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不同年龄层和性别的休闲活动
策划休闲提供了一种手段,使个人可以通过参加休闲体验活动,在生活中寻求新奇、多样性、乐趣、挑战、恢复精力,并在这个过程中成长。休闲活动策划者要了解人们的需要、要求和愿望,并为他们提供休闲活动和休闲服务,并且确定那些活动是能够引人们兴趣的、健康的、有道德的、符合社会需求的和有创意的。
埃里克森(Erikson)总结了不同年龄层人的社会心理发展的8个阶段,见表2-3。
表2-3 埃里克森的不同年龄层人的社会心理发展的8个阶段[3]
2.3.1 不同年龄层的休闲活动
1. 儿童的休闲活动
儿童时期一般又可以分为婴儿期、学龄前期(4~5岁)、儿童中期(6~8岁)、儿童晚期(9~12岁)等不同阶段。
在婴儿期、学龄前时期的游戏主要以家庭、托儿所、幼儿园为中心。对儿童而言,生活即游戏,没有游戏生活即无趣。每个儿童都喜欢玩,玩几乎成了儿童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于在儿童阶段早期,休闲认知的观点尚未建立,因此,儿童只是出自于自然而单纯的玩游戏,并非要具体的达到某种目标。此外,通过游戏的从事参与,无形中可以让儿童与其所接触的环境产生互动,进而从游戏生活中学习与他人沟通、交际、合作等本领。
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了儿童中、晚期阶段,许多家长逐渐重视孩子的发展。对于儿童阶段而言,必须了解此时期是人生发展的最重要阶段之一,活动内容应该注意锻炼和培养儿童基础的运动能力和基本的社交技巧,也就是儿童时期的休闲活动重点应该着重于提供适当的活动机会,帮助儿童与同伴之间建立正面的互动行为及发展运动的相关能力;此外,老师、家长在引导儿童从事活动时,当以符合儿童的思维逻辑方式加以引导,而不应使用强制的方法,要留意儿童的注意力较成年人为短。因此,在游戏解说的过程中应力求简要,以使活动内容与时间充裕有趣,避免影响儿童的活动兴趣。儿童因自主能力及心智发展均未成熟,休闲活动的参与需家长陪伴。
应用案例2-3
云南昭通华曦生态农庄——“我的自留地”
云南昭通华曦生态农庄力争打造全市生态乡村旅游品牌。为了让所有游客都可以在菜地里采摘新鲜蔬菜、点杀土鸡,自己亲手进厨房做菜,也可以在自己的承包地种植蔬菜,还可以烹饪自己从鱼塘里钓上来的鱼,感受劳动的快乐,昭通华曦生态农庄推出20平方米“自留地”50块,每块年租赁费200元,挂牌耕耘。
“我的自留地”由游客与生态农庄承包经营,游客参与采收、耕种等农事活动,在劳动中享受休闲快乐。儿童可以在家长带领下,定期或不定期到昭通华曦生态农庄进行劳动,家长和儿童可以在辅导员的免费指导下进行田间锄草、施肥、浇水、病虫害防治和采摘等田间管理工作,在双休日愉快的劳动和休闲生活中培养儿童不怕苦、不怕累、积极肯干的精神,同时让城里的孩子在劳动中增长农业知识,锻炼动手能力,培养吃苦耐劳的良好品格。
2. 青少年的休闲活动
青少年时期是人类生活、心理发育成长的主要阶段,也是成长过程中容易造成角色混淆的时期,因为有时父母亲或长辈会期待青少年行为举止如同成人一般,然而有时又盼望他们保有儿童的天真活泼,所以这段成长过程是属于最具挑战性的时期。由于青少年时期的发展是一种渐进式的过程,青少年会通过各种方法来满足其生理心理与社交方面的需求,友情对青少年阶段而言是相当重要的。朋友间相互的认知接受、认同、支持与鼓励,通过彼此的联系,在无形中使青少年建立起共同的兴趣与价值观,在同伴团体中能够被肯定与接纳,是建立青少年人格发展与社会关系的重要因素。
