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从六七岁至十二三岁,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大转折时期。这个时期,儿童由于入学受到正规、系统的教育,心理状况产生了质的变化。个体心理发展表现出以下具有普遍性的特点。

(一)心理发展是迅速的

小学生入学后,在学习和各种实践活动中会不断遇到多种多样的新问题和新要求,在适应这种新环境和新要求过程中,他们的各种能力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遵守校纪、校规的过程中,锻炼、培养了他们自我克制的意志力;在与老师、同伴的交往中,他们的独立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得到迅速的发展;在参与班集体和校集体的活动中,他们的集体意识和自我意识也迅速地发展起来。特别是在以学习为主的活动中,他们逐渐学会了运用抽象概念进行判断与推理,智力与思维的发展出现了质变,即开始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因此,小学时期是智力迅速发展的最佳时机。

(二)心理发展是平稳协调的

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是迅速的,又是非常协调的。这与小学生自身协调、平衡的生理发展密切相关。小学生的身高和体重在小学高年级时已开始进入第二个发育高峰,但从总体来看,小学生的身体外形、体内机能,特别是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过程,与婴儿期和少年期相比,都是相当均匀的和平衡的。因此,有研究者将小学时期形象地称为“恬静期”或“潜伏期”。以品德发展为例,小学生出现了比较协调的外部的和内部的动作,道德知识系统化,并形成相应的行为习惯,他们的言与行、动机与行为是比较一致的。所以,自觉纪律的形成和发展在小学阶段的心理发展中占据相当显著的地位。因此,心理发展的协调性成为小学生的主要特征之一。可以说,小学时期是发展个性、品德和社会性的较好时机。

(三)心理发展是开放的

小学生的生活经历有限,内心世界也不复杂,自控能力尚未得到充分发展,因此他们的心理活动显得纯真、坦率,喜怒哀乐常溢于言表。一般来说,他们的内心活动与外在表现比较一致,呈现出一定的外显性、开放性的特征,他们的情绪与情感富于表情化,不善于掩饰和控制。因此,成人与小学生容易沟通,师生之间、亲子之间的关系容易融洽,同伴间的友谊关系也较稳定。所以,小学时期是了解儿童真实心理活动的好时机,有利于对其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

(四)心理发展是可塑的

小学生的心理活动正处于由不成熟的婴幼儿时期向成熟的青少年时期发展的过渡阶段。这一阶段,虽然他们的智力水平、个性特点、品德和社会性等方面都有着快速发展,但尚不稳定,特别是人生观、世界现等稳定的个性倾向性方面尚未萌芽,其性格特征和行为习惯等方面还只是开始形成时期。因此,小学阶段为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改变不良的心理品质留下了较大的空间,决定了小学生心理发展具有较大可塑性的特点。所以,小学阶段是塑造儿童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好时机。

二、小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

个体的身心发展是指个体随年龄增长而发生的身心的有规律的、连续变化的过程,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的发展。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包括: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个别差异性和互补性五种。

(一)顺序性

正常情况下,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既不能逾越,也不会逆向发展。个体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就像个体运动的发展遵循自上而下、由躯体中心向外围、从粗大动作向精细动作发展的顺序一样。例如,个体在婴幼儿期先会动脑袋才会动身体,先会翻身、会爬才会走路,先会走路这种粗大的动作,后会用筷子这种精细的动作,这些都说明了个体的生长具有顺序性。因此,教育工作者应按照发展的序列进行施教,做到循序渐进,不能“揠苗助长”“陵节而施”。

(二)阶段性

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也就是说,不同阶段有不同阶段的特点和不同的任务。要尊重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提出不同的发展任务,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不能搞“一刀切”。例如,在教育工作中,把儿童“成人化”,就违背了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

历年真题

【1.5】小学阶段的教学多运用直观形象方式,中学以后可进行抽象讲解,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

