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海龙《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 圣才电子书
- 3112字
- 2020-12-01 16:19:11
3.4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一、名词解释
1.内容分析法[南京大学2017研;上海理工2017研;复旦大学2013年研;南京大学2013年研;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研;清华大学2007年研]
答:内容分析法(content analysis)是传播学定量研究方法之一,传播学先驱拉斯韦尔最早使用这一方法对宣传内容进行了研究。内容分析法是指一种对明示的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描述的调查方法。内容分析具有三个特点:①客观性。必须要有明确的客观规则,保证不同的分析者分析同一素材能够得出相同的结论;②系统性。讯息内容或类型的取舍选择要有首尾一贯的标准,防止分析者仅选择支持自己见解的材料;③普遍性。将讯息属性和传播者以及受传者的特征联系起来,其目的是为了获得具有科学价值和理论意义的结果,而不是纯粹的“描述性”信息。内容分析的基本过程是“确定课题→选定对象→实施调查→整理分析→提出结论”。
2.重点访问[北大2009年研]
答:重点访问是访问法中无结构访问法的一种。它是指集中于某一经验及其影响的访问,由美国社会学家默顿等创造。重点访问的“重点”是指访问所侧重的内容。具体做法为:先将访问对象置于一定的情景当中,如看一部电影、参与一场政治集会等,然后,再请被访问者自由说明他在这一情景中的主观经验,即个人对情景的认识。
3.调查研究法(survey research)[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研]
答:调查研究法(survey research)是对一部分人或特定“人口”样本(杂志订阅者、报纸读者、电视观众、一个社区或国家的人口)的研究。如果按照统计学原理进行调查,从样本中得出的概括结论可以推广到全体人口,并且具有相当程度的确定性和可信性。抽样调查法比对所有人口进行的普查花费少。
二、简答题
1.内容分析法的过程和意义?[复旦大学2013年研]
相关试题:简述定量研究中的内容分析方法并指出其特点。[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研;西安交大2008年研;北大2007年研;厦门大学2007年研]
答:内容分析法(content analysis)是传播学定量研究方法之一,传播学先驱拉斯韦尔最早使用这一方法对宣传内容进行了研究。内容分析法是指一种对明示的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描述的调查方法。作为一种实证方法,内容分析与具有一定客观性的调查程序联系在一起。美国学者贝雷尔森在1952年曾为内容分析下过这样一个定义:“内容分析,是一种对明示的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描述的调查方法。”该认为内容分析有四个特点,即分析对象是“明示的内容”、程序上的客观性、系统性和定量性。
(1)过程。①提出研究假设,确定研究范围;②制定分类表,确定分析单元,严格界定分类标准;③将讯息内容按分类表的分类方式编码归类,计算各种类别所占比例、各种分析单元所占频数;④验证假设,得出结论。
(2)意义。可描述传播内容的倾向,说明信源特征以及读者对信息的意见,描述传播模式。但其分析对象必须能代表总体状况,防止研究者主观因素影响分类表的科学性。
2.简述问卷法与访问法的区别和联系。[北大2009年研]
答:访谈法是调查者通过与被调查者面谈口问的形式来搜集研究资料的一种方法。而问卷法是其中包括了问题和其他类型的项目、调查研究人员通过它来获取和分析相关的信息、社会调查中最常用的资料收集方法。问卷法主要在抽样调查研究中使用,但同时也可以在实验、实地研究和其他观测方法中使用。
(1)问卷法与访问法的区别
访问法是一种定性研究方法,而问卷法是定量研究方法中的一种。
访谈法在收集事实资料时并不明确是要得出什么结论,或没有具体假说,当资料收集到一定程度时,研究者从资料分析中获得结论。所以,访谈法虽然有一定的访谈问题设计,但非常灵活。同时,访谈的具体环境对访谈也有一定的影响。这也导致了可能每个访谈者被问到的问题会有不同。正因为这样,访谈法收集到的资料不容易进行量化。而且因为访谈的样本常常是很少的,所以访谈法得出的结论不适合进行大范围的推广。
问卷法建立在假说的基础上,根据证明假说的需要有目的的收集事实,以对假说进行证明或证伪。所以其问卷设计的问题是固定的,每个调查者回答的都是相同的问题,且容易进行量化分析,得出的结论能进行大范围的推广。
(2)问卷法与访问法的联系
两者都收集资料的方法,它们常常被同时使用,可以相互补充,也就是说可以先大范围的用问卷法对研究对象进行粗略的研究,然后对其中的个别对象通过访谈法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也可以先对小规模的调查对象进行访谈,再在定性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定量研究,即问卷调查,将研究结论推广到更大范围中去。
三、论述题
传播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在实证范式中,
(1)你认为,传播理论主要是解释传播过程中的“是什么”和“为什么”,还是“应该如何”的问题?
