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佛教文化的宝库——敦煌莫高窟

我已经按捺不住了!我早就应该写写莫高窟了,但是,距游览莫高窟已经过去20天,我却不知从何处下笔。写洞窟,洞窟只是个载体,或者说只是容纳佛像的空间。那么写佛像吧,莫高窟的佛像很值得一写,可是,莫高窟的彩绘也值得写呀!还有莫高窟所处的环境——旷远、浩渺、雄浑……唉,莫高窟遍地都是经典,无论怎么写,都可能挂一漏万,不得已,那就从洞窟和它所处的环境写起吧。

一走出敦煌火车站,我们就被广场上载歌载舞的美女们所吸引,美女们身穿敦煌壁画上飞天女神的盛装,一下就把我们提前带到神秘莫测又金碧辉煌的艺术宝库中。

敦煌故城屹立在沙海中,漫天的风旋舞着,风中明显挟裹着绵绵的细沙。从公路两边的白杨树能看出,这里的树是靠水渠引水浇灌的,路两边的防风带有多长,路边的水池就有多长。

此时,大巴车正载着我们驶向世界文化遗产地——莫高窟一带,目之所及,满目苍凉。路边似乎有河流,河岸还砌着堤岸,河床上有流水的痕迹。我不知道,河床上的流水痕迹是什么时候留下的,今年夏天?还是某个雨量充足的春季?从它的灰白颜色我只能推断,在这里,怕是许久没下过雨了。有数据显示,敦煌的年均降水量约40毫米左右,只比我们才游览过的吐鲁番盆地强一些。

我注意到河那边的山,只能算沙丘,沿河连绵起伏的,都是由沙构成的山岭,只在沙丘的凹陷处不时出现几丛红柳,它们也是从沙堆里钻出来的,哪天来一阵沙尘暴,说不定又会被埋进沙里。在一处陡峭的崖壁上,出现了几排排列不规则的洞窟,崖坎上是一面陡坡,坡度刚好让沙粒趴伏其上,如果再陡一些,流沙就会滑下崖坎,把崖壁上的洞窟一一湮灭。

幸好是这样干旱的环境,否则,稍一潮湿,莫高窟的那些洞穴早就垮塌了!

遥想当年,那个叫乐尊的和尚云游到三危山下,忽见对面鸣沙山上金光万道,金光中显现出千座佛像,乐尊心有所悟,便在崖壁上凿下第一个石窟。是不是众佛真的在此云集过呢?从此,无论是丝绸之路上的商人,还是居住在附近的百姓,为了祈求事业的顺利、生意的发达,纷纷在这儿许愿,开凿石窟,千姿百态的神灵就在这片崖壁上按下云头,纷纷归座。没想到,这种盛事居然延续了上十个朝代,形成目前规模宏大的洞窟群!

莫高窟的停车场建在一片河滩上,显得十分开阔。从停车场到莫高窟要过一座桥,桥建得很宽阔,桥面离河床至少三米。桥那边也有一片不大的开阔地,开阔地上挺立着一丛丛高大的白杨。我之所以用“丛”来做修饰语,是因为开阔地上的白杨树并不成行,也不成列,这里几棵,那里十几棵二十棵,有些白杨树间隔得很开,有些则密密地挤在一起,谁也不想稍稍跑开一点。这些白杨树非常粗壮,非常高大,有的高达几十米,几棵树的树冠连在一起,在空中撑起几百平方米的大伞。有几棵白杨树周围倒是没有砌水池,大概因为长在河边,能汲取河床下的积水,否则,它们早该枯萎了。

那边的一些白杨树站成一排,像约好了似的,站在那里等待游客去参观莫高窟,更像守卫在窟外的哨兵。曾几何时,莫高窟遭遇疯狂的盗窃,那时候,如果有像白杨一样的哨兵的保护,几万件文物断不会落入文化侵略者手中。

这一丛白杨树共五棵,有三棵昂然挺立,伸向苍穹,撑开的大伞正在为附近的洞窟遮蔽太阳,另外的两棵,像是被人为地挤撞,倒向河边,却又努力挣扎着不想倒下,它们一定想到自己的职责,朝河边斜伸出的枝条分明在求援:快来帮忙,有坏人要盗宝!河那边,一排排挺拔的白杨树被风吹得直摇晃,像是在呼应:好的,我们来了,别怕,我们是你的坚强后盾!

