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小建《经济地理学》(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 圣才电子书
- 5611字
- 2021-05-28 20:34:01
第3章 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
3.1 复习笔记
一、杜能农业区位理论
1.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背景与目的
(1)背景
杜能农业区位理论是19世纪德国(普鲁士)特殊社会经济背景下的产物。
①19世纪初,普鲁士的农业制度改革,取缔了所有依附于土地所有者的隶属关系,农民在法律上成为了自由农民,可独立支配属于自己的农场。
②促使贵族成为大的土地所有者和独立的农业企业家。
③大量获得了人身自由的农民成为能够自由出卖劳动力的农业劳动者。
(2)目的
以合理经营农业为目标的农业生产地域一般配置原则。
2.杜能农业区位理论概要
(1)理论前提
①肥沃的平原中央只有一个城市;
②不存在可用于航运的河流与运河,马车是唯一的交通工具;
③土质条件一样,任何地点都可以耕作且收成相同;
④距城市80km之外是荒野,与其他地区隔绝;
⑤人工产品供应只来源于中央城市,而城市的食物供给则只来源于周围平原;
⑥矿山和食盐坑都在城市附近;
⑦追求利益最大化是其重要的前提条件。
(2)形成机制
根据以上假设前提,杜能给出的地租收入公式如下:
式中:R为地租收入;P为农产品的市场价格;C为单位农产品的生产成本;Q为农产品的生产总量(等同于销售总量);K为生产地距城市(市场)的距离;t为农产品的运费率。
由该地租收入公式:
①地租收入R对某一固定农作物产品而言,随距市场距离的增加而减少。
②当地租收人为零及以下时,即使耕作技术可能,经济上也不合理,因而零地租点成为农作物的耕作极限点。
③由市场点(运费为零)到耕作极限点的地租收入数值连结曲线被称为地租曲线。
④杜能对所有农业生产方式的土地利用进行计算,得出各种方式的地租曲线的高度以及斜率(图3-1上部)。
⑤农产品的生产活动是以追求地租收入最大的合理活动,农场主必然会选择地租收入最大的农作物进行生产,从而形成了农业土地利用的杜能圈结构(图3-1下部)。
图3-1 杜能圈形成机制与圈层结构示意图
(3)农业生产方式的空间配置原理
依据杜能理论,农业生产将形成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六个农业带,即杜能圈。
①自由式农业圈
为距离城市最近的农业地带,主要种植或生产易腐难运的作物或产品,本圈大小由城市人口规模所决定。
②林业圈
生产供给城市用的薪材、建筑用材、木炭等。
③轮作式农业圈
在所有耕地上种植农作物,以谷物(麦类)和饲料作物(马铃薯、豌豆等)的轮作为主要特色。
④谷草式农业圈
为谷物(麦类)、牧草、休耕轮作地带。
⑤三圃式农业圈
距城市最远、也是最粗放的谷作农业圈。
⑥畜牧业圈
杜能圈的最外圈,生产谷麦作物仅用于自给,而生产牧草用于养畜,以畜产品如黄油、奶酪等供应城市市场。
3.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应用研究
(1)宏观尺度的研究实例以乔纳森的欧洲农业分区研究为代表。
(2)中观尺度的研究案例以我国学者对上海和北京周围的农业土地利用情况的研究为代表。
(3)微观尺度的研究以纳瓦佛等人在非洲卢旺达丘陵地带农村聚落的研究为代表。
4.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意义
(1)农业地理学上的意义
①杜能农业区位理论揭示了即使在同样的自然条件下也能够出现农业的空间分异。
②杜能理论说明不存在对于所有地域的绝对优越的农业生产方式。
③在距离市场越近的地方,布局单位面积收益越高的农业生产方式越合理。
(2)经济学上的意义
①杜能在研究过程中采用了科学抽象法,并且首次将数学方法引入经济研究,这对之后的经济学产生了非常有益的影响,对现代经济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②杜能第一次从理论上系统地阐明了空间摩擦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其原理是土地利用的普遍性理论基础。
5.理论的局限性
(1)杜能理论是建立在众多假说之上,自然条件的现实与理论差异很大。
(2)以农场追求最大利益为前提,现实中农业生产中相当大的部分不是商品性经营,而是自给性经营。
(3)经营者的目的不是永远不变的。
(4)技术的发展和交通手段的发达使杜能理论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距离因素的制约趋于变小。
(5)现代城市周边土地利用方式的多样性也是造成杜能区位理论与现实存在较大偏离的重要因素。
二、韦伯工业区位论
1.韦伯工业区位论的背景与目的
1909年,韦伯出版《工业区位论》,创立了工业区位理论。
(1)背景
