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流管理基础(第三版)
- 刘秋平 刘敏 常杰
- 6965字
- 2021-03-24 12:55:22
2.6 配送
2.6.1 配送与配送中心
配送,是指将从供应者手中接受的多品种、大批量货物,进行必要的储存保管,并按用户的订货要求进行分货、配货后,将配好的货物在规定的时间内,安全、准确地送交需求用户的一项物流活动。
配送活动一般具有以下特点:(1)配送是从物流据点至需求用户的一种特殊送货形式;(2)配送是“配”和“送”的有机结合形式;(3)配送是一种“门到门”的服务方式。
配送中心,是指从事对特定用户送货业务的集货、加工、分货、拣选、配选和组织,以高水平实现销售或供应的现代流通服务场所和组织。配送中心的主要工作是进行货物配备、供应或销售。它以现代装配和工艺为基础,对庞大的商品种类实行严格的管理,为了保证供应,避免脱销或缺货,它利用销售出库管理系统和采购入库管理系统不间断地进行订货、进货、配送作业。
配送中心是联结生产与消费的流通节点,是产生时间和空间效用的物流设施,在流通中发挥着调整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时间差异、场所差异的作用,并有利于提高库存集约化及作业管理效率化,提高对顾客服务水平,保证满足顾客需求的安全库存,降低运输成本,实现多样化的流通加工中心的整体功能。
配送中心的功能一般包括采购功能、储存功能、配组功能、分拣功能、分装功能、集散功能、加工功能等。
2.6.2 配送的作用与分类
(1)配送是实现流通社会化的重要方法。
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必然要求与之相适应的流通社会化。配送是促使流通格局和流通形式的改变,使原来小生产方式的流通向社会化流通发展的重要方法,对实现流通社会化具有重要的意义。配送向各方用户所提供的送货上门的社会性服务取代了一家一户的“取货制”,取代了层层设库、户户储运的分散、多元化的物流格局,使原来条块分割、部门分割的流通体制向社会化大流通转变。配送所实行的集中社会库存、集中配送等社会化流通形式,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小生产式的流通方式,转变其分散的、低效率的运行状态,从而实现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社会化的商品流通。
(2)配送通过集中库存使企业实现低库存或“零库存”,提高保证供应程度。
长期以来,层层设库、行行设库,库存结构分散,库存总量偏高的现实,使库存问题成为经济领域中一个沉重的包袱,是流通社会化难以逾越的一大障碍。而配送为从根本上解决库存问题找到了一条出路。配送使库存从小生产形态转变为社会化大生产形态,从分散的供应库存形态转变为集中的流通库存形态。依靠配送企业提供的准时配送,用户企业就不需要保持自己的库存或者只需要保持少量的保险储备,从而实现企业多年追求的“零库存”或低库存,解放出大量的储备资金,改善企业的财务状态,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集中库存能形成比单个企业保险库存大得多的保险库存,为各个层级提供的安全系数也大得多,因而提高了保证供应程度。配送不但能通过其强有力的方式保证供应,还能使用户企业避免出现呆滞和超储备库存。此外,配送企业通过其有效的服务,采取准时配送、即时配送等多种服务形式,保证用户临时性、偶然性和季节性的需求,使用户摆脱库存压力,减少储存量。配送在解决库存问题的同时,也实现了社会资源的合理流动与配置。
(3)配送有利于实现运输的合理化。
商品生产与消费在空间上的分离决定了商品生产出来之后只有通过运输才能进入消费领域,到达消费者手中。最终消费所具有的消费者分散,消费品种多样化、数量少的特点造成了商品运输批次多、批量小、送货地点分散的状况。如果为用户送货是有一件送一件,需要一点就送一点,势必会产生大量的重复、对流等不合理运输,造成运力的浪费。配送通过将多个用户的小批量商品集中起来发货的方式,在货源上集零为整,扩大了运输批量,提高了车辆的载重率和利用率,使运输能以最经济的方式组织和进行。
