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帛文明与古代思想世界
- 王中江
- 2161字
- 2020-07-09 19:58:42
第一编 简帛文本与古代宇宙生成论
第一章 《太一生水》的宇宙生成模式和天道观
在人类早期思想中,有关宇宙创生的模式,大致上有三种:一种是“神话式”的,(注:参阅艾兰氏的《龟之谜——商代神话、祭祀、艺术和宇宙观研究》,汪涛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一般认为中国的“神话式思维”比较缺少,那些著名的一些神话都是出现在一些较晚的文献中。但根据湖南长沙子弹库发现的战国楚帛书,神话“创世说”并不那么晚才出现。)它想象某些英雄式人物创造了宇宙和天地万物;二是“宗教式”的,它相信至高无上的神创生了宇宙和世界;三是“哲学式”的,它认为宇宙和世界是本原性的实体产生出来的。这三种不同的宇宙创生论和思维方式,程度不同地存在于中国早期的思想传统和想象中,但要具体确定它们各自诞生的时空坐标是非常困难的,在比周秦子学文献更早的存世文献(如《书》、《诗》、《国语》、《左传》等)中,还看不到说明宇宙和世界创生“具体过程”的模式,所能看到的不过是“天生民而立君”、“天生烝民,有物有则”、“天生五材”等一类的一对一的生与被生的生成关系。相比于宇宙创生的意识来,用超越的‘神意’和‘天道’来解释宇宙万物、自然和社会秩序的意识要强烈得多。过去我们看到的解释宇宙起源和创生过程的最初模式,是众所周知的《老子》中的“道生一,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一非常简明的模式。《太一生水》这一新出土的楚简文献(注:本文对《太一生水》的讨论主要以《郭店楚墓竹简》的释文为基础,并参照李零氏的校读(见《郭店楚简校读记》,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使我们看到了一个新的宇宙生成模式。由于它同简本《老子》三组同出于地下,特别是在形制上它与丙组完全一样,就引出了它的成文与竹简《老子》的成书有没有时间先后的问题。如果说竹简《老子》是最早的《老子》版本或者是形成过程中的最初的《老子》,那么《太一生水》的年代就只有要么与竹简《老子》同时,要么早于竹简《老子》两种可能。在这两种可能中,无法说《太一生水》受到竹简了《老子》的影响(认为《太一生水》也是老子的作品,更不会发生这样的问题),反而还有竹简《老子》受到《太一生水》影响的可能,况且竹简本《老子》中没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说法。我们不认为竹简本《老子》是《老子》的原本,重复章是一个最有说服力的内证。我们推测,竹简《老子》当是原本五千言《老子》的“部陪本”。(注:有关这一问题,学界有复杂的讨论,主要的说法还有“摘抄本”。但我认为这种可能性很小。参阅笔者的《郭店竹简〈老子〉略说》(见《中国哲学》第二十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版1999年版)。)根据周秦子学广泛引用《老子》的例证,它应该有更早的起源,《太一生水》当是受了它的影响而产生的,但它的宇宙创生模式在时间上又与《老子》的宇宙观距离最近,并且又有明显的自身的特色和构造,比如‘道’的观念在它那里的地位显然不像在《老子》那里突出,它还没有《老子》那种非常重要的‘德’观念以及比较重要的‘气’观念。可能是由于缺残的关系,《太一生水》是不完整的,但它已清楚地显示出解释宇宙起源和创生的主题,这与大概处在同一时期的《恒先》类似。围绕《太一生水》,海内外学术界已进行了许多探讨(注:可列举的研究成果主要有:李学勤氏的《荆门郭店楚简的见关尹遗说》(载《中国哲学》第二十辑“郭店楚简研究”,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邢文氏的《论郭店〈老子〉与今本〈老子〉不属一系——楚简〈太一生水〉及其意义》(载同上)、李学勤氏的《太一生水的数术解释》(载《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七辑“郭店楚简”专号,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版)、庞朴氏的《一种有机的宇宙生成图式——介绍楚简〈太一生水〉》(载同上)、许抗生氏的《初读〈太一生水〉》(载同上)、李零氏的《读郭店楚简〈太一生水〉》(载同上)、贺碧来氏的《论〈太一生水〉》(载同上)、戴卡琳氏的《〈太一生水〉初探》(载同上)、强昱氏的《〈太一生水〉与古代的太一观》(载同上)、赵建伟氏的《郭店楚墓竹简〈太一生水〉疏证》(载同上)、陈鼓应氏的《〈太一生水〉与〈性自命出〉发微》(载同上)、庞朴氏的《“太一生水”说》(载《中国哲学》第二十一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叶海烟氏的《〈太一生水〉与庄子的宇宙观》(载同上)、邢文氏的《〈太一生水〉与〈淮南子〉:〈乾凿度〉再认识》(载同上)、艾兰氏的《太一·水·郭店〈老子〉》(载《郭店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熊铁基氏的《对‘神明’的历史考察——兼论〈太一生水〉的道家性质》(载同上)、彭浩氏的《一种新的宇宙生成理念——读〈太一生水〉》(载同上)、陈松长的《〈太一生水〉考论》(载同上)、张思齐氏的《太一生水与道教玄武神格》(载同上)、颜世安氏的《道与自然知识——谈〈太一生水〉在道家思想史上的地位》(载同上)、裘锡圭氏的《〈太一生水〉‘名字’章解释——兼论〈太一生水〉的分章问题》(见裘锡圭氏的《中国出土古文献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陈伟氏的《〈太一生水〉校读并论与〈老子〉的关系》(载同上)、王博氏的《〈太一生水〉研究》(载《中国哲学与易学——朱伯崑先生八十寿庆纪念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等。),本文尝试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和扩展对它的认识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