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 《祝福》:礼教的三重矛盾和悲剧的四层深度

(注:根据在东南大学的讲座录音整理。)

一 八种死亡中最精彩的一种

鲁迅是个大艺术家,但是,他和巴金、郭沫若、曹禺、茅盾、老舍、张爱玲、钱锺书不同,他不大会写爱情,他擅长写死亡,一共写过八种死亡。巴金和他比,可谓望尘莫及。你看,巴金的《家》、《春》、《秋》里写了那么多死亡,其实都是差不多的,可以说是重复的。而鲁迅写死亡,我统计了一下,一共八种,每一种都不一样。今天时间有限,先讲我认为鲁迅写得最成功的一种死亡。你们想会是哪一种呢?(一同学:阿Q!)你们想想,我是不是同意这位同学的看法呢?我提示一下,如果,我同意阿Q的死亡最精彩,我今天还会不会来做这个讲座?大老远的,一千多公里呀!我的真实想法是,阿Q的死亡是相当成功的,但是还不是最成功的,因为阿Q死亡的写法是有缺点的。什么缺点?现在不能讲。我先讲一个写得最成功的死亡——祥林嫂的死亡。

从哪里提出问题呢?问题提得不对头、不是地方,就失败了一半。问题要提得好,一是要新颖,就是从人家忽略了、没有感觉的地方开始;二是要深刻,有很深邃的潜在量,有从表层通向深层的可能,像是中医讲的穴位一样,一点深刺,全身震动。

我从两个地方提出问题。

第一个,是鲁迅早期著名的小说《狂人日记》。为什么说是早期,而不说第一篇小说呢?这有讲究。因为它不是第一篇,这一点,现在也不方便讲,后面会讲到。你们印象中的《狂人日记》里的关键语句,那就是“吃人”:“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这里,有一个矛盾,一方面,这是小说的思想光华所在,甚至可以说是历史价值所在。不管读过《狂人日记》没有,只要是读过中国现代史,都会知道这句名言。但这只是就思想的价值而言的,从艺术上来说呢?就有值得怀疑之处。因为,《狂人日记》所说的“吃人”是象征的。象征,只是一种思想,带着很强的抽象性,而不是感性形象。作品中的“吃人”,恰恰是狂人的错觉、误解。比如,怀疑医生叫他好好养病,是要把他养胖了吃,自己也曾经和哥哥一直吃过妹妹的肉,甚至陌生女人骂孩子,也造成了被吃的恐惧,等等,几乎所有的“吃人”的恐怖,都来自狂人的幻觉。这些不足以支持中国历史全是“吃人”的结论。我的意思是说,作品的思想和作品的感性形象之间并不相称。或者说,从艺术上来说,这篇小说,主题并没有完成,思想的宣泄和生动形象的构成之间还有比较大的距离。从艺术上来说,这个经典小说有不成熟之处,这一点,下面会细讲。

什么样的小说,才能算是完成了“吃人”主题呢?我觉得应该是六年以后,在《祝福》里,在祥林嫂的悲剧中。虽然《祝福》中没有“吃人”这样的字眼,但是,祥林嫂的形象显示,她是被封建礼教的观念,对女人、对寡妇的成见、偏见“吃”掉的。她的悲剧的特点是没有凶手;如果说有凶手,就是一种观念。这是我要讲的第一个契机。

第二个,有人说,鲁迅在日本“弃医从文”并不像他在《呐喊》自序里讲的那样冠冕堂皇:在上细菌课之前,在新闻短片中,看到一个中国人为俄国人做探子,被日本人抓去枪毙,而麻木地围观的恰恰是中国人。这使他受到严重的刺激,因此想到“愚弱的国民”,也就是愚昧的、没有觉悟的国民,身体再健康,也只能做两种人,一是杀头的对象,也就是示众的材料,二是围观的看客。因此中国的问题不是身体的问题,而是脑袋的问题。有人说,这不一定是老实话。有人甚至提出怀疑,日本细菌学课程之前有没有放映过新闻短片,都还是个问题。

他们说,问题出在鲁迅成绩不太好,有点混不下去了。仙台医学专科学校——一个大专水平的学校,鲁迅的成绩单我在上个世纪60年代就看过,最好的分数是伦理学,讲道德人心的,属于文科性质,是80分,其他的成绩都是七十几、六十几分,其中的解剖学就是藤野先生教的。鲁迅在《藤野先生》中说,这位先生特别喜欢他,特地替他改笔记,还给他打过高分,以至于引起了周围日本学生的怀疑:是不是漏题了,偏爱中国学生?看来,鲁迅的记忆可能有误。成绩单,两个学期的解剖学,第一个学期60分,第二个学期59分,平均59.5分。这个藤野先生也真是的,够古板的了,这么喜欢的一个学生,就那一分也不饶他。我没有研究过教师心理学,我当教师,我的学生,如果我觉得他有天分、有前途或者人格高贵,那就不是59分了,随便加它个20分,就是79—80分了呀!不知道这个日本人是怎么回事?!就是这样一位先生,在鲁迅临走的时候,还拿一张照片送给他,还要写什么“惜别”,给人打59.5分还惜别个什么劲呢?所以有人就说鲁迅是因为不及格,混不下去了才弃医从文。我研究了一下,好像不是这样的。为什么呢?按照学校的规定,两门功课不及格才要留级,鲁迅只有一门,还可以升级,无非要补考一下。再往细里研究,鲁迅成绩的排名怎么样呢?全年级160多人,鲁迅考了八十多名,一个中国人,才到日本,用日文考试,在全班是中间可能偏上一点,还算过得去嘛!要混是可以混下去的。可以相信鲁迅不是为了59.5分而退学,而是实在有感于疗救中国的国民性是当务之急。所以他后来也不去念大学了,就跑到章太炎那里去学文字学,同时自己拼命自修西方小说,翻译西方小说。

五四期间,妇女婚姻题材很普遍,许多人写封建礼教、仁义道德“吃人”,但是成为经典的,能进入我们大学、中学课本,不断改编为戏曲、电影的,只有《祝福》。当然,经典是各种各样的,有些经典只有历史价值,在当时很重要,很有贡献,但是,今天读起来,却索然无味。为什么,它的思想、形式和产生的那个时代联系得太紧密了,离开了那个时代,后代人读起来,就十分隔膜。像五四时期风靡一时的郭沫若的《女神》,其中绝大多数的作品,当代青年是读不下去的。而《祝福》却是另外一种经典,不但有历史的价值,而且有当代阅读的价值。为什么?因为它有不朽的艺术生命力。生命力在哪里呢?关键是它的主题“吃人”,比《狂人日记》要深刻而丰富得多。

《祝福》全篇没有“吃人”这样的字眼,但是,人物命运的每一个曲折引起的周围的反应显示了:一个人被逼死,没有凶手,凶手是一种广泛认同的关于寡妇的观念。这种观念堂而皇之,神圣不可侵犯,但是,却是荒谬而野蛮的,完全是一种不合逻辑的成见。

要把问题讲清楚,不能从什么是封建礼教的概念、定义讲起,而是应该从文本、从情节中分析出来。请允许我从祥林嫂死了以后各方面的反应讲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