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增长方法论:找到产品长盛不衰的增长曲线
- 黄永鹏
- 2字
- 2024-10-29 18:04:54
前言
为什么写这本书
近年来,随着“增长黑客”概念的兴起,用户增长受到越来越多企业和品牌的重视。但笔者发现这股潮流中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很多从业者看了很多道理,却依然做不好用户增长。笔者认为出现这个问题可能的原因有如下几个。
(1)接触到的只是零散的知识点或案例,没有形成系统化的用户增长思维和方法论。
用户增长是一个涉及产品、运营、市场、技术,乃至公司的战略、外部环境、竞争对手的情况等的复杂体系,因此要想做好用户增长需要系统化的思维和方法论。但往往专业化的分工(比如,公司一般会分为产品、运营、市场、技术等部门),使得大家常常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用户增长,这就容易形成一些误区,列举如下。
● 增长就是裂变,就是刷屏和品牌曝光。
● 增长就是买流量,拉新客,提升DAU(日活跃用户数量)。
● 增长就是用户数量的增加。
● 增长就是对某个功能或者模块进行改进,进行A/B测试。
● 增长就是AARRR模型。
(2)完全照搬别人的理论和案例,但这未必适合自己的产品。
在做用户增长的过程中,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完全照搬别人的案例和方法,比如瑞幸咖啡、滴滴、小红书、抖音、拼多多等,当前谁最火我就学习谁。
学来学去,结果还是做不好增长,究其原因是自身缺乏系统的增长体系和方法论,因而常常不去考虑产品所处的不同阶段、产品的行业属性、目前外部的竞争环境等,这些都决定了不同的产品增长可能会有不同的做法。因此,学习用户增长,要综合思考,要找本质的理论和方法,然后结合自己的产品进行实践,并不断进行调整和迭代。
其实,笔者对上面提到的问题也深有体会,因为笔者十多年来从就职于广告、咨询企业到就职于腾讯、百度、阿里等互联网公司,一直都在从事市场、品牌、运营等用户增长工作。笔者做过传统行业产品的用户增长,也负责过资讯类、工具类、生活服务电商类不同互联网产品的用户增长,积累了许多用户增长理论知识和实战经验。
2011年之前,笔者在从事广告和咨询相关工作的时候,服务过多个行业的品牌,帮助他们制定战略,发现问题,驱动增长。咨询行业要求从业者站在公司战略、商业模式、品牌定位等宏观的角度去思考用户增长,而广告行业则更多是站在产品、传播、创意、媒介等微观层面去帮助企业做用户增长。因此,在广告和咨询行业工作的经历,让笔者构建了从公司商业模式、战略、品牌、传播、创意到渠道的多维的增长理论和体系化的思维方式。
2011年,移动互联网刚刚兴起时,笔者从乙方加入互联网行业。从2011年到现在,先后在腾讯、百度和阿里工作,负责过腾讯手机管家、手机QQ浏览器、百度地图、百度糯米、百度外卖、饿了么星选等多款用户和日活达亿级的产品。
在这期间,笔者经历了利用移动互联网红利带来用户的快速增长,也在移动互联网红利逐渐消失时,思考如何通过精细化运营来驱动增长;做过0成本带来几十上百万新客的活动,也做过通过大型活动带来几亿元流水的项目。一年花过几亿元来做用户增长,也经历过半年只用50万元来撬动用户增长;做过很多刷爆网络的创意,也拿过ONE SHOW、龙玺、金投赏、金触点、4A金印、虎啸奖等行业大奖。目睹了一些产品的快速增长,也经历了它们走向衰亡的过程。
这些工作经历既让笔者具备了用户增长战略层面的思维,也让笔者拥有了战术层面的执行和实战经验。当看到很多用户增长的从业者面对种种困惑时,笔者希望能撰写一本系统化介绍用户增长的书来帮助他们。所以,笔者决定将这么多年来的一些思考和实战经验进行体系化梳理并整理成书,笔者希望这本书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战操作,能够真正帮助用户增长的从业者们,帮助企业实现用户增长。