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健临《管理学教程》(第3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章节题库(含考研真题)+模拟试题】
- 圣才电子书
- 3711字
- 2021-05-28 21:35:44
第3章 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
1.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思想是什么?霍桑试验产生了怎样的结论和影响?
答:(1)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思想
人际关系学说始于20世纪20年代,早期被称为行为科学理论,人际关系学说的代表人物有梅奥、马斯洛、麦克雷戈和卡耐基。
人际关系理论相比科学管理理论提出了一个更为复杂的过程(见图3-1)。
图3-1 人际关系理论对工作的看法
从上可见,人际关系理论认为工人主要受社会内容的影响(社会内容主要包括社会环境条件、情感、工作中的人际关系等)。也就是说,管理当局对工人的关心会导致工人满意度的增加,并进而导致更好的绩效。
(2)霍桑实验的结论
梅奥等人根据霍桑试验得出了以下主要的结论:
①职工是社会人
梅奥认为,人们的行为并不单纯出自追求金钱的动机,还有社会方面的、心理方面的需要,而后者更为重要。
②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组织”
企业中除了存在着古典管理理论所研究的为了实现企业目标而明确规定各成员相互关系和职责范围的正式组织之外,还存在着非正式组织。这种非正式组织的作用在于维护其成员的共同利益,使之免受其内部个别成员的疏忽或外部人员的干涉所造成的损失。
③新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满足度”,以提高士气,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
在决定劳动生产率的诸因素中,置于首位的因素是工人的满意度,而生产条件、工资报酬只是第二位的。高的满意度来源于工人个人需求的有效满足,不仅包括物质需求,还包括精神需求。
(3)霍桑试验的影响
霍桑试验的影响是巨大的,它促进了管理对人的因素的关注,管理人员开始主动寻求提高职工的满足感和激励士气,使得人际关系研究成为研究管理的一种普遍的方法,并掀起了一场人际关系运动。
2.管理科学学派对管理理论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答:管理学界中形成的管理科学学派,又称作管理中的数量学派,也称之为运筹学。伯法是西方管理科学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这个学派认为,解决复杂系统问题,可以用电子计算机作为工具,寻求最佳计划方案,以达到企业的目标。管理科学其实就是管理中的一种数量分析方法。其作用在于通过管理科学的方法,减少决策中的风险,提高决策的质量,保证投入的资源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
管理科学学派虽然有众多局限,但是对管理理论依然作出重大贡献。管理科学学派的主要贡献在管理决策方面,特别是计划与控制决策。该学派提供的辅助决策的工具和技术,能够帮助经理们解决单凭感觉无法解决的问题。定量技术也提供了思考有关时间问题的全新思路。数学模型和计算机的运用,使得经理们可以根据过去和现在的数据预测事件未来的发展趋势,这是以往其他管理学派难以做到的。
3.举例说明如何把系统思想应用于管理实践。
答:(1)系统思想
从更深的层次探究系统思想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就必须从系统的相关性、等级层次与适应性三个方面分别进行论述。
①系统相关性
系统相关性的内涵是,系统的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其中某一个要素的变化将会引起其他要素发生相应的变化。
②系统的等级层次
企业是个复杂系统,企业管理的重要职责就是按照系统的层次等级原则构建企业系统组织结构。组织结构是企业高效运作的制度基础。
③系统的环境适应性
企业发展壮大的过程也是企业不断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企业管理者应根据现实情况和条件灵活运用管理的一般原理和方法,形成与环境相适应的管理体系和模式。
(2)系统思想应用于管理实践实例
以系统思想为指导,以项目组织系统构成为依据,我们将系统思想应用于一个具体的房屋装修项目,由于项目管理涉及的单位和个人众多,为确保项目成功,就必须与项目所有厉害关系人和单位加强信息沟通,协调各单位和个人的相互关系。
在房屋装修项目中,
①要详细划分组织结构,是组织反映组织的各种目标,如建筑设计职能、建筑施工职能、建筑检验职能等;
②对各目标职能部门给予清晰描述。将各项职能部门进行分组,形成任务组、建筑师任务组,专业工程师任务组,测量师任务组,通过各任务组之间信息供需关系横向的将各个人物组联系在一起;
③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经理、顾问要对各个组织的运行效率进行监督和检查,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进行调整。
4.现代管理理论发展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现代管理理论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发展而来,总的来说现代管理理论发展的主要特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管理内涵进一步拓展
