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课后习题详解

1.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三个10年通常划分为:第一个10年(1917~1927)称为五四时期的文学,第二个10年(1928~1937)即左翼时期的文学,第三个10年(1938~1949)即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的文学。这种分期体现了怎样的时代历史背景和文学发展特征?

答:中国现代文学是指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时期的文学,大致经历了三个明显的发展阶段,即三个10年。基于不同的时代背景,三个十年的文学发展也呈现出了不同的特征。

(1)第一个10年

这一阶段是从1917年到1927年。由于五四运动对后世影响重大且深远,因此通常称这10年为五四时期的文学。五四时期文学的基本特征是从文学革命向革命文学发展,即由文学形式的外在改革逐渐转向思想内涵的深刻变化。这一时期的所有创作都以新的题材、新的主题、新的人物形象和新的语言形式,呈现出开创一代文风的崭新气象,充满了破旧立新的五四时代精神。其中反封建是这一时期文学创作最突出的主题。

(2)第二个10年

第二个10年是从1928年到1937年,这一时期以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为背景,左翼文学运动风起云涌,成为新文学的重要流派,因而往往被称为左翼时期的文学。现代文学在第二个十年的显著特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随着整个社会的变革,文学主潮变得空前的政治化,五四所开启的思想上相对自由的氛围消失;第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传播和初步运用;第三,左翼文学、自由主义作家的文学以及其他多种倾向文学共同丰富着30年代的文学创作。

(3)第三个10年

第三个10年是从1938年到1949年,一般称为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的文学。从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2年连绵的战争使中国处于一个非常动荡的时期,在这种特殊的历史环境下,现代文学形成了不同于二三十年代的另一种文学景观。这一阶段的文学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和战争救亡发生了紧密的联系。第一,战争直接影响了作家的写作心理、姿态、方式以及题材、风格,即使是那些远离战争现实的创作,也不自觉地打上了战时的烙印;第二,文学发展的时段性很清晰,这主要是因为战争局势的发展变化,影响了不同时段的时代审美倾向;第三,不同政治区域的文学分割并存。战时形成的地缘政治文化,对文学的发展和风貌形成了强有力的制约,不同的政治区域有着不同的风貌。

2.中国现代文学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其全新的文学表述方式不同于传统旧文学,但也无法断然割裂二者之间的天然联系。如何认识新旧文学之间的冲突与传承关系?

答:中国现代文学明显带有承前启后的性质,因而这一段文学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其中一大突出特征便是新旧文学的冲突与承传。现代文学有着不同于传统旧文学的全新的文学表述方式,但与传统文学也保持着天然的联系。

一方面,现代文学是在五四时期新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它体现出全新的现代社会、现代人生的精神风貌和崭新的文学表述方式,体现了现代新文学、新文化与传统旧文学、旧文化的根本冲突和根本转折;另一方面,现代文学是几千年中国传统文学发展演进的必然结果,与它几千年的文学母体有着难以分割的联系,体现了两者之间的相互关联。

这种新旧文学之间的冲突与传承,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现代文学的开创者们,如胡适、鲁迅、周作人、郭沫若等,他们不但是新文学的举旗人,而且也是国学大师,极大地推进了国学在新时代的继续发展。其次,以五四新文学为起点,中国现代小说一方面以全新的思想内涵和前所未有的表现形式,掀开了中国小说发展史上崭新的一页,展示了现代人的行为方式与思维方式;另一方面,又继承和吸取了中国传统小说的某些因素。中国传统小说的思想精华与多种艺术技法在现代小说中有一种无形而深刻的承传。最后,中国现代新诗尽管是在对传统旧诗的反叛中出现的,但现代新诗植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传统诗歌的美学意境、古典诗人的审美修养,尤其是中国古典诗歌感时忧民、愤世嫉俗的传统精神,更是在深层次上对现代诗人的创作产生了无形的巨大影响。

中国现代文学与传统旧文学之间绝不是简单的否定关系,而是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以及文学自身的内部律动,在批判中吸收,在反叛中承继。

3.中国现代文学明显带有承前启后的性质,结合中国现代文学的时代和文化特征深入思考中国现代文学是在怎样的时代历史条件下生成和发展的,中国现代文学的民族性与世界性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答:现代文学是在中国社会内部发生历史性变化的条件下﹐广泛接受外国文学影响而形成的新的文学,它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开端,以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结尾,经历了三个十年。中国现代文学的产生和发展有着特定的时代历史条件。

(1)政治文化变革

辛亥革命并未胜利完成反帝反封的历史任务,中国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极其尖锐。同时西方文化不断输入中国。中外文化在碰撞中进行融合,推动了中国近现代文化的发展。民族危机感对20世纪中国民族文化心理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巨大影响,造成了现代/传统、新/旧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对立。在一部分敏感的知识分子中,则导致了急切变革的时代要求。

(2)知识分子角色改变

启蒙的任务本来是知识分子启大众的蒙,但很多知识分子本身就处于蒙昧状态,也在被启之列。在西方现代思潮的影响下,先进的知识分子总结了晚清以来历次社会变革的经验教训,意识到中国向现代社会转变,建立名副其实的民主共和制,必须在意识形态尤其是价值观领域彻底反对封建伦理思想,击退在辛亥革命后愈加嚣张的尊孔复古逆流。

(3)文化机制变化

社会组织结构的变革必然触动文化,带来文化机制的变化,从而影响到文学。首先,法律对从事文学活动者和报刊繁荣提供基本保障,报刊繁荣与政治的封建色彩退减与文学现代化同步进行着。其次,现代出版事业与报刊同时发展。民营出版业向产业化方向发展,受制于“市场”。它与大众的需求保持着联系,决定着现代出版业的大众化与平民化的民主特性,保证了文学的现代性实现的机会。再次,现代社会分工在文学创作队伍方面率先实现。最后是受众的培育。

文学的民族性是文学在该民族内部各地、各集团的文化交流中碰撞整合而呈现出来的文学的民族共性。由于民族的文化环境不同,构成文学的民族特性,表现在独特的民族性格、独特的社会生活、独特的自然环境、独特的语言、独特的体裁和表现手法。而文学的世界性是文学发展过程中内在的本质要求。它是文学创作目的要求,是文学对人类的一种认识的冲动之结果,必然把文学推上世界性的层次。文学的特质就是文学表现美,具有审美特征。这使文学具有了征服人心的力量,不同民族的人因为美沟通了彼此的心灵。文学的民族性与世界性是同一事物呈现出的两种属性。这两种属性是同一的,愈是民族的,就愈是世界的,愈是世界的,就愈是民族的。各民族文学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是中外文学发展史上的客观事实,也是文学发展的内部规律之一。中外文学的碰撞与交融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主要特征之一,五四时期的外国文学的介绍对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这就表明文学的世界性与民族性并不对立,而是相辅相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