为利益集团的传话筒,滥用新闻自由的可能性在不断增加。

c.传媒体制滞后,体制内部编辑部与经营部混岗

媒体既是公权力的代表,又是社会行业,在市场经济发展并不充分的条件下很容易发生“权力寻租”现象,并且现行传媒体制内部编辑部与经营部混岗,容易造成新闻从业人员的报道权、监督权的滥用。由于世界范围内新闻媒体的高度商业化,追求利润的动机使得一些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完全丧失职业操守,甚至出现了贿赂、造假、窃听、淫秽色情传播等违法行为。由此很多人慨叹新闻职业道德是“无牙的老虎”,感到道德约束的乏力。这正说明了时代的变化和趋势。

(2)解决途径

提高新闻从业人员的新闻职业道德和专业规范,加强行业内自律

社会转型不可能一蹴而就,其间出现一些道德失范、行为乖张等问题也属正常。面对社会转型,新闻从业者首先要自持自重,自觉抵御各种诱惑和不良社会现象的影响。社会道德失范不表明新闻从业者可以随波逐流,企业有问题不代表媒体可以去敲诈勒索。同时,新闻从业者和媒体更应该发挥“啄木鸟”的作用,揭露丑恶,维护公正,弥合社会裂缝,引领社会道德,促进社会转型健康有序地进行。

完善法律法规和行业内监管

强化社会监督和举报体系,使相关事件能够及时有效被发现。加强对媒体的管制与作为。媒体职能与社会控制存在一种互相作用的关系。媒体通过舆论监督实现社会控制,而政府与社会组织能够运用社会控制去操控传媒。即舆论影响政府决策,政府、社会信息公开反过来又促进媒体积极参政、议政。同时公民参与能力和组织化程度逐步提升,发挥辅助决策作用。决策之前政府会给予公民适当信息,并在一定范围内听取公民的观点和建议,然后制定反映民意的政策。

加快媒体转型和体制改革

传媒机构内部严格将编辑岗和经营岗分开,加快媒体转型和体制改革,改善媒体人生存环境。由于传统媒体的结构不合理,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层构成的治理机制就失去了实质意义,其核心是是否有科学、合理的决策机制。而当前很多传统媒体的决策机构却是典型的“长老会”,一方面参与决策的人员多为采编人员,知识结构不合理,难以为科学的决策提供有分量的支持,另一方面决策效率低下。

四、操作题(共30分)

1.对下面这些社会群体:创业者,农民工,政府官员,公益事业者,你更希望了解哪个群体的故事?为什么?

答:我希望了解公益事业者的故事。具体原因如下:

(1)公益是公民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当前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凸显,社会正确的价值观受到冲击。公益事业有助于唤醒人们沉睡的道德感和责任意识,有利于公民社会的培育,凝聚社会共识和正确的价值观。

(2)人们在对一个现状无能为力的时候,都善于躲在集体约定俗成的习俗的阴影下生活。改变这个习俗是艰难的,没有任何的时候比现在还需要榜样的力量,需要让人看见希望。在现今的社会环境下,做公益不难,但坚持公益却非常不易,我非常想了解从事公益事业者的心路历程和他们背后的故事。

(3)现代的新闻人过多地证明了错误,忘记了忽略,忘记了树立正确的道理。有很多新闻人会把错误推给民众的口味,但是民众也很委屈,他们所看到的,只是媒体想让他们看到的。再正直的诚实的心灵也禁不住怀疑的声音长久的浸淫。孟德斯鸠说,有一些防止犯罪的方法,就是惩罚;有一些改变风尚的办法,就是树立良好的榜样。公益有一种温暖的价值观,你付出,你得到。一切都是循环的,以你不知道的方式得到回报。

2.请选择一个群体,如果要写一个关于这个群体的故事,你会从何起?请写一则导语,并说明你的报道结构。

答:因为我自己是一个大学生,所以我会选择和我比较贴近的大学生公益组织,从介绍他们的公益活动开始写起,采用并列式的报道结构。导语如下:

本报讯  记者×××7月29日,××(地名)烈日炎炎,地面温度高达40℃,一支由10名大学生自发组成的公益团队在××(地名)对河流水质情况进行检测。连续三年暑假,他们在网上搜集群众举报的污染企业,到实地采集样本进行核实,并将检测结果报告当地政府,监督其解决。他们的初衷很简单,是希望每一滴水都能够纯净。他们的公益行为如名字一样动人,叫“清泉计划”。

3.你为什么要这样写?

答:采用并列式的方法写故事,既可以详细地报道他们的公益活动,又可以描写他们背后的心路历程,两个部分会比较平衡。同时以介绍他们的公益活动开始写起,能开门见山地点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