(2)你认为传播理论能够对价值观作出好坏的判断吗?
(3)你认为传播理论与研究问题之间关系是什么?
(4)你认为研究问题与文献综述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5)在定量研究中,你认为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北大2009年研]
答:(1)社会研究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回答“是什么”,也就是把现象描述出来;第二个层次是回答“为什么”,即对现象进行解释,挖掘现象背后的原因;而“应该如何”则涉及价值判断,解释理想的状态应该呈现的样子。
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的传播学,就是要基于并用实证主义的方法进行理论研究。主要是对传播学的本质特征和运作及效果进行陈述。通过对大众媒介和媒介影响进行系统和客观的观测,这些陈述和假设得到检测。如解释电视和攻击行为的因果关联的研究。所以,传播学在实证范式下主要是回答“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而很少涉及“应该如何”的问题。
(2)实证主义者主张自然科学的“价值中立”原则,认为研究的目的不在于判断好坏和善恶,而在于判断真假和是否。因此研究者必须采取客观的态度,排除个人的价值观和主观偏好。而人文主义者反对“价值中立”原则,认为社会研究应当像人文科学(如哲学、美学、伦理学)那样为人类提供规范和价值观。
这个争论涉及到社会科学的真理性问题,尽管社会研究受到研究者个人因素的影响,但只要研究是建立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之上,那从科学的程序上看,就能够保证研究的客观性。韦伯指出,社会科学的研究者在选择研究课题和研究角度上受其价值观的影响,但当进入研究阶段之后就应当排除个人偏好和价值取向。这样,社会研究同样能做到“价值中立”,就同样能得到客观的认识。
所以,本人认为传播学应该对价值观进行判断,因为传播学毕竟不是社会科学,它关系着人的生存、社会的发展,所以对价值观进行判断能使媒介向着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服务的方向前进。当然,只能在选题和研究角度上进行价值观判断,当进入研究阶段之后就要价值中立,以使研究能得出准确的结果。
(3)在确定研究方向并进行文献检阅之后,研究者必须以一种可检验的假设或研究问题的方式对面临的问题进行陈述。研究问题是关于某件事情的某些方面的一个正式问题;它不限于研究变量之间的关系。当研究者对研究的问题的性质不是很清楚时,采用研究问题就比较合适。传播学研究就是从研究问题出发开始进行研究,并且整个研究都是围绕着研究问题而进行收集整理资料的,而且应该根据不同的研究问题选择适合的研究方法。
(4)在文献综述的最后必须提出自己的研究问题。文献综述在研究者对自己研究方向的发展历史、前人的主要研究成果、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等进行全面的介绍和评论之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自己的研究问题。文献综述保证了研究问题是在一定的理论知识的积累上提出的,这样研究问题才会更有价值、更有意义。而写文献综述的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提出有意义的研究问题。
(5)假设是关于变量之间的关系。在进行定量研究之前,通常要提出有关研究问题的一些可检验的假设。假设和研究问题一样都应该是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被提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