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组织环境和组织文化

1.你认为一般环境和任务环境何者更加重要?为什么?

答:我认为任务环境比一般环境更加重要。

组织的一般环境是指组织之外的对组织可能产生影响的非特定因素(即不一定与其他特定的组织相联系的因素),它通常包括:经济因素、技术因素、社会文化因素、政治法律因素、国际因素等。任务环境是指对组织构成影响的某些具体组织。对所有组织而言,构成任务环境的几个主要团体成分总是非常类似的,它包括供应商、顾客、竞争者、有关政府主管部门和协作组织等。

作为社会经济的微观单位,企业不可避免地与外界环境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同时也受到外界环境的制约。但是任务环境相比一般环境而言,对企业影响更大。一般环境作为宏观环境的确会对企业施加影响,但是那是间接的,而且一视同仁的制约环境中的所有企业,而任务环境中的各个因素都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与他们关系处理的好与坏直接影响企业的生死存亡,这也是企业发挥自身能动性的舞台。任务环境与一般环境相比而言更加重要就能很好的解释,为什么在同样的国家,一些企业会比另外的企业具有更高的生产绩效。

2.试析组织与环境的关系,两者间哪一方的影响力更大些?请举例说明。

答:环境对组织的影响力要大一些。大多数组织对于改变环境都显得软弱无力,显然是环境作用于组织而不是组织作用于环境。一般来说,组织对任务环境相对易于采取对策,而对一般环境则较难产生显著作用。组织对任务环境的影响表现在:

(1)对供应商

对供应商,组织应避免供应来源的单一化,联系多家供应商可以避免停工待料的危险,而且能够造成供应商之间的相互竞争,为自己争取主动地位和有利条件。

(2)对竞争者

对竞争者,组织首先可采取价格竞争。其次,组织也可以通过非价格竞争,如广告、促销、优质服务等措施来树立品牌形象,这是当前任何一个组织都不可忽视的重要手段,也是日趋激烈的竞争发展方向。

(3)有关政府主管部门和协作组织

对有关政府部门,往往可聘请有影响的专家或退职下来的前任官员做组织的顾问或咨询专家,发挥他们与政府部门的沟通作用或政策咨询作用。对社会组织,要加强同新闻媒体、消费者协会等和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社会组织的联系,做好公关工作。

总之,组织对环境并非是无能为力的,管理者可通过上述对策改善环境,减少环境制约。然而,除规模庞大、实力雄厚的知名企业外,大多数组织的管理者在中、短期内仍应将环境视为固定不变的制约因素,通过组织内部调整来适应外部环境。

例如,我国企业与政府的关系是我国几乎每个企业都要考虑的问题,在我国由于市场经济体制还远远没有健全,行政力量对企业的支配相当大,企业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受各级政府管理部门的束缚,因此问题的性质与完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状况有很大不同,行政力量干预企业正常发展的现象比比皆是,特别是国有企业,企业都要学会如何同政府主管部门处理关系,否则寸步难行。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的逐步完成,政企逐渐分开,相信我国的企业会逐渐摆脱政府的控制,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

3.什么是组织文化?它是如何对管理产生影响的?

答:(1)组织文化的含义

组织文化是组织在所处的社会和商业环境中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接受和认同的对组织的性质、准则、风格和特征等的认识。组织文化由组织的传统和氛围构成,代表着一个组织的价值观,同时也是组织成员活动和行为的规范。这一组织文化的定义包含了两层内容:

组织文化是一种对组织的感知,因而同一组织中不同背景、不同层次的个人会用相类似的语句进行描述;

组织文化是描述性的,组织文化并非是其成员对组织的评价,它所关注的是员工对组织的感知和理解,与员工的喜恶并无关系。

(2)组织文化对管理实践的影响

由于组织文化具有特殊的强制渗透功能,因而成为管理人员进行管理的依据,同时也是管理人员管理活动的限制因素。随着组织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它渗透到管理人员的一切活动中,并对管理要素,如计划、组织、指挥、控制等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如表4-2所示。

表4-2  组织文化对管理职能的影响

4.你是如何理解社会责任的?工商企业应当承担社会责任吗?为什么?

答:(1)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是指组织在追逐自身利益的同时,对社会所需承担的相应义务——维护并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它是指组织所应尽的一种实现社会长远目标的义务,这种义务与法律和经济效益的要求无关,但与组织的道德伦理观有密切联系。

事实上,组织对社会责任的态度是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和干扰的。有些因素是促进性的,而另一些因素则具有一定的消极性。

促使组织承担社会责任的积极因素

a.公众形象;b.长期利润;c.组织系统;d.规范行为。

使组织不愿承担社会责任的消极因素

a.股东权益;b.行为衡量;c.成本问题;d.担心企业权力过大。

(2)对于工商企业来说,应该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

组织的社会参与和经济绩效之间存在着一种正相关关系。这种正相关关系的逻辑基础是:组织通过社会参与所获得的利益足以补偿其因社会参与而造成的额外成本。这里所指的利益包括获得一个积极的消费者形象、一支目的更明确和更讲究奉献的员工队伍或者是政府当局的更少干预等等。

但是,一个工商企业最终承担社会责任的程度应根据自身的一些实际情况来确定,真正做到量力而行。

5.管理伦理指的是什么?你是如何看待企业“生意经”的?做生意能不讲职业道德吗?

答:(1)管理伦理的定义

管理伦理观即指在管理领域内所涉及的是非规则和准则。管理伦理既是一个个人行为,同时也是一个组织行为。组织中的伦理行为,通俗点讲就是职业道德问题。

一个组织或个人的行为是否合乎伦理道德,通常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最主要的因素包括个人伦理道德的发展阶段、个人特征、组织结构设计、组织文化以及伦理道德问题的强度等。

(2)如何看待企业的生意经

生意经即做生意的方法及门路,通常指某一领域突出表现的企业、个人的独特经验,可供人学习和参考。

企业重视“生意经”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生意经”重视的是如何赚钱、获取利润,短期内获得最大化的利益。企业作为一个经济组织,收支相抵后必须有一定的盈余,这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基本目标,也是企业生存的起码条件。如何在经营发展中实现利润长期的最大化,是企业作为一个经济组织逻辑上的必然结论,不追求利润的组织不成其为企业。所以企业学习“生意经”是有积极意义的。

但是,“生意经”仅仅重视企业经济利润,片面追求短期利益,而不管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手段或途径是否有损于社会利益。比如近些年的食品安全问题,导致人人“谈食色变”。而且很多企业也不注重企业的长期发展,仅仅靠经济效益是不能够保证企业长期良好发展的。

(3)职业道德问题

企业一定要重视职业道德问题,职业道德问题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概括说来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企业拥有以下优势:

可以使企业获得大众的信赖和支持;

有助于企业产品占领市场;

可以增强企业的筹资能力;

有利于企业广招人才;

有利于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所以企业要特别注意维护自身形象,遵守职业道德,生产“良心”产品,“放心”产品,这样才能在市场上有立足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