A.顺序性

B.个别差异性

C.不平衡性

D.阶段性

(三)不平衡性

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描述的是个体内部不同阶段的比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指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均衡的。例如,青少年的身高、体重有两个生长的高峰,第一个高峰出现在出生后的第一年,第二个高峰则在青春发展期。在这两个高峰期内,身高、体重的发展比平时要迅速得多。二是指不同方面所达到的某种发展水平或成熟的时期是不同的。例如,在生理方面,神经系统、淋巴系统成熟在先,生殖系统成熟在后。在心理方面,感知成熟在先,思维成熟在后,情感成熟更后。归根结底,不平衡性考虑的就是发展速度的问题,既然发展的速度都不同,那么自然有一个发展较快的时期,即发展的关键期,教育工作要抓住这个关键期才能事半功倍。

历年真题

【1.6】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

A.教育工作要抓住发展的关键期

B.教育工作要循序渐进

C.教育工作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分阶段进行

D.教育工作要因材施教

(四)个别差异性

个别差异性是指一个人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活动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性。个别差异一般泛指人与人之间体质、生理、心理、社会性等方面的差异。心理学中指的个别差异一般专指个体间心理方面的差异,主要是指心理的个别差异或个性差异,即人们在性格、兴趣、能力等心理特性方面的差异。不同儿童的心理发展过程基本上是相同的,但其发展速度、各种心理机能的优势表现、情绪的稳定性、个性特征及其倾向性等都存在着相当大的个别差异。个别差异性就是强调人与人之间是不同的,要因材施教。例如,有的学生聪明、努力,有的聪明但不太努力,有的既不聪明也不努力。又如,有的人“聪明早慧”,有的人“大器晚成”,这就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五)互补性

互补性反映了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它首先是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或缺失后,可以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例如,失明者通过听觉、触觉、嗅觉等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补偿。其次,互补性也存在于心理机能与生理机能之间。例如,人的精神、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体能起到协调作用,帮助人战胜疾病和身体残缺。

互补性就要求教育应结合学生实际,扬长避短,注重发现学生的自身优势,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三、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教育启示

在遗传、环境、教育和实践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下,儿童的身心发展表现出一些规律性的特征。正确的教育具有引导和促进心理发展的作用,对儿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教育要从实际出发,遵循规律,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一)教育要符合儿童的接受能力,适合儿童的身心发展阶段

教育的实施要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就是教育学中所谓的“量力性原则”或“可接受性原则”,即教育的内容、方法、进度等要从儿童的实际情况出发,关注儿童学习的“最近发展区”,以保证儿童能够掌握教师所教的知识、技能等。例如,大多数2~6岁的孩子不能理解思维可逆性与守恒性。

(二)教育要依照儿童的身心发展过程,循序渐进

儿童身心的发展不仅是渐进的,而且是遵循一定顺序的,每个阶段之间是不可逾越、不可颠倒的,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发展的条件。教育工作者要遵循这一规律,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开展不同的教育活动,同时更应该按照儿童身心发展的顺序来施教,做到循序渐进。例如,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先有加减法,后有乘除法。

(三)教育要抓住儿童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及时施教

教育工作者应及时抓住儿童身心某方面发展最适宜形成的时期,给以恰当的教学内容和训练,运用最优化的教育方式进行教育和技能上的训练,对促进儿童身心的发展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2~3岁是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4~5岁是儿童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数概念获得的关键期在5~5.5岁,词汇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在5~6岁,如果在这些关键期发展儿童的相应的能力,就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四)教育要遵循系统论的观点,综合运用教育资源

美国心理学家布伦纳认为,儿童周围的一系列环境系统都对儿童发生相互作用并影响儿童的发展。艾里克森指出,儿童各阶段心理危机的产生和危机的解决都与环境作用密切相关。教育者要运用系统论的观点,从儿童心理的完整性和统一性,以及儿童身心因素与外部环境的制约性与协调性出发,把家庭、社会、学校和个人诸因素综合起来,整合教育资源,对儿童实施教育工作。

本章小结

本章着重阐述了心理发展的内涵,让学生了解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了解心理发展主要理论的核心观点及其代表人物,把握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并在小学教育实践中灵活运用,以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本章要点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