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墙在那里

师父在小镇上还是有些威望的,这威望主要来自于前任镇长。据说多年前,前任镇长还是镇长的时候,生了重病,医院没辙,拉回家等死。师父去看他,为他念了一顿经,莫名其妙的,镇长的病就好了。自那以后他就对师父感恩戴德,见面合十称“我佛”。由此,镇上居民就都知道师父有神通了,于是但凡有个头疼脑热、异味瘙痒的就去找他。没料想师父说这经常念就不灵了,只能念给有缘人听,至于这“缘”是通元宝的“元”还是一百圆的“圆”,我就不得而知了。另外,据说镇长康复后顾惜身体,不愿再为人民服务了,改为人民的孩子服务——到镇上中学当了校长,从此两耳不问社会事,一心只听圣贤书——也许是充耳不闻。

小镇上有两所学校,一所小学,一所初中,分坐马路两边,门口正对着,仿佛牛郎和织女中间隔着银河,只能相看,不能执手。两所学校的学生也常常相看,小学生羡慕中学生身材高大,可以欺负人而不被人欺负,所谓“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中学生羡慕小学生还能过儿童节,体育课真的上体育——人只会羡慕自己没有的东西,这是人之常情,就像我常羡慕别人有发型。

我在这小学里上过课。两年前我刚进庙的时候,师父就让我抄经,但又懒得教我识字,我照着佛经一笔一划,抄得稀里糊涂、不知所云,终于忍无可忍了,去学校偷师。我乔装改扮后混进学校,混进一年级的教室,混了几天,学了拼音和算术,左手持《新华字典》,右手持九九乘法表,豪气干云,以为世间万事万物就在这里了——后来我发现师父和我有异曲同工之妙:他左手持《金刚经》,右手持《心经》,同样豪气干云,以为般若(觉悟的智慧)就在这里了。我感觉这小学已经装不下我的豪气,就自主跳级到中学去了。

中学比小学难进。小学看门的是位老大爷,老不益壮,老眼昏花,五米外人畜不分,看见一头猪跑进校门也会站起来大喊:“同学,你的校服呢?”我搞了一套校服穿,所以不费吹灰之力就进去了。中学看门的据说是他儿子,算是克绍箕裘,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我偷偷侦查过,这儿子长年低着头用诺基亚手机玩高难度俄罗斯方块,死得极快,一死就抬头撅嘴从传达室里往外看一眼。他往外看的频率太高了,我不能冒险——我搞来的校服是小学的青草绿,不是中学的大海蓝,除非那家伙是个蓝绿色盲,不然也太不把人家放在眼里了。

翻墙是个不错的选择。中小学的围墙都建得不高,只能防猪不能防人,个子稍微高点的学生就能和它比肩。材料是红砖头配混凝土,为了美观加了镂空,连视线也不能防了,反而给翻墙的人提供便利。

早些时候翻墙的学生很多,正值青春年少,武侠片看多了难免想驰骋江湖,学不了人家飞檐走壁就翻墙聊以自慰。身手好的男生,自封武林高手,从距离墙三五步的地方向前猛冲,左脚在墙面上一蹬,身子上拔,右手在墙顶上一攀、一按,小腹一收,腰一拧,就掠过去了,自以为潇洒无比,回头跟同学得瑟:“这也叫墙?”

教导主任风闻后觉得受了侮辱——墙是学校的,贬低墙就等于贬低学校,学校里有老师,翻墙就等于让老师受了胯下之辱,韩信能忍我不能忍!于是抓住学生拷问。教导主任以两招昭著校园,一招号“提携”,一招号“推拉”。所谓“提携”,即捏着人的鬓角往上提,可能是真疼,接招的学生都踮着脚、斜着头尽量往上凑合,若不是教导主任长得不高,可能真给他提起来了;而所谓“推拉”,就是揪肚皮,主要针对刚理完发、鬓角剃掉了的学生,先推后拉,循环往复,像是在用老辈子的风匣子。拔苗不会助长,前后摇晃更是容易伤了根基,所以绝大多数学生都屈服了,革心洗面(把脸上的泪洗了回教室去),从新做人。也有横的,宁死不屈,不学而有术,改编某英国登山家的名句:“为什么翻墙?因为墙就在那里!”教导主任气得差点归西找佛祖去,本想骂“屎就在那里,你怎么不吃”,但又觉得伤及师表,只好吞声。

我见过这位教导主任,个子不高,可是上身很长,是倒过来的黄金分割。穿的西装估计是成套买的,上身合适了,下身的裤腿一定会长出一大截。他似乎懒得裁剪,学道家的任其自然,裤腿便堆积在脚踝处,层层叠叠像是弹簧,显得他的腿越发的短。就这副模样,还会顾及师表,用我师父的话说:“岂不是秃头洗头用洗发水吗?”——我们和尚不总是秃头,我们又不是天天理发,也会有头发的,洗头也用洗发水的,而且只用去屑牌子的,不然“烦恼”会很多的。

教导主任虽然把“声”吞了,“气”却未必能忍,应对措施很快被提出并执行。先是挂牌“禁止翻墙!!!”,手写体,每个字有足球那么大,明明用的是毛笔,看上去却像是挨了揍的庞中华,三个并列的感叹号仿佛教导主任大声疾呼时口中喷出的飞沫,给人以强烈的既视感。可效果近乎于无:有好事的学生在牌子上添字改划,先是变成“Who禁止翻墙???”,后又变成“禁止who翻墙???”前者表达了对教导主任的不屑,后者则引发众学渣讨论,到底应该用主格who还是用宾格whom?正争执不下时,有才子挺身而出,将who抹掉,换成了“What”,顿时,教导主任连人都不是了……

那块牌子很快就不见了,教导主任痛定思痛,决定集思广益,召集全校老师出谋划策。老师中颇有心思玲珑的,主张将集思广益推广到学生身上——也许是因为自己思不出来——让学生们献言献策,企图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好比古代朝廷“以夷制夷”的方针。还真有不顾身家性命也要讨好老师的,提出可以在围墙外面挖坑,这样再有人翻墙,就掉坑里了。

教导主任觉得这个方法很好,他原本的想法是把墙加高,如今一想还是这个办法省工省力——高度是相对的嘛,与其让墙变高,不如让地变矮,同样的胜利——立刻付诸实施,并且师出有名:他以“增强学生体质”、“身体是学习的本钱”等名义率领——其实率领学生到了地方然后指手画脚——学生挖坑。坑挖成之后,学生们因为不想摔入自掘的坟墓,武林高手们就都归隐了。

当然,上面这些并非亲见,只是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