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小学心理学概述

一、小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小学心理学既是一门基础性的理论学科,也是一门实践性的应用学科,具有综合性特色。也就是说,小学心理学既要研究小学教育、教学情境中的各种心理规律,为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关注教育教学情境中的具体问题,并为教师解决这些问题提供方法和策略。因此,小学心理学是研究小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各种心理现象与师生心理活动规律的学科。小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般为6~12岁的儿童及在小学任教的教师。

(一)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与活动规律

小学阶段的儿童是个体发展的重要时期。小学阶段是儿童在各方面打基础的时期,这个时期的教育、学习对于儿童今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比如小学生观察事物往往注意事物的新鲜性、有趣性或是较为明显的特征。刚入学的小学生擅长具体形象记忆,易于掌握可感知事物的概念,有意识记、抽象思维等逐渐发展。教育过程中只有遵循这些特点,采取有效教育措施才能促进其发展。

小学生身心发展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在这个阶段,儿童生理、心理发展有其自身的特点。比如,小学生随着生活经验的丰富、知识的增长,能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相应的想象活动,其想象富于模仿性、再现性,但常常与现实不符,这是这个年龄阶段的特点,教师不宜干涉太多,反而要保护这种童真、童趣,多留给他们一点独立想象的空间,引导他们更大胆、更充分地表达,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师生心理活动互动原理

教育工作是一项面向人的工作,需要与人沟通交流,交流的对象是学生。良好的沟通需要老师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过程。通过学习小学心理学,深入了解小学生的心理变化过程,以及不同阶段小学生面临的心理问题。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懂得他们在想什么,只有懂得他们所想,才能与他们进行有效沟通,做到有的放矢,为他们的心理健康、快乐成长提供良好的培养和保障基础。

教师应学习心理学的理论和研究成果,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教学方法相结合,将心理学的理论及方法应用于教育改革之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从而达到教育改革的目标。同时,在学习心理学的过程当中,教师也可以将心理学的知识运用于自己,正确认知自己,客观评价自己,加强自我教育,提升自我修养,维护心理健康。

拓展阅读

针对小学生的大脑活动特点、工作能力的规律进行教学

(一)活动特点

1.优势兴奋

(1)含义:人能从作用于自身的大量刺激中,选择出最强或最重要的符合本身目的、愿望和兴趣的少数刺激,这些刺激在皮层所引起的兴奋区域称为优势兴奋灶。

(2)运用:教师应采用多样的教学形式,灵活的教学方法,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充分吸引其注意,增强其学习兴趣。

2.动力定型

(1)含义:当身体内、外部的条件刺激按照一定的顺序多次重复不变以后,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在时间、空间上的关系就固定下来,人们把这种反应现象称为动力定型,即通常所说的习惯。

(2)运用:应使儿童从小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和良好的卫生习惯。

3.镶嵌式活动

(1)含义:整个大脑皮质约有140亿个神经元,在进行某项活动时,只有相应部分的神经元处于工作状态,其他部分则处于休息状态,而且在工作区也存在着部分神经元处于兴奋过程、部分神经元处于抑制过程的现象。大脑皮质经常呈现兴奋区与抑制区、工作区与休息区互相镶嵌的活动方式。

(2)运用:进行教学活动时应注意动静交替、劳逸结合。

4.始动调节

(1)含义:在学生刚开始学习或活动时,大脑皮层的工作能力较低,以后逐渐提高,这种现象称为始动调节。

(2)运用:各项活动的难度和强度循序渐进,大脑皮层高度兴奋时完成最难的任务。

(二)大脑工作能力的变化规律

大脑工作能力包括三个方面:工作的速度、工作的准确性和持续工作的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小学生大脑的工作能力并非持续均衡地发挥作用,而是在不同的阶段表现出一些变化,并遵循着一定的规律。

1.一节课中的变化规律

按每节课40分钟计算,刚开始的2~5分钟属于准备进入课堂教学阶段。此时小学生大脑的兴奋点仍然滞留在课前活动,或者说是处于大脑的兴奋点由课前活动向课堂教学内容转移的过渡阶段,这也就是前面提到的始动调节。