现代管理理论的内容不只限于成本的降低、产出的增加,而更重视人的管理、人力潜力的开发,更重视市场、顾客的问题,管理的核心更侧重于决策的正确与否、迅速与否。
(2)管理组织的多样化发展
管理组织形式多种多样,除了不断推出新的有效组织形式,如事业部制、矩阵制、立体三维制等以适应现代企业组织管理的要求,还创设了与资产一体化控股、参股相适应的管理组织,以及提出了组织行为等一系列组织管理理论。
(3)管理方法日渐科学
现代管理虽然不摒弃传统的有效管理方法,但为适应大规模产销活动引入了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了现代管理方法,其中有投资决策、线性规划、排队论、博弈论、统筹方法、模拟方法、系统分析等方法,试图从生产资源的有效整合方面进一步提高管理的效果。
(4)管理手段自动化
现代企业组织面临更复杂的环境,需要接受和处理大量信息,需要迅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并更多地节约日益高涨的劳动力费用。为此,现代管理在管理手段方面的研究和使用有了突破性进展,如办公设备的自动化,信息处理机的发明,电子计算机在企业管理的市场研究、产品设计、生产组织、质量控制、物资管理、人事财务管理等领域的应用。
(5)管理实践的丰富化
各个企业已经明白不存在一套固定的适应一切的管理体系,各个企业必须根据自己企业的特点,根据现代管理的基本法则来创造性地形成自己的管理特色。管理实践的丰富化更进一步推动了管理理论、方式方法和手段的发展。
现代管理理论实为一个综合性的管理理论体系,它广泛吸收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把组织看作一个系统,进行多方面有效管理,从而有效整合组织资源,达到组织既定目标和应负的责任。现代管理科学性的强化,使管理的预见性、综合性和可靠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基本适应了战后现代企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5.何谓“管理理论丛林”?谈谈你对“丛林现象”的认识。
答: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管理掀起了热潮,许多学者和管理学家提出了各自的理论和新学说,并形成各种不同的学派,这些大大小小的理论流派加总起来有百余个之多。
(1)20世纪60年代的管理理论“丛林”
美国著名管理学教授哈罗德·孔茨在20世纪60年代发表了《管理理论的丛林》。孔茨把当时不同的管理观点,以及这些观点对管理的性质和内容所做的不同解释,概括出六个有代表性的学派,它们分别是:
①管理过程学派;
②经验和案例学派;
③人类行为学派;
④社会系统学派;
⑤决策理论学派;
⑥数理学派。
这些不同的学派或不同的观点,形成了一个思想、理论和意见的“丛林”。
(2)20实际80年代的管理理论“丛林”
过了20多年,这个“丛林”似乎越来越茂密了,孔茨又写了一篇名为《再论管理理论丛林》的论文,在该文中他概要地叙述并分析了这十一大学派:
①经验和案例学派。该学派是通过分析经验(各种实际案例)来研究管理。认为学生和管理者通过研究各种成功与失败的管理案例,就能理解管理问题,自然学会有效地进行管理。
②人际关系学派。该学派认为,管理就是通过他人来完成某些事情,因此,研究管理必须注重于人际关系。
③群体行为学派。该学派注重研究的是组织中群体的行为,包括群体的文化、行为方式和行为特点等。
④合作社会系统学派。该学派把组织当成一个合作的社会系统来研究,它显然试图对人际关系和群体行为学派的观点作出修正。
⑤社会技术系统学派。英国的特里司特及其在美国塔维斯托克研究所的同事通过对长壁采煤法生产问题的研究,认为在管理中只分析社会系统是不够的,还需要研究技术系统对人的影响。
⑥决策理论学派。该学派认为决策是管理者的主要任务,因而应集中研究决策问题,尤其是西蒙提出的行为决策观对现代管理理论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⑦系统学派。系统理论学派认为,一个组织的管理人员必须理解构成整个运作的每一个系统。
⑧数理学派。这个学派注重定量的数学模型,认为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这一手段,可以把问题(管理问题也不例外)的基本关系表示出来,并在确定目标后能求得最优结果。
⑨权变管理学派。这个学派强调,管理者的实际工作取决于所处的环境条件,因此管理者应根据不同的情景及其变量决定采取何种行动和方法。
⑩管理角色学派。这个学派主要通过观察管理者的实际活动来明确管理者工作的内容。
⑪经营管理学派。这个学派想通过与管理职能相联系的办法把有关管理的知识汇集起来,以形成一门管理学科。
(3)对管理丛林的认识
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使得社会分工日益精细,而管理现象的复杂性和管理难度的增加又使得现代企业往往需要新的管理理论来指导管理。因此出现各色各异的管理理论,形成管理理论丛林是非常正常的现象,也是进行正常管理所必须的。但形形色色的管理理论经常会使管理者眼花缭乱,难以分辨,广大管理者需要从繁杂的管理理论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选择最适合自己企事业单位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技巧,一切从实际出发,切不可在各管理理论的争辩中迷失方向,无所适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