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学(修订本)》(人教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 圣才电子书
- 13268字
- 2024-12-21 08:33:12
4.3 强化习题详解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汤里放10克盐,要使汤的咸味尝起来刚好有差异,需要增加2克盐。根据韦伯定律,如果最初放20克盐,要使汤的咸味刚好有变化,则需要加盐( )。[统考2007研]
A.2克
B.4克
C.6克
D.8克
【答案】B
【解析】感觉阈限是指能引起感觉的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感觉阈限分为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绝对感觉阈限是指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差别感觉阈限是指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同类刺激之间的最小差别量。韦伯定律主要说明差别感觉阈限,即觉察刺激微弱变化需要的变化量与原有刺激之间存在着的内在关系。韦伯定律指出,刚刚能觉察出刺激有差别时,刺激新增加量(即差别感觉阈限)和原有刺激(即标准刺激)成正比。但对刺激的差别感觉,不取决于刺激增加的绝对量,而取决于刺激增加量与原刺激量的比值,用公式表示为ΔI/I=K,其中I为标准刺激的强度或原刺激量;ΔI为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变化量;K为常数,即韦伯分数或韦伯比率。不同感觉通道的韦伯分数(即K值)是不同的。咸味的韦伯分数(K值)为0.200,即1/5。
2.“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体现了知觉的( )。[统考2007研]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答案】C
【解析】知觉理解性是个体在知觉过程中,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解释,并用语词加以概括标志以赋予其意义的组织加工过程。A项,知觉选择性是个体根据自己的需要与兴趣,有目的地把某些刺激信息或刺激的某些方面作为知觉对象而把其他事物作为背景进行组织加工的过程。B项,知觉整体性是个体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把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多种属性整合为一个整体的过程。D项,知觉恒常性是人在一定范围内,不随知觉的客观条件的改变而保持其知觉映象的过程。根据题意,同一个知觉对象,具有不同知觉经验背景的人对它的组织加工是不同的,由此形成的知觉经验也就会存在差异。
3.把图4-9知觉为圆形时,遵循的知觉组织原则是( )。[统考2007研]
图4-9
A.闭合原则
B.连续原则
C.相似原则
D.邻近原则
【答案】A
【解析】知觉的闭合原则是指人倾向于将图形刺激中的特征聚合成形,即使其间有断缺之处,也倾向于形成一个连续的完整形状。B项,知觉的连续原则是人倾向于把具有彼此连续或运动方向相同的刺激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的知觉活动。C项,知觉相似原则是人倾向于把大小、形状、颜色、亮度和形式等物理属性相同或相似的刺激物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的知觉过程。D项,知觉的邻近原则是人倾向于在视野中,把在时间或空间上相邻或接近的刺激物知觉为整体。根据题意,人在知觉过程中,常常会借助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主动地对刺激物之间的关系进行补充或简约,借以获取有意义的或合乎逻辑的知觉经验。因此,人在知觉图4-9时,在心理上将断续的线条闭合起来,产生主观轮廓而形成了完整图形的知觉经验。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深度知觉单眼线索的是( )。[统考2007研]
A.空气透视
B.结构梯度
C.运动视差
D.视轴辐合
【答案】D
【解析】深度知觉也称立体知觉、距离知觉,是人将远近物体判断或辨识为立体的视知觉。深度知觉必须借助各种主客观条件,即深度知觉线索,包括视觉的双眼知觉线索和单眼深度线索。单眼深度线索有线条透视、空气透视、纹理梯度。明暗和阴影和运动视差等。
5.颜色视觉的三个基本属性是( )。[统考2008研]
A.色调、波长、照度
B.色调、明度、照度
C.波长、明度、饱和度
D.色调、明度、饱和度
