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用性质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 王元华
- 3990字
- 2020-07-09 17:42:55
自序
这是一本新语文课程与教学论。2011年修订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课程性质”有了新的提法:“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本书围绕这一新提法,以“语用”这个全新的视野开启对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全新认识与实践。
本书的起名颇费思量,《新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语用视野下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语用范式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还是《语用性质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原因是《新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已被用滥了,又不能直接让读者感受到“新”在何处;《语用视野下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能够与我前面的一本著作《语用学视野下的语文教学》(现在已经第2次印刷)构成前后相承关系,因为《语用学视野下的语文教学》的铺垫,《语用视野下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可能容易接受一些,然而,命名不太贴切,有点宽泛;《语用范式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看重的是“语言文字运用”性质之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发生的是整体性的革命性的范式变化,然而可能太前卫了,读者们接受起来可能有困难;《语用性质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则直指本书的写作缘起与针对性,由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了语文课程与教学的“语言文字运用”性质,导致了整个语文课程与教学体系发生质性变化,必须从“语言文字运用”高度另起炉灶,重建语文课程与教学,又契合我一直以来用语用学和语用重建中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努力。综合权衡,决定用《语用性质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这个名称。原因是这个书名既能反映语文课程与教学由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与行为变革——尤其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重新定性而带来的颠覆性的整体变化,又能反映本书立足于以“语用”这个本体专业属性,专业性地、脱胎换骨地改造乃至重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决心与努力,而且还因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语言文字运用”的公开、权威定性,不但让人们接受起来名正言顺,而且开启了一项重大的实践需求,即如何建构一种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定性相匹配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从理论和实践上将“语言文字运用”性质落实下来。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反映语文课程与教学实践与理论的这一重大发展变化,名副其实地建构基于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改革和“语言文字运用”性质的崭新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然而,真正动起手来全面改造和建构语用性质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却是超乎寻常地艰难。
首先是从实践层面艰难地捕捉语文课程与教学的专业属性和专业理论。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历史已经很长了,但研究所得的语文课程与教学的专业属性和专业理论却不多,已有的所谓专业属性和专业理论大多是常识性的、经验性的,或者是从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文艺学等学科借鉴过来的,比如“听”“说”“读”“写”“启发式教学”“文以载道”“知人论世”“作文如做人”“语法知识教学”“形散而神不散”等,没有形成自己的专业体系。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后,以“暂拟系统教学语法”为核心的语言文字知识教学体系遭遇毁灭性打击,以“内容感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及“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基础的“对话”专业体系建树本就不多,又在“工具性”“人文性”的论争中耗费了太多精力。尤其费解的是,在有语文课程与教学专业研究以来的大部分时间里,制造和宣扬语文课程与教学专业理论的不是一线有实践经验的语文教师,而是基本脱离中小学语文具体实践的专家与专业研究团队,大部分一线语文教师甚至认为语文课程与教学理论没用,是可有可无的,语文课程与教学理论研究不是他们的义务:如此,由研究途径、方法和团队天然地造成了理论和实践的分离,所谓能够指导实践的专业理论可望而不可即。面对种种不利局面,个人的决心和努力常常心有余而力不足。但是,因为我个人的特殊经历,从1989年到2009年这段时间里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一线实践摸爬滚打了近二十年,又能够从1998年读硕士研究生起有意识地带着问题研究语文课程与教学近二十年,尤其从2005年读博士研究生后执意以语用解决语文课程与教学的诸多问题,想来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至少能够基于自身近二十年的实践经验,又能从理论视角去归纳、概括一些东西来,不间断地努力,不敢说集腋成裘,只敢说事实性地积少成多,有了一整套“装备”。而且,感谢《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帮了我一个大忙,把“语言文字运用”作为课程性质写进纲领性文件里,给了我可以把这套装备拿出来示人的勇气。