(4)配送是为消费者提供方便、优质服务的重要方式。
社会生产和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消费者对商品及与之相应的服务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消费者不仅要求商品品种全、质量好,而且要求服务方便、周到。在现代化大生产条件下,专业化生产程度越高,企业生产的产品品种越少;生产规模越大,生产出来的产品数量越多。而各个分散的消费者日常消费需要的却是广泛的商品品种和较小的数量。通过流通过程中的配送各环节,就可以在商品种类上加以结合,变单一为多样;在数量上加以分散,化大为小,化整为零,满足消费者的需要,调节商品生产与消费在方式上的差别。在配送过程中辅以必要的流通加工,并将配好的商品送到消费者手中,从而为消费者提供方便、完善、优质的服务。
(1)按实施配送组织者的不同,配送可以分为配送中心配送、仓库配送、商店配送、生产企业配送。
(2)按配送商品的种类和数量不同,配送可以分为单(少)品种、大批量配送,多品种,小批量配送,成套配套配送。
(3)按配送的时间和数量,配送可以分为定时配送,定量配送,定时定量配送,定时、定路线配送,即时配送。
(4)按配送组织形式的不同,配送可以分为共同配送、集团配送、独立配送。
2.6.3 配送的一般流程及要素
备货是配送的准备工作,备货工作包括筹集货源、订货或购货、集货进货及有关的质量检查、结算、交接等。
配送中的储存有储备及暂存两种形态。
配送储备是按一定时期的配送经营要求形成的对配送的资源保证。这种类型的储备数量较大,储备结构也较完善,物流管理者根据货源及到货情况,可以有计划地确定周转储备及保险储备结构和数量。配送的储备保证有时在配送中心附近单独设库解决。
配送暂存是在具体执行日配送时,按分拣、配货要求,在理货场地所做得少量储备准备。由于总体储存效益取决于储存总量,所以,这部分暂存数量只会对工作方便与否造成影响,而不会影响储存的总效益,因而在数量上控制并不严格。
还有另一种形式的暂存,即是分拣、配货之后形成的发送货载的暂存,这个暂存主要是调节配货与送货的节奏,暂存时间不长。
分拣及配货是完善送货、支持送货的准备性工作,是不同配送企业在送货时进行竞争和提高自身经济效益的必然延伸。所以,也可以说分拣及配货是送货向高级形式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单个用户配送数量不能达到车辆的有效载运负荷时,就存在如何集中不同用户的配送货物,进行搭配装载以充分利用运能、运力的问题,这就需要配装。和一般的送货的不同之处在于,通过配装送货可以大大提高送货水平及降低送货成本。所以,配装既是配送系统中有现代特点的功能要素,又是现代配送不同于以往送货的重要区别之处。
配送运输属于运输中的末端运输、支线运输,其和一般运输形态的主要区别在于:配送运输是较短距离、较小规模、频度较高的运输形式,一般使用汽车做运输工具。与干线运输的另一个区别是,配送运输的路线选择问题是一般干线运输所没有的,干线运输的干线是唯一的运输线,而配送运输由于配送用户多,一般城市交通路线又较复杂,如何组合成最佳路线,如何使配装路线有效搭配等,是配送运输的特点,也是难度较大的工作。
配好的货运输到用户还不算配送工作的完结,这是因为送达货和用户接货往往还会出现不协调,可能会使配送前功尽弃。
配送加工是流通加工的一种,但配送加工有其不同于一般流通加工的特点,即配送加工一般只取决于用户要求,且加工的目的较为单一。
配送的一般流程比较规范,但并不是所有的配送都按上述流程进行。不同产品的配送可能有其独特之处,如燃料油配送就不存在配货、分放、配装工序,水泥及木材配送又多出了一些流通加工的过程,而流通加工又可能在不同环节出现。
2.6.4 配送合理化
对于配送合理化与否的判断,是配送决策系统的重要内容,我们可以用以下指标进行考核。
(1)库存标志。
库存标志的具体指标有库存总量和库存周转两个方面。
①库存总量。