【答案】D
【解析】颜色视觉的三个基本属性是色调、明度、饱和度。色调主要决定于光波的波长。明度是指颜色的明暗程度,决定于照明的强度和物体表面的反射系数。饱和度是指某种颜色的纯、杂程度或鲜明程度。
6.观众把篮球比赛中穿着不同服装的运动员相应地归为不同的球队,这体现了知觉组织的( )。[统考2008研]
A.对称性原则
B.邻近性原则
C.连续性原则
D.相似性原则
【答案】D
【解析】观众将穿着不同服装的运动员归于不同的球队,即将穿着相同的球衣的运动员归于同一个球队,因此体现了知觉组织的相似性原则。知觉组织的对称性原则是指将对称的对象知觉为一个整体的倾向。知觉组织的邻近性原则是指在时间或空间上相互接近的对象容易被知觉为一个整体的倾向。知觉组织的连续性原则是指以相同方向排列的对象容易被知觉为一个整体的倾向。
7.人类听觉的适宜刺激是频率( )赫兹的声波。[心理咨询师2008年11月二级]
A.200~20000
B.1000~4000
C.16~20000
D.1000~5000
【答案】C
【解析】人类听觉的适应刺激是频率16~20000赫兹的声波。由于人类言语的声音主要在1000~4000赫兹,因此人耳对于这一频率范围的声音最为敏感。低于16赫兹的空气振动称为次声波,高于20000赫兹的空气振动称为超声波。
8.在下列选项中,属于费希纳定律公式表示的是( )。
A.I=KlogS
B.K=SlogR
C.S=KlogR
D.S=RlogK(S为感觉量,K为常数,R为刺激强度)。
【答案】C
【解析】费希纳定律指出物理刺激强度与心理感觉强度之间成对数关系,即当刺激强度按几何级数增加时,感觉强度只按算术级数增加。公式表示为:S=KlogR,其中,S为感觉量,K为常数,R为刺激强度。
9.某人吃了黄连药之后喝咖啡,会觉得咖啡甜些。能够解释这种现象的是( )。
A.感觉适应
B.继时对比
C.同时对比
D.感觉补偿
【答案】B
【解析】感觉对比是指不同性质的刺激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引起的感觉经验,分为同时对比(刺激同时呈现)和继时对比(刺激先后呈现)。喝药后再喝咖啡会觉得更甜是一种继时对比。感觉适应是指感受器在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感受性会发生变化(提高或降低)。感觉补偿是指当某种感觉受损或缺失后,其他感觉会予以补偿。
10.在下列选项中,形容某人有“甜蜜的嗓音”、弹奏“绚丽的乐曲”。这种感觉现象是( )。
A.适应
B.对比
C.后象
D.联觉
【答案】D
【解析】联觉是指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如题目中的嗓音(听觉)引起甜蜜(味觉)的感觉,乐曲(听觉)引起绚丽(视觉)的感觉。感觉适应是指感受器在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感受性会发生变化(提高或降低)。感觉对比是指不同性质的刺激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引起的感觉经验。感觉后象是指刺激停止作用于感受器后,感觉并不立即消失而保留片刻的现象。
11.刺激物持续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是( )。
A.感觉适应
B.感觉对比
C.感觉后象
D.感觉补偿
【答案】A
【解析】感觉适应是指感受器在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感受性会发生变化(提高或降低)的现象。感觉对比是指不同性质的刺激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引起的感觉经验的现象。感觉后象是指刺激停止作用于感受器后,感觉并不立即消失而保留片刻的现象。感觉补偿是指当某种感觉受损或缺失后,其他感觉会予以补偿的现象。
12.在下列选项中,对刺激的差别感觉取决于刺激增量与原刺激量的比值。这个定律是( )。
A.费希纳定律
B.韦伯定律
C.史蒂文斯定律
D.叶克斯一道得逊定律
【答案】B
【解析】韦伯定律指出刺激的增加量△I和原有刺激I成正比,即对刺激的差别感觉,取决于刺激增加量与原刺激量的比值,公式为:△I/I=K。费希纳定律指出物理量R与心理量S之间成对数关系,公式为:S=KlogR。史蒂文斯定律指出心理量P是物理量I的乘方函数,公式为:P=KIn。叶克斯一道得逊定律揭示了动机水平和行为效率之间呈倒U型关系。
13.在下列选项中,光谱上各种不同波长可见光的视觉效应是( )。
A.色调
B.明度
C.饱和度
D.亮度
【答案】A
【解析】色调是光谱上各种不同波长可见光的视觉经验。明度是眼睛对作用于物体表面光线的明暗程度的感觉。饱和度是所见颜色的纯度。
14.对光敏感性较低,感觉阈值高,具有昼光觉功能的视感受器是( )。
A.视锥细胞
B.双极细胞
C.神经节细胞
D.视杆细胞
【答案】A