休闲学者科德斯和易布拉欣(Cordes & Ibrahim)将青少年主要参与的休闲活动分成两大类,第一类是社交活动,第二类是动态体能活动。由于青少年时期生活重心在学校,其休闲活动往往与学校及同学间有关;该年龄阶段的休闲活动应以建立社交活动、促进个人发展,以及培养独立自主的精神为重点,使其借由休闲活动得到身、心的均衡发展。青少年时期的休闲活动除了上述要求之外,还应当了解青少年具有喜欢尝试各种类型的活动的特点,因而所提供的活动不要只仅局限于固定的地点、对象,而应使活动内容与设施方面具有创新变化的特性,以吸引青少年来参与。青少年正处于成长期,活动需求度较高,休闲活动规划应以身体活动为主。
3. 成人的休闲活动
成年时期(大约为21~65岁)是人生中最长的时期,通常人们将其视为早、中、晚3个阶段来探讨。
成年早期的年轻人生活主要以社交和工作为主,两个主要的因素将直接影响年轻人的休闲生活追求,第一为选择异性伴侣或结婚,第二为子女的出生。在家庭早期的建立阶段,夫妇大多有学龄前子女,休闲安排较少自由,同时必须配合工作及年幼子女的需求。因此,已婚者大部分的休闲活动大多以家庭为主,或是与子女有关的活动。为人父母阶段,通常没有足够时间从事休闲活动,过多的家庭义务成为休闲的主要障碍。
成年中期的人们的子女长大成人离家,代表家庭的第二次转换、家庭义务的减轻,使休闲的兴趣可能又再度活跃起来。对某些人而言,中年代表休闲的重新开始,而大多数成年中期者参加休闲是基于关心健康的动机,并为发展其自身的休闲兴趣为主,夫妇的休闲兴趣更集中于两个人共同从事的活动,职业的兴趣也集中在嗜好和志愿性的活动。
成年晚期的休闲生活强调以提高个人内在需求为主,养成自我导向的休闲行为,并擅长用自由时间增进其从事个人终身性的休闲运动或活动,好让自己到了退休时期有多样化的休闲生活形态。
4. 老年人的休闲活动
按照年龄分(一般以70岁),老年人可以分为高龄老人和低龄老人。老年人之生理机能已逐渐退化,其休闲活动规划应以本身参与意愿及心灵层面为考虑重点。老年人闲暇时间一是分配给看电视的时间所占比例最高;二是休闲内容平庸化、休闲行为被动化;三是老年人的精神食粮匮乏。至于老年人活动的场所,除郊外与娱乐场所外,在乡村大多是庙门外的广场,在都市则为公园、老年人活动中心,有的地区则是小区活动中心。
2.3.2 不同性别的休闲活动
人类的社会是一个“性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男性与女性角色都是由社会构建出来的,女性在其生活的大多数领域,包括休闲领域,都受到社会角色的限制,与男性相比处于不利地位。因此,男女休闲有别。
1. 休闲时间占有量的性别差异
无论工作还是休息,男性的休闲时间都高于女性,这种差别是由男女传统型的分工模式造成的。即在中国女性保持较高的就业率,女性虽然比男性的平均职业工作时间少些,但家务劳动耗时却大大高于男性,导致女性的休闲时间少于男性,还可补充说明这一点的是,在休闲时间内从事有收入的活动方面,男性高于女性,女性平均每天比男性多两个小时,再加上女性每天的工作时间,可以看出女性要比男性辛苦得多。男女一天的时间分配情况见表2-4。
表2-4 男女一天的时间分配情况
(资料来源:http://ww.tjcn.org.)