库存总量,是指在一个配送系统中,库存从各个分散用户转移到配送中心,配送中心库存数量加上各个用户在实行配送后库存量之和应低于实行配送前各个用户库存量之和。此外,从各个用户的角度判断,各个用户在实行配送前后的库存量比较也是判断合理与否的标准,某个用户库存量上升而总量下降也属于一种不合理。库存总量是一个动态的量,上述比较应当是在一定的经营量的前提下。在用户生产有发展之后,库存总量的上升则反映了经营的发展,必须扣除这一因素,才能对总量是否下降做出正确的判断。
②库存周转。
由于配送企业的调剂作用,以低库存保持高供应能力,库存周转总是快于原来各企业库存周转。此外,从各个用户的角度进行判断,各个用户在实行配送前后的库存周转比较也是判断合理与否的标志。
(2)资金标志。
总的来讲,实行配送应有利于资金占用降低及资金运用的科学化,具体判断标志如下。
①资金总量。
用于资源筹措所占用的流动资金总量,随储备总量的下降及供应方式的改变必然有一个较大的降低。
②资金周转。
从资金运用来讲,由于整个节奏加快,资金充分发挥作用,同样数量的资金,过去需要较长时期才能满足一定的供应要求,配送之后,在较短时期内就能达到此目的。所以,资金周转是否加快是衡量配送合理与否的标志。
③资金投向的改变。
资金是分散投入还是集中投入,是资金调控能力的重要反映。实行配送后,资金必然应当从分散投入改为集中投入,以便增加调控作用。
(3)成本和效益。
总效益、宏观效益、微观效益、资源筹措成本都是判断配送合理化的重要标志。对于不同的配送方式,可以有不同的判断侧重点。如配送企业、用户都是各自独立的以利润为中心的企业,则不但要看配送的总效益,而且还要看对社会的宏观效益及两个企业的微观效益,不顾及任何一方都必然出现不合理。又如,如果配送是由用户集团自己组织的,配送主要强调保证能力和服务性,那么,效益主要从总效益、宏观效益和用户集团企业的微观效益来判断,不必过多顾及配送企业的微观效益。由于总效益及宏观效益难以计算,在实际判断时,常以按国家政策进行经营、完成国家税收及配送企业及用户的微观效益来判断;对于配送企业而言(投入确定的情况下),则以企业利润反映配送合理化程度;对于用户企业而言,在保证供应水平或提高供应水平(产出一定)的前提下,供应成本的降低反映了配送的合理化程度。成本及效益对合理化的衡量还可以具体到储存、运输等配送环节,使判断更为精细。
(4)供应保证标志。
实行配送的重要一点是必须提高而不是降低对用户的供应保证能力,这样才算实现了合理。供应保证能力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判断。
①缺货的次数。实行配送后,对于各个用户来讲,该到货而未到货以致影响用户生产及经营的次数必须下降才算合理。
②配送企业集中库存量。对于每一个用户来讲,其所形成的保证供应能力高于配送前单个企业的保证程度,从供应保证来看才算合理。
③即时配送的能力及速度是用户出现特殊情况的特殊供应保障方式,这一能力必须高于未实行配送前用户紧急进货能力及速度才算合理。
特别需要强调一点,配送企业的供应保障能力是一个科学的、合理的概念,而不是无限的概念。具体来讲,如果供应保障能力过高,超过了实际的需要,则属于不合理。所以,追求供应保障能力的合理化也是有限度的。
(5)社会运力节约标志。
末端运输是目前运能、运力使用不合理、浪费较大的领域,因而人们寄希望于配送来解决这个问题,这也成了配送合理化的重要标志。运力使用的合理化是依靠送货运力的规划和整个配送系统的合理流程及与社会运输系统合理衔接来实现的。送货运力的规划是任何配送中心都需要花力气解决的问题,而其他问题则有赖于配送及物流系统的合理化,判断起来比较复杂,可以简化如下:
①社会车辆总数减少,而承运量增加为合理;
②社会车辆空驶减少为合理;
③一家一户自提自运减少,社会化运输增加为合理。
(6)用户企业仓库、供应、进货人力物力节约标志。
配送的重要观念是以配送代劳用户。因此,在实行配送后,各个用户库存量、仓库面积、仓库管理人员减少为合理;用于订货、接货、供应的人应减少才为合理。真正解除了用户的后顾之忧,配送的合理化程度才可以说是达到了一个高水平。
(7)物流合理化标志。
配送必须有利于物流合理,这可以从以下七个方面来判断。
①是否降低了物流费用?
②是否减少了物流损失?
③是否加快了物流速度?
④是否发挥了各种物流方式的最优效果?
⑤是否有效衔接了干线运输和末端运输?
⑥是否不增加实际的物流中转次数?
⑦是否采用了先进的技术方法?