【解析】视锥细胞对光敏感性较低,感觉阈值高,是明视觉感受器。视杆细胞对光敏感性较高,感觉阈值低,是暗视觉感受器。双极细胞是视网膜内中间神经元的一种。它的树突与感光的视杆细胞或视锥细胞形成突触联系,而轴突则与神经节细胞形成突触接触,是由感光细胞到舣极细胞再到神经节细胞构成视觉信息的主通道。神经节细胞位于视网膜上,其功能是收集来自双极细胞的冲动,并将其传递到下一个连接点。
15.在下列选项中,属于人耳最敏感的声音频率是( )。
A.10~40赫兹
B.100~400赫兹
C.1000~4000赫兹
D.10000~40000赫兹
【答案】C
【解析】正常人听觉的频率范围是16~20000赫兹,其中对1000~4000赫兹的声音最敏感。
16.光谱上各种不同波长的可见光的视觉效应是( )。
A.色调
B.明度
C.饱和度
D.振幅
【答案】A
【解析】色调是光谱上各种不同波长可见光的视觉经验。亮度(或明度)是眼睛对作用于物体表面光线的明暗程度的感觉。饱和度是所见颜色的纯度。光的物理特性:波长(决定色调)、振幅(决定明度)及纯度(决定饱和度)。
17.在下列选项中,属于甜味感受器其主要分布于( )。
A.舌尖部
B.舌两侧前部
C.舌两侧后部
D.舌根部
【答案】A
【解析】舌尖上甜感受器分布最丰富,所以对甜味最敏感,舌中、舌两侧及舌根部分别对咸、酸、苦最敏感。
18.呆在洒过香水的房间里一会儿后就再也闻不到香味了。这种感觉现象是( )。
A.视觉适应
B.感觉适应
C.肤觉适应
D.触觉适应
【答案】B
【解析】感觉适应是刺激物持续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呆在洒过香水的房间里一会儿后就再也闻不到香味了,是嗅觉的适应现象。
19.抽象派画家作品中往往缺乏线条比例、粗细等,但是仍能被观赏者识别与欣赏,主要是作品中的关键特征能被知觉。这种知觉特性是( )。
A.理解性
B.整体性
C.恒常性
D.选择性
【答案】B
【解析】知觉整体性是指人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把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多种属性整合为一个整体加以识别的过程。
20.根据物理特性,个体不会把阳光下的煤块看成是白的,而仍把它知觉为黑色。这种知觉恒常性是( )。
A.颜色恒常
B.形状恒常
C.明度恒常
D.大小恒常
【答案】C
【解析】①大小知觉恒常性是指人对物体的知觉大小不完全随映象的变化而趋于保持物体实际大小的特征;②明度恒常性是指不受外界照明条件的影响,保持对物体明度知觉稳定性的特征;③颜色恒常性是指人对客观物体固有的颜色的知觉不随映象的变化而保持不变的知觉特征;④形状恒常性是指人对客观事物形状变化而反映客体本身形状不变的知觉特征。
21.你从楼顶上看楼下的人,尽管他们看上去如蚂蚁一般大小,但你仍能够把他知觉为一个成年人,而不是一个刚出生的婴儿。这种知觉特性是( )。
A.大小恒常性
B.形状恒常性
C.方向恒常性
D.明度恒常性
【答案】A
【解析】①大小知觉恒常性是指人对物体的知觉大小不完全随映象的变化而趋于保持物体实际大小的特征。②明度恒常性是指不受外界照明条件的影响,保持对物体明度知觉稳定性的特征。③方向恒常性是指不论网像方向如何而觉察客体实际方向的能力。④形状恒常性是指人对客观事物形状变化而反映客体本身形状不变的知觉特征。
22.阅读时,用不同颜色或符号标记画出书中重点和难点,其所利用的知觉特性是( )。
A.整体性
B.选择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答案】B
【解析】知觉选择性是人受自己的需要和兴趣等因素的影响,有意或无意地把某些刺激信息或刺激的某些方面作为知觉对象,而把其他事物作为背景进行组织加工的过程。
23.在下列选项中,与其他三个内涵不同的是( )。
A.知觉恒常性
B.知觉防御
C.图形背景转换
D.选择注意
【答案】B
【解析】知觉防御是指知觉具有心理防御作用,保护个体免于识别引起不快或焦虑的刺激。ACD项与知觉的基本特性有关,其基本特性包括知觉理解性、知觉选择性、知觉整体性和知觉恒常性。
24.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知觉恒常性的是( )。
A.大小
B.形状
C.方向
D.距离
【答案】D
【解析】知觉恒常性是指人的知觉映像在一定范围内,不随知觉客观条件的改变而保持相对稳定特性的过程。知觉恒常性有大小恒常性、形状恒常性、方向恒常性和颜色恒常性。
25.在下列选项中,属于个体对物体空间特性的知觉是( )。
A.形状知觉
B.距离知觉
C.方位知觉
D.空间知觉
【答案】D
【解析】①形状知觉是个体对物体轮廓和细节的整体反映。②距离知觉是指人对物体远近距离或深度的知觉。③方位知觉是指人对物体空间关系位置和对自己在空间所处位置的知觉。④空间知觉是个体对物体空间特性的知觉。空间知觉包括大小知觉、形状知觉、深度知觉和方位知觉。
26.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的事物加以处理,并作出解释或判断的组织加工过程。这种知觉特性是( )。