约从5~10分钟开始,课前活动的兴奋灶被抑制,课堂教学内容成为大脑兴奋的中心,到20分钟左右时,该兴奋中心具有最良好的应激功能,大脑工作能力达到最强阶段,此时条件反射最容易形成,教学效果最好。此后,大脑开始疲劳,学习效率开始降低,约在下课前2~5分钟,由于即将到来的课间休息活动会在大脑里诱发一个前驱性的兴奋,这种兴奋会使小学生在大脑工作能力疲劳之余有所提高,即出现终末激发现象。

因此,在小学生的课堂教学中,应将一节课的前2~5分钟用于组织课堂、复习上次已学内容,将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安排在第5~20分钟,将20~35分钟交给小学生进行巩固练习,教师个别辅导与巡视,最后几分钟用来总结、复习及布置作业。

2.一天中的变化规律

小学生到校后从早读开始,其大脑工作能力逐渐提升,约第一节课后达到最高峰,以后逐渐下降,在第四节课时一般效率最低,上午临近放学前有一个反弹。午间休息后,大脑工作能力在下午上课时有所回升,然后又逐渐下降。同样,下午在临近放学前也有一个反弹。

因此,在每天的课程安排中,应将难学难懂的认知类课程(如语文、数学、外语等)安排在上午第一、二、三节课或下午第一节课;将容易接受的素养类课程(如劳动、自然、社会、思想品德、政治、音乐、体育、科技、美工等)安排在上午和下午的末节课。

3.一周中的变化规律

在每周的课程安排中,周一的课程不宜安排过重,上午的升旗、班会、讲评等“收心”活动会使孩子迅速紧张起来,尽快地回到学校生活中来,但周一下午放学时可以布置本周中较大量的作业,让其通过紧张的周一晚上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周二至周四安排更多的文化课,但作业应相对较少。周三最好能组织一些课外兴趣小组活动,让孩子紧张的大脑放松放松。周四最好再穿插一些体育活动,以调节大脑的工作方式。周五最好适当减轻孩子的学习负担,但下午必须布置周六、周日的作业,即一周中最大量的作业,让孩子在周末既有充分的时间休息,又能在参加其他活动的同时对学习有所牵挂,避免周一上课时很难进入学习状态。

4.一学期中的变化规律

每个学期中,刚开学的前几个星期是小学生由假期状态向紧张的学习生活状态转变的适应阶段,适应快的需2~3周,慢的需要5~6周,以后逐渐提升,到期中考试前为高峰,以后逐渐下降。由于期末考试的压力,到期末前2~5周时一般会出现终末激发现象。

因此,学期刚开始和学期快结束时的教学内容应相对安排得轻松一些,学期开始时给孩子以一段适应的时间,学期快结束时使孩子有机会放松,以应付期末考试。长假期间需要布置一定的作业,保持一定的学习压力,保证孩子对学习有所牵挂,以缓解“假期综合征”。

5.一学年中的变化规律

每学年9月份开学,多数小学生刚刚开始适应学校生活,随着“国庆”假期,孩子从“假日综合征”调整到学习状态中大概需要1~3周的时间;有些孩子由于季节变换,可能会生病,待调整差不多后(一般2~3周),由于迎“圣诞”和新年的活动,兴奋又接踵而至,之后又措手不及地开始期末复习,所以许多孩子下半学年学习成绩呈现不稳定甚至倒退状态。

每学年3~4月份,小学生刚刚适应学校生活,此时大地回春、地气上升,孩子们通常情绪烦躁、坐不住,男孩子的纪律问题尤其突出,女孩子心不在焉的现象普遍存在。“五一”的“假日综合征”刚过,“六一”的影响还会持续1~2周,幸好期末复习还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予以“补偿”。

当然,小学生大脑工作能力的变化规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受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也会出现异常,教育工作者应针对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引导。

二、小学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小学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阐明小学生心理发展的普遍模式

心理发展模式具有普遍的意义,它反映生活在各种文化背景下的儿童所共同具有的发展过程。小学生心理学描述了诸如小学生的生长发育变化、认知发展、语言发展、智力与创造力的发展、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性别角色的发展、道德品质的发展等小学生心理发展的普遍模式。

(二)揭示小学教育情境中的心理发展规律

小学教育中存在着诸多心理现象,小学心理学必须使用自己的专门术语去解释和说明,找出所观察到的心理现象产生的基本原因,找出它们与可能事件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或相关关系,以及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以便为教育工作者认识小学教育中的各种心理现象、处理各种教育事件提供有关理论与方法,这正是小学心理学的价值所在。