物流合理化的问题是配送要解决的大问题,也是衡量配送本身的重要标志。
对于配送的决策优劣,很难有一个绝对的标准。如企业效益是配送的重要衡量标志,但是物流管理者在决策时常常考虑各个因素。所以,配送的决策是全面、综合决策。物流管理者在决策时要避免由于不合理配送出现所造成的损失,但有时某些不合理现象是伴生的,要追求大的合理就可能派生小的不合理,所以,这里只单独论述不合理配送的表现形式,但要防止绝对化。
(1)资源筹措的不合理。
配送是利用较大批量来筹措资源。通过筹措资源的规模效益来降低资源筹措成本,使配送资源筹措成本低于用户自己筹措资源成本,从而取得优势。如果不是集中多个用户需要进行批量筹措资源,而仅仅是为某一两户代购代筹,对于用户来讲,就不仅不能降低资源筹措费,相反却要多支付一笔配送企业的代筹代办费,因而是不合理的。资源筹措不合理还有其他的表现形式,如配送量计划不准、资源筹措过多或过少、在资源筹措时不考虑建立与资源供应者之间长期稳定的供需关系等。
(2)库存决策不合理。
配送应使集中库存总量低于各个用户分散库存总量,从而大大节约社会财富,同时降低用户实际平均分摊库存负担。因此,配送企业应依靠科学管理来实现一个总量低的库存,否则就会出现只有库存转移而未解决库存降低的不合理。此外,配送企业库存决策不合理还表现在储存量不足,不能保证随机需求,失去了应有的市场等方面。
(3)价格不合理。
总的来讲,实行配送的价格应低于不实行配送的价格,即用户自己进货时产品购买价格加上自己提货、运输、进货的成本总和,这样才会使用户有利可图。有时候,由于配送可以有较高的服务水平,价格稍高,用户也是可以接受的,但这只能是在个别的情况下,如果配送价格普遍高于用户自己的进货价格,损害了用户利益,就是一种不合理表现。同时,价格制定过低,使配送企业在无利或亏损状态下进行,也是不合理的。
(4)配送与直达的决策不合理。
一般的配送总是增加了环节,但是这个环节的增加可以降低用户平均库存水平,因此不但抵消了增加环节的支出,而且还能取得剩余效益。但是,如果用户使用批量大,可以直接通过社会物流系统均衡批量进货,较之通过配送中转送货则可能更节约费用,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不直接进货而通过配送就属于不合理范畴。
(5)送货中不合理运输。
配送与用户自提相比,尤其对于多个小用户来讲,可以集中配装一车送几家,这比一家一户自提大大节省了运力和运费。如果不利用这一优势,仍然是一户一送,而车辆达不到满载(即时配送过多过频时会出现这种情况),则属于不正常。
(6)经营观念的不合理。
在配送实施中,有许多时候经营观念不合理使配送优势无从发挥,相反却损坏了配送企业的形象。这是在开展配送业务时尤其需要注意克服的不合理现象。如配送企业利用给送方法,向用户转嫁资金和库存困难,在库存过大时强迫用户接货,以缓解自己的库存压力;在资金紧张时,长期占用用户资金;在资源紧张时,将用户委托资源挪作他用获利等。
国内外推行配送合理化有一些可供借鉴的方法,简单介绍如下。
(1)推行一定综合程度的专业化配送。
通过采用专业设备、设施及操作程序,取得了较好的配送效果,并降低综合化配送的复杂程度及难度,从而追求配送合理化。
(2)推行加工配送。
通过加工和配送结合,充分利用本来应有的中转,而不增加新的中转求得配送合理化。同时,加工借助于配送,目的更明确,而且和用户的联系更紧密,更避免了盲目性。这两者有机结合,投入增加不太多却可以追求两个优势、两个效益,是配送合理化的重要经验。
(3)推行共同配送。
通过共同配送,配送企业可以以最近的路程、最低的配送成本完成配送,从而追求合理化。
(4)实行送取结合。
配送企业与用户建立稳定、密切的协作关系,配送企业不仅成为用户的供应代理人,而且成为用户的储存据点,甚至成为产品代销人。在配送时,将用户所需的物资运到,再将该用户生产的产品用同一车运回,这种产品也成了配送中心的配送产品之一,或者可以开展代存代储,免去了生产企业的库存包袱。这种送取结合使运力充分被利用,也使配送企业的功能有更大的发挥,从而追求合理化。
(5)推行准时配送系统。
准时配送是配送合理化的重要内容,配送做到了准时,用户才有掌控资源的把握,可以放心地实施低库存甚至“零库存”,可以有效地节约人力、物力,以追求最高效率的工作。另外,保证供应能力,也取决于准时供应。从国外的经验看,准时供应配送系统是现在许多的配送企业追求配送合理化的重要方法。
(6)推行即时配送。
即时配送是最终解决用户企业担心供应不足的忧虑、大幅度提高供应保证能力的重要方法。即时配送是配送企业快速反应能力的具体化,是配送企业能力的体现。即时配送的成本较高,但它是整个配送合理化的重要保证方法。此外,用户实行“零库存”,即时配送也是重要保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