德国产业革命后,近代工业较快发展,形成了大规模的地域间人口移动,尤其是产业与人口向大城市集中的现象极为显著。
(2)目的
说明与解释人口的地域间大规模移动以及城市的人口与产业的集聚机制。
2.韦伯工业区位论理论概要
(1)基本概念
①区位因子
区位因子即经济活动发生在某特定地点而不是发生在其他地点所获得的优势。区位因子分为一般因子和特殊因子。
②一般因子
一般因子是指与所有工业有关的因子,如运费、劳动力等。
a.原料、燃料费
获取同种等量原料与动力燃料的价格,因产地不同而不同。
b.劳动力成本
劳动力成本因各区域劳动力供给状况及生活水准差异变化很大,直接影响到工厂区位。
c.运费
运费是原料、燃料获取以及产品分配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成本,同时运费依工厂区位不同而不同。
③特殊因子
特殊因子是指与特定工业有关的因子,如空气湿度等。它可使相关工业企业选择特定区位。
④集聚因子与分散因子
a.集聚因子是促使企业为降低生产或销售成本而集中在特定场所的因子。
b.分散因子是促使企业为避免集中而带来的不利而分散布局的因子。
(2)理论前提
①已知原料供给地的地理分布;
②已知产品的消费地与规模;
③劳动力存在于多数的已知地点,不能移动;
④各地的劳动力成本是固定的,在这种劳动力成本水平下可以得到劳动力的无限供应。
(3)构筑工业区位理论的阶段
①运费指向论
假定不存在运费以外的成本区域差异,影响工业区位的因子只有运费一个,由运费指向形成地理空间中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
②运费指向基础上的劳动力成本指向论
考察运费与劳动力成本和为最小时的区位。它使运费指向所决定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发生第一次偏移。
③运费指向和劳动力指向基础上的集聚指向论
考察集聚与分散因子对由运费指向与劳动力指向所决定的工业区位格局的影响,使得运费指向与劳动力指向所决定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再次偏移。
(4)理论重点
①运费指向论
a.工业原料的性质和重量
任何地方都存在的原料称为遍在原料,只有在特定场所才存在的原料称为局地原料。原料指数(Mi)用公式表示为:
区位重量为整个工业生产与分配过程中需要运送的总重量,用公式表示为:
b.最小运费原理
对应上述设定的原料指数和区位重量两个因子,即可得出一般的区位法则:
第一,原料指数(Mi)>1(或区位重量>2)时,工厂区位在原料地;
第二,原料指数(Mi)<1(或区位重量<2)时,工厂区位在消费地;
第三,原料指数(Mi)=1(或区位重量=2)时,工厂区位在原料地、消费地都可(自由区位)。
c.综合等费用线
综合等费用线是运费相等点的连线。最小运费指向是韦伯工业区位论的骨架,可以用综合等费用线加以说明。
②劳动力成本指向论
a.韦伯劳动力成本指向论的思路是:
在低廉劳动力成本地点布局带来的劳动力成本节约额比由最小运费点移动产生的运费增加额大时,才会形成劳动力成本指向论。
b.劳动力成本指数和劳动系数
劳动力成本指数是指每单位重量产品的平均劳动力成本,是判断工业受劳动力成本指向影响程度的指标。
劳动系数是指每单位区位重量的劳动费,用来表示劳动力成本的吸引力。
c.决定劳动力成本指向有两个条件
第一,基于特定工业性质的条件,通过劳动力成本指数和劳动系数来衡量;
第二,人口密度和运费率等环境条件。
③集聚指向论
当集聚节约额大于因运费(或劳动力成本)指向带来的生产费用节约额时,便产生集聚。集聚因子的作用分为两种形态:
a.由经营规模的扩大而产生的生产集聚;
b.由多种企业在空间上集中产生的集聚,这种集聚利益主要来自企业间的协作、分工和基础设施的共同利用等。
集聚又可分为纯粹集聚和偶然集聚两种类型:
a.纯粹集聚是由技术性和经济性的集聚利益产生的集聚。
b.偶然集聚是由诸如运费指向和劳动费指向的结果而带来的工业集中。
3.韦伯区位理论的应用研究
(1)运费指向论的应用
①原料指数大于1的工业
如钢铁业、水泥业、造纸业、面粉业、葡萄酒酿造业、制糖业和乳制品业等。
②原料指数小于1的工业
如啤酒酿造业、清凉饮料制造业和酱油制造业等。
③原料指数大致等于1的工业
如石油精制工业、机械器材组装工业和医疗器械制造工业等。
(2)劳动力成本指向论的应用
劳动力成本指数和劳动系数大的纺织业和精密机械零件行业的区位,是典型的劳动力成本指向性产业。
(3)集聚指向论的应用
为了利用已有的便利条件,工业在空间集聚,进而形成规模经济,由于集聚的过度发展,出现规模不经济现象,迫使企业走向分散。工业的分、聚循环是工业区位空间运动的规律。
4.韦伯区位论的意义
工业区位论是经济区位论的重要基石,不仅是理论研究的经典著作,对现实工业布局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首次将抽象和演绎的方法运用于工业区位研究中,建立了完善的工业区位理论体系,为之后的区位论学者提供了研究工业区位的方法论和理论基础。
(2)韦伯区位论的最大特点或贡献之一是最小费用区位原则,即费用最小点就是最佳区位点。
(3)韦伯的理论不仅限于工业布局,对其他产业布局也具有指导意义。