A.整体性
B.选择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答案】C
【解析】①知觉整体性是指个体将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个别刺激结合为一个整体的过程。②知觉选择性是个体在信息加工过程中的对象与背景区分的过程。③知觉恒常性是指人在一定范围内,不随知觉客观条件的改变而保持其知觉影响的过程。④知觉理解性是指知觉对象赋予意义的过程,这常被用来解释拥有不同知识经验的个体对相同的知觉对象的理解不同的现象,也即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27.电影、霓虹灯活动广告的制作原理,主要利用的运动知觉是( )。
A.真动知觉
B.似动知觉
C.错觉
D.距离知觉
【答案】B
【解析】①真动知觉是人对以一定速度和轨迹发生连续位移的物体运动的知觉。②距离知觉是指人对物体远近距离或深度的知觉。③错觉是指人在某种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必然产生的、具有某种固定倾向、不符合事物本身特征和受到歪曲的知觉。④似动知觉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把先后出现的两个静止的刺激知觉为刺激从前面一个位置向后面一个位置运动的现象,或把相继呈现的、没有连续位移的刺激物知觉为在空间做连续的位置移动。电影制作、霓虹灯活动广告、灯光照明设计等,都是运用似动原理的结果。
28.有人经常出现“看错熟字”的状况,其所反映的知觉特性是( )。
A.理解性
B.选择性
C.整体性
D.恒常性
【答案】A
【解析】知觉理解性是指在知觉过程中,人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解释,并用语词加以概括与标志以赋予其意义的组织加工过程。看错熟字是由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知觉期待对某些事物进行加工处理。
29.经常用“鹤立鸡群”描述对象与背景之间的关系,这所反映的知觉特性是( )。
A.理解性
B.选择性
C.整体性
D.恒常性
【答案】B
【解析】知觉选择性是人受自己的需要和兴趣等因素的影响,有意或无意地把某些刺激信息或刺激的某些方面作为知觉对象,而把其他事物作为背景进行组织加工的过程。鹤立鸡群即强调知觉在区分对象与背景的过程中的作用,即知觉的选择性。
30.在下列选项中,人的味觉敏感性依次为( )。
A.甜、酸、苦、咸
B.苦、酸、咸、甜
C.酸、苦、咸、甜
D.甜、咸、酸、苦
【答案】B
【解析】人对苦味最敏感,对酸次之,再次是咸,对甜最不敏感。
31.一面红旗,不管在白天还是晚上,在路灯下还是在阳光下,人们都会把它知觉为红色。这种知觉恒常性是( )。
A.明度恒常
B.大小恒常
C.形状恒常
D.颜色恒常
【答案】D
【解析】①大小知觉恒常性是指人对物体的知觉大小不完全随映象的变化而趋于保持物体实际大小的特征;②明度恒常性是指不受外界照明条件的影响,保持对物体明度知觉稳定性的特征;③颜色恒常性是指人对客观物体固有的颜色的知觉不随映象的变化而保持不变的知觉特征;④形状恒常性是指人对客观事物形状变化而反映客体本身形状不变的知觉特征。
32.视野内不同位置的两个静止刺激物,按一定时间间隔相继呈现时,把它们知觉为一个刺激物向另一个刺激物在空间连续运动的现象是( )。
A.Phi现象
B.诱导运动
C.自主运动
D.运动后效
【答案】A
【解析】①诱导运动是指由于物体的运动使其邻近的静止物体产生运动的现象。②自主运动是指人在注视暗环境中一个微弱的、静止的光点片刻后感觉到光点在来回移动的现象。③运动后效是指在注视向一个方向运动的物体之后,如果将注视点转向静止的物体,那么会看到静止的物体似乎朝相反的方向运动。④两个静止的物体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呈现,而造成的一个物体向另一个物体运动的现象称为动景运动或称为Phi现象。
33.两条原本等长的线条,因两端箭头的朝向不同而看起来箭头朝内的线条比箭头朝外的线条要短些。这种错觉是( )。
A.形状错觉
B.方向错觉
C.大小错觉
D.眼动错觉
【答案】C
【解析】本题描述的是缪勒—莱耶错觉,属于大小错觉。大小错觉是指人们对几何图形大小或线段长短的知觉,由于某种原因而出现错误。
34.一个人在看某一事物时,把它描述为“红的、方的、硬的”等属性,此时该个体的心理活动是( )。
A.感觉
B.知觉
C.记忆
D.思维
【答案】A
【解析】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通过感觉只能知道事物的颜色(红的)、形状(方的)、质地(硬的)等个别属性。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间接和概括的反映。
