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远距考古课:不热、不累、不出门,宅宅的古文明游玩攻略
更新时间:2022-07-22 17:11:23 最新章节:新知博览─蒂亚瓦纳科
书籍简介
本书以亚洲、非洲、欧洲、美洲为分界点,对世界考古的重大发现致以生动传神的解说,力求重新再现历史文明,再次演绎古老传说。隐藏著食人怪物的克诺索斯王宫,又是如何被地震和滔天洪水在一夜间摧毁的?雨林深处的马雅文明,其惊人的天文历法是否昭示了与外星球不为人知的联系?离奇死亡的法老图坦卡门,陪葬的花环,穿越千年之诅咒,为何如此伤感而恐怖?这些文明奇迹,是历史长河中的绝唱,即使经历漫长而残酷的岁月洗礼,即使被遗忘数千年,当它们再度被发现时,仍然是那么璀璨并令人惊叹称奇。而只要以考古发掘为依据,这些曾经扑朔迷离的过往将不再神秘。我们可以透过科学重读先人的思想,透视发达的古代文明,收获心灵的愉悦与知识的富足!
品牌:文海容舟
上架时间:2021-08-01 00:00:00
出版社:北京文海容舟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本书数字版权由文海容舟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共收入文章15篇,内容涉及考古调查与发掘、专题研究、科技考古以及考古学史等方面,还重点报道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洪都拉斯玛雅文明科潘遗址和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明铁佩古城遗址的发掘和研究成果,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考古研究中心成立仪式暨赴外考古新发现论坛”情况。历史25万字
- 会员本书作者通过对博物馆藏品和已发表资料的研究,依据考古报告和历史文献,从功能、出土地、品类、数量、质地、使用痕迹等方面讨论唐三彩的属性,同时,结合古代文献,对唐朝时期的唐三彩诸问题进行探析。此外,作者还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了对唐三彩的鉴赏心得。历史10.2万字
- 会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文博馆内藏有珍贵的宗教典籍、文献资料、手抄经卷,还有部分佛像、法器、宗教书画、名人信札题跋等多种典藏文物。本书收録了文博馆珍藏的古籍文献六十九种,多数为明清善本,且有几种是目前极为珍贵的孤本,如《渊颖吴先生文集》被鉴定为元刻本,是目前仅有的三套古籍善本之一,且保存非常完整。作者对此数十种古籍逐一进行整理,内容包括图书基本信息、作者简介、内容简介等,并附有高清书影。历史8.5万字
- 会员本书以从汉代至宋朝有代表性的墓葬壁画为切入点,来解读图像背后的生动历史。这是一部由线条和色彩绘就的历史,皇亲国戚、豪门贵妇、边地小吏、异域来客,农夫牧人,形形色色的人物都是这部历史的主人公。从神祇仙境到庄园牧歌,从觥筹交错的盛宴到鲜衣怒马的出行,从春播秋收到南来北往,墓室主人的日常生活、生平功业、希冀情感被表现在画壁上,时代的风尚、社会的变迁和历史的风云被折射在画面上。历史27.7万字
- 会员本书以田野考古调查所获新资料为基础,用考古类型学的方法对芒康、察雅两县的吐蕃佛教石刻造像进行了类型排比和分期研究,并结合宗教文献、历史文献和图像资料对各期的年代、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基本廓清了西藏东部吐蕃佛教造像的发展演变脉络及其与同期佛教史的关系。本书特别关注了佛教传入吐蕃后的本土化,即“吐蕃化”问题,通过对各种造像特征的详细分析,说明吐蕃佛教石刻造像的主体因素来自本土文化,并融合了印度佛教和汉历史12.8万字
- 会员本书依托甘肃简牍博物馆所藏珍贵简牍,精选了其中关于两汉时期丝绸之路上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民族关系等第一手史料。通过创新性地挖掘简牍这一文化遗产,生动地讲述了那些在丝绸之路上发生过的耐人寻味且真实的历史事件,深入挖掘了官方史书中不曾记载的普通丝路民众的日常生活细节,带领读者重温丝绸之路的建设历程,以及更深入地了解简牍背后所蕴含的中国历史与文化。历史12.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