2. 社会互动的性别差异
调查数据显示:在社会交往和人际互动上,男性用于聚会型的社会交往活动(如聚会、聚餐等)的时间比女性高,每个工作日男性和女性平均用于社会交往上的时间分别为11.14分钟和12.64分钟,休息日分别为38.57分钟和31.64分钟,但用于电话聊天和与人聊天上的时间却是女性高于男性。这反映了在社会互动方式上男性更注重聚会式的“交往”,女性更注重人际间的“沟通”。另外,在消遣活动上,男性更多选择玩,女性更多选择逛,在各种消遣活动上,男性在下棋、打牌、玩电脑、看录像与影碟等活动上均高于女性。总的来看,男性的消遣方式突出在玩。
3. 休闲内容的性别差异
休闲是个人选择的表达,也是个人能力的一种反映。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女性休闲方式趋向多元化,尽管如此,与男性相比,女性的休闲形式仍然不够丰富多样,且被动接受性活动多(如看电视),积极主动性活动少(如下棋等);休闲活动范围较窄,半径小,社交活动对象多是较为固定的家人、朋友,休闲场所多是在家庭内部。相比而言,男性参加更多的体育和社交活动,活动范围广。就某些休闲活动来讲,女性与男性在时间上几乎是没有差别的,如看电视。然而,电视节目的类型却表明了一种性别差异。有调查显示女性最喜欢的电视节目类型依次是电视剧、访谈类、新闻、综合文艺、戏曲;而男性最喜欢的电视节目类型依次是新闻、电视剧、访谈类、戏曲、法律知识。可以看出,男性喜欢知识性节目的人数比女性多,男性更注重获取信息、增长知识;女性则更喜欢消遣性、娱乐性的节目,注重放松心情、与家人交流感情。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抽样调查结果还显示,2000年10~11月,看过书报的女性与男性的差距为20.8个百分点。不难看出,男性休闲与女性休闲在内容上存在差距,男性更侧重社会交往型、学习提高型这种积极的休闲,以达到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目的。
4. 休闲质量的性别差异
美国学者戈比认为,休闲活动存在5个不同的层次:放松、消遣、发展、创造和感觉超越。目前,我国公众的休闲层次仍主要是放松身心,还处于比较低的层次。而女性休闲质量更是大打折扣。女性在休闲过程中常常是一边看电视,一边照看孩子或者做家务。
休闲性别差异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传统社会角色期待的限制
社会中“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社会角色分工是造成男女两性之间休闲差距的主要文化因素和社会因素。女性的社会角色被认为是操持家务,照料老人、孩子的人。妇女在工作之余被局限于家庭,并主要承担家务劳动,且其劳动是不计时、无报酬的,家庭妇女往往被称为“在家闲着”,反正是“在家闲着”,就不需要什么休闲了;职业女性下班后便赶紧回家做家务,否则就会被认为没有尽到应尽的义务。因此,女性背负的社会期待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女性的休闲,使得女性在休闲生活上跟男性之间存在差距。
2)收入的影响
许多休闲活动,如旅行、听演唱会、参观博物馆等,通常需要较强的经济实力的支持。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男女两性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女性还往往将自己收入的较大部分用在化妆品、服装的购买上,从而导致用于休闲活动的资金更少。
3)受教育程度的影响
受教育程度是决定两性社会地位的重要相关因素。妇女文化教育水平越高,她们的社会地位越高,在家庭中与丈夫共同决定家庭中日常事务的比例越高,与丈夫花费水平越接近,休闲活动形式越丰富,交往空间越大。而调查显示,虽然女性的受教育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但仍存在性别差异——男高女低。特别是在农村,教育投资上存在重男轻女的性别偏向,男性占有更多的教育机会和教育资源。