35.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反映。即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 )。
A.个别属性
B.直接特征
C.间接属性
D.整体属性
【答案】D
【解析】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各个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综合的、整体的反映,是人将感觉信息整合为有意义的事物并加以解释和理解的过程。
36.公园里看见一朵红花的心理活动属于( )。
A.感觉
B.知觉
C.直觉
D.遗觉象
【答案】B
【解析】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各个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综合的、整体的反映,是人将感觉信息整合为有意义的事物并加以解释和理解的过程。
37.“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句话所指的是( )。
A.感觉适应
B.感觉对比
C.感觉后象
D.感觉补偿
【答案】A
【解析】感觉适应是指感受器在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感受性会发生变化(提高或降低)。在某个地方停留一段时间后,就会闻不到周围的气味,这是嗅觉的感受性下降的表现。感觉对比是指不同性质的刺激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引起的感觉经验。感觉后象是指刺激停止作用于感受器后,感觉并不立即消失而保留片刻的现象。感觉补偿是指当某种感觉受损或缺失后,其他感觉会予以补偿。
38.盲人的听觉能力一般都比较好些,出现这种状况的心理学解释是( )。
A.感觉适应
B.感觉对比
C.联觉
D.感觉补偿
【答案】D
【解析】感觉补偿是指当某种感觉受损或缺失后,其他感觉会予以补偿。盲人的视觉能力受损,但听觉能力因此得到补偿。感觉适应是指感受器在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感受性会发生变化(提高或降低)。感觉对比是指不同性质的刺激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引起的感觉经验。联觉是指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
39.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别量是( )。
A.绝对感觉阈限
B.差别感觉阈限
C.绝对感受性
D.差别感受性
【答案】B
【解析】绝对感觉阈限是指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绝对感受性是指刚刚能够觉察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差别感觉阈限是指刚刚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异量。差别感受性是对同类刺激最小差别量的感觉能力。
40.差别感觉阈限△I与原刺激量I之间的关系是( )。
A.K=△I/I
B.K=I/△I
C.K=I·△I
D.K=1/△I·1/I(K为常数)。
【答案】A
【解析】韦伯定律指出,刚刚能觉察出刺激有差别时,刺激的增加量(即差别感觉阈限△I)和原刺激量I成正比,公式为:△I/I=K。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不科学的是( )。[心理咨询师2008年11月二级]
A.痛觉反映一个人意志力强弱
B.痛觉对机体具有保护作用
C.痛觉反映了一个人的灵敏程度
D.痛觉比较容易适应
【答案】ACD
【解析】痛觉是机体受到伤害时产生的感觉,皮肤感觉和内脏感觉中都有痛觉,各种感觉器官和肌肉中也都有痛觉。痛觉总是和痛苦的情绪联系在一起,但是痛觉对机体却具有保护性的作用。痛觉难以适应。人们对痛觉的感受性有很大差别,和一个人对疼的认识、态度以及性格和意志特点有关。
2.在下列选项中,属于视觉后象的有( )。
A.正后象
B.负后象
C.前后象
D.后后象
【答案】AB
【解析】视觉后象是刺激停止对人体的作用后在人脑中保留的印象,分为正后象(与原刺激性质相同)和负后象(与原刺激性质相反)。
3.在下列选项中,可以用“锁和钥匙理论”加以解释的有( )。
A.嗅觉
B.甜味
C.咸味
D.苦味
【答案】ABD
【解析】锁和钥匙理论指特定形状的感受器与特定的化学分子相匹配而产生相应的感觉。嗅觉、味觉中的甜味与苦味符合锁和钥匙理论。而咸味与酸味则是由物质原子直接进入味细胞而产生。
4.在下列选项中,属于心理物理学探讨的内容有( )。
A.感受性
B.感觉阈限
C.感受器