(三)探究教师指导小学生发展的有效方法

教育过程中,教师必须依据所获得的对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或个性特点的知识与数据,预测教育对学生可能产生的心理影响,预测学生的未来发展,并学会控制学生个体或班级的活动。理论的构建一方面是为了解释各种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过程和原因,另一方面是要结合教育、教学和社会实际,帮助、指导小学儿童正常、健康地发展。前者是基础理论研究,后者是应用性研究。

三、小学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和方法

(一)研究原则

1.客观性原则

研究者的态度应是实事求是的,在教育领域的研究中,不能凭主观臆想得出结论,要按照心理现象的本来面貌加以揭示,这样才能揭示心理现象的事实、本质、规律和机制。

2.系统性原则

人的心理规律是一个整体的、动态的、开放的系统。要用系统的观点来考察心理现象。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研究心理现象时,要考虑整体性,注重各种心理现象之间的关系。

3.联系性原则

人生活在极其复杂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中,在对人的某种心理现象的研究和实验中,要严格控制条件。不仅要考虑与之相联系的其他因素的影响,而且要在联系和关系中探讨心理活动的真正规律。

4.发展性原则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心理现象也是如此。不仅要看到小学生心理的现时特征,而且还要看到其发展前景,要在发展中考察各种心理现象。

(二)研究方法

心理学研究的方法有很多,下面介绍小学儿童心理学领域常用的几种方法。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在确定使用哪一种方法来研究小学儿童心理和行为时,应考虑到其适用性。

1.观察法

观察法也称自然观察法,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儿童在一般生活条件下言语和行为的变化,并且根据观察的结果判断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和规律的一种方法。例如,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以日记的方式记录下对自己孩子的长期观察结果,并写成了《一个婴儿的传略》。观察法是儿童心理研究最基本的方法。

观察法的主要优点是被观察者在自然条件下的行为反应真实自然。观察法是教育心理学研究最基本、最普遍的方法。其主要缺点是观察资料的质量容易受观察者能力和其他心理因素的影响,而且它只能有助于研究者了解事实现象,而不能解释其原因是什么。运用观察法时观察者应注意下列几点:

①每次观察不要太广泛,最好只观察少数或一种行为;

②所观察的行为须事先明确规定;

③观察时应随时记录,或利用录音、录像帮助;

④每次宜用较短的时间,对同一类行为做多次重复观察,即采用“时间取样”方式进行。

2.实验法

实验法指有计划地控制各种条件,在各种条件中,特别引起或改变某一条件来进行研究的方法。实验法是在有意控制某些因素的条件下,以引起儿童心理特征变化的方法。从本质上讲,实验也是一种观察,只不过是有控制的观察。实验法是心理学研究中科学性最强的一种方法。

在儿童心理学的研究中,常用的实验法有以下几种。

(1)自然实验。

自然实验是指在儿童日常生活和活动的自然条件下,引起或改变影响儿童的某些条件来研究儿童心理特征变化的方法。

教育心理实验是自然实验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把儿童心理的研究与一定的教育、教学过程结合起来,从而研究儿童在一定的教育、教学过程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某些心理过程或个性品质的规律。例如,为了研究小学各年级儿童口头言语和书面言语的发展水平,可以结合教学给不同年级的儿童提供一系列的阅读材料,儿童学习了这些材料之后,完成指定的口头复述和书面复述的作业。从这些作业的整理和分析中,可以看出不同年级儿童口头言语和书面言语发展的某些情况和特征。

自然实验,特别是教育心理实验,是研究儿童心理的重要方法。自然实验的优点是把实验寓于儿童真实的生活和学习情境中,研究所得到的结果更符合儿童实际,同时结合教育教学实际,研究结果为教育教学服务,针对性强;其缺点是不容易控制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结果的精确性较实验室实验低。

(2)实验室实验。

实验室实验是指在特别创设的情境下,引起或改变一种或几种影响儿童心理变化的条件,从而观察儿童行为变化的方法。这种方法有时要利用专门的仪器和设备。

采用实验室实验法可研究小学儿童高级神经活动发展的特点以及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的发展特点。例如,用脑电图仪可以测定小学儿童思维活动时脑电波变化的情况,采用速示仪可研究记忆发展的特点。