站在通往洞窟的栈道上回望,洞窟前的广场上,一个小院被白杨树围起来,这是个小巧的院落,北方庭院布局,泥抹的墙,泥苫的屋顶,就连翘起来的飞檐也像是泥土捏成的,只有向外开的那道侧门,看上去是用青砖砌就,门框和门显然是木头做成的。这一切,莫不给人土里土气又古色古香的感觉。

走进被围的院子,站在栅栏边看洞窟,这时我们才看清,这排洞窟是莫高窟的主体建筑,分四层,外墙全都灰扑扑的,洞窟外面的走廊装了木头栏杆,也一律灰扑扑的,这便合了它两千多年历史文物的身份。两千多年了,无论是洞窟的门脸上还是洞窟外面的栏杆,若是没落上厚厚的灰尘,反而不真实。

从地面第一层看去,洞窟有大有小,有的洞窟一连几个串联在一起,还在门额上搭建起屋檐和斗拱,很是气派;那些小洞窟的门因为小,常常被人们忽略,而那些大洞窟,一看门外的装饰,就让人觉得不同凡响。对呀,有的洞窟一看就觉得它是在摆阔气,有的洞窟,看上去寒酸,便悄悄地躲到一边,一声都不敢吱,这应该跟当年洞窟开凿者的财力有关,钱多的人自然把洞窟开凿得大些,钱少的人,不管开多大的洞窟,他敬神礼佛的心是值得肯定的。

莫高窟院子正中有一座门楼,用红色的木柱搭成,木柱顶上是斗拱飞檐,从门楼前面看,门楼三开间,正中的飞檐下,天蓝底色的木板上,大书“莫高窟”三个字,是郭沫若的手迹。

我不止一次听人谈起莫高窟,它的大名如雷贯耳;也曾许多次在电影、电视上看见过莫高窟,它那神秘莫测、古色古香的洞窟,让人生出无尽遐想。今天,我终于站在它面前,而且沿着扶梯,走到洞窟门前,等一会儿,我还要进到洞里,亲眼看见两千多年前的艺术奇葩,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莫高窟的“九层楼”,不是真正的楼房,而是莫高窟的一个洞穴,它建在莫高窟石窟群正中,高45米,依山崖而建,里边供奉着世界上最大的室内盘腿而坐的泥胎弥勒菩萨塑像,洞外按楼层间隔大小装饰着九层屋檐。九层楼是这里的最高建筑,编号第96窟,人们都称它为“大佛殿”,又因为从外面看去有九重楼,才叫“九层楼”。

据史料记载,这座大佛窟修建于唐朝年间,唐朝的人以“肥硕”为美,所以这尊弥勒菩萨塑像显得十分丰盈圆润,是典型的唐代风格。据说在武则天执政时,为了巩固自己的帝位,就对民间宣扬说自己是弥勒佛化身,工匠造像时,揉进不少女性特征。细心的游览者如果观察再仔细一点,就不难发现,这座弥勒大佛面形丰圆,眉目舒朗,着波状肉髻,这都是唐代美女的典型妆饰。

洞窟高,塑像自然高,塑像高,造像的难度便大,造成之后的艺术性也非其他洞窟所能比。

现在,我站在一楼抬头仰望九层楼,一层一层的楼宇,延伸到鸣沙山顶,上面几层直插蓝天,大约神灵本应该是住在天庭的,只有高耸云天,才能俯瞰芸芸众生。

莫高窟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文物宝库。据文献资料记载,清朝末年,莫高窟第17号藏经洞中曾经出土4~11世纪的经卷、文书、织绣、画像等5万多件,这一发现为研究中国及中亚古代历史、地理、宗教、经济、政治、民族、语言、文学、艺术、科技提供了数量极其巨大、内容极为丰富的珍贵资料,价值极高。可惜,由于当时社会动荡,清政府腐败,更可恨的是,道士王圆箓无知、疏于管理,这些宝藏几乎被西方文化侵略者盗运殆尽。

可惜的是,历史没有假如,中国一百多年的积贫积弱,才造成19世纪下半叶和20世纪上半叶的落后。今天,作为一个普通国人,我在参观了17号藏经洞之后,在参观了莫高窟之后,情不自禁地捶胸顿足起来,难怪著名的思想家顾炎武会大声疾呼“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为中国民族的复兴尽自己的一份责任,谁也没有推脱的权利!

附:敦煌石窟,是中国甘肃敦煌一带的石窟总称。它包括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榆林窟、东千佛洞以及甘肃北部蒙古族自治县五个庙石窟等。可惜旅行团只游览了莫高窟。要是在敦煌再增加一天时间,把其他几个景点都看看就好了,即便是蜻蜓点水似的看也好。可是,我们跟敦煌其他景点失之交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