D.最小可觉差
【答案】BD
【解析】心理物理学研究心理量与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探讨感觉阈限和最小可觉差的问题。感觉阈限是人的感觉器官感到某个刺激存在或刺激发生变化所需要刺激强度的临界值。最小可觉差是指在刺激变化时产生的最小感觉差异。
5.在下列选项中,属于肤觉的有( )。
A.痛觉
B.温度觉
C.触觉
D.压觉
【答案】ABCD
【解析】刺激物作用于皮肤引起的各种感觉叫皮肤感觉,简称肤觉。它包括触压觉、温度觉、痛觉和振动觉。
6.在下列选项中,属于味觉的基本形式的有( )。
A.甜
B.酸
C.苦
D.咸
【答案】ABCD
【解析】味觉的基本形式分为酸、甜、苦、咸,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了第五种基本味觉umami。
7.在下列选项中,属于视觉范围内的知觉恒常性有( )。
A.大小恒常
B.形状恒常
C.明度恒常
D.颜色恒常
【答案】ABCD
【解析】知觉恒常性是指人的知觉映像在一定范围内,不随知觉客观条件的改变而保持相对稳定特性的过程。视觉范围内的知觉恒常性有大小恒常性、形状恒常性、明度恒常性和颜色恒常性等。
8.在下列选项中,属于运动错觉的有( )。
A.诱导运动
B.相对运动
C.自主运动
D.动景运动
【答案】ACD
【解析】动景运动、诱导运动、似动与自主运动现象,都是运动错觉。运动可以分为相对运动与绝对运动,相对运动是指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运动状态。
9.似动是对运动知觉较高级的组织过程,其主要形式有( )。
A.网膜运动
B.动景运动
C.真动运动
D.诱导运动
【答案】BD
【解析】似动的主要形式有:动景运动、诱发运动、自主运动、运动后效。
10.在下列选项中,属于知觉特性的有( )。
A.知觉理解性
B.知觉恒常性
C.知觉整体性
D.知觉选择性
【答案】ABCD
【解析】知觉的基本特性包括知觉理解性、知觉选择性、知觉整体性和知觉恒常性。
11.在下列选项中,属于大小错觉的有( )。
A.月亮错觉
B.冯特错觉
C.庞邹错觉
D.楼梯错觉
【答案】AC
【解析】大小错觉包括:缪勒—莱耶错觉、庞邹错觉、垂直—水平错觉、贾斯特罗错觉、多尔波也夫错觉、月亮错觉。BD项属于形状错觉。
12.在下列选项中,属于视觉适应的有( )。
A.红适应
B.蓝适应
C.明适应
D.暗适应
【答案】CD
【解析】视觉适应分为暗适应和明适应。暗适应是在暗光下人眼对光的敏感性逐渐提高的过程。明适应是从暗处进入亮处引起的视觉感受性降低的现象。
三、简答题
1.简述知觉恒常性及其种类。
答:(1)知觉恒常性是指人在一定范围内,不随知觉客观条件的改变而保持其知觉映象的过程。一个人感知客观事物性质的恒定和稳定,对于其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知觉恒常性是人长期实践活动的结果,也是人认识世界的需要。
(2)知觉恒常性是个体知觉客观事物重要的知觉特性,在视知觉范围内的恒常性有大小恒常性、形状恒常性、方向恒常性、明度恒常性和颜色恒常性。
①大小恒常性是指在一定范围内,人对物体大小的知觉不完全随距离变化而变化,也不随视网膜上视像大小变化,其知觉映象仍按实际大小知觉的特性。
②形状恒常性是指人在观察熟悉物体时,当其观察角度发生变化而导致视网膜上的影像发生改变时,其原本的形状知觉保持相对不变的知觉特征。
③方向恒常性是指人不随身体部位或视像方向改变而感知物体实际方位的知觉特性。
④明度恒常性是指当照明条件改变时,人知觉到的物体的相对明度保持不变的知觉特性。
⑤颜色恒常性是指人对熟悉的物体,当其颜色由于照明等条件的变化而改变时,颜色知觉不因色光改变而趋于保持相对不变的知觉特性。
2.简述感觉现象。
答:感觉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的基础,是人的全部心理现象的基础,主要有感觉适应、感觉对比、联觉、后象和感觉补偿作用。
(1)感觉适应是刺激物持续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2)感觉对比是不同性质的刺激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产生相互作用,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3)联觉是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后象是刺激停止作用后在人脑中暂时保留的印象。
(4)感觉补偿作用是某种感觉缺失后由其他感觉加以弥补的现象。
3.简述知觉的理解性及其特点。
答:(1)知觉理解性是个体在知觉过程中,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解释,并用语词加以概括与标志以赋予其意义的组织加工过程。同一个知觉对象,具有不同知识经验背景的人对它的组织加工是不同的,由此形成的知觉经验也会存在差异。