其次是因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提出的“语言文字运用”,没有概念性界定,没有任何辅助性的次生概念或理念、理论,基本上是一个“光杆司令”,留给语文课程与教学研究的空间实在太大了。想要用“语言文字运用”重建语文课程与教学体系,不得不对“语言文字运用”做界定,不得不引进语用学关于“语用”的诸多专业概念与理论。而一旦把语用学的专业概念和理论放进语文课程与教学中冲浪,在语文教学“语用”活动中实事求是地提炼出一套能用、管用的专业理论来,其工程之浩大、工作之精细,可想而知。必须淘汰一些不适合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概念和理论,必须改造部分适用的方法、原理,必须磨合理论和实践,必须以行动研究的方式在中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检验理论的成色,等等,必须做的事实在太多。尤其是对于我这个本科学习没有接触语用学、专业英语水平又不高的语文教师来说,光把语用学的众多概念和理论拿来已是不易,要完成整个体系性的重建,看起来几乎不太可能。现在想起来确实后怕。
好在我最初没有去想那么多,只想着做起来;好在我是农村出身,对名利看得开,能够什么都不想地、长年累月不知疲倦地做着。十几年下来,学习,思考,实践,检验,修正完善,终于有所回报,总算建立了一个语用范式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言语行为专业体系,以及体系下的一系列的专业概念与原理,包括宏观层面的言语行为体系框架:由语境、主体间交往、主体意向和效果组成的金字塔结构,由体验生活的精彩和语言文字的精妙构成的语文课程与教学的根本目的,由语言文字之“形”、生活体验之“象”在“意”中的对立统一构成的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矛盾,语境的静态构成、动态变化与语境化等,包括中观层面的文本解读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的理论、语文课堂教学组织和推进的基本方式和技术、语文课堂教学的评价策略等,包括微观层面的文言文教学、现代文阅读教学、作文教学的具体处理。这个专业体系基于大量教学现象和一线实践经验与急切需求、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基本规律,将大量的教学现象、专业技术、专业概念和理论系统连接起来,统一思考和处理。
本书尽量避免照搬语用学的专业概念与理论,因为大多数高等师范院校中文专业没有开设语用学课程,学习语文课程与教学的本科生、研究生以及一线语文教师大多没有相应的语用学专业知识储备。然而,无法回避的语用学专业概念与理论还得使用,只能尽量做到结合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实践与具体案例,说得通俗易懂一些,或者做一些改造,从语文教学角度用了语用学的专业概念与理论内涵而不说那个专业术语。
阅读和使用本书,下列关涉语用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必须知晓。
语用 既是语用学的专业概念,又是语文课程标准“语言文字运用”的缩略用语。我们根据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实际,兼顾雅俗,把“语用”解释为语言使用者在具体语境中有目的、有讲究、有效果地使用语言文字。语用是本书最基础的概念,本书所有的论述基本上绕不开语用。
语境 即语言文字使用的具体环境,包括文本语境、现场情景语境和背景语境三大组成部分。语境是语文课程与教学赖以展开的场所。语用中的实际语境比我们感觉、想象的要复杂得多。了解复杂的语境有利于我们更充分思考影响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因素,在教学中做到有备无患。
言语行为 就是具体语境中说话,包括口语也包括书面语。因为著名语言学家奥斯汀的“说话就是做事”论断带来一种崭新的语用学理论——言语行为理论,人们认识到说话不仅仅是发出声音,表达思想感情,而且是一种以言指事、以言行事、以言成事的行为。言语行为是交际的基本单位。人生在世,就是不停地说话做事。语文课程与教学,在本质上是因为教学而发生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言语行为,整体语文课程与教学体系是一种特殊的言语行为体系。
关联理论 是把认知和交际关联起来的语用学理论。关联理论认为,人们的交际是一种认知效应,理想中追求以最小的心智努力取得最大的认知语境效果(即最大关联),现实中见好就收,付出差不多的心智努力以取得足够好的认知语境效果(即最佳关联)。关联理论是语文课程与教学内部居于支配地位的统摄性原理,内在的思维是一种复杂的认知与交际关联,外显的教学是一种由最大关联和最佳关联交叉组合的关联性的言语行为。
以上基本概念希望读者能够明了。如果没有任何专业理论基础,最好能够读读语用学的相关内容。
如果有些读者确实没有时间弥补语用学理论的空缺,或者因为语用学理论基础太弱一时补不上来,但还是想从语用理论高度系统理解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改革的理念与要求,希望通过体系性的连贯实践促进语文教学,不妨好好阅读书中所举的众多具体教学案例及其阐释,依照已有的语文教学或语用实践的经验去体验。体验多了深了,就会发现,语用学所提炼的理论和语用实践经验是相通的,融会贯通,自然触类旁通,阅读本书的理论障碍也会慢慢消解。
最后强调一点,这是一本依据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实际,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语言文字运用”理念和语用学理论指导下撰写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理论著作,希望能给广大有志于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本科生、研究生和一线语文教师以及语文课程与教学研究工作者一个专业的语用理论体系,一套理解21世纪语文课程与教学及语文课程与教学本质规律、解决其中问题的思路、方法和策略。是否达成了这个愿望,恳请大家阅读和使用之后做出评判,直率地反馈与教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