4)休闲设施的制约
休闲活动中,女性有更多的需求,如对安全的需求、方便照顾小孩的需求。女性普遍有“畏惧暴力”的心理,对休闲场所的安全、交通的便捷有更高的要求,带小孩的女性还希望休闲场所能够提供方便照看小孩的设施与服务。目前,社会休闲场所没有很好地针对女性的这些需求提供设施和服务,使得女性只能更多地选择在家中休闲,导致女性在休闲资源的占有上较男性有差距,限制了女性的休闲活动。
应用案例2-4
2011年杭州旅游暑期系列活动方案
2011年暑假期间,杭州市整合推出了杭州区、县(市)的夏日特色旅游活动,推出了部分新的旅游产品线路,涵盖广大景区、景点,特色乡村旅游村(点)、社会资源访问点、特色街区、文化演艺、茶楼美食、休闲购物、保健理疗、运动休闲、水上观光、社会实践课堂等,让中外游客尤其是学生人群前来领略杭州“东方休闲之都 生活品质之城”、“中国最佳旅游城市”的魅力。
暑假期间杭州特色活动项目包括以下9个项目。
(1)现实版“开心农场”。
(2)万松书院小丫儿入泮仪式。通过模仿古代入学启蒙教育的传统做法,推出与教育旅游和文化传承紧密结合的“入泮”仪式,推出古代学童入学前的整套礼仪,重点突出祭孔、拜师礼仪,并结合书院特点增加拜笔仪式、颁发入泮证、入学礼物等特色内容。
(3)茶情花语之心灵美容课——茶博假日青少年茶艺花艺体验培训。中国茶叶博物馆学茶中心从青少年兴趣点及年龄特征等实际出发,结合该馆宣教、培训活动特色,专门为15~18周岁未成年青少年量身定制、精心设计了一款“茶艺花艺组合课程”,每逢寒暑假及春秋假开班,满足青少年学生的假期课余生活需求,让茶成为青少年朋友的心灵美容师。
(4)2011宋城第十届泼水节。宋城泼水节历经九届已经成为杭城每年夏天不可或缺的狂欢盛典,被杭州市民称为“杭州市十大盛事”之一。2011年宋城第十届泼水节的整个仪式分为宋皇浴佛大典、圣火降临、泼水狂欢3个部分,将隆重再现千年前气势恢弘的宋皇祈雨大典。
(5)凤凰 乐创沙龙。为了进一步丰富园区产业氛围,为园区企业、企业与员工、企业与院校、企业与外界其他各部门之间搭建沟通互动桥梁,帮助企业、员工解决成长发展中的一些实际困难,同时为院校师生创造就业、创业的良好互动平台,园区开设“凤凰 周末沙龙”活动。
(6)南宋御街 清河坊缤纷夜游系列活动。夜游活动将演艺和活动引入,实现其文化性、参与性、体验性,让游客可以通过演出配角、追随、合影等形式,领略杭州的南宋皇城风情,体会老杭州的人文历史底蕴。选择最具杭州地方特色的演出展示给广大游客,使其获得最具本土气息的文化艺术享受。
(7)2011“购物天堂 特色风采”杭州中国丝绸城夜市。游客和学生们可以在华灯初上、夜幕降临之际,到中国丝绸城游览,选购称心如意的丝绸商品,其中“中国丝绸城精品商场”内的迪曼斯、骊帛、烟霞、丹地、绮臣、蚕美人等丝绸品牌企业,将有优惠让利活动,届时推出包括丝绸时装、丝绸围巾、真丝针织、丝绸居家服、丝绸工艺品等在内的各类物美价廉、丰富特色的真丝绸精品。
(8)扇艺体验游。通过与媒体、旅行社联手,开展一场影响广泛的“市民(游客)扇艺体验游”活动,让市民(游客)在炎炎夏日,感受到一丝凉风。
(9)《从文艺复兴到印象派》大师作品展览、中国美院2011年优秀毕业作品展:《从文艺复兴到印象派》大师作品展引进卢浮宫藏品限量复制品300余件,免费向大众展览、推广;中国美院2011年优秀毕业作品展精选了100件研究生、本科生新创作的油画等作品,它是继校内汇报展后向社会的一个延续展出。
本章小结
休闲活动是在自发的基础上自由选择和追求的,休闲行为与人类需要,如休息、转换心情、自我启发等有密切关系。人的享受和发展包括人的自然需要(身体健康、身心和谐、人与外部自然和谐等方面的需要)、人的社会需要(社会交往、参政议政、当家作主、调控社会等方面的需要)、人的精神需要(人的智力发展、心理健康、情感丰富、意志坚定、创造力旺盛等方面的需要)及相应的能力和素质等,而休闲活动恰恰能够提供和实现以上需求。休闲行为理论和休闲动机有助于人们了解何以选择特定休闲行为,并预估未来之需求。本章系统地介绍了休闲科学的相关理论,在对每个理论内容详细的介绍后另外附带上本节相关的课外阅读材料,以供读者丰富知识。
关键术语
符号互动论 马斯洛的需求理论 系统论 补偿理论 畅理论 动机 先前性障碍 干涉性障碍
复习思考题
一、简答题
1. 休闲活动的基础理论有哪些?你是如何理解的?