实验室实验的最大优点是,对实验条件能进行严格控制,对自变量和因变量能做准确测定,实验结果可以重复且精确度高;其主要缺点是研究情境的人为性,情境与小学儿童的实际生活有一定差距,可能会使小学儿童产生不自然的心理状态,有时难以将结论推广到日常情境中去。因此,这种方法很难用来研究一些复杂的心理特点,如小学儿童的个性品质以及小学儿童的道德心理等。

3.调查法

调查法就是以被调查者所了解或关心的问题为范围,预先拟定问题,让被调查者自由表达其态度或意见的一种方法。调查法的途径和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教育心理学某些课题的调查研究常采用问卷法去收集资料。

(1)访谈法。

访谈法是通过谈话来了解儿童心理活动的一种方法。因为言语是人的心理活动的最重要的外部表现之一。访谈法是一种个别测定的方法,这种方法的灵活性大,适用范围广,可以较详尽地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具体表现和有关细节,以便深入研究问题。但是,多数情况下访谈法不匿名,受此影响,其真实程度会受到限制;另外,这种方法也可能受访者的态度、表情、语调,甚至性别、服装等的影响而出现偏差。

采用这一方法的时候,应当根据研究的目的和谈话对象的特点拟定谈话的话题和内容;谈话的话题和内容应是儿童能够回答和乐于回答的,并能从其回答中分析出他的心理活动;跟儿童进行谈话的时候,必须随机应变,随时提出足以了解有关儿童心理状态的具有灵活性而又恰当的问题;谈话的过程和结果应当由研究者本人或共同工作者做详细的记录,如能用录音机记录,则更为方便、可靠。

(2)问卷法。

问卷法是请儿童填写书面问题表,从而了解儿童心理的一种方法,如小学生阅读兴趣的调查或小学生理想的调查,等等。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比较简单易行;取样大,研究的被试具有广泛性与代表性;由于样本较大,可以抵消一些中间变量的影响;研究结果的统计处理具有科学性,等等。但缺点也比较多,如儿童的回答往往不能代表真正的心理状态,且仅仅依靠书面回答来判断儿童心理发展情况常常是不可靠的。应用问卷法时可做如下改进:

①问卷试题不宜过多,且必须紧紧围绕主题拟题;

②问卷题目内容应生动有趣,使被试愿意回答;

③被试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回答,尽量避免其明白主试的意图;

④一套问卷题中间应加入一定量的测试被试回答是否真实的题目;

⑤问卷材料的选择须严格和客观,应通过预测进行效度和信度的检验。

4.测验法

测验法是指通过心理测验来研究儿童心理或行为差异的方法。一般是用一套标准化的题目,按规定的程序,对个体心理或行为的某一方面进行测量,然后将测量所得结果与常模进行比较,从而做出个体在某方面发展水平或特点的评定或诊断。心理测验可以为了解学生学习结果、衡量教师教学水平及检验教育改革效果提供重要信息,因而它在教育心理学中的运用相当普遍。

采用测验法往往能使人们在较短时间内粗略了解儿童的发展状况。但是,这种方法也有严重的缺点,如测验只是做量的分析,缺乏质的研究;测验题目很难同时适合于不同生活背景的儿童,等等。因此,心理测验只能作为了解小学儿童心理的方法之一,还应与其他方法配合使用。

5.作品分析法

作品分析法是指通过对儿童作品的分析来了解儿童心理活动的一种方法。儿童的作品很多,如日记、作文、绘画、各种作业、工艺制作等。通过这些作品,可以分析儿童某一方面的心理活动。如通过作文、日记,可以分析儿童思维和言语的发展,也可以分析儿童的兴趣和理想的发展。

进行儿童心理学的研究,经常不是单独地采用一种方法,而是根据研究的需要采取综合的方法;或者以某种方法为主,以其他方法为辅;或者交错运用几种方法。例如,儿童心理学上常常采用的追踪研究,就是以长期观察法(日记法、传记法)为主,而以其他方法为辅。又如,在个案研究中,可能是观察、问卷、谈话或访问教师或家长、作品分析、鉴定材料分析、教育心理实验等各种方法互相配合运用。

本章小结

本章属于小学心理学的基础理论部分,通过学习心理的起源,让学生了解心理发展的阶段;通过阐述心理的实质,让学生理解心理是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明晰小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方法,并能够在小学教育实践中灵活运用,以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本章要点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