(2)知觉理解性有以下特点:
①以人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前提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知识与经验是知觉理解的基础,正如利珀的研究所表明的那样,不同的人,由于知识与经验不同,对同一客观事物的知觉理解程度也会有所差异,从而导致对该事物的不同知觉。个人对某事物相关知识经验越丰富,对该事物的知觉就会越深刻、越精确。
②受言语指导的重要影响。言语指导可以为知觉理解性指引组织信息的方向。当刺激信息判断标志不甚明显的时候,适当的言语指导可以帮助人唤起过去的知识经验,促进其对知觉对象的理解。
4.简述知觉选择性及其特点。
答:(1)知觉选择性是指个体受到自己的需要和兴趣等因素的影响,有意或无意地把某些刺激信息或刺激的某些方面作为知觉对象而把其他事件作为背景进行组织加工的过程。
(2)知觉选择性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特点:
①知觉选择性受客观刺激物特点的影响,包括刺激物的强度、对比、色彩等;刺激物在空间上接近、连续,或形状相似;刺激物符合“良好图形”原则;刺激物轮廓封闭、趋于闭合等因素都易成为知觉对象。
②知觉选择性还受个体主观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体的需要与动机、兴趣爱好、目的任务、已有知识经验,以及刺激物对知觉者的意义等主观因素的影响。
5.简述知觉整体性及其特点。
答:(1)知觉整体性是指人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把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属性、部分整合为一个整体加以识别的过程。人之所以能够把具有不同属性的事物组成整体,是由于事物的属性或部分本来是结合在一起的,是一个复合刺激物,知觉整体性就是将客观事物各个部分、各种属性有机结合起来并体现新的意义的过程。
(2)知觉整体性主要有以下特点:
①知觉整体性不仅与刺激物本身的特征(如接近、连续或相似等)以及各部分之间结构成分密切相关,而且还受到人的主观状态,特别是人原有知识经验的影响。一个人具有的知识经验,是其对当前知觉活动提供补充信息和整合属性的必要条件。
②刺激物的各个部分、各种属性对个体产生整体知觉的作用不同。客观刺激物的关键性成分或关键性特征对知觉的整体性起决定作用。例如,抽象派画家的作品可能缺乏合适的线条比例、粗细,图案也可能不恰当,但人仍然能从整体上把握它、理解它、识别它和欣赏它,其原因就在于作品中的关键性特征为知觉整体性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四、论述题
1.试述知觉与感觉的关系。
答:知觉以感觉信息为基础,但又不同于感觉,两者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心理过程。
(1)感觉和知觉的相同点
①两者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客观事物是感觉和知觉产生的条件,没有客观事物的存在,感觉与知觉不可能凭空产生,也就无所谓人的感觉和知觉的心理活动过程。
②两者都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反映。
③感觉和知觉的产生都离不开人脑的活动。感觉和知觉都是人脑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信息的加工和处理过程。
(2)感觉和知觉的不同点
①两者反映的内容不同。感觉是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而知觉是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反映的内容存在层次上的差异。
②两者产生的性质不同。感觉是介于生理和心理之间的活动过程,它的产生主要来自各种感觉器官的生理活动和刺激信息的物理特性,不需要或很少需要人的知识经验的参与,相同的刺激信息会引起相似的感觉。知觉是纯粹的心理活动,它的产生来自在感觉的基础上对客观事物各种属性的整合和解释以获取意义的心理活动过程,需要人的知识经验等主观因素的参与,不同的人对同一刺激信息产生的知觉可能不同。
③两者的生理机制不同。感觉是单一分析器活动的结果,知觉是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的结果。知觉的形成和发展需要多种分析器共同参与,以对复杂刺激物的多种属性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和整合。由于知觉的形成离不开人已有的知识经验,因而在知觉过程中,包含了当前刺激信息所引起的兴奋活动,以及过去相应知识经验的暂时神经联系的恢复过程。