2. 举例说明补偿理论和后遗理论的实际运用价值。
3. 结合畅理论原理,谈谈如何在休闲活动策划中实现畅的体验。
4. 结合实际情况,谈谈失范休闲行为在实际生活的表现,并分析原因和危害。
5. 试分析大学生参与休闲活动的障碍因素,并提出对策。
6. 请针对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休闲行为特征,谈谈休闲活动策划应强调何种休闲效益。
二、案例分析
学生课余生活现状的调查[4]
作者在富阳市富春街道一所小学进行了一次“学生课余生活现状的调查”。该校在3~6年级学生中分别任意选取了50名学生,共计200名进行作答。问卷涉及双休日主要的课余生活、课余生活的满意度、学生父母业余生活、假期的期待等方面,调查题共4道,都是选择题。问卷回收有效率为100%。
对调查结果采用百分比形式进行统计处理如下。
1. 双休日主要的课余生活
双休日主要的课余生活调查结果见表2-5。
表2-5 双休日主要的课余生活调查结果
被调查者在双休日参加培训班的不多,这和当前学校教育正在开展“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活动有关;待在家里完成作业,或者看电脑电视的占到了多数;真正和同学朋友玩耍的不多,家长也不放心学生外出。
2. 课余生活的满意度
课余生活的满意度调查结果见表2-6。
表2-6 课余生活的满意度调查结果
调查发现,学生选择对当前课余生活的不满意占到了多数,虽然学生喜欢网络与电视,但是却不喜欢被约束在家里,喜欢和同学在一起,喜欢到户外走走看看,这应该和青少年喜欢活动、不喜欢静坐的性格有关。
3. 学生父母业余生活(双休日主要活动)的调查
学生父母业余生活(双休日主要活动)的调查结果见表2-7。
表2-7 学生父母业余生活(双休日主要活动)的调查结果
调查发现学生和自己的父母在假期中不存在“同步”的现象,家长有家长的生活圈子和生活方式,但是家长在做自己的事情的时候,没有给自己的孩子一些应该有的指导和帮助,造成了不少的学生在假期中当家长无暇关注的时候就只能够待在家中。
4. 假期的期待
假期的期待调查结果见表2-8。
表2-8 假期的期待调查结果
调查发现,学生很喜欢“去旅游休闲”和“和同学朋友健身活动”,两项人数相加占到了调查人数的73%,虽然学生对休闲的概念还不清楚,但是学生想要走出去,到外面去看一看,不想待在家中或者培训班中,这种意愿还是很强烈的。
问题:
1. 4个问题的调查反映出青少年(特别是小学生)的课余生活是一个什么现状?为什么?
2. 青少年(特别是小学生)的课余生活应该包括哪些内容?
3. 学校和家长在青少年(特别是小学生)的课余生活中起什么作用?学校和家长应该如何指导青少年的休闲活动?
[1]资料来源:http://www.u7cn.net/News/News_view.asp?id=951。
[2]出自席克珍特米哈依著的《畅:最佳体验的心理学》。
[3]选自《女性文化研究》第70期。
[4]资料来源:http://fy.qsng.cn/fuyang-jyky/224306.htm(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