5.理论的局限性
(1)韦伯工业区位论中的运费是重量和距离的函数,且成比例增加,而现实中的运费制度则是区段增加并且是远距离递减,运价体系不同。
(2)韦伯假定的完全竞争条件是不现实的。
(3)就工厂经营而言,可分为生计性经营和企业性经营两种。生计性经营往往不太考虑生产成本的场所差异,就不会受最小费用指向的影响。
(4)工厂区位是由工厂经营者所选定的,这种决定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决策者的主观因素。
(5)技术进步不仅使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的下降或者替代性材料的使用,而且使产品自身发生变化,使最适区位发生变化。
(6)交通发达程度的提高使得产品价格中的运费比重越来越小。
(7)其他诸如地域政策因素等也直接影响到工业区位的选择。
三、其他工业区位理论
1.帕兰德的区位理论
(1)生产区位布局
①当运费率不恒定时,等费用线就不再是固定间隔的同心圆。
②假如生产地与市场间的距离无限远,而运费率随距离递减时,总运费将在原料供给地和市场两点达到最低。
③生产地的位置就不能只从运费最有利的角度考虑。最佳的生产地应该是生产的所有费用的总和最小的区位。
(2)市场区域研究
在研究关于市场地域大小如何决定的问题时,帕兰德设计了“直线市场”的简单模型。市场地域大小影响利润,在每单位产品的生产费和利润给定的情况下,总利润将是生产地与其产品销售市场间的距离的函数。
(3)帕兰德的理论主要解决两大基本问题:
①在假定原料的价格和分布地以及市场的位置已知的条件下,生产在哪里进行。
②在生产地、竞争条件、工厂费用和运费率已知的情况下,价格如何影响生产者的产品销售地域范围。
2.胡佛的区位理论
(1)运输费用理论
胡佛的运输费用理论主要分为运费结构分析和运输方式与运费的关系分析两个部分。
①运费结构
胡佛认为运输距离、方向、运输量和其他的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都直接地影响着运费,从而造成产业区位的变化。
②运输方式与运费的关系
运输方式不同,单位重量的货物每单位距离的运费也不同,即运费率不同。
③运输费用理论的意义
a.强调了在区位布局中,要尽量避免原料和产品的多次中转。
b.根据运输方式不同运费率不同的原理,给出了降低运费的重要手段。
(2)送达价格、市场地域与区位选择
①送达价格是采掘费和运费之和,送达价格从生产地向外呈放射状,其相同地点的连线即为等送达价格线。
②送达价格从生产地向外呈放射状,其相同地点的连线即为等送达价格线。
③由于规模经济产生的报酬递增或远距离运费递减带来的产出量的增加,使得独立生产者数量在减少,生产者的市场地域则在扩大。
④采掘工业的特点是随着市场地域的扩大,平均费用也伴随着生产的增加而上升。
3.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
该理论从需求出发,认为最佳区位不是费用最小点也不是收入最大点,而是收入和费用之差的最大点即利润最大化点。廖什提出区位决策的最终目标是寻取最大利润化点。
(1)理论假设
①在均质的平原上,沿任何方向运输条件都相同,进行生产所必要的原料充足,且均等分布。
②在平原中均等地分布着农业人口,最初是自给自足,且消费者的行为相同。
③在整个平原中居民都具有相同的技术知识,所有的居民都可能得到生产机会。
④除经济方面的作用外,其他因素都可不考虑。
(2)廖什用需求圆锥体分析距离与市场需求的关系。
按廖什的理论,区位空间达到均衡时,最佳的空间模型是正六边形。由于六边形既具有最接近于圆的优点,又有运送距离更短的特点,因此,需求可达到最大化。
四、区位的行为主义分析
1.史密斯的收益性空间界限分析
(1)基本原理
能够得到最大利润的区位是总收入超过总费用金额最大的地点。主要通过韦伯的空间费用曲线和空间收入曲线来反映。
(2)理论观点
①总收入和总费用的空间变化能够形成利润的空间界限,并产生利润最大的最佳区位。如果不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企业则可在空间界限内自由布局。
②空间费用和收入曲线能够反映出工业区位模型的基本形态。费用曲线或收入曲线的倾斜程度(即空间变化)越大,工业越集中。
③史密斯在考虑区位选择的行为模式时,加入了社会因子。他指出,政府的区位补贴或高额税收等区位政策也会造成区位的变化。
④在决定工厂区位时,还受到一些非经济因素的作用。
2.普雷德的行为矩阵
(1)人类的决策行为往往与个人爱好、文化素养等因素有关。普雷德把决策者的决策描述为某种情况下有关信息的数量与质量以及决策者处理这种信息的能力的函数,从而创立了行为矩阵模型(图3-2)。
(2)不同决策者其决策结果处于矩阵中的不同位置,越接近右下角表明决策者决策能力越强,决策结果越接近最佳区位。
(3)随着时间的推移,决策者掌握、运用信息的能力不断增强,矩阵中的元素逐渐向右下角集中,趋于优化基础上的竞争,导致矩阵参数的改变,产生新的矩阵。
图3-2 普雷德的行为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