(3)感觉与知觉的联系
①感觉是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对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没有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就不可能产生对事物整体的反映。感觉是知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知觉的前提和基础。知觉则是感觉的深入和发展,人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越丰富、越精确,由此形成的知觉就越完整、越正确,两者联系就越紧密。
②感觉和知觉是人认识客观世界的初级阶段,也是人的其他心理活动的基础。如果没有感觉和知觉,人就不可能产生记忆、思维、想象和意志之类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因此,感觉和知觉是人正常心理活动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人认识世界的开端。
2.试述似动知觉及其形式。
答:(1)似动知觉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个体把先后出现的两个静止的刺激知觉为刺激从前面一个位置向后面一个位置运动的现象,或把相继呈现的、没有连续位移的刺激物知觉为在做连续的空间位置移动。电影、霓虹灯广告等便是利用了似动知觉。
(2)似动知觉的形式主要有:
①动景运动
动景运动是指视野内不同位置的两个静止刺激物(光点、直线、图形或图片),按一定空间间隔或时间间隔相继呈现时,人们会将其知觉为一个刺激物向另一个刺激物在空间连续运动。电影、霓虹灯活动广告等,就是按照动景运动发生的原理制成的。
②诱导运动
诱导运动指一个静止物体周围的其他物体运动时,该静止物体会被知觉为运动的现象。如夜晚,浮云快速飘过月亮下方时,人会将月亮知觉为与浮云同步运动。
③自主运动
自主运动指人们将一个本身静止的物体知觉为运动的现象。例如,在黑暗房间里注视一个点燃的烟头,会看到注视光点在运动。自主运动的产生与黑暗中光点失去了周围空间的参照系,从而使它的空间位置不明确因素有关。但有人认为,自主运动是由于眼睛的不随意运动的信息使人觉得光点在运动。另一种观点认为,自主运动是由于视野内缺乏参照物所致,一旦视野内出现某个参照物,自主运动即随之消失。
④运动后效
运动后效是指在注视向一个方向运动的物体之后,观察一个静止的物体,会看到静止的物体在朝相反的方向运动。如在注视飞速看过的火车后,再看周围的植物,会觉得它们在朝相反的方向移动。
3.试述感觉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和重要作用。
答:(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从感觉开始的,是一切高级、复杂心理活动,如知觉、思维、情感和意志等的基础。感觉除了反映客观事物的外部属性外,还反映有机体的变化和内部器官的活动状况。
(2)感觉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①直接性。感觉反映的是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属性,不是过去的或间接的事物属性。那些记忆中再现的事物属性或幻想中的各种类型的类似感觉的体验都不是感觉。
②感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而不是事物的整体特征。对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以及对其意义的揭示是比感觉更高级的心理机能,即知觉。
③感觉是客观内容与主观形式的统一。感觉的对象和内容是客观的,反映的是客观存在的事物。感觉的形式和表现是主观的,是在一定个体头脑中形成并表现出来。同时人的感觉还受到人的知识经验以及身体状况等因素的影响。感觉以客观事物为源泉,以主观解释为形式,是联系主观与客观的重要渠道。
(3)感觉的作用如下
①感觉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
②感觉是复杂心理活动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没有感觉,外部刺激信息不可能进入人脑,人也就不可能产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高级心理活动过程。
③感觉又是维持和调节一个人正常心理活动的重要因素。人的需要和动机离不开人对客观事物和身体内部状态的感觉,没有感觉,人就不能有正常的心理活动,也无法维护自身的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